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真题汇编】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知识综合(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真题汇编】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知识综合(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14: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真题汇编】基础知识综合(二)-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24-25六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航空领域凸显了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同学们探寻其“缘起”找到了相关材料,请完成以下题目。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① 航空航天科技属于现代化科技的研究成果, ② 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和航空航天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的日食,《汉书·五行志》所书公元前28年发现的太阳黑子,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我国还有著名的《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还有鲁班制作木鸟的飞天尝试。
1.结合语境,序号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为① ;② 。
2.同学们还从所学古诗中发现,古人很早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向往,并展开了美丽的想象,下列诗篇不能体现这一点的选项是(  )。
A.《浪淘沙》(其一)——刘禹锡 B.《乞巧》——林杰
C.《夜宿山寺》——李白 D.《宿建德江》——孟浩然
3.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祝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的对联,请从下面四个语句中选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
①勇立奇勋,英才圆梦,华夏声名冠古今。 ②前仆后继,追梦千年,诗祖传来赞颂歌。
③宏开伟业,神器入宇,风云气象惊天地。 ④神舟遨宇,英雄揽月,中华九霄圆国梦。
上联: 下联:
4.鲁迅曾经用一句话激励我们勇敢地去斗争,去开辟新的道路,他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
5.莉莉受科研精神的感染在家中做科学实验,把妈妈心爱的化妆品打碎了,请你试着写一写她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24-25六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各社团提供的展板内容有些问题,请你协助他们解决。
祖国处处有美景。漫步草原,在yī wàng wú jì( )的lǜ tǎn(  )上静听mǎ tí(  )声响;走进森林,欣赏大树①参(cān shēn)天,野花摇②曳(zhuài yè),芬芳fù郁;迈入群山,登高yuǎn tiào(  ),叹山之xióng wěi(  );来到海边,在沙滩看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浪淘风簸……祖国的美,无处不在。
6.读语段,认真看拼音,规范写汉字。
7.选出语段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并写在横线上。① ;② 。
8.“芬芳fù郁”一词中的“fù”不会写,我们应该用 查字法在字典中检索,找到以下几个字,根据释义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覆:盖住 ②馥:香气 ③赋:交给 ④傅:附着,加上
(24-25六年级上·广西梧州·期末)同学们要制作展板,下面是制作展板收集的资料,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近年来,我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从“天问一号”到探访shén mì( )的火星,到“奋斗者”号下潜至幽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kǎo chá( );从“北斗”组网到“复兴号”飞驰……一个个“中国印记”铭刻在pān dēnɡ( )科技高峰的征途上。无数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强国ɡònɡ xiàn( )出智慧和力量。
②十年磨一剑,C919大飞机项目研发成果斐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贺电中指出,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并取得型号合格证,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9.根据文段中标出的汉语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注意字迹工整。
10.“斐然”在文段中的意思应选 这种解释。(①有文采的样子;②显著)
11.请你写出材料中有一对近义词:( )——( )
12.与文段中的“里程碑”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C.里程碑作为必不可少的公路设施,默默地陪伴着出行的人们。
13.(24-25六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毛主席用强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发出①( )的xuān gào,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随着马宝玉第一个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②( )háo mài的口号声;当老支书用shā yǎ的嗓音喊出“党员排在后边”,③( )的人们立刻按照顺序排队;贝多芬按下qín jiàn,即兴创作了《月光曲》,使盲姑娘陶醉其中;金黄的圆月下,广阔的瓜地里,带着银xiàng quān的闰土是那么自由快乐……同学们,让我们沉浸在课文中,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魅力吧!
(1)根据拼音把词语按顺序写在下面横线上,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从下列每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选项填入文中括号内。
①A.庄严 B.严肃 ②A.壮观 B.壮烈 ③A.凌乱 B.惊慌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B.悬崖(xián) C.嗓音(sǎng) D.陶醉(zuì)
(4)下列句子中“陶醉”与文段中“陶醉”表达的情感不同的是( )
A.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中,因为自然都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B.初冬时节,黄山绚丽多姿、五彩斑斓的美景令人陶醉。
(24-25六年级上·湖北孝感·期末)为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小雨到图书馆收集了资料。请你读一读,并完成练习。
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靠笔杆子怒斥敌人的斗士;他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关心贫苦人民的义士;他还是周晔笔下在饭桌上笑谈“碰壁”,幽默有趣的长者。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作品。对以“闰土”为代表的贫苦人民,他从不( ),而是在( )的人物刻画中寄托深切的同情。同时又用传神的描写,让“骑在人民头上”的那些人的虚伪面孔( )。
14.依次填入语段括号中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栩栩如生 ②暴露无遗 ③居高临下 ④笔走龙蛇
A.①②③ B.③②④ C.②③④ D.③①②
15.根据语境,对文中“孺子牛”这个词语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刚出生的牛。 B.骑在人民头上的人。
C.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D.特别疼爱子女的父母。
16.如果你的同学不喜欢读鲁迅的作品,觉得看不懂,你会怎样说服同学阅读鲁迅的作品呢?至少列举两点理由。
17.小雨家住在常家岭,他想到文化路附近的图书馆查找鲁迅的作品。他怎样乘车最合适?
