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学中考冲刺模拟卷(三)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各类生态休闲农庄是团建的好去处。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
C.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D.图中某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杂草→鸭→微生物
2.如图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D.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3.小科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盐类: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后,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整理并编制了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M代表的是( )
A.NaCl B.Na2CO3 C.NaHCO3 D.CaCO3
4.2024年4月20日,乒乓球世界杯已经决出四强,林高远迎战张本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林高远的鞋底凹凸不平,有利于增大摩擦力
B.林高远扣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C.乒乓球离开球拍后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D.乒乓球在水平桌面继续滚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和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结构观: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同
B.分类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混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6.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铁、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7.在学习内能一课后,小周利用盛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进行如下实验:先将瓶盖盖紧,使劲旋转矿泉水瓶下部,然后拧松瓶盖,可看到瓶盖被弹出数米远,瓶内出现了白雾。对该过程的分析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瓶盖弹出前越拧越费劲,是因为内部气压在不断增加
B.瓶盖弹出前瓶壁温度升高,是因为瓶壁的机械能在增加
C.瓶盖弹出后落回地面,是因为摩擦力改变了瓶盖的运动状态
D.瓶盖弹出后出现了白雾,是因为水遇热汽化成水蒸气
8.小嘉查阅资料后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Cl+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以上资料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立即会有气泡产生
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不会立即产生气泡
C.可以不借助其他化学试剂就能区分出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一次性加入和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质量不一样
9.某同学通过单摆实验探究能量、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A、C是等高且最高的两点,B是最低点(忽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C两点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C.若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到达B点时动能最大
D.若小球运动到C点时绳子突然断裂,则将静止在C处
10.近日,中国选手吴艳妮打破尘封11年的女子室内60米栏全国纪录。如图所示,在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吴艳妮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该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B.跑步时,主要靠骨骼肌产热
C.跨栏时,需要脑干来维持身体平衡并协调运动
D.冲刺阶段,主动脉内的血液含氧量较低,呈暗红色
11.某校开展“投影灯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如图甲为投影灯结构,包括光源、透明图标、凸透镜,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图案呈现在地面上。由于图标本身不发光,需要光源照射到图标上。图乙为图标所成的像,则图标的放置方式为( )
A.A B.B C.C D.D
12.近日某权威机构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进入人体的微塑料会在动脉内积聚,可能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微塑料可以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且进入人体后难以排出体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塑料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后,通过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
B.动脉血管中微塑料聚集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首先堵住小静脉
C.部分未被吸收的微塑料由人体肛门排出,属于排出代谢终产物
D.人体无法消化和氧化分解微塑料,是因为身体中缺少相应的酶
13.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操作方法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
B.乙图中,向左轻推载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匀的血膜,并且不会破坏细胞
C.丙图中,选择尾鳍作为显微镜下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尾鳍中含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
D.丁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
14.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已知A的质量是1kg,B的质量为0.5kg。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10N
B.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
C.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3N
15.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者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下列有关模拟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实验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的距离变化模拟星系运动特点
B.图乙的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中,应拨动地球仪,使其自西向东转动
