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五单元(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五单元(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07: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五单元核心素养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7分)
近现代中国发展史是一部励志的历史:曾经,我们被西方列强 hōng kāi
开国门,肆意qī líng 。后来,梁启超、鲁迅等人用发人深省
的文字biān cè 着我们前进。最终,一位又一位英雄挺身而出,带着我们
扼住了命运的咽喉,bān huí 了一局又一局,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
píng zhàng 。英雄们给我们带来了安定的生活,也让我们明白:国家主
权 shén shèng 不可 qīn fàn 。
二、补充词语,完成练习。(6分)
①仰( )朝( ) ②( )疾( )快 ③半( )半( )
④精神( )( ) ⑤( )大( )粗 ⑥一模( )( )
1、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是 (填序号),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1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词语②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疾恶如仇 B.疾驰而过 C.讳疾忌医 D.痛心疾首
3、选词填空。(填序号)(1分)
(1)我 地躺在柔软的沙滩上,感受着阵阵清凉的海风。
(2)运动会上,我们班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场,同学们个个昂首挺胸, 。
三、选择题。(14分)
1、下列人物描写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侄子的颧(guàn)骨上有一个小小的伤疤(bā),但是他从不自卑,因为这是他勇敢的标志。
B.他举着蘸(zhān)了浆(jiāng)的毛刷,手臂在墙面上悠然摆动。
C.比赛开始了,他揪(jiū)住对方的衣服,使出全身的力气,可是怎么也无法将对方扳(bāi)倒。
D.实验再次失败,他揩(kāi)去眼泪,怔(zhèng)怔地看着刚刚记录的实验数据。
2、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绝:①断;②尽,穷尽;③极,极端的;④一定,无论如何。
刷子李有一手绝活,就是穿一身黑,刷完浆,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现在这门手艺已经绝迹了。
A.③④① B.③①④ C.②③① D.②④①
3、下列句子和“身体挺脱似树,神采飞扬似虎”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2分)
A.小明脚下一滑,身子一歪,摔了一跤。
B.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 振得那山冈也动。
4、依次填在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她握住我的手,上下 了一番,轻轻叹了口气。
(2)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 刷子李的全身。
(3)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 。
(4)当他向那张钞票 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
A.瞧瞧 盯着 扫一眼 瞪 B.瞧瞧 盯着 瞻仰 瞟
C.打量 搜索 扫一眼 瞟 D.打量 搜索 瞻仰 瞪
5、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动作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神态描写
(1)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
(2)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4)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6、下列对句子中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她的眉毛时而皱起,如起伏的山峦;时而舒展,像一弯新月。(神态描写)
B.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心理描写)
C.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外貌描写)
D.那位大个子叔叔始终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外貌描写)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刷子李》的作者是冯骥才,文章批判了徒有虚名的刷子李。
B.《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来表现祥子的诸多特点。
C. 吴敬梓写严监生临死时仍惦记节省灯油这件事,是为了倡导勤俭节约。
D. 我们要写好一个人物,可以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进行描写。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缩句)(2分)
2、专注——只见他分腿弯腰,上身前倾,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膝盖磕破了也毫不在意。(照样子,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展现人物的“调皮”)(2分)
调皮——
3、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人的外貌)(2分)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 》选自 的《小兵张嘎》,文章主要通过描述
的情形,展现了小嘎子
的性格特点。
《刷子李》运用 (正面 侧面)描写,通过写 在观察师傅刷墙时“ — — ”的心理变化,突出了 。
3、《两茎灯草》选自吴敬梓的《 》,文章的主人公是 ,为我们刻画了一个 的人物形象。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
材料一:“明”,从日,从月或囧。 日月为明,故从“日”。【甲】而“囧”是窗户的意思, ,当然就是“明”了。【乙】而“明”是“明”的异体字。“明”的造字本义是“光照”,有光为“明”,无光为“暗”,所以“明”与“暗”是一对反义词。【丙】后由“光明”之义引申出“明亮”“明显”“明晰”“明白”“清明”等义,后来“明”也可以指视力或者智力“明辨”“明智”“圣明”等。至于“明”较为常见的“明日”之义则是由天色之“明”转为时光之“明”,指称已经有所不同。【丁】
材料二:
1、根据两则材料,在横线处补充“明”的本义。(1分)
2、你发现乔乔的资料漏了一句话,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插入材料一哪个地方 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说文》:“明,照也。从月,从囧。凡明之属皆从明。”(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3、明明一直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觉得它太普通了。请你根据以上资料,从字义的角度安慰他。(3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4分)
两 茎 灯 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
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
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
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
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梳理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2、亮亮读了选文后,在选文旁边作了批注,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3分)
3、读画“——”的句子,发挥想象,写一写此刻的严监生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4、如果请你为严监生颁发一个奖项,你会颁发( )。(1分)
A.最吝啬奖 B.最勤劳奖 C.最俭朴奖 D.最顽强奖
5.选文运用典型事例,生动地表现了严监生的特点。关于选文事例的典型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选)(2分)
A.事件是典型的:严监生临死前仍惦记节省灯油。
B.物件和动作是典型的:两茎灯草、伸着两个指头。
C.情节是典型的:三次猜测不中,最后由赵氏揭晓答案。
6、结合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想一想当他收到纸鱼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和回应。请发挥想象写一写,注意至少要用上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3分)
有一天,严监生的朋友赵财去看严监生,舍不得买礼物,就拿了一张纸,剪出一条鱼送给了严监生。严监生收到这条纸鱼,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张大力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儿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着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 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
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石
锁竟然摇动起来,而且就像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
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石锁就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笑嘻嘻地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石锁下边还
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
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儿,第
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
可他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把这石
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阅读文章,梳理事件的发展过程。(3分)
2、本文的语言极有天津方言特色,请你说说下面的加点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分)
(1)好赛它跟地壳连着:
(2)心想别是老板唬他:
3、张大力不仅有力气,而且很有头脑,遇事善于思考。请你用“ ”从文中画出一处可以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2分)
4、请仿照文中给出的批注,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作批注。(2分)
5、为什么张大力没有得到赏银还“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综合实践
九、快乐读书吧。(6分)
1、《小兵张嘎》的作者是 。(1分)
2、《小兵张嘎》中嘎子不讲道理地堵上了谁家的烟囱?( )(1分)
A.欢欢 B.胖墩 C.乐乐 D.区队长
3、看了《小兵张嘎》这本书,里面的故事一定吸引着你,你喜欢里面的谁?
