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人类文明的产生
1.在两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中,雨季需要排涝,其他季节需要灌溉,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修筑水利坝渠。在当时,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集体协作,也就加强了居民的往来,进而推动了国家的出现。这主要说明( )
A.原始农业需要集体耕作
B.水利建设保障农业发展
C.农耕文明源于水域丰富
D.农业生产促进政权形成
2.王斯德认为亚欧大陆的农业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东亚和东南亚孕育了稻米文明,西亚和欧洲孕育了小麦文明,美洲农业多发源于高山、峡谷和盆地一带,印第安人创造了独特的玉米文明。据材料可知,人类文明早期( )
A.地理条件决定农业发展
B.农业发展具有多元特点
C.农业多发源于大河流域
D.非洲农业尚未得到发展
3.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这说明( )
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和长期性
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唯一标志
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题组2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在古代某一文明区,神庙仓库的收入和支出记录凭证是在泥板上刻刮出的各种符号,这些泥板经过烘烤便可以长久保存,所以其遗存数量众多,从中透露出了几缕文明开化之初的光芒。该“文明区”( )
A.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的种姓制度
C.诞生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D.建立了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
5.埃及最早的金字塔显示出对苏美尔建筑有意识的模仿,但埃及人使用的原料是尼罗河下游丰富的石料,而不是苏美尔人用遍地黏土精心烧制的土坯,并由此迅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技术和艺术风格。这说明( )
A.地理环境影响建筑风格
B.埃及文明来自两河流域
C.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
D.埃及文明发展程度比较低
6.据希罗多德说,埃及修建胡夫的金字塔共用了30年的时间,头10年是修筑运石头的道路和修建地下墓室,后20年用于修建金字塔本身,每年用工10万人。这说明,金字塔的建造( )
A.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B.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C.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D.深受宗教思想影响
7.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泛滥季、生长季和干旱季。每逢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要将种子撒播即可静待来年收获,农业技术长期落后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尼罗河边的沼泽中盛产纸莎草、鸟类和鱼类,埃及人常以这些物产为食。这反映出( )
A.临近大河是古代人类文明诞生的必要条件
B.尼罗河塑造了埃及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
C.埃及文明长期处于狩猎采集的生产阶段
D.埃及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农业的进步
8.古印度时期,进行城市建设需要用大量数字来计算,而石子计数和结绳计数这两种方式因效率过于低下而不适用。公元前3世纪,婆罗门发明计数符号并逐渐被广泛使用。这可用于说明( )
A.古印度科学与宗教有关
B.古印度文明世界领先
C.社会需求助推科学发展
D.种姓制度具有优越性
9.“”是印度种姓的一个阶层,他们是生产阶层,他们要纳税,他们养的牲畜,往往成为祭品,他们的身份比较低,受到压迫和剥削。这个阶层是( )
A.婆罗门 B.首陀罗
C.吠舍 D.贱民
10.据记载,在古代雅典,公民不会因为照顾自己的家而忽视国家,即便是那些忙于业务的人也都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观念。这些记载说明,在古代雅典( )
A.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公民参政意识强烈
C.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D.民主政治渐趋衰落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进而产生了早期城市,形成了最早的阶级和等级社会,并出现了最早的国家组织,创造出各种文字、法律,造就了历史上第一批劳心者,结束了长达2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由此可见,人类文明( )
A.产生以后人类走向定居生活
B.产生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C.出现时间在各地区基本相同
D.出现前提是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12.以下是关于不同地区古文字的几则考古资料,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研究古代文明须有文字佐证
B.各地文明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C.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D.字母文字是所有文字的基础
13.在埃及文明诞生时期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学家发现带有西亚楔形文字风格字符的圆柱形印章,以及大量两河流域式样的工艺花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同向发展