C.图丙中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铅笔头先消失,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D.图丁实验中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模拟的是板块张裂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2021年,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浙南木犀,立刻对其实施了保护。浙南木犀有聚伞花序(如图所示),花梗有柔毛,叶缘有尖锐的细锯齿。
(1)从植物分类上看,浙南木犀属于 植物。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
(3)叶缘锯齿对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等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性状 。
A.由基因决定的
B.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的性状
C.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是高温干旱等环境因素所导致形成的
17.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将科技与艺术之美巧妙结合,令人难忘。
(1)杭州亚运火炬的金属部分由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亚运会中,中国5G基站大放异彩,氮化镓(CaN)是支撑5G的核心材料,利用镓与氨气在高温的环境中可制得氮化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Ga+2NH32GaN+3X,则X的化学式为 。
(3)杭州亚运会棒(垒)球体育中心“云之翼”罩棚表面覆盖了带二氧化钛(TiO2)涂层的PTFE膜,让罩棚拥有自净能力。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18.健身步道上的坐式划船训练器如图所示。人坐在座板上,用始终与把手垂直的力缓慢向后将把手拉至身体两侧,此过程中,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若要增加训练强度,应将配重盘向 (a/b)端移。
19.我市开展了多次:对驾驶电动车“违反规定载人”(电动车限载1名十二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图甲是电动自行车的实物图,爱探究的欣欣对电动车进行了深入研究。
(1)夏天不宜长时间将电动车暴露在烈日下,否则容易爆胎。爆胎是由于车胎内气体内能增大导致,在烈日下爆胎时,车胎内气体是通过 方式增加内能的。
(2)电动自行车的转速把手可以调节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有的电动自行车上还有加速按钮,当按下这个按钮时,电动自行车会加速,欣欣同学设计了两个电路图,如图乙(加速按钮相当于开关),能够体现加速按钮作用的电路图是 (填“A”或“B”)。
(3)如图丙是该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该车蓄电池一次充足电可储存的能量是 焦。
20.短短300年间,人们的出行方式经历了多次质的飞跃:
(1)1814年乔治 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的 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 ,从而使机车运行。
(2)1885年卡尔 本茨(Karl Benz)发明了第一辆汽油驱动的汽车,该汽油机的效率可达到15%。若该内燃机完全燃烧0.5千克的汽油能获得机械能 焦(汽油热值4.6×107J/kg);19世纪,乙醇汽油【将乙醇(C2H6O)和汽油按体积比1:9进行混合】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从物质的分类上看,乙醇汽油属于 。
(3)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某品牌电车某次充电的平均功率为160kW,充电30分钟,其电耗为16kW h/100km,理论上本次充电可行驶 千米。
(4)若研发核动力汽车,其动力来源为小型核反应堆,反应堆内可通过铀﹣235等核燃料的 (“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能量。
21.有些糖厂用淀粉作原料进行工业制糖,其基本技术是调整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如图1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一定量淀粉酶在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
(1)由图1可知,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在 左右。
(2)结合图1分析图2中曲线,AO段表示 。
22.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小宁研究废液的处理方案,欲回收部分金属。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中,固体B是 。
(2)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 。
(3)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加压一定能使气体液化吗?某同学对CO2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用恒温加压的方法,测量使CO2气体液化所需的最小压强值,获取实验数据如下:
CO2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最小压强/×106帕 4.5022 5.0871 5.7291 6.4342 7.2137 无法液化
(1)实验得到的结论是:① ;②当CO2气体温度达到35℃时,加压无法使之液化。
(2)该同学认为:加压使CO2液化,液化时的温度与CO2密度也可能有关,因为 。
(3)查阅资料获知:气体液化有临界温度,当气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施加再大的压强也不能使它液化。若CO2气体的临界温度为TC,根据表中数据分析,TC的范围是 。
(4)冰箱等常用制冷设备制冷原理为:冷凝剂汽化,吸收了冷冻室里的热量:空气压缩机将产生的蒸气压缩,使之液化并放出热量。氟利昂是以前常用的一种制冷剂,但其对环境会造成污染。CO2相对廉价且较清洁,你认为CO2能作为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冷凝剂吗?为什么? 。
24.1943年,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新的制纯碱方法,被誉为“侯氏制碱法”其工艺的关键反应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小乐在20℃的实验室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待完善)和试剂模拟该反应。
物质 NaCl NaHCO3 NH4Cl
溶解度/克 36.0 9.6 37.2
已知:
①20℃时,几种盐的溶解度如表。
②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氨气,氨气极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
(1)装置②中的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用于吸收装置①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在图中将该装置补充完整。
(2)为配制装置③中的饱和食盐水,应向100克水中至少加入 克NaCl固体。为了利于二氧化碳在装置③中的吸收,从而提高NaHCO3的产量。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
(3)充分反应后,装置③中有晶体析出。析出的晶体主要成分是NaHCO3而不是NH4Cl的原因是 。
25.截至我国202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48亿,为研究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某组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将15只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后续处理如表所示。
过程 甲组:糖尿病模型组(10只) 乙组:正常组(5只)
创建糖尿病模型 饲喂 高糖、高脂的饲料喂养4周 ?
