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22:35:04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
A.北冥(mínɡ)有鱼,其名为鲲(kūn)。
B.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D.鲦(dí)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子之不知鱼之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C.“鹏”的形象出自《庄子》, 对后世影响深远,“九万里风鹏正举”就用了这一意象。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成语“鲲鹏展翅”起源于《庄子》中的传说,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5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北冥有鱼》中表现鹏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鹏之背 , 不知其几千里也 ; 怒而飞 , 其翼若垂天之云 ”。
(2)《北冥有鱼》中与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 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课内阅读】
(一)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用力鼓动翅膀飞行,它的翅膀好像是悬挂在天空的云。 
8庄子的作品往往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译文: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是有所凭借的。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问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我不是你,固然不了解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了解鱼儿是否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10对“安”字的理解是理解文意的关键,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选文开头惠子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是什么意思 简述理由。
答: 此句中的“安”是“怎么”的意思,是反问语气,因为惠子不同意庄子的看法,所以用反问语气。 
(2)选文结尾处,庄子对“汝安知鱼乐”里的“安”是怎么理解的 简述理由。
答: 此句中的“安”是“哪里”的意思,是一般疑问语气,庄子在此偷换了概念,后面句子中的“濠上”就是说明地点(或者方式)的。 
【拓展阅读】
  《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庄子的文笔简练而富有想象力,选文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缩影。庄子自己行走于山中,见到大木的情景,隐喻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于“大”与“小”、“有用”与“无用”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庄子独特的文学魅力。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①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②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③;一上一下,以和④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⑤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注释】①竖子:童仆。②奚:哪个。③专为:不主于一端。④和:中和,与外物相和谐。⑤物物:按物本性去主宰支配物。
1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问其故/舍于故人之家
B.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伐竹取道
C.贤则谋/聚室而谋
D.弟子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2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
昨 日 山 中 之 木 以 不 材 得 终 其 天 年 今 主 人 之 雁 以 不 材 死。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1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译文: 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天道却并非真正与天道相合,因此还是不能免于受累。 
(2)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
译文: 你想聚合,别人就使你分离;你想成功,别人就要破坏;你穷困,别人就压制你;你尊贵,别人就非议你;你要有所作为,别人就要损害你;你贤能,别人就会谋算你;你没出息,别人就欺负你。 
14庄子从伐木和杀雁这样的日常小事中悟出了怎样的处世哲理
答: 看待事物不可拘泥不变,要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灵活变通。 
15仲尼中学开展“初识诸子百家”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结束后,张行同学根据诸子百家的思想,拟写了下联。请你根据上联提供的内容拟一个上联。
上联内容:儒家的圣人孔子主张仁政教化,亚圣孟子宣扬性善学说。
上联: 儒家孔子孟子主张仁政宣扬性善 
下联:道家老子庄子从法自然追求虚无
(2)请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诸子百家中的庄子。
示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答: 庄子,名周,字子休,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ɡ)有鱼,其名为鲲(kūn)。
B.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D.鲦(dí)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子之不知鱼之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C.“鹏”的形象出自《庄子》, 对后世影响深远,“九万里风鹏正举”就用了这一意象。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成语“鲲鹏展翅”起源于《庄子》中的传说,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5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北冥有鱼》中表现鹏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 ; , ”。
(2)《北冥有鱼》中与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
【课内阅读】
(一)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8庄子的作品往往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问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0对“安”字的理解是理解文意的关键,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选文开头惠子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是什么意思 简述理由。
(2)选文结尾处,庄子对“汝安知鱼乐”里的“安”是怎么理解的 简述理由。
【拓展阅读】
  《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庄子的文笔简练而富有想象力,选文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缩影。庄子自己行走于山中,见到大木的情景,隐喻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于“大”与“小”、“有用”与“无用”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庄子独特的文学魅力。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①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②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③;一上一下,以和④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⑤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注释】①竖子:童仆。②奚:哪个。③专为:不主于一端。④和:中和,与外物相和谐。⑤物物:按物本性去主宰支配物。
1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其故/舍于故人之家
B.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伐竹取道
C.贤则谋/聚室而谋
D.弟子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2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
昨 日 山 中 之 木 以 不 材 得 终 其 天 年 今 主 人 之 雁 以 不 材 死。
1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2)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
14庄子从伐木和杀雁这样的日常小事中悟出了怎样的处世哲理
15仲尼中学开展“初识诸子百家”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结束后,张行同学根据诸子百家的思想,拟写了下联。请你根据上联提供的内容拟一个上联。
上联内容:儒家的圣人孔子主张仁政教化,亚圣孟子宣扬性善学说。
上联:   
下联:道家老子庄子从法自然追求虚无
(2)请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诸子百家中的庄子。
示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