(24-25六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下面是小明与大家分享的日记片段。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发射架上wēi fēnɡ lǐn lǐn( )地“站”着。随着zhǎn dīnɡ jié tiě( )的一声“点火”,火箭发射成功。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所有的航天人心潮澎湃,他们经历过jǔ sànɡ( ),受到过质疑,但是凭着骨子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坚守,最终谱写了中国航天梦的新篇章。
2022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按照预定计划正式开讲。“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 bié chū xīn cái( ),我不禁看得入了迷。
18.根据拼音,结合语境,把词语按顺序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9.听了小明的分享,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下列想法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我非常激动和自豪。
B.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之所以发射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所有航天人的努力和坚持。
C.“天宫课堂”让我们感受到太空科技的美丽与神奇。
D.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努力拼搏,浩瀚太空必将会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
20.小明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时入了迷,请发挥想象,把小明入迷的样子写具体。(至少用上两种人物的描写方法)
21.看到同学们的表现,老师做了总结发言:“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走的人多了, ’。”
(24-25六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皆是艺术的【 】。艺术的灵感可以来自zhuàng guān( )的自然景象, 来自浴血 fèn zhàn( ) 的那段历史,来自shén mì( )的未知宇宙, 也可以来自xuān nào( )生活的某一 shùn jiān( )……在艺术作品中我们结识诸多特点【 】的人物,如大公无私的dǎng yuán( ) 老支书, 为zhào gù( ) 小战士而牺牲的连长, pǔ xiě( ) 月光曲的贝多芬,瘦削却伟岸的作家鲁迅……
2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23.下列词语依次填入“【 】”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创作 新鲜 B.创新 新鲜 C.创作 鲜明 D.创新 鲜明
24.艺术的创作往往需要现实生活所赋予的灵感。“灵感”意指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下列词语中的“灵”与“灵感”中的“灵”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灵光一闪 B.灵丹妙药 C.心灵手巧 D.生灵涂炭
25.语段中,鲁迅既“瘦削”,又“伟岸”。下列对这两个词语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矛盾,“瘦削”形容消瘦憔悴,“伟岸”形容身形高大,瘦削的人不可能身形伟岸。
B.矛盾,“瘦削”形容鲁迅先生的精神憔悴,憔悴的人没有伟岸的精神。
C.不矛盾,“瘦削”形容的是鲁迅先生的身形消瘦憔悴,但他的精神卓越伟岸。
D.不矛盾,“瘦削”形容消瘦憔悴, “伟岸”形容身形高大,瘦削的人也可能身形伟岸。
26.关于上面的语段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下列总结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艺术的表达形式就是绘画和歌唱。 B.艺术仅仅只是为了歌颂人类。
C.艺术的灵感都来源于我们亲眼所见。 D.艺术无处不在,它是人和生活的写照。
(24-25六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忙碌的早晨,晶莹的露珠坠落在绿①yīn中,含苞待放的花②léi在风中摇曳,石头③fènɡ xì 里绿油油的④tái xiǎn和鸟儿的天籁之音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
②爷爷提着篮子,正在采摘⑤pénɡ jià上的蔬菜,流露出一副⑥xīn mǎn yì zú的样子。爷爷是⑦kē bān chū shēn,看,他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唱起来了,嘴里⑧niàn niàn yǒu cí,似乎在向⑨kānɡ kǎi的大地表示感谢。
27.按顺序写出短文中用汉语拼音替代的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28.如果让你写“忙碌的早晨”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写?请分点说明。(至少三个方面)
29.下列句子与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晓风里的杨柳对残月下的水莲说:“太阳起来了,你睡醒了吗?”
