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五单元(三)——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五单元(三)——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07: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五单元核心素养卷(三)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将下面这段话工整规范地按照书写格式抄写在格子里,注意标点。(2分)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6分)
戏台上,师傅在广大观众的“监视”下, shǒu jí yǎn kuài( )地展现着jué huó( ),每一个动作都xián jiē( )自然,透着规矩与威严。突然,喉咙微痒似要“露馅儿”,但他面不改色,迅速揪起包袱的一角,形成píng zhàng( ),巧妙掩饰,继续表演,pài tóu( )不减。这场面,不仅彰显了师傅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他的gé jú( )与对舞台的掌控力,令大家赞叹不已。
1、看拼音,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写出词语。(7分)
2、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3分)
师傅(fú fu) 揪起(jiū qiū) 露馅儿(xiàn xiè)
3、根据“监”在字典中的解释,完成填空。(4分)
语段中加点字“监”的读音是 ,意思是 ;“严监生”中“监”的读音是 ,意思是 。
4、下列句子中的“规矩”与语段中画线的“规矩”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按老家的规矩,冬至这天要吃饺子。
B.这个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现得很规矩。
C.梦梦的字写得很规矩。
D.“做个规矩人,站要有站相。”奶奶说。
三、选择题。(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任何障(zhàng)碍都不能阻挠(láo)他向前的步伐!
B.只见她轻轻松松就揪(jiū)起了那个铜铸(zhù)的锅,真让人佩服。
C.他因为走路时玩手机被门槛绊(pàn)倒,把颧(quán)骨那里都撞肿了。
D.做芝(zhī)士包的时候,要先轻轻捏(liē)住面皮,然后再一点点向内包裹。
2、给语段中加点的“绝”字依次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绝:①一定,无论如何;②尽,穷尽;③极,极端的;④断。
刷子李有一手绝活,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现在这门手艺已经绝迹了。
A.①②③④ B.③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④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司机手疾眼快,及时刹车,避免了一次事故的发生。
B.这位相扑选手膀大腰粗,一站起来就把对手镇住了。
C.如果总是对别人的结论半信半疑,那就自己去求证一下吧!
D.她的演讲稿观点明确,结构严谨,除了举例不恰当外,真可谓天衣无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4、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A.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B.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C.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D.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5、下列对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表示解释说明)
B.“要不——摔跤。”(表示声音的延长)
C.“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表示意思的转折 )
D.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表示解释说明)
6、根据句子内容判断人物的特点。(填序号)(3分)
A.高大健壮,充满自信 B.好胜心强,聪明机灵
C.爱钱如命,极度吝啬 D.派头十足,技艺高超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 )
(2)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 )
(3)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7、如何刻画好人物形象呢 同学们在论坛上分享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用与人物有关的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B.恰当地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C.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特点。
D.通过多个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事例越多、越详细越好。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5分)
1、在横线上加上动作、神态描写,使句子更具体。(3分)
妈妈 说:“你作业没做完,为什么要看电视 ”小东
说:“这个节目太好看了,您让我看完了再做作业,行吗 ”妈妈
说:“不行,必须马上去做作业!”小东只好含着泪,关掉了电视。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赢了摔跤比赛,小胖墩儿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李明跑完800米后,累得 。
