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共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共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6 10:5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思想。
2、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并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美。
3、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朗诵技巧。
难点:领会诗歌寄托的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纪弦的诗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槐树叶》,这片槐树叶触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对祖国的思念)其实,在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事物触动我们的思绪,比如搁置在箱底的一个布娃娃,一辆玩具车,甚至一本书,一支笔,都可能引起我们的对往事的回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感受一棵老橡树给作者的触动。
二、听老师范读,注意朗读技巧。
朗诵技巧:①停顿 ②重音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③速度表现激动、愤怒等内容速度较快;悲伤失望、哭泣等内容速度较慢。
④语调升降就是抑、扬、顿、挫的搭配。
高升调,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等感情;
降抑调,表示果敢、坚决、自信等感情;
平直调,表示一般叙述、冷淡、庄严;
曲折调,表示怀疑、讽刺、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第一次齐读)
情感要充沛:对老树要深情,对樵夫要立场鲜明。
三、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和朗诵,你能不能理解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明确: 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诗人与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文中圈划句子。
按诗节可以归纳为4方面
我和老树关系久远 。 名扬四海,根深叶茂。
老树见证美好往昔。 我与老树血脉相连。
(老树是作者往昔生活的一个背景,它承载着作者和亲人温馨生活的记忆)
3、老橡树在作者心中是什么形象?
(老橡树成了庇护者,是欢乐的源泉,是美好生活的见证者,朋友、亲人)
4、为了保护这么一棵意义重大的老橡树,作者在诗歌中多次呼喊“樵夫,别砍那棵树”,作者劝说的态度、语气有什么变化?
平和真诚,老树和我关系久远。(娓娓叙说)
动情责问 名扬四海,根深叶茂 赞美老树,责问樵夫
苦苦恳求 回忆老树见证美好往昔
严厉警告 直诉衷情,血脉相连,情感强烈
平和劝说——动情责问——苦苦恳求——严厉警告
随着他对老橡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硬。
(作者把对老树的深情转化为誓死保卫它的力量)情感逐步升华
朗读要求:
你还要将它砍下?(反问)加重语气,高升语调。
流泪恳求。(语速较慢,语调低沉)
严厉警告,(语调下降、掷地有声、表明坚决态度)
展示学习成果,请一生读。
五、小结
作者强烈要求保护这棵老橡树,实际上是想要留住些什么东西?
保留对美好往事和珍贵情感的记忆。(对先祖的记忆,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童年生活记忆。)珍视那些承载了自己情感和记忆的事物!
六、拓展延伸:
这首诗自1830年发表以来一直很流行。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狂飙突进的时期。先进技术带动整个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和城市的扩张破坏了乡村的景象,现代文明强烈冲击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新事物层出不穷又转瞬即逝的时代,人更加怀念往日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所以人们就特别珍爱这首诗。
其实我们中国现在也处在类似的历史阶段,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在现代化的路上一路狂奔。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那么一天,
当门前的大树被移走之后,你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当古街、老房子被拆迁的时候,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往日生活的痕迹呢?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短片,这个短片是陈凯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演拍的《百花深处》,故事讲的是北京老居民冯先生请几个工人帮他搬家的故事。这个冯先生是个疯子。请大家思考影片和诗歌的内在联系。
1、你能理解这个短片的内容吗?为了建设新城区,老城区的小巷、四合院都被拆迁了,而老居民却仍然对过去那些老屋旧巷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2、歌和短片的共同点:
都表达了对承载人类情感和记忆的事物的珍视。
(百花深处是冯先生生活过的地方,寄托了他对往日生活的记忆:
正如老橡树是作者往日生活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许多美好的记忆)
3、片通过哪些事物来表达冯先生对往日的追忆?
大树、花瓶、铃铛和水墨画里场景
4、诗歌和短片中的事物有什么不同遭遇?
橡树还在,作者劝说樵夫,希望能拯救它。
百花深处胡同和那些四合院,已经被移为平地,只留下冯先生无限哀婉和落寞。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享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现代化的便捷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许多类似老橡树,百花深处胡同这样承载这人类情感和记忆的事物正在逐步消失,传统生活和现代化进程是否完全对立呢?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呢?
文化宣传、立法、实际保护(城市规划时保留他们、修缮、维护)
1、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它的老城区已有7 ( http: / / www.21cnjy.com )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免受战争的破坏而保存良好,现在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格。这里有中世纪建筑物,街道狭窄,一派古城风貌。老城的中央广场还保留着一口古井,据说这是几百年前供居民饮用的惟一一口淡水井。夕阳西下时,夕阳年龄的人们在握手楼下沉思、发呆的生命状态。
2、台湾路的保护3、欧洲许多城市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存储了大量历史记忆的老街旧巷,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甚至有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建筑的外观,即使是私人住宅。
4、桂溪花园里的庙。
文化保护:
免费开放博物馆,让人们了解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国家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设为法定节日,
这些都是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我们保护老橡树、保护古街旧巷、重视传统节日,
实际上是对我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关照!
总结: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再回头来看课文里的诗歌,如果还有人把这首诗的主题仅仅理解成宣传环境保护,你有什么看法呢?
(它唤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向往。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的留恋,对乡村生活、传统生活的珍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节家庭聚会,夏夜庭院树下乘凉聊天)
八、布置作业:
如果说老树是作者美好生活的记忆,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那么,有没有什么事物承载着你的情感和记忆呢?请自拟题目,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感受。
教学反思:
因本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好,本诗也浅显易懂,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时课内讲解安排20分钟,课外拓展20分钟。本节课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各环节,学生朗读、思考、感悟形成了层次,预设的“自然事物——人文建筑——文化遗产——传统生活方式”形成了认知上递进的思路,让学生对《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文传递的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珍视有较深刻的认识。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缺憾:
1、短片中那棵树这一意象没有充分比较、挖掘。
2、谈保护古建筑之后没有联系实际对学生行为加以指导。
3、老师讲解多,给孩子的空间不够,尤其最后一个问题,因担心时间不够仓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