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后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后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9 20: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一、基础填空 战役时间地点结果意义 战役1938年3月台儿庄胜利抗战以来中国 的最大胜利 会战1938年6-10月武汉先胜利后撤退日本 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第三次 会战1941年12月长沙胜利在 产生积极影响 战役1944年初豫湘桂失败丢失豫湘桂大部分和黔的一部分
二、单选题 1.有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2.“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内,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 ) A.佟麟阁 B.李宗仁 C.彭德怀 D.赵登禹 3.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4.1942年1月英国的《泰晤士报》:“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此评论是指(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第二次长沙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第四次长沙会战 5.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这与抗战后期国民党的哪一抗战态度有关( ) A.反对内战,联共抗日 B.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C.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寇不抵抗 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6.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红血洗过的战场》 (1)材料描述的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 (2)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结果如何? (3)这次战役有何重大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自今年四月起,在日寇进攻面前,大部分国民党军队是打不得仗,一触即溃的。”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同赫尔利的谈话》 (1944年11月8日) 材料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请运用相关史实印证材料一中毛泽东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战的评价,并简要分析国民党军队抗战表现前后发生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为什么给予正面战场抗战这么高的评价? (3)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位主席对正面战场的评价,分别体现了评价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则中哪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