B.三黑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C.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D.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30.字正腔圆、有板有眼都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下面与戏曲无关的词语是( )
A.行头 B.亮相 C.笔走龙蛇 D.花架子
31.“唱白脸”也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指在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通过演变,“唱白脸”产生了引申义(与唱红脸相对),请你用他的引申义写一个句子。
32.(24-25六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明明写了一段读书交流会的开场词,一起来完善吧。
①亲爱的同学们,成长的道路上有xǐ yuè( ),有jǔ sàng( ),有平平稳稳,也有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遇到困难不要jīng huāng( ),不必bào yuàn( ),书籍会给予我们成长的力量。
②英国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③是的,我们读《伯牙鼓琴》中的“锺子期死、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懂得了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我们读《故乡》中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明白了通过不断地行动和探索,能够在原本不存在路的地方创造出道路。我们读《浪淘沙》(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黄河的豪迈奔腾。
④读书吧,读书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遥望历史,眺望未来;读书可以让我们净化心灵,明辫是非,感悟生命;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能力;读书可以让我们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⑤让我们以书为友,与书相伴,用读书积累智慧,用读书点亮人生!
(1)根据拼音把开场词中的词语补充完整。
(2)明明想在开场词中使用一些诗词和名句,请你帮他完善一下,填写在文段中的“______”上。
(3)开场词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读书可以让我们净化心灵,明辫是非,感悟生命;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能力;读书可以让我们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33.(24-25六年级上·贵州六盘水·期末)认真阅读学校“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开幕词,完成练习。
读书,不仅能diǎn zhuì( )生活,更能zēng zhǎng( )知识。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文字,都是我们成长的坚实jī chǔ( ),支撑着我们的梦想与追求。一本好书,如同一剂良药,治愈心灵的创伤;一本好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一本好书, ,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在阅读中,我们不断挣脱shù fù( ),超越自我。让我们遨游书海,汲取智慧的力量,pǔ xiě( )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1)结合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2)画“——”的句子是一个排比句,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在 里( )
A.如同一抹暖阳 B.如同一场春雨 C.如同一首歌曲 D.如同一位良师
(3)读了画“——”的句子,我想到了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B.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C.读书百遍,而义自现 D.不动笔墨不读书
(24-25六年级上·河南许昌·期末)学校要开展“致敬英雄,强国有我”主题活动,请根据提示,积极参与。
在天安门广场中心巍然yì lì________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zhèng fǔ________为纪念1840年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而兴建的。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huì jí________了全国著名的文史专家、建筑家、美术家、diāo________刻家和技高一chóu________的能工巧匠。纪念碑的碑身正面雕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见右侧),背面是由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碑文。它níng________聚着对pǔ________写了光辉业绩的人民英雄的缅怀之情。从2018年开始,每年9月30日,国家都要在这里庄严地举行纪念仪式,怀念革命先烈。无论时代怎样发展,( )人民英雄,( )人民英雄,( )人民英雄。
34.同学们准备把上面材料作为班级板报的一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1)根据拼音在上面横线上补充材料内容,注意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永垂不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看到纪念碑上的题词,同学们纷纷赞叹:“毛主席的书法真是_______,苍劲有力!”
A.高山流水 B.画龙点睛 C.笔走龙蛇 D.惟妙惟肖
(4)请将最后一个句子补充完整,依次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①少年儿童不能忘记 ②炎黄子孙不能忘记 ③我不能忘记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5)读了这则材料,文文很想利用假期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文文怎样说才能得到妈妈的支持呢?请帮文文先说清楚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
35.小语负责板报“名人名言话英雄”栏目,请帮她完善该栏目内容。
真正的英雄当“捐躯赴国难, ”;真正的英雄“位卑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从不缺少英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 ,有为民请命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让我们致敬英雄!
(24-25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末)南京博物院
小军跟随玲玲乘坐地铁打卡了南京一些代表性景点,小军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下是他的旅行日记节选。
语段 一 :南京半日游
一大早,玲玲带着我从仙林大道经天路站乘坐地铁2号线出发,第一站前往南京博物院参观。博物院门前人潮 huì jí( ), 一 片 xuān nào ( )放眼望去,人群中还有不少外宾。一进门,映入 yǎn lián ( ) 的是参差古树,院内环境yōu yǎ ( )。南京博物院为“一院六馆”格局。在艺术馆中,青铜 diāo xiàng ( )、 丝织刺绣等各类藏品及珍贵文物一应俱全,铜器中的毛公鼎等稀世国宝陈列于馆中,绘画作品《唐人明皇幸蜀图》中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历代书法陈列”展厅中推出了 “以碑破帖 尚古出新——清代碑学书法作品展”,整个艺术馆内古琴之声余音绕梁。步入历史馆,馆内陈列了 rì kòu ( ) 占据南京期间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等相关史实资料,记录了无数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英勇抗争的英雄事迹,那些流传千古的爱国诗句一直在我们脑中不断浮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博物院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杰出的 gòng xiàn ( )。 喜悦、自豪之情在我们心中久久 dàng yàng ( )。
36.小军出发时在经天路地铁站看到的“仙林大道”路牌可能是( )