为什么?(3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我们身边有许多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人,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智多星”弟弟,还是“小蜜蜂”妈妈 是“幽默大王”王叔叔,还是“运动健将”刘同学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选取典型的事例,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其某方面的特点。(30分)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语句通顺,情感真挚,描写生动。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轰开 欺凌 鞭策 扳回 屏障 神圣 侵犯
二、面天 手眼 信疑 抖擞 膀腰 一样
1、⑤ 示例:眉清目秀
2、B
3、①④
三、1、D
2、A
3、B
4、C
5、D
6、D
7、D
四、1、墙面好比屏障。
2、只见他眨了眨眼睛,一把抓住同桌桌上的橡皮,手举得老高老高,时不时逗一下气恼的同桌,脸上一片灿烂。
3、她的脸就像皴了的老树皮,纹路很深,很是粗糙。
五、1、摔跤 徐光耀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摔跤比赛 顽皮、机敏、争强好胜
2、侧面 曹小三 崇敬 质疑 崇敬 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
3、儒林外史 严监生 小气吝啬
六、1、月光照进窗户
2、B
3、明明,“明”这个字拥有丰富的含义,既代表了光明,还代表明智。“明”这个字一点也不普通呢!从这个字能看出来,你的爸爸、妈妈对你有很多期望。咱们应该高兴呀!
七、1、着急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安心
2、不同意。因为此刻严监生病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还硬是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当两个侄子猜不透他的意思时,严监生又“把两眼睁的的溜圆”,直到赵氏道出了他的心思,挑掉一茎灯草,他才没了气,这样更能突出严监生吝啬的性格特点。
3、燃着两茎灯草多费油,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思啊!
4、A
5、ABC
6、心里很不高兴,便暗暗盘算着要报复赵财。等到吃饭时,严监生端着一个盘子走过来,赵财一看,盘子里是那条纸鱼。严监生笑着说:“家里没备什么酒菜,只好用你拿来的鱼招待你了。”
八、1、①张大力举起石锁 ②石锁底下的字显现出来 ③张大力扔下石锁,大笑着离开
2、(1)好像,仿佛 (2)蒙骗
3、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
4、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既表现出张大力的力大无穷,又表现出他颇有头脑,心思缜密。
5、因为张大力知道举锁只是“聚合成”的宣传手段,店家早就知道唯有他能举起石锁,而且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和夸赞自己。张大力虽然没有拿到赏银,但受到了夸赞,也展示了自己的本领,所以他心满意足了。
九、1、徐光耀
2、B
3、小嘎子,小嘎子是一个为国家为人民热爱的儿童,机智勇敢,正义感
很强吃苦耐劳,受人称赞的小男孩。
十、 “幽默大王”王叔叔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特别的人,他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幽默大王”。
王叔叔长得就很有喜感。他身材微胖,圆圆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仿佛两道弯弯的月牙。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不小心摔了一跤,正疼得龇牙咧嘴的时候,王叔叔路过。他看到我这个狼狈的样子,笑着说:“哟,这是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拥抱呀,不过这拥抱可有点太猛烈了呢。”他的话让我原本因为摔倒而产生的沮丧情绪一下子就消散了。
还有一回,小区里的几个小孩子在玩捉迷藏。有个小朋友躲在了树后面,却不小心被发现了。他满脸委屈地说:“我这不是躲得好好的嘛。”王叔叔走过来,模仿着小朋友的声音说:“你躲得可真好呀,就像一只小蚂蚁躲在大树后面,我可没发现呢。”小朋友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幽默细胞的人,他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充满欢乐。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