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机械运动 (含解析) 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六 机械运动 (含解析) 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09 05: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六 机械运动——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1.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 m短跑比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A.2 s B.8 s C.1 min D.0.1 h
2.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如图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cm的小明对身边事物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0.6m
B.黑板长1庹(tuǒ),约10m
C.教室长20步,约35m
D.文具盒宽4指,约0.5cm
3.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 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 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 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4 km/h B.4.8 km/h C.5 km/h D.6 km/h
4.如图所示,是对甲乙两辆汽车运动情况进行频闪照相的结果示意图,由图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0~30s时,乙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0~10s内,甲车平均速度比乙车平均速度大
D.0~40s内,甲车和乙车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同
5.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甲车第时速度为 D.行驶了时,甲、乙两车相距
6.两支队伍同时以相距为s的A、B两地相向出发,他们都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都为v,有一个传令兵开始驾车,以速度,匀速不停的往返于两支队伍的队前传达命令,已知,当两支队伍相遇时,传令兵行驶的路程为( )
A.1s B.2s C.4s D.6s
7.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1 s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小球运动至甲处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推测小球从甲处开始,其运动情况及每隔0.1 s的位置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7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
9.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房子的窗户 B.路边的灯杆 C.行驶的卡车 D.轿车的司机
10.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如图是飞船和火箭一起上升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11.周末,小芸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爷爷家,然后再原路返回,她距家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 )
A.小芸家到爷爷家的距离为10 km
B.小芸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75 km/h
C.0~12 min的平均速度大于20~40 min的平均速度
D.0~40 min的平均速度大于40~80 min的平均速度
12.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同学和B同学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开始运动的
B.以A同学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
C.0~20s内A同学和B同学运动的路程不相等
D.0~20s内A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B同学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如图乙是用停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表盘读数是_______s。
14.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快慢相同,运动时间之比为5: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_,它们运动路程之比为_________。
1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__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16.如图所示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_______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_______m。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17.(8分)在“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实验中。
(1)准备器材时,同学们试着搭建了两个斜面(长100cm)。小车在如图甲所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运动到底端用时较长;在如图乙所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运动到底端用时较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搭建和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相似坡度的斜面;
(2)表中为实验测得的部分数据,通过计算可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上半段路程 全程
路程/cm 45.0 90.0
时间/s 4.5
(3)如图丙所示,小龙用秒表测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此时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
(4)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8.(8分)在“测量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的活动中。将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选择合适的纸锥进行速度测量,要先比较A、B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在如图乙、丙两个方案中,应该选择如图___________所示的位置下落,比较纸锥落地的先后即可;
(2)应选择其中后落地的纸锥进行测量速度实验,这是为了___________;
(3)若只有刻度尺和秒表,请你设计提出了两种测量速度的方案:
方案一:先选定一段时间,测量纸锥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距离。
方案二:先选定一段距离,测量纸锥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为了方便测量,你认为小华选用方案___________比较合理;
(4)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图丁中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8分。
19.(8分)小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开车赶往高铁站过程中,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刚好收音机报告为上午10∶00整。
(1)按如图所示的小车速度表显示速度行驶到高铁站需要多少时间?(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看到交通标志牌时,小华才突然想起必须在10∶30前赶到高铁站办理安检手续。请问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华能及时赶到高铁站吗?