A. B. C. D.
37.读语段,按顺序看拼音写词语,力求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写在括号里。
38.给语段一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外宾 ( bīn bīng) 参差 (cēn cēng )
39.语段一中“栩栩如生”等成语在生活中经常会被人用错。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幅画把儿童活泼顽皮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B.在九连环试玩比赛中,安安技高一筹,第一个解开了九连环。
C.那件手工艺术品栩栩如生,仿佛在工匠手下赋予了它生命。
D.竹蜻蜓、七巧板等传统玩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暴露无遗。
40.我们从艺术馆中了解了许多知识。下列加点词对应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音不全(宫、商、角、徵、羽) B.五谷丰登(稻、麦、黍、菽、稷)
C.五行相生(金、木、水、火、土) D.五彩缤纷(黄、青、赤、蓝、黑)
41.右图是南京博物院中陈列的书法作品,笔力洒脱有气势。如果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应该是( )和( )。
A.妙笔生花 B.笔走龙蛇 C.画龙点睛 D.行云流水
42.步入历史馆,阅读完相关史料,我们脑海中不断浮现的诗句不可能是(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位卑未敢忘忧国。
《【小升初真题汇编】基础知识综合(二)-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虽然 但是 2.D 3. ③ ① 4.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5.莉莉看着地上散落的化妆品碎片,心里一阵慌乱。她的手微微颤抖,心跳加速,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妈妈发现后的表情。她咬了咬嘴唇,心想:“妈妈一定会很生气吧?这可是她最喜欢的化妆品啊!”她试图收拾残局,但手指却有些发抖,怎么也捡不起来。
【解析】1.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结合句子可知,“航空航天科技属于现代化科技的研究成果”与“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和航空航天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为转折关系,故选择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相连接。强调虽然航空航天科技是现代科技,但我国与其的联系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2.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A.《浪淘沙》(其一)中刘禹锡写到“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体现了对银河、牵牛织女的向往,体现对宇宙的浪漫想象。
B.《乞巧》中林杰写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同样体现了对牛郎织女和星空的向往。
C.《夜宿山寺》中李白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描绘了高楼直插云霄的景象,隐含了对星空的向往。
D.《宿建德江》中孟浩然写到“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主要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停舟靠岸、夜宿建德江的景象,并未体现对浩瀚宇宙的向往。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联。
题目是关于神舟发射,读对联可知,③和①组合更合适,上联讲成就和气象,下联讲功勋和名声,符合对联的平仄要求,上联末字应为仄声,下联平声。比如“天地”是仄,“古今”是平,符合。结构上,“宏开伟业”对“勇立奇勋”,“神器入宇”对“英才圆梦”,“风云气象惊天地”对“华夏声名冠古今”。对仗比较工整。因此上联选③,下联选①。
4.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便”的正确写法。
5.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题目要求写莉莉打碎妈妈化妆品后的心理活动。需要表现出紧张、害怕、内疚等情绪。通过动作(手抖、眼泪)、内心矛盾(害怕、后悔)和悬念(是否坦白),生动体现“忐忑不安”。
示例:莉莉盯着地上的碎片,心怦怦直跳:这可是妈妈最贵的化妆品啊!妈妈会不会骂我?要是发现我偷偷做实验……要不赶紧收拾?可碎片怎么藏?莉莉手抖得厉害,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6.一望无际 绿毯 马蹄 远眺 雄伟 汹涌澎湃 7. cān yè 8. 音序 ②
【解析】6.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
书写时注意“望、绿、毯、蹄、眺、雄、汹、涌、澎、湃”的正确写法。
7.本题考查汉字音节。
参[cān] 1.加入;参加(活动)。2.参考。3.进见;谒见。4.封建时代指弹劾。5.探究并领会(道理、意义等)。[shēn] 1.人参、党参等的统称,通常指人参。2.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cēn] 1.见“参差”。①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②〈书〉大约;几乎。③〈书〉错过;蹉跎。
参天:cān tiān,(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摇曳:yáo yè,摇荡。
8.本题考查查字典。
查字法主要有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 。
音序查字法 是一种根据汉字读音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的口诀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本题中知道汉字拼音却不会写字,适合音序查字法。
“芬芳馥郁”意思是形容香气非常浓厚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盛开的花朵散发出的美丽而浓郁的香气,也可以用来比喻美丽的女性周身散发的浓烈香气。 “fù”字应该为“馥”,指的是香气。
9.神秘 考察 攀登 贡献 10.② 11. 征途 征程 12.C
【解析】9.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秘”“察”“攀”“献”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0.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结合第②段“十年磨一剑,C919大飞机项目研发成果斐然。”“斐然”在文中表达了C919大飞机项目研发成果显著。因此可知“斐然”在文中的意思是:显著。故选②。
11.本题考查近义词。
