(共51张PPT)
我们知道,勤劳的小蜜蜂能酿出香甜的蜜,它们每天飞出很远去采蜜,采完蜜又准确无误地飞回家来。为什么它们从不迷路?它们是怎样记住来时的路的呢?为了弄明白这件事,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我们到文中一探究竟吧!
课文导入
14 蜜 蜂
RJ 三年级下
学习目标
1.认识“概、阻”等生字,会写“蜜、蜂”等字,会写“蜜蜂、辨认”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第1课时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从小就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出了长达十卷的《昆虫记》。
作者档案
字词学习
概
大概
gài
阻
阻力
zǔ
测
推测
cè
括
概括
kuò
检
体检
查
jiǎn
chá
查找
途
路途
tú
陌
陌生
mò
超越
逆
逆风
nì
超
chāo
误
误会
wù
蜜
蜂
辨
阻
跨
检
查
确
误
途
陌
括
蜜蜂 辨认 阻碍 跨栏 包括
mì
fēng
biàn
zǔ
kuà
kuò
检查 准确 失误 路途 陌生
jiǎn
chá
què
wù
tú
mò
闷
闷热
纳闷
几
几乎
几个
我很纳闷(mèn),这几(jǐ)天怎么这么闷(mēn)热,几(jī)乎让人透不过气来。
mēn
mèn
jǐ
jī
①我们要养成仔细观(查 察)的好习惯。
②写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 察)。
③爸爸是科学考(查 察)队的成员。
④这道题考(查 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查——察
蜜
密
蜜蜂
保密
蜂
峰
山峰
马蜂
瓣
花瓣
辨
辨认
阻
组
阻止
分组
跨
夸
夸奖
跨越
活
生活
括
括号
蜜蜂 辨认 阻力 跨过 包括 检查
准确 无误 沿途 陌生 能力 将近
迷失 尽管 确实 记忆 本能
【辨认】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
【阻力】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造句:面对重重阻力,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前进。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造句:胜利的消息传来,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迷失】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准确无误】正确;没有差错。
造句:我们应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沿途】沿路。
造句: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陌生】生疏;不熟悉。
造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超常】超过寻常;超出一般。
造句:这次考试他发挥超常,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本能】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减少—— 阻力——
陌生—— 超常——
增加
动力
熟悉
一般
这张纸上的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别 辨认)。
辨认—— 寻找——
推测—— 激动——
包括—— 确确实实——
辨别
寻觅
猜测
兴奋
的的确确
包含
关联词语
1.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飞到哪里,它( )可以回到原处。
2.(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无论
总是
尽管
但
不是
而是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三部分(8)
写了实验得出的结论。
第二部分(2—7)
写了实验的经过。
第一部分(1)
交代了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记叙了法国昆虫学家 为了证明 而做的一个实验,最后发现蜜蜂靠的不是
,而是 。
法布尔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超常的
记忆力
默读课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第1自然段
第2—7自然段
第8自然段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说明蜜蜂是否真的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法布尔还不能确定。
从中体会到法布尔不轻易相信他人说法,讲求实证
的工作态度。
品读课文
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
法布尔做实验的步骤是什么?用横线做出标记。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捉蜜蜂——等蜜蜂——走四公里路——做记号——放蜜蜂
我先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接着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然后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最后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放了出来。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法布尔所做的实验的步骤。
先自己说一说,再给同桌说一说。
捉蜜蜂
等蜜蜂
做记号
放蜜蜂
把蜜蜂放在纸袋里
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走了四公里路
给蜜蜂做上白色记号
使蜜蜂不明方向
能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便于与其他蜜蜂进行区别
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你觉得这个实验的几个步骤去掉一个行不行?
A.把蜜蜂放在纸袋里,使蜜蜂不明方向。
B.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能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C.走了四公里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D.做了白色记号,便于与其他蜜蜂进行区别。
每一个实验过程都是必要的,因为实验是严谨的。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能。少掉一个环节实验就不准确了。
做事严谨,讲求科学。
写法小结:
作者叙述实验过程的时候,不仅写了实验的步骤,还写了看到的和想到的,这样才能把实验过程写生动。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如果把“几乎”“大概”这几个字去掉,你觉得好不好?
不好。这些准确的词汇,表现出作者观察得的确非常仔细,态度非常严谨。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它们飞得很低,应该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推测”是什么意思?
作者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第2课时
品读课文
实验的结果怎么样?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请同学们阅读第3~7自然段。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粘着花粉呢。”
蜜蜂“没等我跨进家门”就已经回来了。这说明了什么?
用的时间之短
飞行的速度之快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说明作者有什么特点?
三刻钟
一刻钟为15分钟
既然已经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是否就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还不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
逆风有没有使蜜蜂迷失方向?
沿途陌生的景物有没有使它们偏离方向?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作者的心情是自豪的、肯定的。
“准确无误”是指没有一点错误。
没有
没有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我”根据什么认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因为参与实验的蜜蜂,是被放在纸袋里拿到远处放飞的,它们根本无法记忆沿途的标志。
对于法布尔得出的这个结论,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开这些疑问?
认真思考,善于观察,实事求是。
作者是一个 的人。
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严肃对待科学
结构梳理
蜜蜂
①实验
目的
③实验
结论
②实验步骤
④启示
验证蜜蜂是
否有辨认方
向的能力
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捉蜜蜂
放蜜蜂
记录蜜蜂
善于思考
严谨求实
本文以第一人称写了法布尔为验证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项实验,重点介绍了实验的经过,体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主题归纳
一张图告诉你怎样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方法总结
做实验
填记录表
回忆情景
固定句式
实验名称:____
实验准备:____
实验步骤:____
实验结论:____
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改为陈述句:
随堂小练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反问句)
它们飞得这么低,不可能看到遥远的家。
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教材习题
实验目的
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①捉蜜蜂放进纸袋;
②到四公里外给蜜蜂做上记号后放飞;
③记录飞回的蜜蜂数量和时间。
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读一读,注意标红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和同学交流。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答:因为数目不确定,所以是“二十只左 右”。 蜜蜂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只是“我”的猜测,所以用“好像”。从中可体会到作者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答:“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只是“我”的推测,所以说“大概”, 体现了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③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答:“两点四十分”说明时间很精确,从中可以体会到实验的严谨性。
类似语句: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体会:“将近”说明还不到两点钟,“大约”说明不是正好三刻钟,这两个词语都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
拓展空间
◎蜜蜂是靠什么辨认方向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卡尔·冯·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蜜源地。
拓展空间
关于科学精神的名言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 ——李四光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 ——赫尔岑
课后作业
你会做实验吗?做过哪些实验呢?把自己的实验经历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