处理 静脉注射糖尿病诱导剂 不做处理
采血 3天后空腹采血,每周2次,连续12周 空腹采血(同甲组)
探索治疗方法 处理 A组:5只狲猴注射适量的干细胞悬液B组:5只猕猴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不做处理
采血 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 空腹采血(同甲组)
(说明:糖尿病诱导剂的主要作用是破坏狲猴体内的胰岛细胞。)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请将表格中?处补充完整: 。
(3)实验中主要检测的血液指标是血糖和 等物质的含量变化。
(4)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
26.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功率小于1W,电源为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20Ω 1A”。
请回答: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
(2)正确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向右逐渐移动滑片,小灯泡逐渐变亮,突然小灯泡熄灭,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原因是小灯泡 (填“短路”或“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 表示数的变化,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记录数据并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小灯泡用久了,钨丝会变细,在2.5V电压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27.小乐家的水族箱,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偏低而影响了水草的正常生长。为解决此问题,小乐开展了如下研究:
【市场调查】小乐发现市场上有如图甲所示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出售,给该补给器连接气体细化器后就可向水族箱的水中补充二氧化碳气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自制补给器】小乐研究了市售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后,自制补给器,部分设计如图丙所示。
(1)如果小乐在自制补给器所用酸液是稀盐酸,则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如图丙所示的计泡器的虚线框中补全导管(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 ;将气体细化器连接在自制补给器的右侧导管上后,应将气体细化器置于水族箱的 处。(选填①或②或③)
(3)依据如下评价量表,对照指标二对小乐的自制补给器写出评价等级及依据 。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反应安全,且可控 反应安全,但不可控 反应有较大安全隐患
指标二 气体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观测 气体能直接排出但速度无法观测 气体无法排出
四.解答题(共5小题,第28题8分,第29题6分,第30、31、32题7分,共35分)
28.我国有多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1)由图可知,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条,其中尿液净化时,除去多余的无机盐外,还必须除去尿液中的 等代谢废物。
(2)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
(3)目前空间站还不能成为完全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原因 。
29.2023年4月18日,比亚迪在2023上海车展上发布仰望U8增程式汽车,这是比亚迪旗下仰望品牌的一款百万级新能源越野汽车。仰望U8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其原理是发动机启动后发电给电池包充电,电池包驱动电动机,进而驱动车身,实现车辆的前行。如表是仰望U8的相关参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驱动方式 车轮个数 自重/t 油箱容量/L 综合续航里程/km
前后智能四驱 4 3.6 75 1000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cm2 电池容量/kW h 最大功率/kW 零百加速/s 纯电续航/km
1×103 49 880 3.6 180
(1)空载时,仰望U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当仰望U8电池没电时,可以仅靠燃油发电行驶。若一升燃油能发3度电,仰望U8一箱油发的电能让车最多行驶多远?(不计电能损失,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好的车加速快,更需要“停车快”。仰望U8从100km/h刹车停下的实测距离为39.61m。若特殊情况下想进一步减小刹车距离,可以改进哪些设计?提出一种即可。
30.小科利用皮蛋粉(配料表:生石灰、纯碱、食盐、黄土),开展了皮蛋的制作活动。
(1)皮蛋不仅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皮蛋中除水外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
(2)皮蛋粉中加入水,发生如下反应:Ⅰ.CaO+H2O=Ca(OH)2;Ⅱ.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Ⅱ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3)将蛋放入塑料袋里“密封保存”的目的是 。
(4)小科将皮蛋废液进行处理,假设废液中的碱以氢氧化钠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与pH的对照如表所示,处理100g该废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稀盐酸20g,试通过计算并查表得出皮蛋废液的pH大约为多少。
皮蛋废液的pH 13.7 13.8 13.88 13.9 13.94 14
氢氧化钠质量分数(%) 2 2.5 3 3.2 3.5 4
31.图甲是小金测试“坐位体前屈”的情景,将其电路简化如图乙所示,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前屈的成绩(滑动变阻器足够长)。
资料1:“恒流源”是一个特殊电源,工作时无论怎么移动滑片,如图电路中电流即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
资料2:测试前,滑片P在电阻最左端,向前推滑块相当于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电阻RP的阻值随长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向右移动滑片使电阻RP的长度从1厘米推到2厘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0.1伏。
请回答:
(1)根据资料1,小金向前推滑块,电压表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根据资料1、2,当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
(3)小金测试时,滑块向前推动的距离为20厘米时,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P消耗的电功率。
(4)若推动滑块的长度变化值相同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值越大,该装置的灵敏度越高。若要增大该装置的灵敏度,可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少”)恒流源的输出电流。
32.《天工开物》中提到的桔棒是我国古代提水器具,始创于春秋时期。受桔棒汲水的启发,某兴趣小组同学自制了“杠杆密度计”。请回答:
(1)桔棒汲水(如图1所示),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水桶时,桔棒为 (填“等臂”“省力”或“费力”)杠杆。
