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9 19: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1497年,达·伽马出发时带有葡萄牙国王致长老约翰(传说长老约翰王统治着印度,印度产香料)的信。哥伦布保存的《马可·波罗行纪》的边角上记满了他对每一处提到的金银、宝石、丝绸和各种香料的评论。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印度是香料主产地
B.葡萄牙最早进行远航探险
C.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D.香料贸易改变了欧洲商路
2.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
A.罗马帝国的征服
B.商品经济发展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3.意大利学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说,“在朦胧而混沌的欧洲中世纪背景的衬托下,马可·波罗的惊人著作像是一个革命挑战”“像是一把开锁器,促成了世界的开放”。该学者做出上述论断的主要依据是,马可·波罗的著作(  )
A.打破了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
B.直接促成远洋探险活动开展
C.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向往  
D.赞扬了欧洲人对亚洲国家的认知
4.文艺复兴哺育了地理大发现。他们去建功立业, 去淘金发财,去征服掠夺,去求真求知……为留声传名——都是为了一个“人”,而不是为了一个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该材料主要反映出“地理大发现”(  )
A.开启了全球化进程
B.是宗教改革的结果
C.受到人文主义的推动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5.1450年左右,欧洲的方帆船与大三角帆船已经完全结合,前桅与主桅挂方帆,有利于抢风,更适合跨洋远航;后桅则悬挂三角帆,有利于操纵,适于沿岸航行和岛际航行。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  )
A.已经领先世界
B.引发了科学革命
C.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
D.得益于动力革新
题组2 新航路的开辟
6.长期以来,欧洲人认为,沿欧洲西部的海岸线向南推进,天气会越来越热,温度会不断升高,直至把人烧焦,变成木炭,所以向南航行是非常可怕的事情。15世纪,在葡萄牙王子恩里克等人的努力下,欧洲人逐渐突破了这一认知误区。这一转变(  )
A.推动了大航海时代到来
B.有利于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D.直接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7.述及全球航路的开辟,有学者认为:“1492年,既得到这两位君主的赞助,便同了他的水手,乘着三只帆船,直向大西洋的西方航去。他在途中经过了不少的海洋风波,尝到了不少的人心叵测,卒于10月2日望见了新大陆外的一个小岛。”“他”开辟的航线(  )
A.推动环球交通网络最终建立
B.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行距离
C.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之一
8.1603年,德国天文学家巴耶尔出版了第一幅反映天文大发现的恒星图,图中增添了12个北半球居民以前不知道的南半球星座。这主要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宗教改革的扩展
C.日心说的提出
D.民族国家的形成
题组3 其他航路的开辟
9.下表所示是哈得逊的航海路线。由此可知(  )
时间 具体路线
1607年 格陵兰岛东岸→哈得逊地→斯匹次卑尔根→鲸湾→哈克里特岬角北部
1610年 冰岛→格陵兰岛→哈得逊海峡→拉布拉多海岸→纽芬兰大渔场→哈得逊河
A.哈得逊发现了北美的纽芬兰岛
B.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得到进一步探索
C.奴隶贸易推动英国港口的繁荣
D.英国占据当时世界最有利的通商路线
10.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英国人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等多处岛屿;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的探险队进入了北美腹地。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  )
A.打乱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B.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C.改变了地理区位的分布 
D.促使人类生活方式改变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1.研究表明,中世纪后期的香料贸易被阿拉伯人、意大利人所垄断,“其他欧洲人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据此可知,欧洲人旨在(  )
A.打破商业垄断
B.促进欧洲社会转型
C.开辟新的航路
D.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12.公元8 世纪后,阿拉伯人长期占据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中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并于15世纪末建立起独立的中央集权国家。这可用来说明(  )
A.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历史条件
C.近代西方商业中心已经转移
D.葡萄牙成为商业强国的原因
13.西班牙国王曾在麦哲伦环球航行前与之订立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这说明(  )
A.麦哲伦航行具有人文主义的探险精神
B.麦哲伦航行肩负着传播基督教的使命
C.麦哲伦航行的直接动力是对财富的渴求
D.麦哲伦航行是以封建王权的强化为助力
14.英国史学家奈杰尔·克里夫在其著作中对某位航海家在15世纪的一次航海活动作出了评价:“人们花了两年时间与大海搏斗,与家乡失去联系,唯一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信仰,有时候连续三个月看不到任何陆地的影子,他们进入印度洋后情况变得更糟,既没有地图,也没有任何已知信息。”据此可知,这次航海活动(  )
A.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
B.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
D.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15.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在1500年前后已经开通,这条航线是最佳航线。但16、17世纪,英国人和荷兰人却在继续探索经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到达美洲、经寒冷的北冰洋到达亚洲的新航线。英国人、荷兰人继续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  )
