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真题汇编】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真题汇编】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14: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真题汇编】现代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23-24二年级下·四川绵阳·期末)读一读,做一做。
猴子验血
花狗医生让猴子化验员给动物验血。
病人真多呀!蜘蛛、蜗(wō)牛、小虾、蚯蚓……全都来了。猴子化验员把它们的血抽出来放在一根根玻璃管(ɡuǎn) 里。
花狗医生看化验结果出来了,可是玻璃管上一个名字也没有。原来猴子忘了写名字,它心急如焚(fén),大声地哭起来。
花狗说:“别急,青绿色的是蜘蛛的血,淡蓝色的是蜗牛的血,青色的是小虾的血,玫瑰(méi ɡui) 色的是蚯蚓的血。”猴子听了,细心地在玻璃管上写名字,说:“今后,我一定要认真!”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短文写的是 医生叫 化验员给动物验血。(填番号)
A.猴子   B.花狗
3.病人真多,有蜗牛、 、 和 。
4.结合上下文,我知道“心急如焚”的意思是 (填番号)
A.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B.心里有一团火在燃烧
5.蜘蛛的血是 色的,蜗牛的血是 色的,小虾的血是 色的,蚯蚓的血是玫瑰色的。
(23-24二年级下·福建莆田·期末)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班造伞佚名
①以前没有伞。夏天,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地痛;雨天,会把衣服淋湿。鲁班想:要是有个东西,能遮太阳又能挡雨,该多好!
②他看见一个孩子将荷叶倒过来顶在脑袋上。鲁班问:“你顶张荷叶干什么呀?”他说:“我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鲁班抓过荷叶,朝头上一翠,又轻巧又凉快。他赶紧跑回家,找了根竹子,劈成细细的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架子;又找了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架子上。“好啦!”他高兴得叫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轻巧。”
③鲁班让妻子试试。妻子说:“不错,但一直拿着它走路,不方便。能把它收拢起来才好。”鲁班听完,动手把它改成可以活动的,这就是伞。
6.文中写鲁班造出“羊皮伞”时心情的词语是 ,我还知道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
7.鲁班是怎么造伞的?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劈竹子)→( )→( )→( )→(改成可活动的)
8.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鲁班看到孩子将荷叶倒着顶在脑袋上而有了做伞灵感。( )
(2)鲁班做出来的伞只能遮太阳,不能挡雨。(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鲁班的想法,写出了鲁班造伞的原因。( )
(4)妻子认为鲁班一开始的发明不方便,要能收拢才好。( )
9.(23-24二年级下·广西柳州·期末)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小猴戴眼镜
①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小猴问她们为什么要戴眼镜。妈妈和奶奶不慌不忙地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②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儿摔一跤。他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③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老了,戴的是老花眼镜;妈妈呢,戴的是近视眼镜。你的眼睛好好的,干吗要戴眼镜呢?”
④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清楚楚——( ) 迫不及待——( )
(2)第3自然段中加点字“老”的意思是( )。(填序号)
①年岁大,跟“少”“幼”相对 ②陈旧的 ③经常,总是
(3)文中介绍的两种眼镜分别是 和 。
(4)奶奶和妈妈戴了眼镜以后,能把东西 。
(5)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3-24二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课外阅读。
骆驼和羊
①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ǎi)。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②他们俩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面都有国墙,里面种了很多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拾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拾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shū)。
③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骆驼摇了摇头,也_______
④于是,他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0.读了短文我知道骆驼长得 ,羊长得 。
11.我能填一填。
①羊 ②骆驼 ③老牛
短文先写了 证明高比矮好,再写 证明矮比高好。最后,他们找 评理。
12.我能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13.骆驼和羊为了证明自己说得对,分别做了什么事?用“ ”画出骆驼做的事,用“ ”画出羊做的事。
(23-24二年级下·贵州铜仁·期末)课外阅读。
跳着听和跳着讲
①小刺猬上课有几个坏习惯,他爱讲话,爱做小动作,还爱胡思乱想。
②一天,熊先生来上语文课。熊先生年纪很大了,背也有点儿驼了。他吃力地一页页翻着书,认真地讲着。其实,这时小刺猬的心早已飞到窗外的小树上去了,那里有两只小鸟正在吃果子……熊先生讲完了一篇课文,他停了一下,说:“下面这篇课文有几段很好懂,你们自己看,我要跳着讲了。”
③小刺猬没听到前面的话,只听到最后半句。他吃惊地对小松鼠说:“可怜的熊先生,他站着讲已经够累了,为什么要跳着讲呢?他跳得动吗?”这话全班同学都听到了,大家捧腹大笑。熊先生也笑着说:“谢谢你对我的同情,正因为你是跳着听课,所以才会认为我要跳着讲课了,其实我是跳不动的……”
14.“跳”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15.除了文中加点的“捧腹大笑”,请你再写出一个表示笑的词语: 。
16.当熊先生在认真地讲课时,小刺猬在干什么?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7.熊先生的“跳着讲”指( ),而小刺猬却认为是( )。(填序号)
①一边跳,一边讲课 ②课文好懂的地方不讲了,让大家自己看
18.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刺猬说些什么?