20.(10分)小明家住在21楼。乘坐电梯回家时,他用手表测出:电梯从1楼一直运行到5楼用时8s;在5楼时有人出电梯,电梯停了10s;接着电梯一直运行到21楼,又用时30s。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3m,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该过程中,电梯从1楼运行到21楼的时间;
(2)在该过程中,电梯从1楼到5楼的平均速度:
(3)在该过程中,电梯从1楼到21楼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男子组50 m短跑比赛,运动员的短跑速度约为6.5 m/s,由速度公式得,小明完成比赛所需时间约为
所以8 s最为接近。
故选B。
2.答案:A
解析:A.一拃约20cm,单人课桌长3拃,所以单人课桌长约为,故A符合题意;
B.1庹约为人的身高,所以一庹约1.7m,而黑板的长度大约4m,故B不符合题意;
C.1步幅约0.6m,5步幅应该在3m左右,教室长约9m,故C不符合题意;
D.1指宽约1cm,文具盒宽4指,约为4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解析:由可得,小红行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小红行走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故小红通过全程的时间,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故选B。
4.答案:C
解析:AB.0~30s时,乙车每10s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乙车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0~1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30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200m,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多,所以甲车平均速度比乙车平均速度大,故C符合题意;
D.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同,都是1200m,因此甲车和乙车平均速度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A.据图可知,甲车的图像是过原点倾斜的直线,说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前3s图像是过原点倾斜的直线,说明前3s在做匀速直线运动,3s以后,路程保持不变,说明乙车静止,故A错误;
B.前内,相同时间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根据可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故B错误;
C.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时间为5s时,路程为15m,甲车的速度为
则甲车第2s时速度为3m/s,故C错误;
D.行驶了时,甲车的路程为
乙车行驶的路程为15m,则甲、乙两车相距
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两支队伍的速度相同,故两支队伍相遇时行驶的路程为,故两支队伍相遇的时间为
传令兵行驶的时间等于两支队伍相遇的时间,故传令兵行驶的总路程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B
解析:小球运动至甲处时,若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D错;小球所受的外力未消失时,小球做减速运动,在甲处小球所受的外力消失后,小球将以甲处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之后小球0.1 s内移动的距离比外力未消失时小球0.1 s内移动的距离大,故B正确,A错误。
8.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故选D。
9.答案:D
解析:若以房子的窗户为参照物,则轿车与窗户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轿车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若以路旁的灯杆为参照物,轿车和灯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轿车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和卡车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轿车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若以轿车的司机为参照物,轿车和轿车的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轿车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B.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和火箭相对于地面都有位置变化,故飞船和火箭都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
C.飞船和火箭一起上升,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火箭没有位置变化,故飞船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相对于火箭有位置变化,故发射塔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芸家到爷爷家的距离为,A错误;小芸全程骑行的路程,小芸全程的平均速度,B错误;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度,C正确;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度,D错误.
12.答案:B
解析:由图像知,A同学的速度在增加,做加速运动,且图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所以0~20s的平均速度
B同学的速度保持不变为3m/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的平均速度等于B的速度,但无法知道两者的出发地点是否相同。故AD错误;
由图像知,0~10s,A的速度比B的小,以A为参照物,B向前运动,10~20s,A的速度比B的大,以A为参照物,B向后退,所以以A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
0~20s内,A同学平均速度与B的速度相同,据知,两者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错误。
故选B
13.答案:3.50;37.5
解析: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端为2.00cm,右端为5.50cm,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如图所示,分针在0~1min之间,接近但小于1min,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故读数为37.5s。
14.答案:1:1;5:2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快慢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1:1。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为5:2,根据可知,它们运动路程之比为
15.答案:丙;乙
解析: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丙的速度,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
16.答案:15;2.025;0.9
解析:由数据截图可知,跑步步数为2250步,步频为150步/min,跑步时间:,由得跑步距离:,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
17.答案:(1)甲(2)0.2(3)3.3(4)变速
解析:(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缓,应搭建和图甲相似坡度的斜面。
(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3)由丙图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刻度处,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3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3s,即停表的读数为3.3s。
(4)上半段的时间是3.3s,下半段的时间是
下半段的时间较短,两段路程相等,由可知下半段的速度较大,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做变速直线运动。
18.答案:(1)乙
(2)使纸锥的运动时间更长,更容易测量时间,减小误差
(3)二
(4)A
解析:(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而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而实验过程中是纸锥的下端先接触地面,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也可比较下落相同时间所经过的高度。
(2)应选择其中后落地的纸锥进行测量速度实验,这是为了使纸锥的运动时间更长,更容易测量时间,减小误差。
(3)测量速度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应采用控制下落高度相同,测量下落时间,方案二更合理。
(4)由图丁知道,第一阶段时纸锥在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故可知第一阶段纸锥的速度越来越大;第二阶段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整个过程中纸锥先加速后匀速,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9.答案:(1)37.50min
(2)能及时赶到高铁站
解析:
(1)小车速度表显示速度为,到高铁站的路程为,则到高铁站需要的时间为
(2)最高行驶的速度为,则最快到达高铁站的时间为
因为路上花的小时不足30min,则小华能及时赶到高铁站。
答:(1)小车按照速度表显示速度行驶到高铁站需37.50min;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华能及时赶到高铁站。
20.答案:(1)48s(2)1.5m/s(3)1.25m/s
解析:(1)该过程中,电梯从1楼运行到21楼的时间为
(2)在该过程中,电梯从1楼到5楼的路程为
电梯从1楼到5楼的平均速度为
(3)电梯从1楼到21楼全程运行的总路程为
电梯从1楼到21楼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