(2)某同学制作的液体密度计如图2所示。他将一轻质细硬杆用细绳固定在O点并悬挂起来,使之在水平方向平衡。将一铁块固定在A点,在不计质量的瓶子中装满水并移到B点时权杆平衡,在B点处标出1g/mL的刻度。在瓶中装满酒精,重复以上操作,在杆C标出悬挂点C,计为0.8g/mL,则C点应在B点的 (填“左侧”或“右侧”),并简单证明。
(3)该同学还想利用食盐溶液和相同的操作方法,在该液体密度计上标出1.2g/mL的刻度。查阅资料可知20℃时,密度为1.2g/mL的食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4%,若瓶子的容积为100mL,请计算20℃时,配制一瓶符合要求的食盐溶液需要氯化钠多少克。
2025年科学中考冲刺模拟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B A C D A D C B D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D D D C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分析】(1)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储存在有机物的化学能中。
(2)分解者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促进物质循环。
(3)每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我)调节能力。不同的生态系统自动(我)调节能力不同,主要与它的自身结构特点有关。
(4)右图有杂草→鸭、水稻→昆虫→鸭、水稻→鸭三条食物链。
【解答】解: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和杂草,水稻和杂草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
B.分解者一般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B正确。
C.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调节能力较弱,C正确。
D.食物链必须以生产者开头,只能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杂草→鸭→微生物,所以这条食物链错误,D错误。
故选:D。
2.【分析】熔化是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发生热传递,必须存在温度差。
【解答】解:A、“雪馒头”是固态积雪,空气温度较低,低于雪的熔点,积雪长时间不能熔化,才会出现这一现象,故A正确;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使得地面温度不同,温度较高处积雪熔化,形成“雪馒头”现象,故B正确;
C、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温度较高,积雪更易熔化,故C;
D、太阳对条形砖和方形地砖的辐射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3.【分析】根据表中的信息,结合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由表中信息可知,M指的是与酸反应产生气泡、加热不分解、可溶于水,在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四种物质中,氯化钠不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钙难溶于水,则检索表中M代表的是碳酸钠;
故选:B。
4.【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不是力;
(4)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解答】解:A、林高远的鞋底凹凸不平,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
B、林高远扣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力与乒乓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
C、乒乓球离开球拍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乒乓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过程中速度减小,质量不变,因而动能减小,而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是机械能,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5.【分析】A、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来分析;
B、根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纯净物来分析;
C、根据氧气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来分析;
D、根据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来分析。
【解答】解: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比如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氧气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6.【分析】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稀盐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B、稀盐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一开始就产生氢气,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但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从0开始,故选项图象错误。
D、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7.【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解答】解:A、用力拧瓶子时,越拧越费劲,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是因为内部气压在不断增加瓶盖被弹出,瓶内气体对瓶盖做了功,内能减小,故A正确;
B、瓶盖弹出前瓶壁温度升高,是因为瓶壁的内能在增加,故B错误;
C、瓶盖弹出后落回地面,是因为重力改变了瓶盖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当瓶盖弹出时,瓶内及瓶口有白雾,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包含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8.【分析】根据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开始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这个阶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会立即产生气泡,继续滴加稀盐酸,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解答】解:A、向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盐酸是过量的,碳酸钠一接触盐酸就会直接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会立即有气泡产生,故A正确。
B、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开始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这个阶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会立即产生气泡,继续滴加稀盐酸,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
C、可以利用两种物质相互滴加时现象不同来区分。把一种溶液逐滴滴入另一种溶液中,如果马上产生气泡,那么滴入的是碳酸钠溶液,被滴加的是稀盐酸;要是开始没有气泡,过一会儿才有气泡,那么滴入的是稀盐酸,被滴加的是碳酸钠溶液,所以不借助其他化学试剂就能区分出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故C正确。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一次性加入足量稀盐酸,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最终碳酸钠都完全反应了。因为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是由碳酸钠的量决定的,只要碳酸钠的量固定,根据反应原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是一样的,故D错误。