(23-24二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阅读。
尖尖的草帽
金 波
①下过一阵雨以后,太阳又出来了。
②我看见一只蜻蜓在阳光里飞翔。它的翅膀很亮,像镀上了一层金子。
③我眯着眼睛看着它飞来飞去。它一会儿在空中盘旋;一会儿任意变换角度,在空中疾飞;一会儿在空中垂直上升、下降。
④它一点儿也不怕我,它追着我飞。我好像还听到了它扇动翅膀的声音。
⑤我猜想:它一定是要落到我尖尖的草帽上;它一定是把我的草帽当成了一间小草房尖尖的屋顶了吧!
⑥我停住脚步。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
⑦哎,可惜,它飞走了。
⑧我又想:它一定是没有看见我的微笑,要不然,它准会又飞回来,落到我尖尖的草帽上。
19.我会朗读(把正确序号写在括号里)
我看见一只蜻蜓在阳光里飞翔。
① ② ③
读这句话时,强调谁看见,应重读( );强调在哪里飞翔,应重读 ( );强调看到什么,应重读( )。
20.我会照着文中画“ ”的句子仿写。
妈妈回到家,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忙个不停。
21.作者看到蜻蜓飞来了,又飞走了,心里总想着蜻蜓能落到尖尖的草帽上。你能找到文中两处写作者心里想的句子吗?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2.这篇短文藏在《 》这本书里。请你在目录中找到本文的标题,划上横线。要想在书中读本文的内容,要从第 页开始读。
(23-24二年级下·广东汕头·期末)阅读。
小草
①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②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予什么,宁愿为人们做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
③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2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句。
24.文章按照 、 、 、 的顺序写小草。
25.从文中找出“严寒”的反义词。
严寒——( )
26.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画出来。
(23-24二年级下·山东潍坊·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翻山越岭”的水果
①汉朝以后,葡萄、石榴的种子都从西域传了过来,人们能品尝到的水果越来越多。
②其实,葡萄最早是入药用的,口味不太好。后来经过了人工培育,才变得圆滚滚、甜滋滋的。石榴也很受古人喜欢,晶莹剔透的石榴子像玛瑙一样,挨在一起就像石榴妈妈的孩子。
27.葡萄、石榴的种子是 以后,从 传过来的。葡萄最早是 用的。
28.照样子,写一写。
圆滚滚(ABB)
赫赫有名(AABC)
晶莹剔透的石榴子像玛瑙一样,挨在一起就像石榴妈妈的孩子。

29.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爱( ) 品味( ) 培养( )
30.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后来经过了人工培育,才变得圆滚滚、甜滋滋的。( )
A.通过 B.经历的过程
(2)其实,葡萄最早是入药用的,口味不太好。( )
A.实在,确实 B.实际上,事实上
(23-24二年级下·辽宁沈阳·期末)我会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分苹果
小熊家的苹果熟了,他请来了小伙伴们一起品尝。小熊从树上摘下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谁先吃呢?
小鹿说:“我给苹果树浇水施肥,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猴说:“冬天,我给果树穿上厚厚的稻草衣。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猫说:“果子闹虫害的时候,我喷洒过药水,把虫子杀死了。这个大苹果就给我吃吧。”
怎么办呢?小熊眼朱一传,把苹果切成了六块,挑了两块最大的递给了爸爸、妈妈。哦!小伙伴们明白了: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幸福的。
31.短文共 ( )个自然段。主要写苹果熟了, 的故事。
32.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 )一( ) ( )一( )
33.读短文,将文中的动物填在括号内。
( )经常给苹果树浇水施肥;苹果树生病了,( )给它喷药水杀虫;苹果熟了,( )从树上摘下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分给大家吃;冬天,( )给苹果树穿上厚厚的稻草衣。
34.小伙伴们明白了什么呢?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3-24二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阅读理解
甜甜的小草(节选)
①春天来了,山野里钻出了嫩绿的小草。阵阵微风吹来,带着春天的香味儿。
②春天第一只金色的小蜜蜂飞来,落在细细的草尖上:“你好啊,小草!”
