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 (含解析) 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三 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 (含解析) 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09 05:3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 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1.用带正电的玻璃棒分别靠近甲、乙两轻小物体,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甲可能不带电 B.乙一定不带电
C.甲一定带负电 D.乙可能带负电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两只电表均完好,开关S闭合后,两只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断路 C.灯泡短路 D.灯泡短路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展了STEM科创教育,在此期间,科创小组为共享单车设计“安全骑行”电路,具体方案如下: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盔并戴上后,头盔内遥控设备遥控闭合,电动机才通电工作;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无法骑行。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4.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和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1.2V 6V B.6V 1.2V C.1.2V 4.8V D.4.8V 1.2V
5.如图中有一种利用海水盐差能发电的装置,甲、乙两块渗透膜将容器隔成三个区域,分别加入海水和纯水,微粒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甲渗透膜只能让带正电的钠离子通过,乙渗透膜只能止带负电的氯离子通过,容器就变成了个电源,把小灯泡接进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可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发电装置左边是电源的负极
B.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
C.该发电装置内部,只有电子在发生定向移动
D.该发电装置不做任何改变,可以一直工作下去,并且很环保
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和均发光,过了一段时间,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
A.断路 B.断路 C.短路 D.短路
7.如图所示的电路板,正面只有一个开关和两个灯泡,电源及导线均在电路板背面。闭合开关,看见发光,不发光;用灯泡替换,发现和同时发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和是并联的 B.不发光的原因是灯丝断了
C.和是串联的 D.不发光的原因是被短接了
8.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的金属丝只有一根,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探究方法只用到控制变量法
B.灯泡在电路中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C.将金属丝对折后接入电路,金属丝的电阻变大
D.将金属丝对折后接入电路,是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9.2024年第33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办,中国举重队获得5块金牌。举重比赛时有一位主裁判和两位副裁判,每位裁判控制一个开关,只有当主裁判闭合开关,且至少有一位副裁判闭合开关或时,指示灯L发光才代表运动员举重成功。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
A. B.
C. D.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突然变大,电阻R或L有一处发生故障,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能是电阻R短路
②可能是灯L短路
③可能是电阻R断路
④可能是灯L断路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11.若将完好的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各处接触良好。当开关S闭合后,会出现( )
A.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 B.小灯泡发光
C.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 D.电池被烧坏
12.如图所示的铝芯电缆是一种输电导线.在某村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更换的铝芯电缆比旧铝芯电缆电阻更小,主要是因为新电缆的( )
A.铝芯更细 B.铝芯更粗 C.绝缘皮更薄 D.绝缘皮更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________电。如图甲所示,若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张开,这是因为金属箔带上了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如图乙所示,用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后,靠近轻小纸屑,纸屑会飞向梳子,原因是带电体具有________的性质。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4 A,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A,电压表V的示数为________V.
15.如图甲所示,USB拓展器可将一个端口拓展至多个,接入端口的各用电设备可以独立工作。各用电设备之间是________联的;如图乙所示,在家庭装修连接电路时,连接处的电线芯要紧密的多绕几圈,这样就可以增大连接处的横截面积,使连接处的电阻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如图丙是一种调光台灯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若将开关和小灯泡的接线柱A、B分别接________,旋钮带动滑片逆时针转动时,灯泡变暗。
16.小明制作的水果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由图示可知,铜片A是该水果电池的________(选填“正”或“负”)极。小明继续用铝片C代替铜片A接入电路,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至“0”刻度线左侧,据此你能提出的猜想________。为提高水果电池的输出电压,可以把若干个水果电池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起来。
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
17.(7分)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细水流时,发现橡胶棒能把水流吸引到一边,他思考后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出了猜想:
猜想一:摩擦过的橡胶棒对水流的吸引效果可能与水流的粗细有关;
猜想二:摩擦过的橡胶棒对水流的吸引效果可能与橡胶棒距水流的距离有关;
猜想三:摩擦过的橡胶棒对水流的吸引效果可能与摩擦次数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从实验室借来了橡胶棒、毛皮和盘子,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助下完成了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保持水龙头到盘子的竖直距离和橡胶棒底部到水龙头的竖直距离不变,并将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摩擦次数/次 水流粗细 距水流的距离/cm 水流偏离竖直方向的水平距离s/cm
1 10 较细 1 4
2 10 较粗 1 2
3 10 较细 2 1