阅读材料,结合第①段“从‘北斗’组网到‘复兴号’飞驰……一个个‘中国印记’铭刻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上。”第②段“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可知,其中“征途”与“征程”互为近义词它们都体现了在追求目标或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进过程这一含义。
12.本题考查了对多义词的辨析。
文段中“里程碑”的意思是:比喻在某一事业或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件。
A.“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指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事件,与文段中“里程碑”意思相同;
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此处“里程碑”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标志,与文段中“里程碑”意思相同;
C.“里程碑作为必不可少的公路设施,默默地陪伴着出行的人们”,这里的“里程碑”是指设置在公路旁,用来标记路程的标志,是其本义,与文段中“里程碑”意思不同。
故选C。
13.(1)宣告 豪迈 沙哑 琴键 项圈
(2)① A
② B
③ B
(3)B
(4)A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写汉字。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宣”“豪”“哑”“琴”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①A.庄严:形容庄重、威严,通常用于形容场合、气氛或事物的神圣、肃穆。
B.严肃:形容态度、表情或气氛认真、不苟言笑,强调严谨和正式。
结合文段中“毛主席用强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发出①( )的宣告”可知,毛主席用强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发出宣告是一个极其庄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用“庄严”能够准确地体现出这种庄重感和神圣感,突出宣告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故选A。
②A.壮观:形容景象雄伟、宏大,令人惊叹。
B.壮烈:形容行为英勇、悲壮,通常用于形容牺牲或战斗的场面。
结合文段中“狼牙山上响起②( )豪迈的口号声”可知,狼牙山上响起的口号声是狼牙山五壮士在英勇跳崖时发出的,体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精神,用“壮烈”来修饰“口号声”,更能凸显出这种英勇无畏和悲壮的情感,强调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故选B。
③A.凌乱:形容杂乱无章,没有秩序。
B.惊慌:形容因害怕或紧张而慌乱不安。
结合文段中“当老支书用沙哑的嗓音喊出‘党员排在后边’,③( )的人们立刻按照顺序排队”可知,人们在面临某种紧急情况时,听到老支书的喊话才开始按照顺序排队,说明之前人们处于一种慌乱的状态,“惊慌”更能准确地描述人们当时的心理和状态。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B.悬崖(xián)——xuán;
故选B。
(4)本题考查多义词。
结合文段中“即兴创作了《月光曲》,使盲姑娘陶醉其中”可知,“陶醉”是指盲姑娘沉浸在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的美妙意境中,是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沉浸,表达的是积极愉悦的情感。
A.“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中,因为自然都会对人类进行报复”中“陶醉”意思是过分沉醉于某种事物。故与文段中“陶醉”表达的情感不同。
B.“初冬时节,黄山绚丽多姿、五彩斑斓的美景令人陶醉”中的“陶醉”是人们对黄山美丽景色的沉浸和享受,故与文段中“陶醉”表达的情感相同。
故选A。
14.D 15.C 16.①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尚的品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②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还可以给予我们鼓励,帮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17.小雨可以先在常家岭坐86路公交车到四通桥,再在四通桥转乘65路公交车到文化路下车。
【解析】14.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①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②暴露无遗:全部暴露出来。
③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④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结合句子语境,对贫苦人民,他从不因地位更高而居高傲下,故选“居高临下”故选③;结合句子语境,他在生动逼真的人物刻画中寄托同情,故选“栩栩如生”,故选①;结合句子语境,他用传神的描写,让“骑在人民头上”的那些人的虚伪面孔暴漏出来,故选“暴露无遗”,故选②。
故选D。
15.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所给语段句子“他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关心贫苦人民的义士”可知孺子牛指的是关心贫苦人民的人。
故选C。
16.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鲁迅作品对自己的影响,阅读鲁迅的作品有什么好处,组织语言表达,如:一是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深深的忧国忧民情怀和高尚的品质。这种情感体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精神境界,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二是鲁迅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还通过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夹杂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能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还能丰富我们的人生感悟,提升文学素养 。
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结合所给车次和语境,小雨家住在常家岭,想到文化路附近的图书馆查找鲁迅的作品。结合所给车次,86路常家岭到光明巷和65路温泉镇到文化路中有一个相同的站点:四通桥;因此小雨可以先乘坐86路车到“四通桥”下车,然后转乘65路在“文化路”下车。
18. 19.B 20.小明紧紧地盯着屏幕中的内容,认真地看着:有时候开心地笑了;有时候眉头紧蹙;有时候又发出赞叹的声音。 21.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解析】18.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威、凛、截、丧、裁”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9.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这句话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的原因”和“是因为”杂糅,可删除“的原因”。
