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19天)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19天)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09 18: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19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浙江是“东亚一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今年候鸟季,94种约19.1万只水鸟在浙江湿地滩涂、浅水海岸、湖泊海滩等地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双双打破历史记录。如图是在温州湾过冬的卷羽鹈鹕,它们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滨江区沿江灯光秀是滨江的标志性美景,如图笔直光束交相舞动,钱塘江面亦是光影盛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钱塘江水中看到灯光秀的倒影,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B.我们看到空中红色的光束,这就是红外线
C.取下近视眼镜,美景变模糊了,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D.灯光秀笔直的光束形成的原因跟树荫下的光斑成因一致
3.如图是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B、O、C三点,到达最高点D的示意图,其中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在O点时动能等于零
B.摆球在A、D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
C.摆球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摆球在B、C两点的动能相等
4.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同样化学物质也可以用检索表来鉴定。现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四种溶液,并设计如表所示的检索表来分辨这四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稀盐酸
B.横线处填写“与二氧化碳反应出现沉淀”
C.乙通常用来吸收并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D.丙和丁不可以用无色酚酞鉴别
5.为了便于驾驶员观察对应机动车道的信号灯指示状态,许多十字路口都安装了悬臂式红绿灯。下列悬臂式红绿灯设计中,螺钉对支架底座的压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6.小科先完成了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个实验,在图甲中无明显现象,在图乙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他将图甲实验的废液用洗净的胶头滴管逐滴滴到图乙试管中,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实验全部完成后,图乙试管残留的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HCl、NaCl B.NaOH、NaCl
C.CaCO3、Na2CO3 D.Na2CO3、NaOH
7.关于人体内的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1,进餐一段时间后,葡萄糖主要是通过②吸收进入血液
B.如图1,人体内的葡萄糖除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来自③中的糖原分解
C.如图2,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①
D.如图3,尿检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③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8.下面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①]调节亮度
B.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图乙中的[②]
C.图丙所示的操作是滴加生理盐水
D.图丁的结构[⑥]为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9.将等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能的是(  )
A. B.
C. D.
10.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和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通过这种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A。则此时(  )
A.L1的电压为L2电压的2倍
B.L1消耗的功率为0.75W
C.L2的电阻为12Ω
D.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为4:1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科学观念是指在理解科学知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稳定与变化观是重要的科学观念。
(1)在环境温度降低时,皮肤血管会    ,减少热量散失,同时肌肉快速收缩增加产热,以维持正常体温。
(2)在用铝箔检验氧气性质时,铝箔燃烧后固体质量会增加,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据图分析固体质量增加的微观解释是    。
(3)图2是故宫博物院展示的一款古代欹器,其未盛水时的状态。当往容器中倒入一半水时,容器竖直处于平衡状态(如图3),若继续倒入水至倒满时,容器将向右倾斜最终发生翻转。图3中转动轴对容器的支持力的方向是:    。
12.保护视力十分重要,一旦近视后戴上眼镜常会带来较多不便和不利影响。
(1)矫正近视时,要用     透镜,近视越严重,矫正的眼镜片越厚,蒙上眼镜就更易疲劳。
(2)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后,更容易使镜片上起雾,看东西不方便。这是由于呼出的“热气”易从口罩上部流出,上升遇到镜片,发生     (填物态变化)现象而产生水雾。
13.2023年春季,我国多地发现甲流疫情。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1)甲流爆发时其病毒会产生不同的类型,这是由于病毒会发生     。
(2)学校利用84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该过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如图是学校购买的84消毒液的部分信息,若将500克该原液配制成浓度为0.4%的消毒液,需要加水     克。
14.研究人员对某型号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如图所示的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
(1)行驶过程中,0~2秒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W。
15.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1)工业制钛流程中用到一种物质是H2TiO3,在H2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铬铁合金可用于制造不锈钢,常用铬铁矿(FeCr2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r2O4+4CFe+2Cr+4X,则X的化学式为     。
(3)钛合金可用于制作眼镜架,是利用了钛合金     的性质。(选填字母)
A.耐腐蚀性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
16.图甲、乙分别为宁波月湖倒影、鼓楼夜间灯光秀的部分景色。
