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单元阶段练习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基础知识综合
踏入奇幻文字森林,小精灵看到森林入口的告示牌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各题。
欢迎来到奇幻文字森林!瞧,鲜花们shuì xǐng啦,花bàn在微风的吹拂中释放着芳香,吸引来了忙着舞蹈的小mì fēng。波光粼(lín)粼的湖水倒映出森林的轮廓(kuò),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大家可以轻松地到处散步,xīn shǎng这神奇的世界。愿你记lù这美妙的经历,收获(huò)独属于春天的难忘体验。
1.下面这些字小精灵不会写,请你帮他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出来。
花 记
2.请你帮小精灵选出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
(1)A.鲜花(xiān) B.鲜血(xiān) C.朝鲜(xiǎn) D.鲜明(xiǎn)( )
(2)A.到处(chù) B.相处(chǔ) C.处理(chù) D.住处(chù)( )
(3)A.一切(qiè) B.切开(qiè) C.急切(qiè) D.切糕(qiē)( )
(4)A.闲散(sàn) B.散步(sàn) C.松散(sǎn) D.散会(sàn)( )
3.请你帮小精灵选出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字形错误的一项。
(1)A.彼浪 B.棉被 C.破旧 D.疲劳( )
(2)A.芳香 B.房间 C.访佛 D.纺织( )
(3)A.吸引 B.垃圾 C.南极 D.年及( )
(4)A.美妙 B.纱土 C.吵闹 D.抄写( )
4.小精灵不知道下面两个字的正确笔画,请你帮他选一选。
(1)“蹈”字右半部分第8笔的笔画是: A.ノ B.亅 C.┐ D.一( )
(2)“波”字的第4笔的笔画是: A. 丿 B.亅 C.乛 D.フ( )
5.请你帮小精灵选出与“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如释重负 B.冰释雪融 C.爱不释手 D.手不释卷
6.请你帮小精灵为“鲜花”的“鲜”选出意思正确的一项( )
A.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 B.滋味美好
C.有光彩的 D.新鲜的食物
二、填空题
7.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读书是一场美丽的遇见。漫步书海,我们会遇见自然,xīn shǎng( )百花 zhēng qí dòu yàn( ),瞧 yuān yāng( )溪边戏水,看燕子 xián sǎn( )地休憩;我们会遇见古人, kuà( )越时空,感受他们的 zhì huì( )与才干;我们会遇见真理,感悟人生的 jià zhí( )与意义……此次读书节活动 xíng shì( )多样,内容丰富,希望大家能在阅读中积累jīng yàn( ),提升自我。让我们携手共 jiàn( )书香校园!
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树 一( )狐狸 一( ) 声音
一( )饭 一( ) 小床 一( ) 乌云
一( )鸟窝 一( )尾巴 一( )铅笔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中,作者想象了在宇宙的另一边,石头可能存在的两种奇妙现象:一种是 ,另一种是 。作者对普通的石头展开了想象,说明作者的想象力 。
(2)《我变成了一棵树》中,“我”是故事的主人公“ ”,因为 ,所以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当“我”觉得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时,“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我”高兴的是 ,失望的是 。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0.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