故选B。
20.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题目要求描写小明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时入迷的样子,至少使用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围绕“入迷”这一状态,重点描写小明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突出他专注、投入的样子。通过细节描写,让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眼睛一眨不眨、身体前倾、表情变化等。
示例:小明坐在电视机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抓住膝盖,脸上写满了惊讶和好奇;当航天员展示实验时,他忍不住“哇”地叫出了声,手指不自觉地跟着比划,嘴里还小声嘀咕:“太神奇了!”妈妈叫他吃饭,他一点反应都没有,直到被轻轻拍了拍肩膀,才如梦初醒。
21.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识记。
书写时注意“地、路、便”的正确写法。
22.壮观 奋战 神秘 喧闹
瞬间 党员 照顾 谱写 23.C 24.A 25.C 26.D
【解析】22.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秘”“瞬”“顾”“谱”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3.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第一个空:“创作”指创造文学艺术作品,“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都是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成果,所以这里用“创作”合适;“创新”更强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此处重点是说这些是艺术作品,并非强调创新的过程,故选“创作”。
第二个空:“鲜明”意思是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用来形容人物特点,能突出艺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形象等特征非常明显;“新鲜”侧重于新奇、少见,与形容人物特点不搭配,故选“鲜明”。
故选C。
24.本题考查多义字。
“灵感”指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灵”体现的是一种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状态。
A.表示突然产生的创造性思维。
B.指神奇、有效,强调药物的疗效神奇。
C.指灵活、灵巧,形容人心思灵敏、手艺巧妙。
D.指人,“生灵”就是指百姓。
故选A。
25.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瘦削”通常是从外貌、身形的角度来描述一个人消瘦、憔悴的样子,鲁迅先生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身体可能比较瘦弱。
“伟岸”在这里并非单纯指身形高大,而是从精神层面来说,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为国家、为民族呐喊,他的思想、精神和对社会的贡献非常伟大,令人敬仰,所以说他精神卓越伟岸。
这两个词语从不同方面描述鲁迅先生,并不矛盾。
故选C。
26.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
文段开篇指出“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接着列举诗、画、歌等艺术形式,说明艺术就在日常生活中;又阐述艺术灵感来源广泛,包括自然景象、历史、未知宇宙和生活瞬间等;最后通过列举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如老支书、连长、贝多芬、鲁迅等,进一步说明艺术反映了人和生活。
A.“艺术的表达形式就是绘画和歌唱”说法错误,文段还提到了诗等其他艺术形式,说明艺术表达形式多样。
B.“艺术仅仅只是为了歌颂人类”过于片面,艺术灵感来源广泛,不只是为了歌颂人类,还反映生活的各个方面。
C.“艺术的灵感都来源于我们亲眼所见”不准确,灵感来源除了亲眼所见的自然景象、生活场景等,还可能来源于历史等并非亲眼所见的事物。
故选D。
27. 茵 蕾 缝隙 苔藓 棚架 心满意足 科班出身 念念有词 慷慨 28.①人物活动:描写家庭成员各自的忙碌状态,如父母早起准备早餐、收拾上班物品;孩子匆忙洗漱、穿衣、整理书包,一边吃早餐一边听英语。还可描述上班族在公交站或地铁站焦急等车,不停看表,或是路上行人脚步匆匆,神色焦急。
②环境氛围:描绘清晨街道上车辆川流不息,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营造嘈杂、忙碌的氛围;写菜市场里摊主大声吆喝,顾客讨价还价,呈现热闹忙碌的场景;也可刻画学校门口挤满送孩子的家长,人群熙熙攘攘,充满活力与紧张感。
③事件流程:叙述早餐准备过程,如妈妈在厨房煎鸡蛋、热牛奶,手忙脚乱;爸爸一边热车,一边提醒家人带好东西;孩子出门前检查作业、找红领巾等,丢三落四又着急忙慌;最后写一家人出门后,各自奔赴不同的目的地开启新一天。 29.A 30.C 31.在我家,妈妈常常扮演唱白脸的角色,管理家务和照顾我们的生活。
【解析】27.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结合语境,知道要写什么汉字,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茵”“蕾”“缝”“隙”“满”“念”“慷”“慨”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及写话。
仔细阅读短文,作者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活动刻画,生动地展现了“忙碌的早晨”这一场景。有自然环境的描绘 ,如“晶莹的露珠坠落在绿茵中,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风中摇曳”等描述;有人物活动的叙述 :“爷爷提着篮子,正在采摘棚架上的蔬菜”,同时,“流露出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进一步描绘了爷爷满足和愉悦的心情;有声音和氛围的营造 :“石头缝隙里绿油油的苔藓和鸟儿的天籁之音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以及“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向慷慨的大地表示感谢”等描述。如果要写“忙碌的早晨”,可以借鉴以上三个方面,同时加入更多细节和情节,使文章更加丰富和生动。
示例:
环境和氛围的描绘 :这一点主要是为了营造出早晨忙碌而紧张的气氛。可以描述清晨天色初亮,街道上逐渐增多的车流和人流,以及家里闹钟不断催促的声音,还有厨房里传来的烹饪声等等,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紧张、充满活力的氛围;
个人活动的叙述 :这里可以详细讲述主人公在早晨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比如匆忙起床、快速洗漱、准备早餐、整理衣物等。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细节,展现主人公的忙碌和时间的紧迫。