③小草赶忙回答:“你好啊,小蜜蜂!”
④“你这里怎么看不见一朵小花啊?”小蜜蜂一面向四周张望着,一面这样问。
⑤小草很不好意思:“真对不起,我也许是一株不会开花的小草吧!”
⑥小蜜蜂什么也没说,悄悄地飞走了。
……
⑦第三天,小蜜蜂又飞到这片草地上,仍落在那细细的草尖上,小蜜蜂 地对小草说:“啊,小草,祝贺你开花了!”
⑧真的,这次小草真的发现自己举着一朵比米粒儿大不了多少的小花儿,那颜色也是淡淡的。他很不好意思,谁会喜欢他这么不显眼的小花呢!
⑨小蜜蜂落在小草花上,久久地不愿离开。小蜜蜂说:“小草,我喜欢你,我从你的小花里也采到了蜜啊!”
⑩当小草知道了自己的小花里也能采到蜜的时候,他觉得心里甜甜的,很幸福。
35.第⑦自然段的横线上可以填上词语( )
A.兴高采烈 B.自言自语 C.难为情 D.恋恋不舍
36.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张”和“望”都表示 的意思,联系课文“张望”的意思是 ,像这样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我知道还有“教诲”和“ ”。
37.选文讲了 和 的故事,第 自然段写小草发现自己开花了。
38.小蜜蜂为什么喜欢小草?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了短文,我觉得这是一只 的小蜜蜂。
39.小草的心里为什么甜甜的,很幸福?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小草的花开得非常美丽。 B.自己能为别人提供帮助。
C.小蜜蜂在小草花里采到蜜。 D.小草发现了自己也会开花
《【期末真题汇编】现代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4/四 2. B A 3. 蜘蛛 小虾 蚯蚓 4.A 5. 青绿 淡蓝 青
【导语】这篇短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猴子化验员和花狗医生置于动物医院的情境中,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场验血小插曲。故事简单明了地传达了注意细节和认真负责的重要性,通过猴子忘记标注血液名字、心急如焚及得知解决方案后的自我反省,向读者展示了错误后的成长过程。文本语言浅显,结构清晰,以色彩作为血液的辨识符号,既便于小读者理解,又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
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自然段指文艺作品中作者根据作品内容和主线进度安排的独立的一段文字。根据自然段的特征,每个自然段开头会有空两格,因此,本篇文章共有四个自然段。
2.本题考查文章信息提取。
联系文章第①段“花狗医生让猴子化验员给动物验血”可知,医生是花狗,猴子是化验员。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提取。
联系第②段“蜘蛛、蜗牛、小虾、蚯蚓……全都来了”可知,病人有蜘蛛、蜗牛、小虾、蚯蚓等。
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心急如焚”在文章第③段“原来猴子忘了写名字,它心急如焚,大声地哭起来”中。其中,心的意思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急的意思是焦燥。如的意思是像,相似,同什么一样。焚的意思是烧。联系语境“猴子忘了写名字”“大声地哭起来”可知,“心急如焚”的意思是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故选A。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联系文章第④段“青绿色的是蜘蛛的血,淡蓝色的是蜗牛的血,青色的是小虾的血,玫瑰色的是蚯蚓的血。”可知,蜘蛛的血是青绿色的,蜗牛的血是淡蓝色的,小虾的血是青色的。
6. 高兴 快乐 7. 扎架子 剪羊皮 蒙架子 8. √ × √ √
【解析】6.本题考查的是找关键词语和近义词。
读一读短文,文章第②段写了鲁班造出了“羊皮伞”。因此,可以在第②段中找出描写鲁班心情的词语“高兴”。“高兴”的意思是愉快而兴奋。它的近义词是愉快、快乐等。
7.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文章第②段“他赶紧跑回家,找了根竹子,劈成细细的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架子;又找了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架子上”可知,鲁班造伞的过程是先劈竹子,其次扎架子,然后剪羊皮,再蒙架子上。根据文章第③段“鲁班听完,动手把它改成可以活动的,这就是伞”可知,鲁班造伞的最后一步是把伞改成可活动的。
8.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理解。
(1)根据文章第②段“鲁班问:‘你顶张荷叶干什么呀?’他说:‘我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鲁班抓过荷叶,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可知。鲁班看到孩子头顶荷叶才有了造伞的灵感。题干叙述正确。
(2)根据文章第②段“他高兴得叫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轻巧。’”可知,鲁班造出来的伞既可以挡雨,又可以遮太阳。题干叙述错误。
(3)文中画线句子在文章第①段“要是有个东西,能遮太阳又能挡雨,该多好”。结合文章第②段“他高兴得叫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轻巧。’”可知,鲁班造伞是为了有个东西,能遮太阳又能挡雨。题干叙述正确。
(4)根据文章第④段“妻子说:‘不错,但一直拿着它走路,不方便。能把它收拢起来才好。’”可知,妻子认为鲁班一开始造出的伞不方便收纳,能收拢才好。题干叙述正确。
9.(1) 模模糊糊 不慌不忙
(2)①
(3) 老花眼镜 近视眼镜
(4)看得清楚
(5)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详解】(1)本题考查反义词。
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结合文中第②段“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可知“模模糊糊” 指看不清事物的状态或样子,给人一种模糊、不清晰的感觉。与清清楚楚意思相反。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结合文中第①段“妈妈和奶奶不慌不忙地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可知“不慌不忙” 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与迫不及待意思相反。
