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9 19: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古代非洲文明
1.20世纪的考古学家发现,乌干达西部的铁器时代遗址同津巴布韦的铁器时代遗址的相似处非常惊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偶合,而且可以说(两地的古代文化)是在同一个树干上长出来的。导致两地古代遗址惊人相似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班图人的大规模迁徙
B.阿拉伯人的传教活动
C.欧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2.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它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摩加迪沙布远销埃及等地。”这主要表明,当时摩加迪沙(  )
A.商品贸易发达     B.交通四通八达 
C.城市功能完善 D.建筑风格独特
3.公元前600年,迦太基成为西地中海地区的一个大国,他们的部分财富建立在跨撒哈拉的商品贸易之上。但迦太基人并不直接从事这项贸易,而是依赖于撒哈拉北部的帕尔牧民,让其作为中间人。这一贸易通道对于西非一些古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知(  )
A.非洲各地文明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B.地理环境影响非洲文明发展
C.游牧民族推动了区域间文明交流  
D.西非文明根源于地中海文明
4.“对中古时期的西非来说,这条商道是它跟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长途贸易向西非引进新的作物,特别是棉花、洋葱等。这条商道的发展使北非和苏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早期城镇。”材料中“这条商道”指的是(  )
A.地中海商路 B.大西洋商路 
C.撒哈拉商路 D.丝绸之路
5.考古发现,津巴布韦的许多地方采掘过的矿坑和熔炉多达六七万处,能生产铁制锄头、弓箭、斧头、刀、矛等工具和武器,还用金、银、铜制造各种精美的装饰品。这表明,古代津巴布韦(  )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军事力量的强大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手工业较为发达
题组2 古代美洲文明
6.美洲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了其他大洲所没有的马铃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直到新航路开辟以后,这些农作物才逐渐传播到世界上其他地区。这可用于说明美洲地区(  )
A.农业经济发达
B.文明的相对独立性
C.文明程度较高
D.文明的多元性特征
7.15世纪末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被征服的地区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须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这些贡赋可能有(  )
A.甜高粱或西瓜 B.马铃薯或玉米 
C.大麦或小麦 D.水稻或粟
8.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铺垫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阿兹特克人这一做法旨在(  )
A.清除污泥净化水质
B.为对外扩张做准备
C.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疏通湖底以利养殖
9.印加古驰道是印加帝国在1438—1532年沿着安第斯山脉修建的山路,以库斯科城边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为起点,全长二三千千米。该驰道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
A.巩固帝国统治 B.促进经济交流
C.移民边疆地区 D.便于百姓生活
10.古代美洲各地印第安人的语言十分复杂,使用着约2 000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这些语言之间相互鲜有关联,犹如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一样。这一现象(  )
A.印证了统一文字的必要性
B.说明了文明发展的差异性
C.反映了美洲文明的封闭性
D.折射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1.公元1世纪时,在一位讲希腊语的埃及商人撰写的《红海回航记》中,首次提到了阿克苏姆王国。阿克苏姆扼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冲,雄强富足,竟被当时的罗马作家誉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同波斯、罗马和中国并列。由此可见,阿克苏姆王国的繁荣(  )
A.展示了希腊化时代的成就
B.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C.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D.反映出西非文明的兴起
12.在玛雅城市的发展中,社会最下层是奴隶,他们一般来自战俘、小偷、未赎身的奴隶子女、杀人犯、离婚的妇女、孤儿、无力偿还债务的负债人等,奴隶可以自由买卖。这反映出玛雅城市(  )
A.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B.商业经济较为繁荣
C.社会分工日益扩大
D.奴隶占有制得到发展
13.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这说明印加帝国(  )
A.崇尚罗马帝国的统治方式
B.形成了君主专制政体