结合语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摔跤》选自徐光耀的《 》,课文通过对小嘎子的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 的特点。
2、《他像棵挺脱的树》选自《 》,课文主要运用 描写,细致地描写了车夫祥子 的身体,表现了他 的特点。
3、《刷子李》描写了 在观察师傅副墙时,从 到 ,
接着 ,最后 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了刷子李
的特点。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 古人如何点灯
说起中国古代的照明工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油灯。《楚辞》中有“兰膏明烛,华容备些”之句,说明战国时代就有油灯。早期油灯的燃料是动物油脂,原材料有限,注定只能为少数人享用。就像匡衡、车胤、孙康这些好学却穷得点不起灯的人,只能靠各种奇葩办法来照明,为自己换取夜里的读书时间,如匡衡“凿壁借光”蹭邻家灯火;车胤用纱布做口袋捕捉萤火虫来聚光照明。
普通百姓点灯燃不起动物油脂,用的是植物做的灯芯,取材较为广泛。汉代以前是点柴火照明。到了汉代,灯芯大都是麻秸等硬纤维。《齐民要术》里提到过“苴麻子”是“捣治作烛”的材料。根据《儒林外史》中对明代吝啬鬼严监生的描述可见,到了明代还是燃灯草芯。
材料二:为了节省照明费,老百姓开始追求“省油灯”。这种灯出现在宋代,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灯盏里放水,灯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灯体传递到水中,水受热蒸发,从而将热量带走,灯盏的温度和灯油蒸发的速率也因此降低,以此达到省油的目的。
材料三:如何自制一个油灯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①剪下两根棉绳,放进两个烧杯;②在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③接下来再往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和食用油;④用火柴点燃棉绳,我们会发现单纯加入水的烧杯中的棉绳很快就灭了,装食用油的烧杯中的棉绳还可以燃烧很长的时间。
实验原理
1、材料一按照 顺序主要说明了 。(2分)
2、文章中普通百姓用的是 灯芯,原因是( )。(多选)。(2分)
A.材料易得 B.成本低廉 C.保护环境 D.迎合社会风尚
3、材料一中画横线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4、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在材料三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7分)
刷子李节选)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 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从画“ ”的句子可以看出,“刷子李”对曹小三的心理活动揣摩得非常清楚,写出了他 的特点。(1分)
2、根据选文内容,把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示意图补充完整。(2分)
曹小三第一天见到了 ,明白了
。(2分)
4、本文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为什么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写曹小三 (2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米 塑 王
①小巷深处,有座四合院,看着普通,实则特殊。院中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四盘大菜:蒸螃蟹、盐水虾、烤鸭、贝类拼盘,令人口舌生津。桌旁坐着一位身穿红色唐装的老人。A.只见他迅速从盘中揪出几块米团,放在掌心使劲揉搓,又用牙签娴熟地在米团顶端压几下,最后用指尖一捏、二掐、一按,不到一分钟,一个惟妙惟肖的鲜柿子就“变”出来了。围在他身旁的孩子们见证了这神奇的一刻,齐声欢呼:“变出来了!王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原来,桌上的四盘大菜也是这样“变”出来的。
②这位老人名叫王锦荣,人称“中国米塑王”。他出身于温州米塑世家,受祖父和父亲的艺术熏陶,7岁开始学艺,14岁开始独立创作,一直坚持勤学苦练,迄今为止,已经从艺六十余年。从他口中得知,米塑主要以大米或糯米为原料,制作时要先将米磨成粉,加水后放入蒸笼蒸熟,再把蒸熟的米团揉均匀,调上各种颜色后,经过揉、捏、掐、刻、压等多种手法进行塑形。
③“做米塑要用心观察,才能做出好的作品。”王锦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让动物类米塑形象更传神逼真,他总会细致地观察动物。平时一有空,他就会到华盖山走走,举着高倍望远镜观察藏在林中嬉戏的小鸟、伏在枝头鸣唱的蝉、躲在树洞啃松果的小松鼠。他还饲养过白鸽、公鸡、小兔等多种动物,甚至花高价买过一匹马,并雇人饲养,为的就是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④其实,早年的米塑有个致命的弱点,不能久存——易裂、易霉、易蛀。为了找到防裂、防霉、防蛀的“三防”妙方,王锦荣付出了诸多心血。他曾专门到图书馆翻阅古籍,对有防腐功效的草药进行记录,并将这些草药汁或粉末掺入米团试做了一些米塑,又用上自己发明的“催老法”,结果显示,这些药物处理过的米塑最多只能存放十五年。这不是他所期望的,他是个执着的人,撞着南墙也不轻易回头。之后,他开始走访民间老药师,到过武夷山,远足神农架……经过坚持不懈的摸索,终于找到了“三防”妙方。现在,他捏制的米塑作品理论保存时间可逾200年,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发明。
⑤B.王锦荣曾说:“我是打心底里喜欢米塑,虽做了几十年,但从没厌烦过,我想让这门传统手艺一直流传下去,如果不继续做,恐怕今后这些民间的技艺就消失了。”他就是这样潜心致力温州米塑的传承发展工作,赋予米塑无限灵感,带着米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阅读选文,提取信息,填写米塑制作流程图。(2分)