(2)本题考查多义字。
结合文中第③段“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老了,戴的是老花眼镜;妈妈呢,戴的是近视眼镜。”可知加点字 “老” 的意思是年岁大,跟 “少”“幼” 相对。故选①。
(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中第③段“对小猴解释说:“奶奶老了,戴的是老花眼镜;妈妈呢,戴的是近视眼镜”可知文中介绍的两种眼镜分别是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
(4)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中第①段“小猴问她们为什么要戴眼镜。妈妈和奶奶不慌不忙地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可知奶奶和妈妈戴了眼镜以后,能把东西看得清楚。
(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文章第①段小猴看到妈妈和奶奶戴眼镜,第②段小猴自己尝试戴眼镜却出现不好的情况,第③段猴妈妈向小猴解释妈妈和奶奶戴的眼镜不同以及小猴眼睛好不需要戴眼镜。而第④段的这句话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小猴戴眼镜这一事件,得出了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它基于前面小猴的具体经历,说明了不能看到别人用某个东西合适,就认为自己用也合适,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强调了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判断和选择,不能盲目跟从他人。故文中表明道理的语句在第④段: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0. 高 矮 11. ② ① ③ 12.不肯认输 13.园子四面都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
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
【解析】1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①自然段中的句子“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可知,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清,最后只好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联系第②自然段内容,可知短文先写了骆驼为“证明高比矮好”,抬头吃到高处的树叶;联系第③自然段内容,可知羊为“证明矮比高好”,穿过又窄又矮的门进入园子里吃草;联系第④自然段内容可知,最后他们俩找到老牛评理。由此可知答案为先写了骆驼证明高比矮好,再写羊证明矮比高好,最后找老牛评理。故答案为:②①③
1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短文,联系上文第②自然段中羊对于骆驼的说法的反应“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再结合下文第④自然段中的句子“他们俩找老牛评理”可知,骆驼对羊的说法也不认同,所以横线上应补充的内容是“不想认输”。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从第②自然段“园子四面都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可知写出了骆驼做的事。从第③自然段“ 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可知写出了羊做的事。
14. T tiao 六/6 15.示例:哈哈大笑 16.这时小刺猬的心早已飞到窗外的小树上去了,那里有两只小鸟正在吃果子…… 17. ② ① 18.示例:小刺猬,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能三心二意。
【解析】14.本题考查查字典。
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
“跳”用音序查字法,音序为“T”,音节为“tiao”;
部首查字法,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多用于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和释义时应用。
“跳”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字的部首“足”,再查这个字除去部首后的笔画数,除去部首还剩6画。
15.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
表示“笑”的词语有: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哄堂大笑、喜笑颜开、有说有笑、谈笑风生等。
16.本题考查语句的筛选。
阅读短文,结合第②自然段中句子“其实,这时小刺猬的心早已飞到窗外的小树上去了,那里有两只小鸟正在吃果子……”可知答案。
17.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句子“熊先生讲完了一篇课文,他停了一下,说:‘下面这篇课文有几段很好懂,你们自己看,我要跳着讲了。’”可知,熊先生的“跳着讲”是指“课文好懂的地方不讲了,让大家自己看”,故选②;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句子“他吃惊地对小松鼠说:‘可怜的熊先生,他站着讲已经够累了,为什么要跳着讲呢?他跳得动吗?’”可知,小刺猬认为的“跳着讲”是指“一边跳,一边讲课”,故选①。
18.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故事里的小刺猬因为上课不认真闹了笑话。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学小刺猬,做事情一定要认真。故可以从“提醒小刺猬上课要认真听讲”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示例:小刺猬,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不要胡思乱想啊。
19. ① ③ ② 20. 扫地 洗衣服 收拾房间 21.我猜想:它一定是要落到我尖尖的草帽上;它一定是把我的草帽当成了一间小草房尖尖的屋顶了吧!