故选:D。
9.【分析】(1)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忽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4)小球受到重力作用。
【解答】解:A、小球在A和C时,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忽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
C、若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到达B点时,质量不变,高度最低,速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C正确;
D、小球受到重力作用,若小球运动到C点时绳子突然断裂,小球会向下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0.【分析】(1)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条件)反射。
(2)动脉血是指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后,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解答】解:A、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属于条件反射,错误。
B、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因此他跑步时主要靠骨骼肌产热,正确。
C、跨栏时,需要小脑来维持身体平衡并协调运动,错误。
D、冲刺阶段,主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血流速度最快,血液的含氧量高,颜色鲜红,错误。
故选:B。
11.【分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此时物距2f>u>f,像距v>2f。
【解答】解: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工作的,像与物体,上下,左右都相反,观察各图可知,D选项中的图标与乙图中的像符合此特点,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分析】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
肺循环:右心房(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
【解答】解:A.微塑料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后,通过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因为参与的是体循环,A错误;
B.动脉血管中微塑料聚集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首先堵住小动脉,B错误;
C.部分未被吸收的微塑料由人体肛门排出,属于排遗,代谢废物的排出属于排泄,包括了呼吸,排汗,排尿,C错误;
D.人体无法消化和氧化分解微塑料,是因为身体中缺少相应的酶,酶具有专一性,D正确。
故选:D。
13.【分析】(1)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大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原因是部分能量散失;
(2)制作血涂片的方法:将推片一端放在有血滴的载玻片上并呈30~45度,与血滴接触,待血滴沿推片边缘分散后,稍用力并匀速推向左端。
(3)小鱼尾鳍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静脉是负责将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
【解答】解:A、甲图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大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原因是部分能量散失,A错误;
B、制作血涂片的方法:将推片一端放在有血滴的载玻片上并呈30~45度,与血滴接触,待血滴沿推片边缘分散后,稍用力并匀速推向左端。血滴应在载玻片的右侧,B错误;
C、选择尾鳍作为显微镜下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为尾鳍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错误;
D、静脉是负责将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丁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D正确。
故选:D。
14.【分析】(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总重力,即F压=GA+GB;
(2)首先根据计算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然后根据PA=FAvA计算功率;
(3)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
(4)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分析B受到的摩擦力是否改变,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改变。
【解答】解: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GA+GB=(1kg+0.5kg)×10N/kg=15N,故A错误;
B.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FAFA10N=5N;
绳子拉动物体A的功率为:PA=FAvA=5N×0.2m/s=1W,故B错误;
C.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摩擦力f=F示数=3N.因为拉力的方向向右,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C错误;
D.无论物体A的移动速度如何,对B和A之间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影响,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还是3N,测力计的示数保持3N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5.【分析】模拟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创建一个与实际现象相似的模型或环境来进行实验,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解答】解:A、图甲实验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可以模拟星系运动特点,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的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中,应拨动地球仪,使其自西向东转动,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铅笔头先消失,可以模拟地球是个球体,但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D、图丁实验中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可以模拟板块张裂运动,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6.【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1)浙南木犀能够产生种子,且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叶缘锯齿是由基因决定的;叶缘锯齿有利于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等环境,达尔文认为这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AC正确。
故答案为:
(1)被子。