(1)在湖中看到的景物倒影是由于     形成的,成的是正立     虚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投影在鼓楼城墙上的像是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17.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利用紫外线杀菌的筷子盒,内置“220V 4W”的紫外线灯管,装入干燥筷子只需3~5分钟即可完成杀菌消毒。取筷子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乙。
(1)按压A端一次能取出一根筷子,既环保又卫生。按压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     杠杆(选“省力”、“费力”或“等臂”)。
(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对筷子进行消毒属于     。
(3)紫外线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     安(保留2位小数)。
18.汽车里有很多安全装置。
(1)大部分汽车都会在说明书上标注“12周岁以下或身高一米四以下的儿童不宜坐在前排”。12周岁以上的中学生刚进入人生长周期中的     期;汽车上的安全带是按成人标准来设计的,身高一米四以下孩子的脖子在发生事故时很容易被安全带勒住,影响正常的呼吸运动和     循环。
(2)汽车上的安全气囊在发生严重碰撞时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乘员由于碰撞受到的伤害,过程如图所示。从功能上看,图中相当于反射弧中神经中枢的部分是     (选填序号)。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9.实验室用金属镁与100g盐酸反应探究酸的性质。小滨取反应后的溶液,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当NaOH溶液滴加至150g时不再有沉淀产生。求:
(1)5.8g沉淀的成分为     。
(2)a点时,与NaOH反应的物质化学式     。
(3)若在b点溶液中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填“能”“不能”)证明HCl有剩余;
(4)计算100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如图甲是一个家用的抽水马桶,每次按压冲水旋钮出水后,水箱会自动流进一定量的水,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以自动停止进水。项目化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了它的工作原理后,计划制作一个模型,具体设计如图乙:当水箱中的水位较低时,进水口进水,浮球随水箱水面上浮,达到设定水位后,金属杆AOB(O为支点)带动针阀下降堵住进水口,从而稳定水箱水位。O点还可以调节松紧,以方便固定金属杆OB在不同角度。
(1)产品设计:已知针阀对进水阀门的压力达到6牛时,进水阀被关严而停止进水。小组同学计划用一个重2牛、体积为500厘米3的浮球来装配模型,当OA=10厘米时,请计算出OB的最短长度。(摩擦力和金属杆的质量、针阀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下同)
(2)产品测试:项目小组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每次水箱进水后,此时浮球未浸没,但水箱中的水量比较少(这样影响冲水的实际效果),这时需要对浮球和金属杆AOB做出改进的方案是     。(写出2点)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19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C D A C B ACD B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1)种群是指一片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比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猕猴,一个池塘里的所有草鱼。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4)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同一片区域的所有生物的集合,包括这片区域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比如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生物。
【解答】解:据分析可见:在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比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猕猴,一个池塘里的所有草鱼。可见温州湾过冬的卷羽鹈鹕,它们构成了一个种群。
故选:A。
2.【分析】(1)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人的眼睛看不到红外线;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传播。
【解答】解:
A、看到灯光秀的倒影,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再进入人的眼睛,故A错误;
B、我们看到空中红色的光束,不是红外线,是红色的光,故B错误;
C、取下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则看到美景变模糊了,此时美景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C错误;
D、灯光秀笔直的光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树荫下的光斑也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3.【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解:A、摆球在O点时速度不为零,所以动能不等于零,故A错误。
B、摆球在A、D两点的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势能不相等,故B错误。
C、球由A点到O点过程中,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机械能,所以摆球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故C正确。
D、球由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机械能,所以B点的机械能大于C点的机械能,BC的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所以B点的动能大于C点的动能,故D错误。
故选:C。
4.【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四种溶液中稀盐酸显酸性,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则甲是稀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2b: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2a横线处填写“与二氧化碳反应出现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乙是氢氧化钙溶液,通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并除去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丙和丁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不可以用无色酚酞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分析】图中没有螺钉会向左倒下而转动,故支点是底座左侧边缘,螺钉是动力,根据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