我又想:它一定是没有看见我的微笑,要不然,它准会又飞回来,落到我尖尖的草帽上。 22.一起长大的玩具 尖尖的草帽 32
【解析】19.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强调谁看见,应重读“我”,故选①;
强调在哪里飞翔,应重读“在阳光里”,故选③;
强调看到什么,应重读“一只蜻蜓”,故选②。
20.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第③段“它一会儿在空中盘旋;一会儿任意变换角度,在空中疾飞;一会儿在空中垂直上升、下降。”句子通过“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并列结构,生动地描绘了蜻蜓在空中飞行的多种姿态和变化。据此仿写即可。
如:妈妈回到家,一会儿忙着准备晚餐,一会儿整理沙发茶几,一会儿又叠放衣物,忙个不停。
21.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从第⑤段“我猜想:它一定是要落到我尖尖的草帽上;它一定是把我的草帽当成了一间小草房尖尖的屋顶了吧!”和第⑧段“我又想:它一定是没有看见我的微笑,要不然,它准会又飞回来,落到我尖尖的草帽上。”可知是写作者心里想的。
22.本题考查综合实践。
从所给图片可知,是《一起长大的玩具》这本书和书的目录。
从目录中“尖尖的草帽/32”可知,这篇短文“尖尖的草帽”在32页,藏在《一起长大的玩具》这本书里。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4. 春 夏 秋 冬 25.酷热 26.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解析】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古诗词识记。
结合第②段中“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可知,对应的是诗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恰当地描述了小草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特点。书写时注意“野、烧”的正确写法。
24.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结合第②段中可知,文章按照春天、夏天、秋天及冬天的顺序来写小草。文中先描述了春天小草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写了夏天小草为人们提供阴凉,然后写到秋天小草的变黄,最后通过“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引出了小草在冬天的状态,以及它如何在春天再次复苏。
25.本题考查反义词。
严寒:酷寒,极其寒冷。
在第②段“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一句中,“酷热”的意思是极热。故“严寒”的反义词为“酷热”。
26.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阅读短文可知,短文是围绕“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热爱,并指出了小草的两个主要特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全文通过描述小草在不同季节的表现,以及它为人们所做的贡献,来具体展现这两个特点,从而深化了作者对小草的热爱之情。
27. 汉朝 西域 入药 28. 笑哈哈 绿油油 金灿灿 勃勃生机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 路边的柳枝像手臂一样,一摇一摆像给路人招手。 29. 喜欢 口味 培育 30. B A
【解析】27.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能力。
首先认真通读课文和题目,学会抓题目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从文中找,并且要注意按照顺序填空。本题,从题目中可以找到关键词“葡萄、石榴的种子”,然后根据关键词可以定位在第一自然段“汉朝以后,葡萄、石榴的种子都从西域传了过来,人们能品尝到的水果越来越多。”结合题目分析,可以发现题目是将该句进行了调整,填空时要注意。再抓关键词“葡萄最早”可以定位到第二自然段“其实,葡萄最早是入药用的,口味不太好。”可知葡萄、石榴的种子是汉朝以后,从西域传过来的。葡萄最早是入药用的。
28.本题考查的是词汇量的积累。
圆滚滚(ABB)类似词语: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黑黝黝、慢腾腾、阴森森、皱巴巴、亮铮铮、笑嘻嘻、香喷喷等。
赫赫有名(AABC)类似词语:头头是道、嗷嗷待哺、彬彬有礼、栩栩如生、铮铮铁汉、步步为营、面面俱到、闪闪发光等。
分析句子“晶莹剔透的石榴子像玛瑙一样”其中将“石榴子”比作了“玛瑙”是比喻句。
故仿句为:他们的伙伴关系像岩石一样坚不可摧。
29.本题考查近义词。
弄懂一个词的意思,才是找到该词的近义词的基础,加上很多近义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含有相同的语素,用共同词素去组词,结合两者就能准确的找出词语的近义词。如果题目要求从文中找时,就一定要从文中找。如果没有要求的,我们写出词语相应的近义词即可。
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兴趣或感情较深。
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品味:尝试滋味并仔细分辨其高低优劣。
口味:食品的滋味。
培养 :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
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故可知喜爱——喜欢、品味——口味、培养——培育。
3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