B.埃及文明的核心内容来自西亚文明
C.古埃及文明起源时期曾占领了两河流域
D.西亚文明与周边文明的交往促进文明发展
14.古代印度笈多帝国时期,《摩奴法典》是当时印度教徒生活的基本准则,它宣称每个人的道义责任是遵守自己的种姓传统,参加与生俱来的种姓集团的宗教仪式和活动,无论这种习惯多么粗陋、简单或不可理解。由此可以推断,种姓制度( )
A.得到笈多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B.是影响当时政令不够统一的重要原因
C.推动印度教成为当时印度的主要宗教
D.产生于印度教提供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15.下图为在古希腊较为常见的绘有“重装步兵赛跑”瓶画的陶壶。瓶画画风写实,人物充满动感。瓶画所呈现的比赛( )
A.培养了全面发展的公民
B.体现了城邦的好战之风
C.适应了保卫城邦的需要
D.反映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C组 学科素养创新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编自吴昊《古希腊城邦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形成的政治制度。(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的主要经济活动并指出其形成的独特政治文明。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影响古埃及和古希腊两种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
(3)综上所述并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6分)
答案:
1.D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农业的发展需要集体协作修建浩大的水利工程,推动了国家的出现,所以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促进国家政权的形成,D项正确。
2.B 材料说明了不同文明区域的农作物品种的差异,体现了农作物品种并非同源,而是多元的,故选B项;“决定”一词表述绝对,排除A项;欧洲文明不是发源于大河流域,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非洲农业尚未得到发展,排除D项。
3.D 从材料信息可知,农牧业的产生使生产力得到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又推动了国家的产生,由此推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D项正确。
4.C 从材料可知,该“文明区”是西亚两河流域,在这里诞生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C项正确。
5.A 据材料可知,尼罗河谷沿岸存在大量石料,可以就近取材作为建筑材料,苏美尔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下游,适宜以黏土烧制土坯,二者都体现了地理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故选A项。
6.C 据材料信息可知,埃及胡夫金字塔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故选C项。材料没有金字塔建筑技术方面的信息,无法判断“智慧”,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当时埃及的经济和宗教信仰情况,B、D两项错误。
7.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埃及人的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和饮食等都受尼罗河影响,反映出尼罗河塑造了埃及独具特色的文明,故选B项。
8.C 从材料信息可知,城市建设的需要催生了计数符号,表明社会需求助推科学发展,故选C项。
9.C
10.B 材料反映了雅典人对于国家事务的关注,体现了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但是,参政并不是通过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来实现的,B项正确。
11.D 根据材料可知,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推动了早期城市、阶级、国家组织出现,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产生,故选D项。
12.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研究古代文明不一定必须有文字佐证,排除A项;各地文明的文字特征并不一致,排除B项;字母文字并不是所有文字的基础,排除D项。
13.D 材料反映了西亚文明的文字及工艺花纹等对埃及文明产生影响,侧面说明西亚文明与周边文明的交往促进了文明发展,D项正确;西亚文明影响古代埃及但不能说明发展方向相同,排除A项;B项夸大了西亚文明的地位,排除;埃及文明占领两河流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14.B 据材料信息可知,种姓制度要求人们盲从种姓传统,具有高于法律的作用,导致国家的政令无法统一,B项正确。《摩奴法典》对种姓传统的推崇不一定出自最高统治者之手,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种姓制度推动印度教成为当时印度的主要宗教,排除C项;种姓制度先于印度教产生,排除D项。
15.C 从“重装步兵赛跑”瓶画可以看出希腊人对于军事素养的重视,瓶画反映的比赛的目的是守卫城邦,故选C项;瓶画重点强调的是对军事才能的重视,不能体现“全面”,排除A项;“好战之风”需要从对外战争的频繁程度来论证,培养军事素养不等于“好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步兵的身份及权力,并未反映贵族特权,排除D项。
16.参考答案 (1)经济活动:农业生产。
政治制度:君主专制。
(2)经济活动:工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早期殖民活动(开辟海外殖民地)。
政治文明:古代民主政治。
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
(3)认识: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