心理感受的表达 :除了外在的忙碌,还可以深入挖掘主人公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又有些许焦虑;或者是在忙碌中感受到的家人之间的温暖和支持等等。
29.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仔细阅读句子“石头缝隙里绿油油的苔藓和鸟儿的天籁之音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苔藓”和“鸟儿的天籁之音”赋予了人的特性,使它们能够与“晨风”一同“欢迎”光明。
A.晓风里的杨柳对残月下的水莲说:“太阳起来了,你睡醒了吗?”这句话中,“杨柳”被赋予了说话的能力,与“水莲”进行对话,显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与题干中的句子修辞手法相同。
B.三黑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这句话中,将“荞麦花”比作“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题干中的拟人修辞不同。
C.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句话中,“树梢卷过涛声”和“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分别将风声和阳光下的树叶比作涛声和波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题干中的拟人修辞不同。
D.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这句话是对不同人群活动的并列描述,没有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只是简单的陈述。
故选A。
30.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及归类。
A.行头:指戏曲演员所用的道具、衣物等,显然与戏曲紧密相关 。
B.亮相: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演员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形象或表演技巧,与戏曲直接相关 。
C.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生动,像龙蛇一样活泼有力,与书法相关,而与戏曲无关 。
D.花架子:原指戏曲表演中花哨而不实用的动作或姿势,后也泛指表面上好看而实际上不中用的事物,其起源和戏曲表演紧密相关 。
故选C。
3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及语言表达。
在传统戏曲中,“唱白脸”原指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的人,这些角色通常具有奸诈、阴险等负面特质。 随着时间的演变,“唱白脸”一词逐渐产生了引申义,不再局限于戏曲舞台,而是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某种特定行为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唱白脸”通常指的是某人在处理问题时采取强硬、严厉或不近人情的态度,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效果。这种行为可能包括批评、指责、威胁或施压等手段。
运用“唱白脸”的引申义写的句子,示例: 在这次项目讨论中,经理扮演了“唱白脸”的角色,对项目进度缓慢的团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促使他们加快工作进度。
32.(1)喜悦 沮丧 跌跌撞撞 惊慌 抱怨
(2)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3)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汉字。
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的词语是什么,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特别是“喜”“跌”“撞”“慌”“怨”笔画较多,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美观。
(2)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破”“琴”“绝”“鼓”“淘”“簸”“涯”的正确写法。
(3)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
句子为文章第④自然段的“读书可以让我们净化心灵,明辫是非,感悟生命;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能力;读书可以让我们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处:错别字。“明辫是非”中“辫”是错别字,应改为“明辨是非”,“辨”有分辨、辨别之意,才能准确表达分清对错的意思。
第二处:搭配不当。“增长”与“写作能力”搭配不恰当,使用“提高”与“能力”搭配,使语句通顺。故应将“和”改为“,提高”。
第三处:语序不当。应先“继承”才能“发扬”,所以要调整为“继承和发扬”。
33.(1)点缀 增长 基础 束缚 谱写
(2)D
(3)A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缀”“增”“础”“缚”“谱”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结合所给语境“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抓住关键词“探索未知的世界”可知老师引领探索,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良师;
故选D。
(3)本题考查名言理解。
A.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就像药一样,阅读得法,可以医治愚蠢的毛病;
B.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谚语,意思是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做的就要学。
C.读书百遍,而义自现: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D.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的时候要做标记、进行思考,不思考、不做笔记不如不看书;
结合所给句子“一本好书,如同一剂良药,治愈心灵的创伤;一本好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一本好书, 如同一位良师,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可知说明了书籍对我们的重要性和作用,因此和这一意思相对应的名言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故选A。
34.(1)屹立 政府 汇集 雕 筹 凝 谱
(2)示例:指人物贡献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3)C
(4)B
