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下7.4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单选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人不在居住的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条件是( )
A.快捷的交通 B.便利的服务
C.发达的农业 D.丰富的资源
“高铁好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你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和高速铁路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以下是它的核心城市的是( )
A.徐州 B.宿迁 C.上海 D.西宁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因此被称作“( )”
A.中华水塔 B.塞上江南 C.东方明珠 D.鱼米之乡
下图为H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该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是( )
A.珠江三角洲 B.京津唐地区 C.黄河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6.H地区东部濒临的海域是( )
A.东海 B.渤海 C.北海 D.南海
7.京杭大运河的起止点分别是( )
A.南京 杭州 B.北京 杭州 C.天津 杭州 D.天津 扬州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反映我国南方平原地带“小桥流水人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西西伯利亚平原
9.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 (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山河相间,纵横分布
C.地处内陆,冰雪融化 D.地势低平,降水丰富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高质量协同发展示范区。读长江流域城市群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长江流域协同发展中,三大城市群各自的优势分别是( )
A.成渝城市群——海洋运输便利
B.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产业发达
C.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水能资源丰富
D.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实力雄厚
1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资源相对匮乏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单一 D.人口流失严重
12.在长江流域城市群发展中,长江提供了( )
①淡水渔业发展空间②充足的劳动力③便利的水运条件④清洁发电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11月9日,第九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省乌镇举行,大会吸引了世界互联网界的目光。乌镇这座千年古镇已成为世界观察互联网创新的窗口,向整个人类社会展示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数字未来。下图1为中国四大地理的区域示意图、图2为乌镇位置和交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3.根据乌镇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特点,判断其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4.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以河成街,以岸为市,“小桥、流水、人家”是其景观特色。其形成原因有( )
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沛
②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开挖河道
③地势低洼,地表流水易汇集成河
④城镇排水功能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5.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所在地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交通发达、资讯发达
②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
③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
④直播媒体兴起,互联网高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是涵盖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特大型城市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捷 C.劳动力素质高 D.矿产资源丰富
17.“中三角”地区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城镇面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B.大量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实施休耕制度,导致大量耕地闲置 D.农村人口较少,劳动力的数量不足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3小时区际交通圈。读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特征是( )
A.全部位于海岸线 B.呈条带状分布
C.沿江沿海分布 D.呈环状分布
19.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
A.航空运输和城际铁路 B.地铁轨道和市域铁路
C.高速公路和海洋运输 D.内河运输和地铁轨道
20.轨道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后可以( )
①改善地区生态环境②完善服务设施体系③加强内部经贸合作④缓解地区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19届亚运会即将在浙江杭州举行,目标为“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读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有关杭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浙江省 B.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C.以浙菜闻名 D.植被以草原为主
22.看到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莲莲”,我们最可能想到的是( )
A.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B.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C.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D.科技先进,工业发达
23.杭州市为宜居城市,今后杭州市不适宜( )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构建绿色生态环境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完善城市交通路线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一核五圈四带”中的“一核”是指( )
A.上海 B.杭州 C.南京 D.合肥
25.长江三角洲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主要依托于( )
A.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B.现代化交通网络
C.优美的居住环境 D.面积广大的土地
26.“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的构建,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
①扩大辐射范围 ②解决城市环境污染 ③不同城市优势互补 ④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下左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下右图为“同城效应”示意图。读图,实现该“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扬帆起航,劈波斩浪,再创辉煌,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运会于杭州举办,下图为杭州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图中甲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9.“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出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杭州的热爱,第十九届亚运会选址为杭州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宜人B.有铁路、公路、航空多种交通,交通通达好
C.服务业发达,配套基础设施完善 D.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经济雄厚
30.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不仅拥有高峻的山地,辽阔的高原与广袤的平原,此次亚运会举办地杭州属于(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具有相似性,两者都( )
A.通江达海,交通条件便利 B.能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
C.农业发达,盛产春小麦、大豆 D.地处低纬,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2.上海和香港同为世界著名港口和国际化大都市,下列关于两地叙述错误的是( )
A.上海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B.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
C.对外贸易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D.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33.图中铁路线AB 分别表示( )
A.京沪线;京广线 B.沪昆线;京广线
C.京沪线;京九线 D.沪昆线;京九线
二、填空题
34.浙江北部有 , ,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较大城市,其中 是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
35.长江三角洲的成因: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 平原,是中国最大的 。
36.位置和范围:
(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
(2)长江中下游平原起止点:西起 ,东至 。
(3)纬度位置:28°N-32°N;110°E-120°E。
37.杭州是 省省会, 发达,以 , , , 为支柱产业,号称“ ”。著名旅游景点 。
38.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
性质 表现
城市职能 作为 ,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 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如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工业特点 上海拥有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贸易特点 上海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调入或者进口,其产品大多远销国内外
三、解答题
39.长江三角洲:
(1)城市:① ② ③ ④ ⑤ 。
(2)河湖:⑥ ⑦ 运河⑧ 。
(3)海域:⑨ ⑩ 。
(4)省级行政区:A 市B 省C 省。
(5)铁路线:D 线E 线。
40.经济地图主要用于表示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以及发展变化。阅读经济地图,首先要看懂图例,抓住地图中的已知条件,联想所学的相关知识。其次要了解地图中所表示的内容“是什么”、“在哪里”、“什么关系”,并认真分析“为什么”。最后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全面了解区域差异和发展特征。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计算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总量,以及上海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2)找出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前5位的城市;想一想,它们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D 6.A
7.B
8.C 9.D
10.D 11.A 12.C
13.C 14.C 15.B
16.D 17.A
18.C 19.B 20.D
21.D 22.A 23.C
24.A 25.B 26.D
27.D
28.C 29.A 30.B
31.A 32.D 33.C
34. 杭州 宁波 杭州
35. 滨海 河口三角洲
36. 巫山 巫山 上海
37. 浙江 加工制造 机械 电子 纺织 食品 中国丝都 西湖
38.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经济
39.(1) 上海 杭州 南京 无锡 扬州
(2) 长江 京杭运河 太湖
(3) 黄海 东海
(4) 上海 江苏 浙江省
(5) 京沪 沪昆
40.(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总量是48564万元其中上海在经济总量中占25.1%。
(2)经济总量居前5的城市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前5的城市是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宁波,这些城市都分布在沿海、江、铁路线附近,交通便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