2、阅读选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第①自然段中的四盘大菜都是王锦荣制作的米塑作品。
B.王锦荣的高超技艺,离不开他的细致观察和勤学苦练。
C.王锦荣用“催老法”完美解决了米塑的致命弱点。
D.王锦荣为米塑的弘扬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米塑作品闻名中外。
3、文中的王锦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跟着选文学习写人的小妙招。(8分)
(1)本文选用典型事例把人物写具体。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典型事例。(2分)
(2)本文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细读句子A、B,选择一句作批注。(3分)
句子( )运用了 描写。

(3)本文还描写了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读第③自然段,假如你亲眼看见了王锦荣爷爷观察小鸟、蝉和小松鼠的画面,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写一写。(3分)
综合实践
九、亮亮在读古典名著《水浒传》时,发现众人在面对“招安”时的语言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就将其中的几句抄在了下面,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4分)
1、从这几句话中,我知道其对应的人物特点依次是 、 、
、 。(2分)
A.脾气火暴 B.正直豁达
C.忠君报国 D.重情重义
2、这几个人说话时如果伴有动作,右图画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填人名)。 (2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2024--2025学年度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即日开启,评选条件如下:一是征集人物事迹材料;二是根据材料进行实地考察,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请你积极推荐一位熟悉的老师或同学,也可以是自己或门卫、食堂工人等,表达出真情实感。
要求:注意提交的人物事迹材料要符合以下要求:①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感人事迹;②运用多种方法,人物形象鲜明;③不少于450字,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二、1、手疾眼快 绝活 衔接 屏障 派头 格局
2、fu jiū xiàn
3、jiān 督察 jiàn 古代的官名或官府名
4、A
三、1、B
2、B
3、D
4、B
5、C
6、DBA
7、D
四、1、恼怒地拍着桌子;委屈地商量着;一脸怒容,跺着脚。
2、气喘吁吁
五、1、小兵张嘎 顽皮、机敏、好胜、富有心计
2、骆驼祥子; 外貌; 健壮;朴实憨厚。
3、曹小三 半信半疑 佩服 再生疑心 彻底信服 刷墙技艺高超
六、1、时间 古人点灯使用的燃料
2、植物 AB
3、举例子 具体有力地说明古代的条件艰苦,点灯需要用的原材料有限且价格昂贵,普通民众无法奢望
4、实验材料:两根棉绳、食用油、水、两个烧杯、火柴
实验原理:水能够降低温度,减少油的挥发。
七、1、语言 对自己技艺的自信
2、怀疑 崇敬
3、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术 只有努力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学得真本领,赢得别人的尊重
4、描写曹小三主要是为了从侧面表现刷子李的特点。通过他对师傅由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衬托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八、1、揉匀 塑形
2、C
3、(1)细致观察动物 寻“三防”妙方
(2)A 动作 表现了王锦荣娴熟、高超的米塑技艺
(3)王锦荣爷爷拿着高倍望远镜一动不动地观察小动物们已经很久了,
他特别专注,一句话也不说,仿佛害怕惊到小动物们。
九、1、D A B C 2、李逵
十、 校园里的温暖守护者——食堂工人李叔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位让我深深敬佩的人,他就是食堂的李叔。
每天清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李叔就已经来到食堂开始忙碌了。他总是穿着那身干净的工作服,系着整洁的围裙,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食堂的菜品丰富多样,这背后离不开李叔的精心准备。他会早早地去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每一样食材都经过他的仔细挑选,确保我们吃到的饭菜都是健康又美味的。
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在食堂吃饭时不小心把餐盘打翻了,饭菜洒了一地。李叔看到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赶忙过来帮忙清理。他一边清理一边安慰那位同学:“孩子,没关系的,别着急。”他快速地清理完后,又重新为那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热腾腾的饭菜,还关切地叮嘱他要慢慢吃。李叔的眼神里充满了温暖与关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善良与热心。
李叔在食堂这个小小的角落里默默奉献着,他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烹饪出可口的饭菜,用自己的善良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他就像一盏明灯,虽然平凡,却散发着无尽的光芒,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温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