(2)自动调节能力。
(3)AC。
17.【分析】(1)根据合金的概念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分析。
【解答】解:(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融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Ga+2NH32GaN+3X可知,反应前Ga、N、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6,反应后除3X外,Ga、N、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6个氢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H2。
(3)二氧化钛(Ti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解得:x=+4,即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故答案为:
(1)混合物;
(2)H2;
(3)+4。
18.【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解答】解:人用始终与把手垂直的力缓慢向后将把手拉至身体两侧,动力臂不变,阻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即阻力不变,由图可知转动过程中阻力臂会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拉力会变小;若要增加训练强度,应将配重盘向a端移动,增大阻力臂。
故答案为:变小;a。
19.【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2)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接在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电动车运行的速度越大;
(3)根据W=UIt求出该车蓄电池一次充足电可储存的能量。
【解答】解:(1)炎热的夏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车胎内的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内能的;
(2)“转速把手”相当于我们学过的滑动变阻器,它是利用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当把加速按钮按下时,电动自行车会加速,说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增大,故电路图为A图;
(3)由表格参数可知,蓄电池的电压U=48V,蓄电池容量Q=12A h,
则该车蓄电池一次充足电可储存的能量:W=UIt=UQ=48V×12A×1×3600s=2.0736×106J。
故答案为:(1)热传递;(2)A;(3)2.0736×106。
20.【分析】(1)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机车运行。
(2)Q放=mq计算完全燃烧0.5千克的汽油放出的热量,该汽油机的效率可达到15%。W机=Q放η计算能获得机械能。
乙醇汽油属于二次能源。
(3)其电耗为16kW h/100km,W=Pt计算消耗的电能,列比例式计算本次充电可行驶里程数。
(4)若研发核动力汽车,其动力来源为小型核反应堆,反应堆内可通过铀﹣235等核燃料的核裂变释放能量。
【解答】(1)1814年乔治 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机车运行。
(2)内燃机完全燃烧0.5千克的汽油放出的热量为:Q放=mq=0.5kg×4.6×107J/kg=2.3×107J,该汽油机的效率可达到15%。能获得机械能为W机=Q放η=2.3×107J×15%=3.45×106焦;乙醇汽油属于二次能源。
(3)消耗的电能为W=Pt=160kWh=80kW h,其电耗为16kW h/100km,,解得s=500km,理论上本次充电可行驶500千米。
(4)若研发核动力汽车,其动力来源为小型核反应堆,反应堆内可通过铀﹣235等核燃料的核裂变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1)化学能;机械能;(2)3.45×106;二次能源;(3)500;(4)核裂变。
21.【分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T1~T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T2时,酶活性最高,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T2~T3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直至失活;图2是将一定量淀粉酶在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时,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T1~T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积累量升高;T2~T3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说明酶已经因高温而变性失活.
【解答】解:(1)根据图1,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存在一个峰值,这个峰值对应的温度T2就是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2)图2描述了在不同温度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产量变化:
AO段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积累量升高。
故答案为:(1)T2;
(2)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积累量升高。
22.【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CuSO4反应完,锌才能与Fe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铁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过量的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CuSO4反应完,锌才能与Fe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则固体A是铜、铁、锌,铁能被磁铁吸引,铜、锌不能,则固体B是铁。
(2)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固体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3)滤液A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亚铁;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滤液B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ZnSO4。
故答案为:
(1)铁;
(2)固体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3)ZnSO4。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3.【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解答】解:(1)实验得到的结论是: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CO2气体液化所需的最小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该同学认为:加压使CO2液化,液化时的温度与CO2密度也可能有关,因为在不同温度下,要使CO2气体液化需要不同的压强,而压强的变化会导致气体体积变化,根据密度公式ρ,质量不变时,体积变化会引起密度变化,所以液化温度与CO2密度可能有关。
(3)根据表中数据,30℃时加压可以使CO2液化,35℃时加压无法使之液化,所以CO2气体的临界温度TC的范围是30℃<TC≤35℃。
(4)CO2能作为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冷凝剂。原因如下:
