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9 11:30:21

文档简介



niho
准考证号
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届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
、/
化学
鸢(开特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中分于改八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St小日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长大宋○
踏于申好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O~16Na~23K39Zn~65
惊,山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州。,
心(()》外二
1.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味,
A.燃放浏阳花炮时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0
B.制作长沙湘绣使用的蚕丝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醴陵釉下五彩瓷在烧制时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
D.湘西苗族银饰表面变黑主要是因为Ag转化成了AgS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时温度计下部插人反应液中.B.将烧碱保存于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产
C.用浓氨水溶解试管壁上的银镜,中“入D.用乙醇处理掉钠钾残渣
3.我国科学家揭示了在中性水生环境中,微生物介导雌黄(A$S)和雄黄(AsS)矿物的氧化溶
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西风悦通式心球.
A在生物氧化过程a中,“AsS4→AsO2,S2”时As发生了还原
反应
生物氧化过程
As S:As,S
B.在非生物氧化过程b中,“AsO2→AsO”生成1 mol AsO月时
非生物氧化过程
转移5mol电子
A0,S2
C.在生物氧化过程a和b中,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D.在非生物氧化和生物氧化过程中,SO 都是氧化产物
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4.Janthinoid A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张鹏课题组从微紫青霉菌中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展现出了体
内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Me为甲基,Ac为乙酰基
0
C二CH),下列关于Janthinoid A的说法错误的
A该有机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
AcO
B.该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C.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4molH2加成
D.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120 g NaOH反应
COOMe
5.我国众多珍贵文物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西汉文物丝缕玉衣中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若某种硅酸盐Ca2 Mgs SisO22(OH)2中Si的
化合价为十4价,则1mol该硅酸盐含SO数目为32NA
B.清代广彩瓷碟的制作原料包含高岭土[Al2Si2O(OH)4],1molA2S2Os(OH)4含金属离子
数目小于2NA
C.宋代大铜钟的俦造原料为铜合金,若用足量稀硝酸溶解铜合金,产生2.24L(标准状况)O
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
D.佛山祖庙的三雕两塑(砖雕、木雕、石雕、陶塑、灰塑)闻名遐迩,木雕常使用樟木。1ol
分子式为CHs的单萜类化合物(不含环状结构),含有碳碳双键数目最多为3NA
6.已知二氧化氯(C1O2)为新型绿色消毒剂,沸点为9.9℃,可溶于水、有毒,浓度较高时易发生爆
炸。利用CO2与H2O2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少量NaC1O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浓硫酸+50%甲醇溶液
1,0、+NaOH

NaOH溶液
-NaClO


A.实验中通人CO2气体的目的是稀释CO2,防止发生爆炸
B.配制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液时,应将甲醇倒人浓硫酸中,同时不断搅拌
C.装置乙中应使用热水浴,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装置乙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7.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SO
B
银氨溶液和有机物X共热,产生银镜
X一定是醛类
向含有酚酞的Na,CO,溶液中滴加Ca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Na,CO,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溶液红色变浅
D
向FeCl溶液中滴加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FeCl表现氧化性
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届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2
4
6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B
B
B
D
D
C
D
1.B【解析】火药燃烧和爆炸时,产生气体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A项正确;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错
误;醴陵釉下五彩瓷在烧制过程中,釉料中的金属氧化物在高温等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氧
化还原反应等,从而使瓷器呈现出绚丽的色彩,C项正确;银饰在长期佩戴过程中表面变黑,主要是因为银与空
气中的硫化氢发生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硫化银(AgS),D项正确。
2.C【解析】实验室制乙烯需要控制反应液温度为170℃,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液中,该操作正确,A项不符合题
意;烧碱与玻璃塞中二氧化硅反应,会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故用橡胶塞,B项不符合题意;浓氨水不能溶解
银镜,应选用稀硝酸溶解银镜,该操作错误,C项符合题意;钠、钾能与乙醇反应且反应较温和,用乙醇处理钠钾
残渣安全合理,该操作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3.D【解析】“As,S→AsO万,S-”,As的化合价由十2价升至十3价,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AsO2
AsO月”生成1 mol AsO时转移2mol电子,B项错误;在生物氧化过程中有微生物参与,微生物在温和条件
下(20一30℃)活性最高,在高温下微生物变性,失去活性,反应速率降低,C项错误;在生物氧化和非生物氧化
两种转化中,硫元素由一2价升至十6价,生成SO星,故SO星是氧化产物,D项正确。
4.C【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酯基(COOCH),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
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B项正确;酯基中碳
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加成,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olH2加成,C项错误;该分子含
3个酯基,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消耗3 mol NaOH,即120 g NaOH,D项正确。
5.B【解析】Caz Mgs Sis O2z(OH)2改写成氧化物形式:2CaO·5MgO·8SiO2·H2O,1 mol SiO2含4 mol Si-一O,
1 mol Ca2 Mgs SisO2(OH)2含32 mol Si-一O,A项正确;Al2SiO5(OH)4改写成氧化物形成:Al2O3·2SiO2·
2H2O,金属离子是A13+,1 mol Al2Si2O(OH)4含A13+为2mol,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NO的物质的
量为0.1mol,根据还原反应式4H+NO5十3e-一NO个+2H2O,生成0.1 mol NO时转移0.3mol电子,
C项正确;10个碳原子的饱和链烃分子式为C1H22,相对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链烃,CH6分子缺6个氢原子,
若不含碳碳三键,则每缺少2个氢原子,增加1个双键,故CH16分子含碳碳双键数最多为3个,D项正确。
6.A【解析】在装置甲烧瓶中用CHOH和NClO3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可制得ClO2,C1O2浓度过高时易发生
爆炸,需要通入CO2气体稀释ClO2,生成的C1O2在装置乙中和H2O2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少量NClO2,丙用于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实验中通入CO2气体的目的是将CO2稀释,防止其浓度过高引起爆炸,A正确;由
于甲醇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浓硫酸稀释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故配制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液时,应将浓硫酸
倒入甲醇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C1O2的沸点为9.9℃,若装置乙中使用热水浴,将
加快CIO2的挥发而造成损失,故装置乙应使用冷水浴或者冰水浴,C错误;装置乙发生的反应中,CIO2为氧化
剂,H2O2为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2C1O2~H2O2,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错误。
7.C【解析】Ag、SO、CO等与BaC2溶液反应都能产生白色沉淀,A项错误;醛基、甲酸、甲酸酯、葡萄糖和
麦芽糖等都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错误;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发生反应Ca+十CO一CCO3¥,溶液
红色变浅,说明碱性减弱,CO水解平衡逆移,由此说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十HO一HCO。十
化学参考答案一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