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情 境 导 入
当我们体检或去医院看病时,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检查。为什么血常规检查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呢?
血液是营养物质、废物以及激素等物质运输的载体,这些物质含量如果发生异常,通常表现机体的健康存在着某些方面的问题,因此,血常规检查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
2.组成血液的各种成分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
2 .组成血液的各成分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学习目标
血液的组成
分析·讨论
分析教材104页资料和视频,讨论以下问题
①上述试管中的血液分成了几层 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分层现象
②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 几个部分组成的 血规检验报告单上所列的 各种细胞分别位于哪一层
③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①上述试管中的血液分成了几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层现象?
55%
血细胞
血液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液的组成
分析·讨论
分成了三层。因为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它们的比重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成明显的上下两层,中间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45%
②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血规检验报告单上所列的各种细胞分别位于哪一层
血液的组成
分析·讨论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血液
③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3类。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又可以流动,所以称做“流动的组织”。
血液的组成
分析·讨论
血液就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
知识点1 血液的组成
1.[2024郑州期末] 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
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
A. B. C. D.
【解析】血液就是由血浆、血细胞构成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即血浆和血细胞是并列关系,血液与血浆和血细胞是包含关系,
A符合题意。
及时检测
探究新知01 血浆
水(约90%)
血浆蛋白(约7%)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
运载血细胞
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血浆成分示意图
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浆的主要作用
阅读105页,说出血浆的成分和作用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运载血细胞
凝血、抵御疾病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对照右图,识别不同的血细胞。
讨论:
(1)你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有几种 细胞?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种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探究新知02 血细胞
人血的永久涂片
观察·思考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
血浆
血液
在105页图中找出三种血细胞,分析其特点。
人血的永久涂片
观察·思考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比较少,体积通常比较大;血小板体积最小。
红细胞正常值:
男:(4.3~5.8)×1012个/升
女:(3.8~5.1)×1012个/升
1、红细胞
特 征:
呈_______________状,
成熟的红细胞_____细胞核
富含 ,呈红色。
两面凹的圆饼
没有
功 能:
运输_____
氧气
异常病症: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贫血
血红蛋白
饮食建议: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血红蛋白功能特点:
氧含量高 → 易与氧结合
氧含量低 → 易与氧分离
探究新知02 血细胞
链接生活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强300倍左右。当人体吸入一氧化碳以后,一氧化碳会抢先与血红蛋白结合,会导致血红蛋白丧失运输氧气的能力,一氧化碳中毒核心就是导致了机体组织的缺氧。”
探究新知02 血细胞
链接生活 “醉氧”是怎么回事?
大多数的人,从海拔较低、氧气充足的地方到了空气稀薄的高原,由于缺氧,身体会出现明显的不适。为了适应这种缺氧环境,机体就要寻求自我平衡,即大量增生红细胞,把更多的氧输入机体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一旦这样的人突然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多余的红细胞不可能立即锐减,还要继续工作,造成机体内氧气供过于求,产生了“醉氧”。
据《嘉兴日报》报道,前段时间我市有一批从西藏当兵退伍回家的军人出现了疲倦、无力、胸闷、头晕、腹泻等症状,就像喝醉了酒,医学上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醉氧”,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小知识:运动员上高原训练,可以增加红细胞数量,提高成绩!
探究新知02 血细胞
2、白细胞
特 征:
体积最____,____细胞核,不规则
大
有
防御和保护
病菌
异常时病症:
高于正常值——发炎
低于正常值——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伤口化脓的脓液是什么?
死亡的病菌和白细胞
功 能:
__________ ,包围、吞噬______
白细胞正常值:
(3.5~9.5)×109个/升
探究新知02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
探究新知02 血细胞
身体有了小伤口,伤口流血后会自己止血,为什么?
血小板的作用:止血和加速凝血
探究新知02 血细胞
特 征:
个体最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 能:
异常时病症:
止血和加速凝血
减少时:流血不止
增多时:形成血栓等
3、血小板
血小板正常值:
(1.25~3.5)×1011个/升
探究新知02 血细胞
比较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结构特点
异常
主要功能
血液的功能 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较大
运输氧
吞噬细菌,防御和保护
形状不规则,有细胞核,体积最大
止血和加速凝血
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体积最小
过少:贫血
过少:抵抗力下降过多:炎症
过少:流血不止
过多:形成血栓
血液中的成分比较
概括总结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防御保护作用。
生活链接
1.现在你能读懂报告单上的数据吗?
2.为什么血常规检查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重要
依据呢?
贫血患者
生活链接
贫血患者
1.血量约占体重7%—8%,血量的稳定对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意义。
短时间可恢复
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出冷汗等
有生命危险,需及时输血
超过1200~1500ml
超过800ml~1000ml
不超过400ml
400ml
血量
800ml
1200ml
1600ml
体重的7%-8%
探究新知03 输血与血型
输血前要鉴定血型
给病人输血时,应注意什么?
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包括A 型、B 型、AB 型、O 型
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输入异型血可能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
安全输血:在没有同型血可输且情况紧急时,O 型血可以缓慢少量地输给A、B、AB血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缓慢接受少量的O、A、B血型的血
探究新知03 输血与血型
成分输血:根据病人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输入血液
中的某一成分,从而大大提高病人输血效果。
外伤或手术出血,
输全血
严重贫血,
输红细胞
烧/烫伤患者,输血浆
血小板过少,
输血小板
探究新知03 输血与血型
无偿献血:从1998年起,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应当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探究新知03 输血与血型
课堂总结
流动的组织
血液
血液的组成
血液的功能:
包围、吞噬病菌
体积最大,有细胞核
血浆
由水、血浆蛋白、葡萄糖等组成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成熟后无细胞核
输血与献血
无偿献血
含血红蛋白,运输氧
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无细胞核
止血、凝血
数量最多
体积最小
成分:
作用:
输同型血
输血原则:
18~55周岁健康公民
每次献血200~400毫升
课本练习
一、概念检测
比较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结构特点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体积最大,形状不规则,无血红蛋白,有细胞核 体积最小,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1.
完成108页 练习与应用
课本练习
二、拓展应用
1.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
2.身体某部位有炎症。
一、概念检测
课本练习
2. ⑴拉萨属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初到拉萨,因为供氧不足,所以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
⑵进入高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增加,可以增强运输氧的能力,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
⑶在进入高原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如果发现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者,请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你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初到高原,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要克服恐惧心理,保持正常心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