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9 19: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1911年,全中国约有500家报社,包括北京50家、上海15家、汉口6家。1914年,北京的报社数量锐减至20家左右,上海减至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革新
C.张勋复辟帝制失败
D.民族资本主义遭遇了挫折
2.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漫画家马星驰发表《今日始撒手长往乎》。画中老者将鼎丢下,似乎有些舍不得撒手。该漫画(  )
(鼎上三只足分别刻有“行政”“司法”“立法”字样,其中刻有“立法”和“司法”的双足已然残缺)
A.抨击军阀割据混战的时局
B.表达了国民党对民主共和的向往
C.讽刺了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揭示了民主政治的实现缺乏根基
题组2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3.民国初年,大小政党团体六百余家参加国会选举,对此,当时评论家黄远庸曰:“既已聚千奇百怪之人而相率为党……乃复演为千奇百怪之崇拜政党论,或毁谤政党论,以相攻于一隅。”他抨击了(  )
A.皇权专制的腐败
B.军阀混战的动荡
C.思想观念的保守
D.政党政治的乱象
4.“带着辫子没法混,剃了辫子怕张勋。总统皇帝同时在,百姓难知哪头沉。”这首民谣反映的是(  )
A.辛亥革命移风易俗作用有限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局动荡不安
C.“府院之争”引发了思想混乱
D.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民心
题组3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5.下图是20世纪初中国某商店贴出的标语,对这一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民国政府抵制日本经济侵略的决心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体现了清朝晚期实业救国的思潮
D.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矛盾尖锐的表现
6.下面是民国初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图,其反映的这种现象(  )
A.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
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催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D.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7.辛亥革命后,劝禁缠足的工作从未停止过,但1928年统计的妇女缠足比例显示,湖北为59%,河北为50%,山西为18%,察哈尔为53%,且此时“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这些现象反映(  )
A.辛亥革命历史作用微弱
B.南方改革程度高于北方
C.国民政府忽视妇女地位
D.社会习俗变革艰难曲折
题组4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8.下面为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该漫画表明(  )
A.革命任务任重道远
B.袁世凯的复辟违背民意
C.列强干涉中国革命
D.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
9.1916年10月,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称“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可见其反对儒学是基于(  )
A.反对专制的需要
B.发展教育的目的
C.世界潮流的感召
D.反对改良的立场
10.(2024广东东莞期末)下表中的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史实1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史实2 1912年12月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之后不断发展
史实3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社会风俗的近代化
C.民国初年的新气象 
D.新文化运动的扩展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1.“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参政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以上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A.《钦定宪法大纲》
B.《清帝逊位诏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2.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两人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发生激烈争执,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史称“府院之争”。该状况的出现,起源于实施了(  )
A.民主共和制
B.三权分立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13.1912—1919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
A.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B.轻工业发展迅速
C.轻重工业发展平衡
D.重工业发展迅速
14.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理性地认识到中国复兴的关键不在器物,也不在制度,而在于国民素质,要从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启蒙,改变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鉴于此,他们大力提倡(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C组学科素养创新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学者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道: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学者马勇关于“北洋时期”的主要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第六单元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许多报社被袁世凯政府查封,故选A项。
2.C 从材料信息看,漫画讽刺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作者认为这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C项正确。
3.D 由两个“千奇百怪”和“崇拜政党论,或毁谤政党论,以相攻于一隅”可知,这是对当时大小政党团体六百余家参加国会选举结果的一种嘲讽,因而是在抨击政党政治的乱象,故选D项。
4.B 据材料“总统皇帝同时在”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发生了张勋复辟帝制,出现了总统与皇帝同在的局面,反映了当时政局动荡不安,故选B项。
5.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中国人民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项。
6.B 材料反映了1913—1915年,西方列强在华投资办厂数量呈减少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7.D 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尽管政府劝禁缠足,但很多地区仍有较多的缠足现象,且旧式婚姻占绝大部分,这些现象表明社会习俗变革艰难曲折,故选D项。
8.A 由材料“20世纪初”并结合漫画可知,材料说明20世纪初,窥窃皇帝宝座的大有人在,打倒封建势力、根除封建思想的反封建任务任重道远,A项正确。
9.A 据题干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袁世凯借助儒学进行复辟帝制的准备,要维护民主共和就必须反对孔教,故选A项。
10.C 材料列举了民国初年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都属于民国初年的新气象,C项正确;A、B、D三项都包含表格中的一个方面,都不全面,排除。
11.D 从材料内容可知,该法律规定总统权力很大,国务卿、参政院都完全听命于总统,体现了专制的色彩,D项正确;《钦定宪法大纲》不可能有总统、国务卿的职位,A项错误;《清帝逊位诏书》并不涉及政治体制问题,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总统权限较小,C项错误。
12.D 袁世凯死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得到恢复,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黎元洪的权力受到国务总理段祺瑞的制约,矛盾逐渐激化,形成“府院之争”,D项正确。
13.B 1912—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有所发展,故选B项。
14.D 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启迪民众觉悟,故选D项。
15.参考答案 学者马勇认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正统,不应将这一时期妖魔化。
示例一:这一观点肯定了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评述: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政治上,北洋军阀统治保留了共和国、国会、内阁等民主的形式;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不断斗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外交上,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中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方面,为取得胜利作出贡献;战后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
社会生活上,新文化运动推动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口号的提出,有利于新习俗、新风尚的推广。
综上所述,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解放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示例二:这一观点忽视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腐朽和混乱,将北洋时期的社会发展完全归因于北洋政府的贡献,观点错误。
评述:经济上,封建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进程缓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政治上,共和国名存实亡,北洋政府专制独裁,军阀割据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民不聊生。
思想上,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
综上所述,北洋政府的统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统治时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