11.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说出泡泡的特点。 B.点明了“我”喜欢肥皂泡的原因。
C.既说出了泡泡的特点,又点明我喜欢泡泡的原因。
12.用“那么……那么……”写一句话。
13.用“ ”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
14.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展开想象,仿照原文写法写一写。
蜘蛛网上的电报线
法布尔
①对于蜘蛛们来说,阳光明媚的天气是最好的捕食时机。这样的天气中昆虫会异常活跃,总有一些没有头脑的昆虫撞到网上。只要有昆虫触到这张网,躲在离网不远处的蜘蛛便会迅速跑过来。它们是怎么知道有昆虫撞到了网上的呢?我想做个实验。
②我找来一只蝗虫的尸体,把它们轻轻地放到了网上,尽量不要引起网的振动。不用说躲在远处的蜘蛛,就连在网上趴着的蜘蛛都没有发现网上多了什么东西。我把这具蝗虫的尸体向它们身边挪了一下,结果还是没有被发现。这些蜘蛛似乎都有严重的近视。后来,我用一根草棒戳(chuō)了一下蝗虫,网也跟着晃了起来。这时,无论是网中央的,还是躲在不远处的蜘蛛都飞速地跑了过来。这就很清楚地表明,向蜘蛛传达敌人情报的是蛛网的振动,而不是其他的什么途径。
③蜘蛛们又是如何感受到网的振动的呢?除了少数待在网上的蜘蛛以外,大部分蜘蛛都是待在网下的隐居地。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根连接网中心与蜘蛛隐居地的丝线。这根丝线起着桥梁的作用,蜘蛛通过它可以往返地上和网上。这根丝线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传递信号,就像一根电报线那样。只要有猎物撞到蛛网上无论是在蛛网的哪一部分,振动波首先顺着一圈圈蛛丝传到网中心,然后再从网中心通过那根丝线传到蜘蛛休息的地方。这样,不论蜘蛛在哪里休息,都能迅速得到有猎物出现的消息。
④还有一点值得讨论的地方,蛛网常常会被风吹动,那么蜘蛛是否能够通过电报线来区分网的振动是来自猎物还是风的吹动呢?事实上,当风吹动引起电报线晃动的时候,在休息处闭目养神的蜘蛛并不行动,它似乎对这种假信号不屑一顾。所以这根电报线的另外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像一台人类的电话,传递着最真实的信息。每当振动传来,蜘蛛用一个脚趾接着电话线,用腿听着信号,就能分排出这信号是来自挣扎的猎物还是淘气的微风。
15.请你根据关键句概括出第②自然段的大意。
16.请选出下面实验过程顺序正确的一项( )
实验过程 ①蜘蛛飞奔过来吃掉猎物。 ②用一根草棒戳了一下蝗虫,使网晃起来。 ③把蝗虫尸体轻轻地放到网上,蜘蛛没有发现。 ④将蝗虫的尸体向蜘蛛身边挪一下,仍然没有被发现。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17.请选出下面选项中不是蜘蛛通过“电报线”做的事情( )
A.往返蛛网和隐居地 B.分辨使蛛网振动的是猎物还是风
C.把猎物牢牢捆住 D.传递蜘蛛网上有猎物上钩的信号
18.对于文中的“不屑一顾”这个词语的理解,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蜘蛛很忙碌,没有时间理会。 B.对于这种假信号,蜘蛛不予理睬。
C.蜘蛛视力不好,看不到电报线晃动。 D.蜘蛛休息得很舒服,不想被打扰。
19.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中的“似乎”能不能删去?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书面表达
20.习作
题目:我发现了 的秘密
小花、小草、小鱼、小虾,小虫、小鸟……大自然中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请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植物或动物,或选择一个你做过的小实验,把你的观察发现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认真审题,补充题目;②把发现的内容或者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自己的心情、感受等。
《第1-6单元阶段练习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2. D C B A 3. A C D B 4.