优点:CO2是一种天然的气体,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也不会产生温室效应,相对廉价且较清洁,符合环保要求。缺点:CO2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较高,对设备的耐压性能要求高;其制冷效率相对较低,可能需要更大的功率来实现相同的制冷效果。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解决,例如开发适合高压环境的压缩机和优化制冷循环系统等,所以CO2有潜力作为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冷凝剂。
故答案为:(1)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CO2气体液化所需的最小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在不同温度下,要使CO2气体液化需要不同的压强,而压强的变化会导致气体体积变化,根据密度公式ρ,质量不变时,体积变化会引起密度变化,所以液化温度与CO2密度可能有关;(3)30℃<TC≤35℃;(4)优点:CO2是一种天然的气体,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也不会产生温室效应,相对廉价且较清洁,符合环保要求。缺点:CO2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较高,对设备的耐压性能要求高;其制冷效率相对较低,可能需要更大的功率来实现相同的制冷效果。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解决,例如开发适合高压环境的压缩机和优化制冷循环系统等,所以CO2有潜力作为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冷凝剂。
24.【分析】(1)根据气体除杂装置的要求,确定饱和NaHCO3溶液吸收氯化氢时的装置连接方式。
(2)依据溶解度的定义,计算配制饱和食盐水所需NaCl的质量;结合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思考提高二氧化碳吸收量从而增加NaHCO3产量的措施。
(3)根据给定温度下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差异,分析析出晶体成分不同的原因。
【解答】解:(1)装置2用于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应长进短出,补充后的装置为:。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克,所以为配制装置3中的饱和食盐水,应向100克水中至少加入36.0克NaCl固体。为了利于二氧化碳在装置3中的吸收,从而提高NaHCO3的产量,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先打开装置④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装置①中的分液漏斗活塞。
(3)充分反应后,装置③中有晶体析出。析出的晶体主要成分是NaHCO3而不是NH4Cl的原因是:20℃时,NaHCO3的溶解度9.6克远小于NH4Cl的溶解度37.2克,相同条件下,NaHCO3更容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结晶析出。
故答案为:
(1);
(2)36.0;先打开装置④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装置①中的分液漏斗活塞;
(3)20℃时,NaHCO3的溶解度9.6克远小于NH4Cl的溶解度37.2克,相同条件下,NaHCO3更容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结晶析出。
25.【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分泌过少时,血糖浓度升高,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最终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即糖尿病。
【解答】解:(1)从实验过程看,甲组创建糖尿病模型后,又分A、B两组,分别注射干细胞悬液和生理盐水,目的是对比观察干细胞悬液对糖尿病猕猴的治疗效果,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干细胞悬液对糖尿病猕猴的治疗效果。
(2)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否为糖尿病模型(糖尿病诱导剂的处理),除这一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所以乙组正常组应饲喂普通饲料,以保证与甲组在饮食条件上的一致性,只是甲组额外添加高糖、高脂成分。故表格中?处补充为饲喂普通饲料4周。
(3)因为糖尿病主要是血糖调节问题,与胰岛素分泌异常有关,所以实验中主要检测的血液指标除血糖外,还有胰岛素等物质的含量变化,通过检测胰岛素含量可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发病机制。
(4)实验中乙组不做创建糖尿病模型的处理,与甲组糖尿病模型组形成对照,能清晰地看出糖尿病模型创建及后续处理带来的差异,所以起对照作用的是乙组。
故答案为:
(1)探究干细胞悬液对糖尿病猕猴的治疗效果
(2)饲喂普通饲料4周
(3)胰岛素
(4)乙
26.【分析】(1)根据灯泡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将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据此确定滑动变阻器选用的下端接线柱;
(2)闭合开关,向右逐渐移动滑片,小灯泡逐渐变亮,突然小灯泡熄灭,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3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电压表被串联在电路中,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
(3)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4)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小灯泡用久了,钨丝会变细,电阻将变大,根据P,在2.5V电压下,小灯泡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解答】解:(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灯泡两端;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右下接线柱与电源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
(2)闭合开关,向右逐渐移动滑片,小灯泡逐渐变亮,突然小灯泡熄灭,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3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电压表被串联在电路中,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即原因是小灯泡断路;
(3)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4)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小灯泡用久了,钨丝会变细,电阻将变大,根据P可知,在2.5V电压下,小灯泡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断路;(3)电压;(4)小于。
27.【分析】(1)依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2)计泡器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来监测气体排出速度,所以导管应长进短出;气体细化器置于水族箱的位置需考虑使二氧化碳能充分与水接触,促进二氧化碳溶解,水底更有利于气体与水充分接触。
(3)对照评价量表的指标二,分析小乐自制补给器中气体排出和速度观测的情况,从而确定评价等级及依据。自制补给器通过计泡器可以观察气泡,进而观测气体排出速度,且气体能顺利排出。
【解答】解:(1)如果自制补给器所用酸液是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计泡器的导管应画为长进短出,即从左侧长导管进气,右侧短导管出气,如图所示:;将气体细化器连接在自制补给器的右侧导管上后,应将气体细化器置于水族箱的③处,因为置于水底能使二氧化碳与水充分接触,更有利于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3)评价等级:优秀。依据:小乐的自制补给器通过计泡器可以观察气泡,从而观测气体排出速度,且气体能直接排出,符合指标二中“气体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观测”的优秀标准。
故答案为:
(1)CaCO3+2HCl=CaCl2+H2O+CO2↑;