“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
(1)“后来经过了人工培育,才变得圆滚滚、甜滋滋的。”的意思是通过人工培育,才变得圆滚滚、甜滋滋的结果。故选A。
(2)“其实,葡萄最早是入药用的,口味不太好。”的意思是说事实上,葡萄最早是入药用到,口味不太好。故选B。
31. 5/五 小熊给小伙伴们分苹果 32. 朱 珠 传 转 33. 小鹿 小猫 小熊 小猴 34.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幸福的。
【解析】31.本题考查对自然段的辨析和对内容的概括。
首行空两格的段落或句子,就是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就是“换行空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所以以此判断出,本文共有5(五)个自然段;
根据文章的题目“分苹果”可知,主要事件是分苹果;根据第一自然段“小熊从树上摘下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谁先吃呢?”和第五自然段“ 小熊眼珠一转,把苹果切成了六块”句子内容可知,主要人物是小熊;故文章主要写苹果熟了,小熊分苹果的故事。
32.本题考查错别字。
文章第五自然段中的句子“小熊眼朱一传”中,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朱”和“传”;
眼朱——眼珠:人或动物的眼部器官。
一传——一转:转动。
3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 小鹿说:‘我给苹果树浇水施肥,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可知小鹿经常给苹果树浇水施肥;
结合第四自然段中的句子“小猫说:‘果子闹虫害的时候,我喷洒过药水,把虫子杀死了。’”可知小猫给它喷药水杀虫;
结合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小熊家的苹果熟了,他请来了小伙伴们一起品尝。小熊从树上摘下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谁先吃呢?”可知小熊从树上摘下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分给大家吃;
结合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 小猴说:‘冬天,我给果树穿上厚厚的稻草衣。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可知小猴给苹果树穿上厚厚的稻草衣。。
3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结合文章第五自然段中的句子“小伙伴们明白了: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幸福的。”可知小伙伴们明白的道理是: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幸福的。
35.A 36. 看 向四周或远处看 伙伴 37. 小草 蜜蜂 ⑧ 38.小草,我喜欢你,我从你的小花里也采到了蜜啊!热心、友爱、乐于助人、善良等 39.B
【解析】35.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非常愉快和兴奋的样子。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通常表示在思考或自我安慰。
难为情:指感到害羞或不好意思,通常是因为做了或说了某些自己觉得不妥当的事情。
恋恋不舍: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或离去,对某人或某事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不舍之情。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小蜜蜂之前询问小草为何不开花,当它再次飞来看到小草开花时,心情应该是非常高兴和兴奋的。应选“兴高采烈”。
故选A。
36.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意思和仿写词语。
在文章第④自然段“小蜜蜂一面向四周张望着,一面这样问”中的“张”是看的意思,“望”都有向远处看的意思,故“张望”的意思是:向四周或远处看。这里的“张望”形象地描绘出小蜜蜂为了寻找花朵而向周围各个方向看的动作。
“教”和“诲”都有教导、指导的意思;像这样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例如:奔跑,“奔”和“跑”都表示快速移动的动作。
3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从一开始小蜜蜂询问小草为何没有花,到后来小蜜蜂祝贺小草开花,整个情节都是围绕着它们二者进行的。文章主要讲了小草和小蜜蜂之间的故事。
在第⑧自然段中,明确写道“真的,这次小草真的发现自己举着一朵比米粒儿大不了多少的小花儿”,清晰地表明了小草发现自己开花这一情节。
38.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和分析人物形象。
从第⑨自然段“小蜜蜂说:‘小草,我喜欢你,我从你的小花里也采到了蜜啊!’”可知,小蜜蜂直接表明了喜欢小草的原因,就是能从小草的小花里采到蜜。
小蜜蜂没有因为小草的花不显眼而忽视它,反而能发现小草花的价值并表达喜欢,这体现了它善于发现美好。同时,它对小草友好的态度和真诚的交流,也展现了它的友善。
39.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B.从第⑩自然段“当小草知道了自己的小花里也能采到蜜的时候,他觉得心里甜甜的,很幸福。”可知,当小草知道自己的小花能让小蜜蜂采到蜜,自己能为别人提供帮助,它觉得心里甜甜的,很幸福。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