A
C 5.B 6.A
【解析】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睡”“醒”“瓣”“蜜”“赏”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1)鲜,xiān,释义:1、刚宰杀或刚收获的;没有长时间存放过的。2、引人注目的,光彩鲜艳的。3、(花朵)没有枯萎。4、味道好的。5、新鲜的食物。6、特指鱼虾、海味等水产食物。7、新奇。8、姓。xiǎn,释义:1、少。xiàn,释义:1、通“獻”。进献。2、姓。
D.鲜明(xiǎn)——xiān:指色彩明亮;也可形容观点、态度等明确,毫不含糊。故选D。
(2)处,chǔ,释义:1、〈文〉居住。2、交往;与他人在一起生活。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4、处置;办理。5、惩罚;处分。6、姓。chù,释义:1、地方。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职能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3、事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点。4、〈书〉时;时候。
C.处理(chù)——chǔ :有安排、解决、处置等意思,对象多为事情、问题等。故选C。
(3)切,qiē,释义: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2、几何学上指直线与弧线或两条弧线相接于一点。3、比喻用强力使断。qiè,释义:1、密合,贴近。2、靠近;贴近。3、紧急,殷切。4、副词,切实,务必。5、中国传统的拼音方法的一种,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声韵相拼成另一音。6、姓。7、两个物体相互摩擦。8、中医指诊脉。
B.切开(qiè)——qiē:用刀等工具把物体分割成若干部分。故选B。
(4)散,sàn,释义:1、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分开(跟“聚”相对)。2、散布;分发;分给;分散。3、排遣;排除。4、(北方官话)解除协议或契约;解雇。sǎn,释义:1、没有约束。2、零星的;不集中的。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4、姓。sān,释义:1、同“跚”。详见“蹒跚”。
A.闲散(sàn)——sǎn:指清闲而又无管束,也可形容人或物闲着不使用。故选A。
3.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1)A.彼浪——波浪:由风与水的相互作用或其他外力引起的水面上此起彼伏的波动现象。它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周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中较为常见。故选A。
(2)C.访佛——仿佛:有好像、似乎的意思,表示一种不确定的相似或近似状态。常用来描述某种感觉、景象或情况与另一种事物有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相同。故选C。
(3)D.年及——年级:学校中依据学生修业年限分学生为若干级,如小学里的一年级、二年级等,中学里的初一、初二等。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身心发展上具有不同特点和要求。故选D。
(4)B.纱土——沙土:指由大量的沙和少量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常用于建筑、种植某些适应沙地环境的植物等方面。故选B。
4.本题考查书写笔画。
(1)“蹈”的笔顺为:,第八笔为撇。故选A。
(2)“波”的笔顺为:,第四笔为横撇。故选C。
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因释其耒而守株”出自《守株待兔》,意思是:于是(这个人)放下他的农具而守在树桩子旁边。其中“释”意思是放下。
A.“如释重负”形容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释”是放下的意思。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B.“冰释雪融”说的是冰和雪融化了,“释”是溶化、消融的意思,和“放下”意思不同。符合题意。故正确。
C.“爱不释手”意思是喜爱得舍不得放手,“释”是放下的意思。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D.“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释”是放下的意思。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故选B。
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鲜花”指新鲜的花朵。
A.“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符合“鲜花”中“鲜”的意思,鲜花就是新鲜、没有枯萎的花。故正确。
B.“滋味美好”:这个意思一般用于“鲜美”等形容味道的词,和“鲜花”的“鲜”意思不符。故错误。
C.“有光彩的”:如“鲜明”中“鲜”有这层意思,和“鲜花”中“鲜”意思不同。故错误。
D.“新鲜的食物”:如“时鲜”有这层意思,和“鲜花”中“鲜”意思不相关。故错误。
故选A。
7. 欣赏 争奇斗艳 鸳鸯 闲散 跨 智慧 价值 形式 经验 建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作答时要读准字音,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再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如“赏”“艳”“鸳”“鸯”“散”“慧”“验”“建”这些字的笔画和结构,要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8. 棵 只 种 碗 张 丝 个 条 支
