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24)地理七下7.1首都北京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2024)地理七下7.1首都北京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9 17: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图版地理七下7.1首都北京
一、单选题
1.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三个场馆于2023年底在北京开馆。这主要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国际交往中心 B.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文化中心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其规划布局为“一总三分”,中央总馆建在北京,分设西安、杭州、广州三个分馆。目前四馆均已竣工,开馆后将全面版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图为北京国家版本馆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中央总馆落户北京,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文化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3.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的意义有( )
①传承中华文化②促进农业发展③增强文化自信④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下图是北京市地形图,下列关于北京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边缘
B.西靠太行山,东临黄海边缘
C.大致位于60°N、116°E
D.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津、冀
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一区”是指生态涵养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地和“大氧吧”,主要位于北京市的( )
A.东部、南部山区 B.西部、南部高原区
C.西部、北部山区 D.东部、北部平原区
6.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2022年于北京举办。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北京第8项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中轴线及其两侧对称的古建筑群和传统街区见证了古都的历史变迁。如图是北京中轴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北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正对称,主要得益于( )
A.雨热同期 B.平原广阔 C.河流众多 D.植被茂密
8.“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加凸显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科技创新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9.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①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②名胜古迹众多
③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④我国大城市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22年5月19日零时,连接我国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地区的空中交通大通道进行了调整,由双车道变为四车道,进一步提升了飞行效率,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下图为京津冀、粤港澳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京津冀地区和粵港澳地区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陆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充足 D.能源和水资源丰富
11.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以下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 )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B.电子通信设备研发中心
C.各国驻华使馆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2.空中交通大通道的调整有利于( )
A.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工业污染 B.澳门取代香港成为新的国际航空中心
C.促进粤港澳地区的重工业发展 D.粤港澳、京津冀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中重点指出“一区”是在西部、北部地区建立生态涵养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读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位置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北京生态涵养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有( )
①人口密度大②地形以山地为主③交通便利④河流的中上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在生态涵养区大力植树造林对北京中心城区的生态改善作用有( )
①调节气候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③提供耕地,保障粮食安全④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秦同学五一期间乘火车从广州到北京旅游,请根据“北京—广州客运简明时刻表”,回答下面小题。
15.从广州到北京,最近的铁路线是( )
A.京广线 B.焦柳线 C.京九线 D.京沪线
16.小秦乘坐的车次和到达北京的时间分别是( )
A.T1511:00 B.T1507:35 C.T1613:18 D.T1616:48
17.下列说法中,不可信的是( )
A.小秦在北京参观了八达岭长城和故宫
B.到达北京时,已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
C.列车从郑州开出后,小秦看到华北平原上麦浪滚滚
D.列车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
18.北京地理位置优越,是因为( )
A.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一个海港 B.地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结合部
C.纬度位置适宜,地处暖温带、湿润区 D.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
19.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是全国的金融中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图为“京津冀位置及要素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据图,天津为北京输送( )
A.产业与技术 B.工业制成品 C.初级农矿产品 D.资源和劳动力
21.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除此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
A.四合院、故宫 B.长城、兵马俑
C.天坛、明十三陵 D.颐和园、胡同
22.下列做法,利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利用名胜古迹发展旅游
B.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缺
C.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
D.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读“北京市二环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北京市的二环路呈“凸”字形分布的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地价因素 C.气候因素 D.历史因素
24.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
A.土楼 B.骑楼 C.吊脚楼 D.四合院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越接近1越为合理。下图是某一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26.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住房到工作单位)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27.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把大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
28.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 。2022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举办第二十四届 和第十三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
29.旧城格局: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
(2)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形成“ ”字形的城市格局。
30.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
(1)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的原因
①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距离渤海和东北地区都比较近,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
②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就在这里融汇交流,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③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项目 特点
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院落宽敞别致,日常起居方便
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2)著名古都: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目前,北京共有 、 、 、 、 和 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31.读图,填空
1、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 的西北角,东与 、 毗邻; 面和 面背靠群山,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
(2)经纬度位置: , (中纬度)。
(3)交通位置:位于 、 和 的联结地带;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是 的起点。
2、温度带和干湿区
(1)温度带:
(2)干湿地区:
(3)植被: 为主
(4)土壤:
3、地形、地势:
(1)地形:以 、 为主, 分布在东南部, 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2)地势: 高、 低。
4、气候: 气候,夏季 ,冬季 。
5、河流:多数由 向 流,河流有 期;河流水量有明显的 变化;主要河流有 、潮白河等。
32.地势: 高,东南低或者是由 向 倾斜。
三、解答题
3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履行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完成下列要求。
(1)从城市职能考虑,北京市今后应侧重发展哪些产业
(2)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缓解首都面临 、 、 等方面的压力。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聚焦首都北京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未来要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区域感知,识要点】
(1)北京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体现出北京是我国 中心的城市职能。世界文化遗产属于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要素分析,拓思维】
(2)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受 影响,流向是 ,最终注入 海。随着城市发展,北京通过 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京,多渠道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3)生态涵养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形类型以 为主。举例说出生态涵养区对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
【区域发展,致协调】
(4)北京将在2035年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前,北京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请写出你发现的问题 ,并提出你的建议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C
6.C
7.B 8.C
9.D
10.D 11.B 12.D
13.C 14.D
15.A 16.C 17.B
18.B
19.C
20.B 21.C 22.A
23.D 24.D
25.C 26.B 27.C
28. 夏季奥运会 冬季奥运会
29.凸
30.(1) 北京四合院 京剧
(2) 故宫 长城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天坛 颐和园 十三陵
31. 华北平原 天津 河北 西 北 116°E 40°N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京杭运河 暖温带 半湿润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肥沃 山地 平原 平原 山地 西北 东南 温带季风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西北 东南 结冰 季节 永定河
32. 西北 西北 东南
33.(1)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旅游业)
(2) 人口 资源 环境、就业
34.(1) 文化 人文
(2) 地势 自西北向东南 渤 南水北调
(3) 山地(丘陵)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4)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提倡绿色出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