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木兰诗(二) 课时练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 木兰诗(二) 课时练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14:4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兰诗(二)
 “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亦担重任。”我们常用“巾帼英雄”指“女英雄,女中豪杰”,“巾”和“帼”其实是指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饰物。一提到巾帼英雄,你脑海中能浮现出哪些人物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巾帼英雄木兰的故事。
【基础堂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云鬓(  )
辔头(  ) 鞍鞯(  ) 鸣溅溅(  )
金柝(  ) 军帖(  ) 十二转(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唯闻女叹息 唯:     
(2)旦辞爷娘去 旦:     
(3)朔气传金柝 朔:     
(4)策勋十二转 策勋:    
(5)问女何所忆 忆:     
(6)关山度若飞 度: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阅读课文第六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5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6选段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7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素养日清】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
  【乙】题 木 兰 庙
杜 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有删改)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    
(2)双兔傍地走 走:    
(3)少习骑,长而益精 益:    
(4)木兰乃易男装 易: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10【甲】【丙】两文均写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请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
11选出对【乙】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一个“作”字既突显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生动描绘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B.“梦里曾经与画眉”借取《木兰诗》“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借助梦境,让木兰整理红妆。
C.“几度思归还把酒”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几度”二字表现出内心矛盾的深刻性。
D.“把酒”“祝明妃”写出木兰对明妃的敬慕之情,运用对比手法,使木兰和昭君神交千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寨土堡于要隘①,树帜曰“谢庄团练冯”。……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②,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③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④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⑤,所当⑥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拏斗⑦,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①要隘:险要的地方。②结束而出:整装出发。③舁(yú)炮:抬着大炮。④鸷(zhì):凶狠。⑤斫(zhuó):砍杀。⑥当:对打。⑦拏(ná)斗:交战。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三保勇而多艺      以:    
(2)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率:    
(3)去村四里有森林  去: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
(2)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
14结合文章内容,比较冯婉贞与花木兰的异同。
参考答案
基础堂清
1.zhù hán bìn pèi jiān jiān tuò tiě zhuǎn
2.只 早晨 北方 记功 思虑、思量 越过
3.B
4.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5.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坐、脱、着、理、帖
6.表现出木兰与家人团聚、重回女儿身份的喜悦心情。
7.伙伴的“惊忙”衬托出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不易以及她巧妙掩饰自身性别的机智,更突出了木兰的勇敢和坚毅。
素养日清
8.(1)只,仅仅 (2)跑 (3)更加 (4)换上
9.(1)(木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10.【甲】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丙】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11.D 解析:不是对比手法,而是烘托手法。
【丙】文参考译文:
  木兰,是古代的一位民间女子。(她)年少时就学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骑术更加精湛。恰逢可汗征兵,她父亲的名字在征兵的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依次应当出征。因为她的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去从军,木兰于是换上男装,购买鞍具和马匹,代替父亲从军打仗。(她)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辗转作战,驰骋疆场共十二年,多次建立奇功。啊!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这件事之后,因此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12.(1)因为 (2)率领 (3)距离
13.(1)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
(2)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困住我们,赶快追赶,不要错失良机!
14.同:都是女英雄,都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异:木兰是为了尽孝和履行家庭责任而选择替父出征;冯婉贞主要是为了抵御英法联军的侵略,保护家乡谢庄百姓的生命。
【参考译文】
  在距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围绕着村庄居住的人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鲁人,精通射击之技。(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大家)推选(他)为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的旗帜。……于是冯婉贞率领着许多少年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手持雪亮的钢刀,行动敏捷得像猿猴一样。距离(谢庄)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冯婉贞)拔刀跃起,率领众人袭击敌人。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冯婉贞等人。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困住我们,赶快追赶,不要错失良机!”于是众人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谢庄于是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