【详解】本题考查量词和词语搭配。
树:木本植物的通称。可搭配的量词:棵、排、片。
狐狸: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外形似犬,性狡猾。可搭配的量词:只、群、窝。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能被听觉器官感知。可搭配的量词:种、个。
饭:煮熟的谷类食物,也泛指人吃的食物。可搭配的量词:碗、锅、顿、口。
小床:供人躺卧休息的小型家具。可搭配的量词:张、个、排。
乌云:黑色或深灰色的云块,常预示着即将下雨或下雪。可搭配的量词:朵、片、团。
鸟窝:鸟类栖息和繁殖的地方。可搭配的量词:个、对、处。
尾巴: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可搭配的量词:条、根、截、段。
铅笔:一种书写工具,用石墨或加颜料的黏土做笔芯。可搭配的量词:支、盒、捆。
9. 像花朵一样开放 像人一样行走 非常丰富 英英 不想吃饭,希望变成一棵树 “我”不用回家吃饭 妈妈竟然认不出来“我”
【详解】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1)原文中“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可知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像花朵一样开放,另一种像人一样行走。作者对普通的石头展开了想象,说明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
(2)文中“‘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噪门又大了许多。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可知,主人公是英英,因为不想吃饭,希望变成一棵树。
当“我”觉得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时,“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我”高兴的是妈妈没有发现“我”变成了树,“我”可以继续玩;“失望的是妈妈没有认出来我,让我怀疑妈妈是不是真的爱我。
10. 肥皂泡 冰心 11.C 12.彩虹是那么神奇,那么漂亮。 1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14.或者轻悠地飘过小河,飞过城市,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上。
【解析】10.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课文《肥皂泡》,作者是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1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
排比句: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根据这个特点,找到的文章的排比句是: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这样写可以写出泡泡的样子,有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泡泡的喜欢。
故选C。
12.本题考查造句。
根据题目要求“那么……那么……”写一个通顺的句子即可。
示例:今天的天气那么晴朗,那么温暖。
13.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
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的想象的句子是: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14.本题考查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仿照作者想象的内容进行仿写即可。
示例:她们飞跃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穿过荒无人烟的大沙漠,飘落在深夜还在批作业的老师肩头。
15.向蜘蛛传达敌人情报的是蛛网的振动。 16.B 17.C 18.B 19.不能删去。法布尔不确定蜘蛛是否真的近视,用上“似乎”一词表明法布尔做科学研究时严谨、认真的态度。
【导语】这篇科普小品文以法布尔的观察实验为线索,生动展现了蜘蛛感知猎物的独特机制。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先通过对比实验(静置猎物与振动蛛网)揭示蜘蛛依赖振动感知的习性;再深入剖析“电报线”的双重功能(物理通道与信息传递);最后补充说明其振动识别能力。拟人化的表达(“闭目养神”“不屑一顾”)使科学现象充满趣味,而严谨的实验过程(控制变量、现象对比)又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全文将生物本能与人类科技(电报、电话)巧妙类比,既通俗易懂又富有启发性。
15.本题考查概括短文大意。
第②自然段:作者通过一系列操作来做实验,先是把蝗虫尸体轻放网上,蜘蛛没反应;又将蝗虫尸体向蜘蛛挪近,蜘蛛还是没发现;最后用草棒戳蝗虫使网晃动,蜘蛛就飞速过来了。通过这个实验,得出向蜘蛛传达有敌人(这里指猎物)情报的是蛛网的振动,而不是其他方式,这是对前面提出问题的初步解答。故根据关键句“这就很清楚地表明,向蜘蛛传达敌人情报的是蛛网的振动,而不是其他的什么途径”可概括为:通过实验发现向蜘蛛传达敌人情报的是蛛网的振动。
16.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概况。