C.密切了与东方国家的联系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14.有学者指出:“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又由于他们没有马,不知道使用铁犁和车轮,因而,比起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旨在(  )
A.论证区域文明发展的差异性
B.说明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C.阐明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
D.揭示美洲文明的落后性
C组 学科素养创新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埃塞俄比亚国家的核心地带最初在古代阿克苏姆城市国家。1—3世纪时,建立在贸易和征服基础之上的阿克苏姆王国开始兴起,当地居民与罗马帝国保持着相对紧密的贸易往来。皇帝厄扎纳(320—356年在位)在其统治末期皈依基督教,是首个确立基督教信仰的非洲皇帝。阿克苏姆王国从970年开始崩溃,受到来自北部阿拉伯和东南部索马里穆斯林的威胁。到1135年,埃塞俄比亚国家已经被迫向南部和西部发展。14—15世纪,埃塞俄比亚帝国处于强盛期,进行政治和文化扩张。埃塞俄比亚所在的非洲东北部是非洲大陆唯一保留基督教信仰的原住民地区。
——摘编自[美]萨义德·A.阿德朱莫比《埃塞俄比亚史》
材料二 1270年,耶库诺·阿姆拉克建立起埃塞俄比亚帝国。这是一个实行封建制的帝国,帝国管辖下的各王国与皇帝保持着臣属关系,为帝国征收贡赋,并提供军队。由于国内市场不发达,对外贸易衰退,地租和贡赋均用实物缴纳,俸禄和交换也用实物。农民除缴纳租税和服劳役外,还必须服兵役。皇室、寺院和世俗领主大约拥有全国耕地的3/5,科普特派教会(基督教)和政府关系密切。教会上层人物势力很大,他们可以干预帝位的继承,甚至能够借助宗教力量发动内战。文化事业也被操纵在教会手中。
——摘编自许永璋、王严、武涛《非洲五十四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埃塞俄比亚确立并维持基督教信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埃塞俄比亚帝国统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埃塞俄比亚帝国的统治。(8分)
答案:
1.A 根据所学可知,班图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由此推断,材料中的现象最有可能是班图人的大规模迁徙的结果,故选A项。
2.A 据材料可知,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商品贸易比较发达,故选A项。
3.C 据材料可知,迦太基人并不直接从事跨撒哈拉的商品贸易,而是依赖中间人帕尔牧民,体现了游牧民族在区域间文明交流中的作用,故选C项。
4.C 据材料可知,“这条商道”是西非联系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结合所学可知,古代西非国家通过穿越撒哈拉沙漠与北非进行商业贸易,故选C项。
5.D 材料反映了津巴布韦冶炼业的发达,直接说明了津巴布韦手工业的发达,D项正确。
6.B 据材料可知,美洲大陆在缺乏与其他大陆交流的背景下,独立培育出大量高产农作物,说明美洲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故选B项。
7.B 根据所学可知,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等农作物,故选B项。
8.C 阿兹特克人充分利用湖泊淤泥,发明了“浮动园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项正确。
9.A 据材料可知,印加古驰道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以巩固帝国统治,故选A项。
10.C 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美洲各地印第安人的语言差异明显,反映了美洲文明的封闭性,C项正确。
11.B 据材料可知,阿克苏姆王国的繁荣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故选B项;材料无法反映阿克苏姆是否受希腊文化影响,排除A项;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但是,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尚未达到东非,C项错误;阿克苏姆王国位于东非,不能反映西非文明的兴起,排除D项。
12.D 据材料可知,玛雅存在奴隶制,并且奴隶的来源十分广泛且可以自由买卖,反映出玛雅城市奴隶占有制得到发展,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玛雅实行奴隶制,并不是君主专制制度,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无法体现社会分工,排除A、B、C三项。
13.D 设置行政区及其长官、编制人口调查表、修建道路系统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印加帝国并不了解罗马帝国的统治方式,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印加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权力,无法说明是否是君主专制政体,B项错误。古代印加帝国与其他洲处于隔绝状态,C项错误。
14.B 材料认为印第安人没有外部交流,内部交流也有限,认为“文明交流”对于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B项正确。
15.参考答案 (1)原因:罗马帝国文化的影响;阿克苏姆统治者的推崇;对抗穆斯林的政治需要;相对强大政权的支持。
(2)特点:实行封建制(或中央集权程度有限);赋税方式以实物为主;农民赋税沉重;特权阶层地位突出;教会与政府关系密切。
评价:维护了统治阶层利益;使政权相对稳固;具有分裂趋向,易加剧内部矛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