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版地理七下第9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单选题
1.读图可知,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北沿海 B.东南沿海 C.西南沿海 D.西北沿海
2.极地地区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
A.皮下脂肪很厚 B.水陆两栖 C.体型较小 D.属于最低等的动物
3.澳大利亚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动植物,如:袋鼠、鸭嘴兽、桉树、金合欢树等,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该国保留有古老动植物的根本原因是( )
A.河流稀少、水源短缺 B.远离其他大陆,长期孤立
C.海拔较高,地势险峻 D.草原面积广阔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曾用鲸骨、兽角或海象骨制作保护眼睛的“雪镜”,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太阳镜”之一。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因纽特人戴“雪镜”的主要目的是( )
A.抵御狂风暴雨 B.避免暴雪伤害 C.减轻低温冻伤 D.预防患雪盲症
5.因纽特人生活的地区主要属于( )
A.高原高山气候 B.极地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是( )
A.冰屋 B.蒙古包 C.窑洞 D.吊脚楼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澳大利亚特有动植物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整理的相关图文资料。读资料卡片,完成下面小题。
7.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 )
A.鸵鸟、袋鼠 B.鸵鸟、考拉 C.袋鼠、鹂鹊 D.袋鼠、考拉
8.澳大利亚的特有物种众多,其原因包括( )
①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②科学技术发达,工培育为主
③大陆长期孤立,物种交流较少④气候多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甲、乙两个科学考察站分别记录了每月15号的白昼时数(见下表,表中数据为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长,单位:小时)。下图为南极科考站(部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月 2月 3日 4月 5月 6月 7月 x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甲 24 24 24 0 0 0 0 0 0 24 24 24
乙 24 8 14 y 3 u 0 1 11 10 22 29
9.甲站最可能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极点站
10.秦岭站位于极点站的( )
A.正北方 B.正南方 C.东北 D.西北
11.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料产地附近,运输便利 B.纬度位置适合
C.远离野生动物 D.气候温和湿润
12.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无法直接到达北极点,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才能抵达。下图为我国赴北极点考察的航线(去程)图。读图,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 )
A.纬度高、严寒 B.海拔高、缺氧
C.淡水资源丰富 D.年降雨量丰富
甲、乙两国同为移民国家,分别以葡萄牙语、英语为官方语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甲、乙两国的早期移民大多来自于( )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欧洲
14.两国人口和城市均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原因不包括( )
A.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 B.高纬地区,气候温和宜人
C.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条件好 D.早期移民登陆地区,开发历史久
瓶子树是巴西高原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酿酒,其叶子和树皮也是制作药品和染料的重要原料。正因为如此,瓶子树在巴西高原的地位无人能及。同时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国。读瓶子树景观图、主要分布区及分布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巴西高原的瓶子树外形独特,喜热耐旱,雨季吸收水分并储存,旱季通过落叶减少水分损失。下列月份不属于瓶子树储水期的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16.2023年第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其原因可能是巴西( )
A.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B.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
C.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17.近年来巴西大豆种植区逐渐向亚马孙平原扩张,由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沙尘暴增多④影响全球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澳大利亚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18.该国有许多古老而独特的生物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期孤立于海洋中,受外界影响小 B.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C.气候寒冷,人口密度小 D.自然条件复杂,动物进化快
19.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热带草原面积广,草场丰富 B.独处一个大陆,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多
C.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丰富 D.沙漠面积广大,年平均降水量小
20.拥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俄罗斯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如果想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需要添加的信息有( )
①北回归线②南回归线③太平洋④印度洋⑤大西洋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2.根据图中所示信息,最符合澳大利亚的别称是( )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D.“世界石油宝库”
读巴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巴西原始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东南沿海
24.何强同学2月下旬到巴西旅游,回国后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旅游见闻,其中不可信的是( )
A.参观了当地的咖啡种植园
B.看到许多孩子在海滩上踢足球
C.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佛塔
25.结合上图及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全球空气质量下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全球物种将会灭绝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6.地理课上同学们就“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的问题展开讨论,下列哪一项讨论结果最为合理( )
A.开荒种地,建厂扩城 B.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C.开矿修路,大力砍伐
截至2019年8月22日,亚马孙地区森林大火已持续燃烧了16天,"地球之肺"正面临不能承受之重,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发出警告,这场大火已导致全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飙升。下图中黑色部分是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27.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大片的热带雨林可以减弱风速
C.植被蒸腾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
D.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抵御风沙
28.热带雨林火灾,会引起局地甚至全球环境的变化,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浓烟增加,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大幅降低
B.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显著增加,从而使降水量增加,大气湿度增大
D.大火燃烧会迅速补充土壤肥力,从而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二、填空题
29.针对南极地区的 、 、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 》。我国于 年正式加入。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 。
30.自然条件
(1)气候:类型——寒带冰原气候;气候特征—— 、 和 。
①“寒极”——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30℃,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被称为世界的“寒极”。
②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降水量最小值不足5mm。
③风库——南极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m/s,是世界上风速 、风力 的地区。
(2)地形地势: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 ”之称。
(3)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31.热带雨林的保护
效益 环境
经济
存在问题
破坏原因 原始刀耕火种,在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
解决措施 ①设立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②采取新的手段(如卫星遥感系统)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③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32.每到暖季, 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是南极地区的象征,最有资格代表北极地区的,是 了。严寒的气候条件使得两极地区的生物各自都有特殊的生存本领。
33.农业发展条件:
(1)地域辽阔,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面积广大,约有可耕地3.7亿公顷。
(2)大部分属于热带, 充足,气候 ,水资源丰富。
三、解答题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氢能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澳大利亚、日本优势互补,合作研究褐煤制氢。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褐煤分布。
(1)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海港城市是
【褐煤的“前世今生”】
(2)褐煤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的 (填方位)部沿海地区。根据海陆变迁的相关理论,结合澳大利亚褐煤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这一事实,推断这里曾经是 。
【褐煤的“涅槃重生”】
(3)褐煤制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等。在合作研究褐煤制氢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主要提供褐煤,日本主要提供 。
【褐煤的开发争议】
“褐煤制氢”项目为澳大利亚创造了400多个本土工作岗位,可带来80亿澳元的经济价值,但制氢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
(4)当地居民强烈要求澳大利亚政府停止“褐煤制氢”项目。你是否赞同,并说出你的理由。
35.阅读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1)巴西是世界民族的大熔炉,其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数量多。
(2)巴西的农作物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 ,这种分布特点对出口的影响是 。
(3)假设一艘满载铁矿石的巨轮,从里约热内卢出发,驶往我国上海港,请你为这次航行设计一条航线: 。
(4)巴西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较合理的做法是____。
A.大规模开辟农场 B.大量砍伐森林,出口木材
C.采伐和育林相结合 D.大力开采林区矿产资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B 6.A
7.C 8.B
9.D 10.A
11.A
12.A
13.D 14.B
15.C 16.B 17.C
18.A 19.A
20.C
21.C 22.A
23.B 24.C 25.C 26.B
27.A 28.B
29. 和平利用 科学考察 南极条约 1983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30. 酷寒 烈风 干燥 白色荒漠 最大 最强劲 冰雪高原 企鹅
31.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全球气候等
32. 企鹅 北极熊
33. 耕地 热量 湿润
34.(1)悉尼
(2) 南 海洋
(3)资金、技术等
(4)赞成关闭,因为制氢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了身体健康。
反对关闭,因为该项目,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35.(1)混血种人
(2) 东南部沿海 海运便利,有利于出口
(3)里约热内卢—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上海港
(4)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