4 5 较细 1 2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为_________;
(2)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把水流吸引到一边是因为橡胶棒在与毛皮摩擦过程中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带上了电荷;
(3)选用序号为1、2的两次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4)比较序号为3、4的两次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理由是_________。
18.(4分)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处,连接正确的电路后,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数据。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连接在A处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___A。
实验次序 1 2 3
电流/A 0.12 0.18
电流/A 0.18 0.22 0.24
电流/A 0.30 0.40 0.48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___________(用字母写出表达式)。
19.(6分)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1.6 1.0 2.6
2 1.3 1.3 2.6
3 1.4 1.2 2.6
(1)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前,观察到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和两端的总电压U。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为______(用本题中给出的字母写出关系式)。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0.(9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探究盐水的导电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盐水的液柱长度有关;C.可能与盐水的温度有关。他们利用玻璃管(管中带有接线柱的金属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等器材,组装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向玻璃管内注满盐水,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说明盐水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根据小灯泡的亮度可以判断盐水的导电性,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盐水的浓度 75% 80% 85% 85% 85% 85% 85% 85%
盐水的液柱长度/cm 10 10 10 10 10 15 25 35
盐水温度/℃ 16 16 16 25 35 35 35 35
灯泡亮度 逐渐变亮 逐渐变暗
①比________三组数据可验证猜想A;
②比较3、4、5三组数据可知,盐水的导电性与________有关;
③比较6、7、8三组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盐水的液柱长度越长,盐水导电性越________(选填“强”或“弱”);
(3)实验中发现,盐水的电阻改变较小时,灯泡的亮度无明显变化。甲、乙同学分别对实验装置做以下改进:甲同学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同学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改进方法更好的是________同学,理由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带正电的玻璃棒和甲物体排斥,故甲一定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棒和乙物体相互吸引,故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开关S闭合,灯泡和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为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电路故障是灯泡断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盔并戴上后,头盔内遥控设备遥控闭合,电动机才通电工作;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无法骑行,说明灯与电机并联,且为干路开关,为电动机所在支路开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解析:分析电路可知,当闭合开关后,电阻和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测电压,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根据串联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示数为6V,则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2V,则电压为1.2V,则电压为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该发电装置左边是电源的正极,因为甲的左端集结的是正电荷,故A错误;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故B正确;
该发电装置内部,钠离子和氯离子同时在发生定向移动,故C错误;
该发电装置不做任何改变,不可以一直工作下去,因为离子可以移动完,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由图示可知,两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故障出现时,有一盏灯熄灭,一盏灯仍发光,若一个灯泡短路时,灯泡都不发光,说明电路故障不可能是短路,一定是发生了断路,又因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说明不可能是断路,所以一定是发生了断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7.答案:C
解析:AC.若原来和并联,用灯泡替换后,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的特点知道,对支路无影响,应该仍然不发光,而替换后发现和同时发光,所以两灯泡不是并联,即原来和是串联的,则替换后和是串联的,原来不发光是因为的实际功率太小造成的,综上所述,C正确,A错误;
B.根据题意知道,闭合开关,发光,不发光;用灯泡替换,发现和同时发光,因为替换的是发光的灯泡,替换后原来不发光的灯泡也发光了,说明灯泡的灯丝没有断,故B错误。
D.若被短接了,则用灯泡替换时,依然不发光才对,但现在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在研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此外,实验中用灯泡的亮度和电流的示数判断电阻的大小,应用了转化法,故A错误;
B.灯泡与电流表串联,增大了电路中的电阻,防止因导体电阻过小而烧坏电流表,对电路起保护作用,故B正确;
C.将金属丝对折后接入电路,金属丝的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则金属丝的电阻变小,故C错误;
D.在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需使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温度相同,长度不同,而将金属丝对折后,横截面积也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开关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才亮,这说明两个副裁判对应的按钮开关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而主裁判的按钮开关与副裁判的按钮开关会相互影响,所以,两个副裁判对应的开关并联后,再与主裁判对应的开关串联,然后与指示灯泡串联,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结合实物图可知,开关闭合时,灯泡L与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L两端电压.
