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孙权劝学(一)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 孙权劝学(一)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14: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一)
 穿越千年,让我们走进《孙权劝学》的故事,看孙权如何以智劝学,让大将吕蒙从“吴下阿蒙”蜕变为学识渊博的人。这不仅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激励我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的生动材料。
【基础堂清】
1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节选自《    》,该书是    (朝代)政治家、史学家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    》《    》《    》《    》等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好处,益处
B.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以为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难道
D.孰若孤        孰:谁,哪个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孤掌难鸣
B.见往事耳    喜闻乐见
C.及鲁肃过寻阳  由近及远
D.肃遂拜蒙母   称心遂愿
4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    ”。
(2)孙权劝学时所提供的学习方法是“    ,    ”。
(3)孙权劝学的结果是“    ,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学完本课后,学习小组对古代称谓进行了讨论,请你补全下面对话。
小语:我发现古人在称谓方面很有讲究。主要分为敬称和谦称两大类,如,为表尊敬,常用“    ”“    ”称呼他人父母,而为表自谦,常用“    ”“    ”称呼自己的父母。
小文:的确是这样,《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客人尊称元方父亲为“    ”,元方则谦称自己父亲为“    ”。
我:除了敬称和谦称外,关系亲近的人之间也可以用爱称,如《孙权劝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中,“卿”多指古代君对臣的爱称,这里表示 。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8请写出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9本文虽短,却讲了四个故事,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10根据文意说说文中三个人物各自的特点。
11品味人物语言描写,理解人物态度和心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态度 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
(2)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中可以看出鲁肃怎样的心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理
12本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13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素养日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文中的吕蒙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下面链接材料中的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吕蒙遇到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孙权和董遇是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的
【链接材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译注》,有删改)
15如果从孙权、吕蒙和董遇三人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读书群,你会选择谁 请仿照示例,结合课文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示例:我选择孙权。因为他喜欢读书并涉猎广泛,善于激励和表扬他人读书,能够有针对性地推荐阅读书目和读书方法。
参考答案
基础堂清
1.(1)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战国
(2)易 诗 书 礼 春秋
2.B 解析:“以”意为用。
3.C 解析:A.掌管/手掌;B.了解/看见;C.到,等到/到;D.于是/成功,实现。
4.B 解析:B项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根据句意,正确的停顿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5.(1)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6.(1)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2)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3)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读书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兄长知晓事物怎么这么晚啊!
7.令尊 令堂 家父(家严) 家母(家慈) 尊君
家君 朋友之间的爱称
8.①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薄。②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9.①孙权劝学。②吕蒙就学。③吕蒙与鲁肃论议。④吕蒙与鲁肃结友而别。
10.孙权:对部下要求严格,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吕蒙:知过能改,坦诚豪爽。鲁肃: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非常高兴。
11.(1)表现了孙权郑重、严肃的态度。反映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但严厉中又见关心,并对吕蒙寄予厚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的心理。
(2)吕蒙的进步、变化很大,与之前判若两人,鲁肃既感到吃惊,又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和赞许,表现出鲁肃惊异、赞许的心理。
(3)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回应。表现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的心理。
12.示例: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论议”和“结友”一事,从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进步很快。鲁肃为此折服,与其“结友”。
13.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②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素养日清
14.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榜样,鼓励吕蒙抽出时间粗略浏览以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应挤出时间来学习,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
15.示例一:我选择吕蒙。因为他虚心听取他人的读书建议,并积极付诸行动;读书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学识渊博,能够学以致用。
示例二:我选择董遇。因为他是个真正爱好读书的人,认为反复读书,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义理;并且会灵活利用各种空闲时间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