从第②段的句子“我找来一只蝗虫的尸体,把它们轻轻地放到了网上,尽量不要引起网的振动。不用说躲在远处的蜘蛛,就连在网上趴着的蜘蛛都没有发现网上多了什么东西。我把这具蝗虫的尸体向它们身边挪了一下,结果还是没有被发现。这些蜘蛛似乎都有严重的近视。后来,我用一根草棒戳(chuō)了一下蝗虫,网也跟着晃了起来。这时,无论是网中央的,还是躲在不远处的蜘蛛都飞速地跑了过来。”可知顺序为:③把蝗虫尸体轻轻地放到网上,此时蜘蛛没有发现,就像你悄悄地放个东西在那,别人没察觉到一样;接着④将蝗虫的尸体向蜘蛛身边挪一下,可仍然没有被发现,就好比东西离得近了点,但对方还是没注意到;然后②用一根草棒戳了一下蝗虫,使网晃起来,这就像是给平静的局面制造了动静;最后①蜘蛛飞奔过来吃掉猎物,前面一系列操作引发的动静,终于让蜘蛛有了行动。所以正确顺序是③④②①。
故选B。
1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概括。
A.从第③段的句子“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根连接网中心与蜘蛛隐居地的丝线。这根丝线起着桥梁的作用,蜘蛛通过它可以往返地上和网上。”可知,本句正确。
B.从第④段的句子“所以这根电报线的另外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像一台人类的电话,传递着最真实的信息。每当振动传来,蜘蛛用一个脚趾接着电话线,用腿听着信号,就能分排出这信号是来自挣扎的猎物还是淘气的微风”可知本句正确。
C.“把猎物牢牢捆住”不是通过这根丝线。
D.从第③段的句子的句子“这根丝线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传递信号,就像一根电报线那样。只要有猎物撞到蛛网上无论是在蛛网的哪一部分,振动波首先顺着一圈圈蛛丝传到网中心,然后再从网中心通过那根丝线传到蜘蛛休息的地方。这样,不论蜘蛛在哪里休息,都能迅速得到有猎物出现的消息。”可知,本句正确。
故选C。
18.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文中第④段说“当风吹动引起‘电报线’晃动的时候,在休息处闭目养神的蜘蛛并不行动,它似乎对这种报警信号不屑一顾”,意思是对于风引起的晃动信号,蜘蛛不予理睬。
故选B。
19.本题考查说明语言。
“似乎”这个词表示一种推测,文中说“这些蜘蛛似乎都有严重的近视”,这只是作者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猜测。要是删去“似乎”,就变成肯定地说蜘蛛一定有严重的近视了,可这只是基于实验的推断,并不是绝对确凿的结论。所以“似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示例:不能删去。“似乎”表示一种推测,在文中说“这些蜘蛛似乎都有严重的近视”,这只是作者根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一种猜测。如果删去“似乎”,就变成了肯定的说法,即蜘蛛一定有严重的近视,这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因为这只是基于实验的一种推断,并不是确凿的结论。“似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0.例文:
我发现了小鸡的秘密
在大自然中许多事物中,都有一些神奇的奥秘,令我最有成就感的是我发现了小鸡的一个秘密。
今年暑假,我去乡下奶奶家玩。奶奶家院子里有几只毛茸茸的小鸡,因为奶奶要下地,这几只小鸡就成了我的好朋友,我只要有空就会和他们玩。这几只小鸡长得也很可爱,全身的毛是橙黄色,身子胖乎乎的,像一个小绒球,一张尖尖的小嘴,总是“叽叽”的叫着。
它们有一双又黑又圆的眼睛,小鸡的爪子像树权一样分开,又尖又硬。它们一点儿也不怕生,整天围着我转,我去哪儿,它也要跟着去哪。一天中午,我把吃剩的米饭侄到草地上让小鸡们吃,它们立刻争先恐后的吃了起来,小鸡把饭吃完之后,我突然发现它们还找到小石子吞了下去。咦,它们为什么要吃小石子呢?我非常好奇,难道是我看错了?
我晚上把它们赶进鸡笼时,我装了一大杯谷子倒给它们吃,我发现小鸡还是把谷子吃了之后,在旁边找到一粒粒小石子吞了下去。我既好奇又担心,好奇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吃小石子呢?担心的是它们吃了小石子会不会不安全呢?
我便带着心中大大的问号去问奶奶,奶奶听了笑着说:“它们吃石子不会有问题的。因为小鸡没有牙齿,吃东西了不好消化,要用比较硬的东西来磨碎它们,小鸡身体里有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小鸡吃下的石子,石子和食物混在一起,就把食物磨碎了,就更容易消化了。
啊,这一只普通的小鸡都拥有这样的小秘密,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却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小秘密!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以“我发现了 的秘密”为题,题目中的关键字有两个,一是“发现”,体现了过程性。二是“秘密”,体现了故事的中心,也就是本文应围绕发现某个秘密的过程展开,从中得出一些道理来。小鱼、小虾、露水、蜗牛…大自然有太多的事物等着我们来观察,有太多的秘密等着我们来发现,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或者进行严谨的小实验,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们分享下吧。
二、立意。
通过观察自然或实验过程,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细致观察能力,同时表达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与热爱。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点出发现的秘密。
中间:写出发现秘密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