A.为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为本国工业发展寻找原料
C.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商路安全
D.西班牙、葡萄牙对最佳航路的垄断
C组 学科素养创新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香料是中世纪的地中海贸易炙手可热的商品。君士坦丁堡的“香料集市”生意几乎全部由威尼斯人操控,又被称为“威尼斯人的集市”。威尼斯的“要塞”帆船拥有500吨级的排水量,是后来哥伦布所乘坐帆船的几倍。1204年,威尼斯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广阔的沿海地带,并建立起众多的贸易据点。1284年,威尼斯开始发行纯度达到99.7%的“杜卡特”金币,“杜卡特”长时间维持了相同的纯度,远超当时欧洲的其他货币。这一时期,威尼斯确立了在地中海绝无对手的局面,迎来了繁荣时代。
——摘编自[日]盐野七生《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
材料二 1501年7月,威尼斯商人普留利在他的日记中写下:“最聪明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坏的消息……威尼斯取得如今的名声与财富,靠的就是海上贸易,买进大量的香料,再倒卖给来自各地的外国人……而现在,印度的香料可以直接输送到里斯本……发往威尼斯的香料经过叙利亚和苏丹的领土……到达威尼斯时,原来只值1杜卡特的货物价格因为高昂的税收涨到了1.7甚至2杜卡特。”所有自古兴盛的古老商路和蓬勃发展的沿线城市突然成了一潭死水,全都面临着被葡萄牙帆船逐出世界贸易圈的威胁。威尼斯无法从传统贸易路线轻易脱身,而从地中海东岸派自己的船前往印度又不现实。威尼斯的整个商业模式一下子显得过时了。
——摘编自[英]罗杰·克劳利《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3世纪威尼斯迎来繁荣时代的背景。(8分)
(2)材料二中的“最坏的消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导致了威尼斯商业模式“显得过时”。(4分)
答案:
1.C 获取东方的香料、丝绸、宝石、金银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动力和原因,C项正确。仅凭材料不能判断香料的主产地是印度,A项错误。材料能够说明葡萄牙进行了远航探险,但是,不能说明“最早”,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商路,D项错误。
2.B 材料中的“病”实质上是对贵金属的渴望,间接反映了当时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有更高需求,B项正确。
3.C 据材料可知,马可·波罗的著作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向往,故选C项。
4.C 材料旨在说明地理大发现的动力在于实现人生的价值,享受现实幸福,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C项正确。
5.C 材料反映了造船技术的提高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C项正确。15世纪中晚期,中国的造船技术领先欧洲,A项错误。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B项时间错误。材料中的船以风为动力,风力是传统的动力,D项错误。
6.A 向南航行不再是可怕的事情,有利于欧洲人发现新的航路,从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A项正确。人文主义在14世纪已经兴起,B项时间错误。第一次环球航行是麦哲伦船队在16世纪完成的,C项错误。“直接”说法夸张,D项错误。
7.D 从材料信息可知,“他”是哥伦布,哥伦布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之一,D项正确。
8.A 根据材料可知,这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活动范围的扩大,故选A项。
9.B 17世纪初,哈得逊多次向西北航行,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得到进一步探索,B项正确。
10.B 据材料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认识世界的视野,B项正确。
11.A 据材料信息可知,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是为了打破阿拉伯人、意大利人的商业垄断,以分享利润,故选A项;促进欧洲社会转型、推动世界市场形成都是客观结果,开辟新的航路是具体措施,排除B、C、D三项。
12.B 强大的海军有利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上扩张,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了强大的王权,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B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核心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阿拉伯人,A项不是材料主旨;仅凭材料不能判断近代西方商业中心已经转移,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成为殖民国家,并没有成为商业强国,排除D项。
13.C 材料的中心思想是西班牙国王与麦哲伦对殖民地的瓜分,体现了两者合作进行航行的目的在于“财富”,C项正确。麦哲伦航行具有人文主义的探险精神,担负着传播基督教的使命,但是,材料并未体现上述特点,A、B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并未体现封建王权的强化,D项错误。
14.C 据材料可知,这是达·伽马的远洋航行,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故选C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排除A项;迪亚士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排除B项;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排除D项。
15.D 为打破西班牙、葡萄牙人对欧洲—亚洲最佳航线的垄断,英国人、荷兰人出于商业竞争和国家利益的考虑,继续探索经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新航线,D项正确;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已经证明了地圆学说,A项错误;16、17世纪工业革命尚未开始,B项错误;C项是西葡开辟新航路的原因,错误。
16.参考答案 (1)背景:控制了欧洲的香料贸易;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起众多贸易据点;货币价值长期高昂。
(2)最坏的消息:开辟新航路。
因素:西欧国家找到了直接到达东方的新航路;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传统贸易路线;地中海相比大西洋不具备海洋地理优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