(2)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长进短出的导管;③;
(3)评价等级:优秀。依据:自制补给器通过计泡器可观测气体排出速度,且气体能直接排出。
四.解答题(共5小题)
28.【分析】(1)根据图示流程信息可得获取水的途径及尿液中的成分等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根据生态系统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解:(1)观察可知,获得水的途径有: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水蒸气冷却得到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共3条;尿液中含有的代谢废物主要有尿素、尿酸等,所以尿液净化时必须除去这些物质;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可知,转化产物为甲烷和水;
(3)生态系统需要有生产者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从而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空间站中,没有生产者,无法进行完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故答案为:
(1)3;尿素、尿酸;
(2)甲烷和水;
(3)空间站内没有生产者。
29.【分析】(1)根据G=mg先求出空载时仰望U8的重力,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再根据p求出空载时仰望U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根据题意求出一箱油能产生的电能,不计电能损失,求出汽车行驶的距离;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从增大车所受的摩擦力角度分析。
【解答】解:(1)空载时仰望U8的重力为:G=mg=3600kg×10N/kg=36000N,
空载时,仰望U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9×104Pa;
(2)由题意可知,一箱油能产生的电能为:W225kW h,
不计电能损失,车行驶的最远距离为:s826.5km;
(3)特殊情况下想进一步减小刹车距离,可以换用粗糙程度更大的轮胎,以增大摩擦力,使车快速减速,减小刹车距离。
答:(1)空载时,仰望U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9×104Pa;
(2)仰望U8一箱油发的电能让车最多行驶的距离为826.5km;
(3)若特殊情况下想进一步减小刹车距离,可以换用粗糙程度更大的轮胎。
30.【分析】(1)皮蛋中除水外含量最多的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
(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3)根据碱的性质分析。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
【解答】解:(1)皮蛋中除水外含量最多的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
(2)Na2CO3+Ca(OH)2=CaCO3↓+2NaOH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皮蛋粉中加入水,发生如下反应:Ⅰ.CaO+H2O=Ca(OH)2;Ⅱ.Na2CO3+Ca(OH)2=CaCO3↓+2NaOH,将蛋放入塑料袋里“密封保存”的目的是防止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影响品质。
(4)设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100gx 20g×16%
x≈3.5%
通过计算并查表得出皮蛋废液pH大约为表中的13.94。
故答案为:(1)蛋白质。
(2)复分解反应。
(3)防止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影响品质。
(4)13.94。
31.【分析】(1)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小金向前推滑,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由I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2)根据资料1、2,计算当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3)根据P=UI计算没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4)根据欧姆定律U=IR,当恒流源输出电流增大时,在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其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会增大。
【解答】解:(1)如图乙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资料1可知,电路中电流即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小金向前推滑块,滑片向右移,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由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根据资料1、2,滑片从1厘米推到2厘米时,△Rp=1Ω,电压变化△U=0.1V。由△U=I△R得电路中的恒定电流I=01A;
(3)滑块向前推动20厘米时,滑动变阻器Rp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20Ω,此时滑动变阻器RP消耗的电功率为:P=I2Rp=(0.1A)2×20Ω=0.2W;
(4)根据欧姆定律U=IR,当恒流源输出电流增大时,在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其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会增大,即推动滑块相同长度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值会更大,所以装置的灵敏度会提高。
故答案为:(1)变大;(2)0.1;(3)0.2W;(4)增大。
32.【分析】(1)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据此分析;
(2)公式的表达式为:F1l1=F2l2,即:=,据此分析;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ω100%进行计算。
【解答】解:(1)分析杠杆类型需要判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对于桔棒,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水桶时,动力作用点在绳子与桔槔的连接点,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是水桶及水的重力,作用点在水桶重心,阻力臂是从支点到水桶重心的垂直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为省力杠杆。所以桔棒为省力杠杆;
(2)设瓶子的容积为V,水的密度ρ水=1g/mL,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g/m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这里F1、F2分别为动力和阻力,L1、L2分别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在A点固定线块,设线块对杠杆的拉力为FA,瓶子在B点时,FALA=ρ水VgLB;瓶子在C点时,FALA=ρ酒精VgLC。因为FALA不变,ρ水VgLB=ρ酒精VgLC,带入相关数据可得LC=1.25LB,所以LC>LB,C点应在B点的右侧;
(3)已知瓶子的容积V=100mL,20℃时食盐溶液密度ρ=1.2g/mL,根据m=ρV可得溶液质量m=1.2g/mL×100mL=120g。又已知该食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4%,溶质质量分数公式ω100%,则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120g×26.4%= 31.68g。
故答案为:
(1)省力;
(2)C点应在B点的右侧;
(3)31.68g。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