①(×)若电阻R短路,则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增大.
②(√)若灯L短路,则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被短路,示数减小为零.
③(×)若电阻R断路,则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两端不再连通,其示数也减小为零.
④(√)若灯L断路,则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两端连通,相当于测电源电压,其示数增大.
综上可知只有②④正确,本题选D.
11.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闭合开关S,电压表、电流表和灯泡串联。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为零,故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灯泡不会发光、电池也不会被烧坏。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故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负;同种;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带负电。
如图甲所示,若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张开,这是因为橡胶棒上的电子向金属箔转移,使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用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后也会带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纸屑会飞向梳子。
14.答案:0.2;0.34;3
解析:闭合开关后,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测通过的电流,则.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电压表V测两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电压表V的示数为3 V.
15.答案:并;变小;bc
解析:USB拓展器上接入的各设备之间互不影响,可以独立工作,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当电阻的温度、材料和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连接家庭电路时,连接处的电线芯要紧密的多绕几圈,增大连接处的横截面积,减小连接处的电阻。
若逆时针旋转旋钮时灯泡发光变暗,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小,电位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应变大,结合电位器的连接方法可知需将b和c接线柱和AB接线柱连接。
16.答案:电;正;水果电池的正负极和金属电极的材料有关;串联
解析:小明制作的水果电池工作时,让电压表指针发生了偏转,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故水果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流从铜片A出发,经正3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回到锌片C,故铜片A是该水果电池的正极。
小明继续用铝片C代替铜片A接入电路,金属电极的材料发生了变化,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至“0”刻度线左侧,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发生了变化,故提出的猜想为水果电池的正负极和金属电极的材料有关。
为提高水果电池的输出电压,可以把若干个水果电池串联,根据串联电流,电压规律可知,电池串联时,总电压最大。
17.答案:(1)刻度尺
(2)得到
(3)见解析
(4)不能;没有控制摩擦次数相等(或没有使用控制变量)
解析:(1)实验中要测量距水流的距离,所以要用到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
(2)橡胶棒在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了电子,从而具有吸引轻小的物体的性质。
(3)由表格数据可知,1、2两次实验橡胶棒与毛皮的摩擦次数相同,距水流距离相同,水流粗细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是为了探究摩擦过的橡胶棒对水流的吸引效果与水流粗细的关系,即猜想一;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橡胶棒与毛皮的摩擦次数和距水流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水流越细,水流偏离竖直方向的水平距离越大,则橡胶棒对水流的吸引效果越明显。
(4)由表格数据可知,3、4的两次实验,橡胶棒与毛皮的摩擦次数、距水流距离都不同,无法验证摩擦过的橡胶棒对水流的吸引效果可能与橡胶棒距水流的距离有关,因为没有控制橡胶棒与毛皮的摩擦次数相等。
18.答案:(1)断开
(2)0.24
(3)
解析:(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小明同学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处,连接正确的电路后,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数据。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连接在A处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分度值为0.02A,其读数是0.24A。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19.答案:(1)对电压表进行调零
(2)
(3);寻找普遍规律
解析:(1)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前,观察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即电压表指针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故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对电压表进行调零;
(2)由实物图可知,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小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即;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
20.答案:(1)导体;转化法(2)1、2、3;温度;弱(3)乙;灯泡能保护电路同时电流表能准确反映电阻的变化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观察到小灯泡发光,说明盐水容易导电,所以盐水是导体。
根据转换法可知,盐水浓度不同,灯泡的亮度不同,可以根据灯泡的亮度判断盐水电阻的大小。
(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想探究猜想A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应控制盐水的液柱长度、盐水温度相同,只改变盐水的浓度,因此选择1、2、3次实验。
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3、4、5三组数据,盐水的浓度、盐水的液柱长度相同,盐水温度不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灯泡的亮度逐渐变亮可知,盐水的导电性与温度有关。
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6、7、8三组数据,盐水的浓度、盐水温度相同,盐水的液柱长度不同,且盐水的液柱越长,灯泡的亮度逐渐变暗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盐水的液柱长度越长,盐水导电性越弱。
(3)根据题意可知,灯泡能保护电路同时电流表能准确反映电阻的变化,所以改进方法更好的是乙同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