(5)妈妈,我假期特别想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学校正在开展“致敬英雄,强国有我”活动,我从材料里知道纪念碑意义重大,它承载着先烈们的奉献。去瞻仰能让我更懂得珍惜现在,激励我努力学习,以后为国家出力,您能同意我去吗? 35. 视死忽如归 未敢忘忧国 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解析】34.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综合。
(1)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屹”“府”“雕”“筹”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从文中第四句话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并牺牲的先烈而建,碑身正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是对先烈们的崇高赞誉,强调他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的功绩和精神会永远留存,激励着后世子孙,所以“永垂不朽”就是永远流传、不磨灭的意思。
(3)A.“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B.“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C.“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书写速度快且富有气势,能够体现出书法作品的灵动和力量感。
D.“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好像真的一样。
同学们赞叹毛主席的书法,重点在于描述书法的特点。“笔走龙蛇”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毛主席书法“苍劲有力”的特点,而其他三个词语“高山流水”“画龙点睛”“惟妙惟肖”都不符合对书法评价的语境。
故选C。
(4)这道题考查句子逻辑顺序。从范围上看,“我”是个体,范围最小;“少年儿童”是特定群体,范围较大;“炎黄子孙”涵盖全体中国人,范围最大。逻辑上应从小到大,先个体“我”,再群体“少年儿童”,最后全体“炎黄子孙”,故选B。
(5)先表明自己想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想法,态度要诚恳。阐述理由时,可从活动意义、自身收获等方面入手,强调对自己成长和价值观塑造的积极影响。
示例:妈妈,我特别想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学校开展了“致敬英雄,强国有我”的主题活动,我了解到纪念碑的历史意义重大,它承载着无数先烈为国家和人民的付出。去瞻仰纪念碑,能让我更深刻地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您能支持我去吗?
35.本题考查名人名言默写。
书写时注意“忽”“敢”“忧”“硬”“身”的正确写法。
36.A 37.汇集 喧闹 眼帘 幽雅 雕像 日寇 贡献 荡漾 38. bīn cēn 39.D 40.D 41. B D 42.C
【解析】36.本题考查拼音拼读规则。
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①所有字母全部大写。②由专名和通用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与通名分写。③专用名要连写。④通用名,如“山,江,河,湖,海,路,道,街 巷”等要分开写,空一格。根据要求“仙林大道”应该写成:XIANLIN DADAO 。
故选A。
37.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集”“幽”“雅”“雕”“寇”“献”“漾”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8.本题考查字音和多音字。
外宾:bīn,指外国的宾客,也指外国来的客人。
参:cān,1.加入;参加(活动)。2.参考。3.进见;谒见。4.封建时代指弹劾。5.探究并领会(道理、意义等)。
shēn,1.人参、党参等的统称,通常指人参。2.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cēn,1.见“参差”。①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②〈书〉大约;几乎。③〈书〉错过;蹉跎。
参差:cēn,形容事物的不整齐。
39.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D.暴露无遗 :形容隐蔽的事情或东西完全暴露出来,没有遗漏。语境描述的是传统玩具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但“暴露无遗”通常用于描述隐蔽或不好的事情被完全揭露,与这里的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故选D。
4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五彩缤纷”对应的“黄、青、赤、蓝、黑”不正确 。正确的应该是“黄、青、赤、白、黑” 。
故选D。
41.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题目中描述的书法作品的特点:笔力洒脱有气势。这是选择成语的关键依据。
A.妙笔生花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笔巧妙,能创作出精美的诗文或绘画,但更侧重于文笔的巧妙和创作出的作品的精美,与“笔力洒脱有气势”不完全吻合。
B.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笔势纵横,如龙蛇舞动。这与题目中描述的书法作品的特点非常相符。
C.画龙点睛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这个成语与书法作品的笔力洒脱有气势无直接关联。
D.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在书法中,也可以用来形容笔触流畅自然,与“笔力洒脱”相辅相成。
故选BD。
42.本题考查对古诗、名言的识记和理解。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文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此句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历史馆阅读史料的背景相符。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 ,译文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此句同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为国捐躯的决心,与历史馆背景相符。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出自近代鲁迅的《答客诮》 ,译文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此句主要表达了对子女情感与英雄气概之间关系的看法,与个人情感、家庭生活相关,与在历史馆阅读史料的背景不太相符。
D.“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 ,译文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此句表达了即使身处低位也不忘国家大事的情怀,与历史馆背景相符。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