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总复习模拟考试检测卷
历史试题卷(四)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完整头盖骨化石”,结合图片中的文字“周口店遗址”可知,
该遗址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因此,答案选A项。
2.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汉代”“中原地区的……传播到西域”“西域的……被带到中原”
“古罗马等地的玻璃、宝石等也传入中国”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因此,
正确答案选C项。
3.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公元208年”和地点“赤壁”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赤壁之战,因
此答案选C项。A项是官渡之战的影响;公元208年是公元3世纪初,故B项错误;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孙权称帝,故D项错误。
4.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波斯的物产与文化传入中国”“唐朝的围棋也逐渐传入
印度、朝鲜半岛和日本”可知,唐朝时中外交往频繁。答案选D项。
5.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可知,符合作者的观点的史实应具备“科
技”和“宋朝”两个条件。因此,答案选C项。
6.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判断,①所在地为新疆。文成公主嫁入的是西藏,故排除A项。元
朝时,宣政院直接管辖的是西藏,故排除B项。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汉
代时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排除C项。因此,正确答案选D项。
7.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近代中国主权开始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
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因此,答案选A项。
8.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可知,该学者评价
的是洋务运动的局限性。A项符合题意。
9.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
“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可知,材料说的是长征对国共合作抗日
的积极意义。因此,答案选B项。
10.D 【解析】A、B、C三项说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材料描述的是抗日战争的影响,均排除。
正确答案选D项。
11.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
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可知,抗美援朝战争使新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因此,答案选A项。
12.D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时间“1979年”以及关键词句“冲破姓‘资’姓‘社’的禁区”等
可知,这与改革开放有关。因此,答案选D项。
13.B 【解析】A项错在“以血缘为纽带”,C项错在“城市的兴起”,D项错在“历代罗马法学家
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正确答案选B项。
14.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换中”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
航路开辟后的物种大交换,故答案选B项。
— 1 —
15.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可知,新秩序中包含不稳
定的因素;结合“巴黎和会”可知,“新秩序”是指凡尔赛体系。答案选A项。
16.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等可知,材
料说的是要解决失业问题,提供就业岗位。因此,答案选C项。
17.(1)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分)变动:由郡县制变为郡国并行制。(1分)弊端:诸侯王势
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造成社会秩序混乱。(2分)
(2)影响:极大地加强了国家的控制能力;使皇权进一步加强;推动隋唐国力的强盛;是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的影响。(2分)体现:建立并完善三省六
部制。(2分)
(3)各州府设通判,与知州相互制约。(2分)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2分)
【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变
动:由郡县制变为郡国并行制。弊端:诸侯王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2)根据题干的“根据材料二”可知,答案来源于材料。根据材料中的“极大地加强国家的控
制能力,从而使皇权进一步加强”“隋唐的制度对赵宋以后的制度有深远影响”分析,可得出
正确答案。其在中央机构的设置上体现为实行三省六部制。(3)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可
知,“制约机制”强调的是设官分职,达到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作用。结合教材的内容可
知,在地方的表现为设置通判。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
18.(1)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日渐增多,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2分)1955年,周恩来
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分)
(2)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需要从亚洲撤出力量;美国海外市场发展的需要;中苏关系
的恶化。(任意回答两点即可)(2分)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
报》。(2分)
(3)国际地位:中国对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
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2分)认识:综合国力是决定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我们要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图可知,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列举
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一例外交成就即可。(2)题干设问中要求“从材料二来看”,说
明答案来源于材料二。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句“要想从亚洲撤出力量就必须改善对华关
系”“美国的巨商和财团早就把眼光瞄准了中国这个‘东方神秘的国度’”“中苏关系恶化”
等,加以概述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其标志性事件。(3)根据题干中的设问词“根据材
料三”可知,答案来源于材料。根据材料三中的关键词句“中国对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所作出
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回答国际地位。
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19.(1)举例: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中国文明、古印度文
明。(任意列举两例即可)(2分)因素: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扩展,工业革命
的开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
(2)事件:明治维新。(2分)特点:善于学习外来文明;具有可塑性;善于借鉴先进文明等。
(2分)
— 2 —
(3)特点:对等、平等;多元、多向。(2分)做法: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坚守民族文化特色;在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注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
秀文明成果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1)根据题干的关键词“古代区域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对应的史实。根据所学
知识回答其因素即可。英国在“政治文明”方面的具体表现为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
立宪制。(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起,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词
句“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可知,日本
文明的特点是具有可塑性、善于借鉴等。(3)根据题干中的设问词“依据材料三”可知,答案
来源于材料三。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回答“对等的、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即可。做法
是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20.(1)①“光荣革命”(2分) ②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2分)
(2)示例
史实:18世纪,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观点: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论述:1765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
展,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英国由此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
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
业国家。
总之,通过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说明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
关键。(10分)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正确答案。(2)该题是小论文题。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轴,
找出相互关联的事件,说明其共同点,并据此拟定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即可。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