【解答】解:图中的支点是底座左侧边缘,假设螺钉是动力,则动力臂不变,而横杆的重力与只受到的重力是阻力,指示灯的重力大小不变,分散后重心靠近竖杆,阻力臂较小,图中横杆一端粗,重心靠近较粗的一端,因而粗端固定在竖杆上,阻力臂较小,故D图中的阻力臂较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阻力和动力臂一定时,阻力臂越小,动力越小,故D图螺钉对支架底座的压力最小。
故选:D。
6.【分析】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将图甲实验的废液用洗净的胶头滴管逐滴滴到图乙试管中,由图像看出,开始无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说明甲中盐酸过量,盐酸先与乙中的碱氢氧化钠或剩余氢氧化钙反应,然后再与碳酸钙或剩余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从图像看出,气体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说明碳酸盐完全反应,因此,图乙试管残留的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盐酸分析。
【解答】解: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将图甲实验的废液用洗净的胶头滴管逐滴滴到图乙试管中,由图像看出,开始无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说明甲中盐酸过量,盐酸先与乙中的碱氢氧化钠或(剩余氢氧化钙)反应,然后再与碳酸钙或(剩余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从图像看出,气体的质量先无气体后不变,说明碳酸盐完全反应,因此,图乙试管残留的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氢;
故选:A。
7.【分析】观图可知,图1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图2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图3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解答即可。
【解答】解:A、②是胃,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不能吸收葡萄糖,A错误。
B、人体中血糖的来源除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还可以来自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B错误。
C、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经肠静脉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①右心房,C正确。
D、尿检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⑤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错误。
故选:C。
8.【分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七吸。图甲中①反光镜、图乙中的②低倍物镜,③高倍物镜,图丙是染色,图丁中,④细胞质、⑤细胞核、⑥细胞膜。
【解答】解:A、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A错误。
B、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故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图乙中的②低倍物镜,B正确。
C、图丙所示的操作是染色,用的是稀碘液,C错误。
D、图丁的结构⑥是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外,还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9.【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A、如果稀硫酸足量,镁反应生成氢气最多,锌反应生成氢气最少,该选项正确。
B、当铁、锌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时,应该是稀硫酸过量,则镁反应生成的氢气和锌、铁一样多,该选项不正确。
C、当三种金属都过量时,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正确。
D、锌完全反应,铁和镁有剩余的时候,该选项正确。
故选:ACD。
10.【分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2和L3并联后与L1串联,L1、L2和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都相等,所以L2和L3的电压和电流均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L1的电流为L2电流和L3电流之和,所以L1电流是L2电流的2倍,然后再结合图乙,判断各个选项是否正确。
【解答】解:A、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A,则流过L1的电流为0.25A,由乙图可知此时L1两端电压为3V,L2和L3并联后与L1串联,所以L1的电流为L2电流和L3电流之和,L2和L3的电压和电流均相等,所以L2和L3的电流都是0.125A,根据乙图可知,此时L2和L3的电压大约都为0.3V,所以L1的电压大约为L2电压的10倍,故A不正确;
B、流过L1的电流为0.25A,由乙图可知此时L1两端电压为3V,根据P=UI可知L1的电功率为:P1=U1I=3V×0.25A=0.75W,故B正确;
C、已知通过L2的电流为0.125A,由乙图可知此时L2的电压大约为0.3V,根据欧姆定律I2可知:L2的电阻大约为R22.4Ω,故C不正确;
D、已知通过L2的电流为0.125A,由乙图可知此时L2的电压大约为0.3V,所以L2的电功率大约为:P2=U2I2=0.3V×0.125A=0.0375W,而L1的电功率为:P1=U1I=3V×0.25A=0.75W,此时L1、L2的电功率的比值大约是P1:P2=0.75W:0.0375W=20:1,故D不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分析】(1)根据产热和散热平衡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来分析;
(3)根据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在环境温度降低时,为了维持正常体温,皮肤血管会收缩。因为血管收缩可以减少体表的血流量,从而减少热量散失。(2)从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到,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前是铝原子和氧分子,反应后是氧化铝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在这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中的氧原子进入了氧化铝中,所以生成的氧化铝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导致固体质量增加;(3)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在图3中,容器受到重力和转动轴对它的支持力,因为容器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支持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所以转动轴对容器的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
(1)收缩;
(2)参加反应的氧气中的氧原子进入了氧化铝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质量增加;(3)竖直向上。
12.【分析】(1)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解:(1)近视眼成像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
(2)这是由于呼出的“热气”易从口罩上部流出,上升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为:(1)凹;(2)液化。
13.【分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包裹遗传物质,借助宿主细胞进行繁殖,容易发生变异;
(2)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加入溶剂,溶质质量保持不变,据此列等式计算。
【解答】解:(1)甲流爆发时其病毒会产生不同的类型,这是由于病毒会发生变异;
(2)学校利用84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该过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设需要加水x克,则由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500g×10%=0.4%(500g+x),则x=12000克。
故答案为:(1)变异;(2)切断传播途径;(3)12000。
14.【分析】(1)观察速度﹣时间图象,电动自行车在0~7s速度越来越快,7~12s,速度不再变化;观察牵引力﹣时间图象,在7~12s牵引力大小不变,由于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P=Fv得到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运动特点是先加速、后匀速;由牵引力﹣时间图象可知,在7~12s牵引力大小F=35N,因为在7~12s匀速运动,摩擦力f=F=35N;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这两个条件不变,摩擦力不变,故0~2s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与7~12s的摩擦力相同,都为35N;
(2)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速度v=6m/s,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Fv=35N×6m/s=210W。
故答案为:(1)35;(2)210。
15.【分析】(1)根据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3)根据钛合金用于制作眼镜架利用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1)设钛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2)×3=0,解得x=+4;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铁、铬、氧、碳原子个数分别是:1、2、4、4;反应后铁、铬、氧、碳原子个数分别是:1、2、0、0,所以还少4个氧原子、4个碳原子,又因为X前面化学计量数是4,所以X化学式是:CO;
(3)钛合金可用于制作眼镜架,是利用了钛合金耐腐蚀性和密度小的特性,耐腐蚀保证眼镜架经久耐用,密度小则使眼镜架轻便舒适。
故答案为:(1)+4;
(2)CO;
(3)AC。
16.【分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并且成的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投影是凸透镜形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1)“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物体的正立等大的虚像;
(2)投影是凸透镜形成的像,是光通过投影仪发生折射形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光的反射;等大;(2)实。
17.【分析】(1)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确定杠杆类型;
(2)根据预防传染病的途径进行分析。
(3)根据P=UI计算电流。
【解答】解:(1)取用筷子时,A施加向下的力是动力;弹簧对杠杆向上的弹力是阻力,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是省力杠杆;
(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上考虑,对筷子进行消毒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P=UI知,紫外线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I0.02A。
故答案为:(1)省力;(2)切断传播途径;(3)0.02。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分析】1.呼吸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解:(1)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可将人生全过程划分为八个年龄阶段,分别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人期。12周岁以上的中学生刚进入人生长周期中的青春期,孩子的身体逐渐发育,性发育开始明显。呼吸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汽车上的安全带是按成人标准来设计的,身高一米四以下孩子的脖子在发生事故时很容易被安全带勒住,影响正常的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汽车上的安全气囊在发生严重碰撞时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乘员由于碰撞受到的伤害,从功能上看,图中③相当于反射弧中神经中枢的部分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相应反应。
故答案为:(1)青春;血液;
(2)③。
19.【分析】(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2)根据a点时没有沉淀生成分析;
(3)根据b点时氢氧化钠与部分氯化镁反应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计算100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见5.8g沉淀的成分为氢氧化镁;
(2)a点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a点时,与NaOH反应的物质是盐酸;
(3)b点时氢氧化钠与部分氯化镁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镁,加AgNO3溶液,氯化钠和氯化镁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HCl有剩余;
(4)根据反应可得关系式NaOH~Cl~HCl,设氯化氢的质量为x。
NaOH~Cl~HCl
40 36.5
150g×8% x
x=10.95g
100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95%。
答:100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95%。
故答案为:
(1)氢氧化镁;
(2)HCl;
(3)不能;
(4)10.95%。
20.【分析】(1)先求出浮球受到的浮力以及浮球的重力,得出B端受到的向上的力,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计算杠杆的长度;
(2)根据提高水位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1)浮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00×10﹣6m3=5N,浮球的重力G=2N,则B端受到向上的压力FB=5N﹣2N=3N,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A×OA=FB×OB,
即6N×10cm=3N×OB,解得OB=20cm;
(2)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每次水箱进水后,此时浮球未浸没,可以减小浮球的体积使得全部浸没而提高水位;也可以按照图中将OB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水位提高。
答:(1)OB的最短长度为20cm;
(2)可以减小浮球的体积使得全部浸没而提高水位;也可以额按照图中将OB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水位提高。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