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09 14:11:33

文档简介

射洪中学高 2023 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1-5:ACABD 6-10:DADDC 11-15:CDCDD 16:D
A【详解】A、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容易破坏当地生态平衡,A错误。
C【详解】A项描述为生态足迹而非碳足迹(课本P82);B海洋面积不属于碳足迹(课本P83),D远程办公时办公场所和通勤耗能都减少了,增加了非通勤相关出行耗能、家庭耗能。
A【详解】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正确; B、家庭制作果醋时,发酵液表面产生的菌膜由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B错误;C、乳酸菌(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所以家庭制作酸奶时,不能加入抗生素,C错误;D、制作果酒过程中,定时拧松瓶盖是为了排出CO2,D错误。
B【详解】①双手使用酒精进行消毒,⑤巴氏消毒法适用于对牛奶等物质的消毒,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首先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效果,然后使用紫外线进行物理消毒。
D【详解】由图可知,②中拔出棉塞后应握住棉塞上部;⑥中划线时不能将培养皿的皿盖完全拿开,应只打开一条缝隙;⑦中划线时第5次的划线不能与第1次的划线相连;⑧中平板应倒置培养。
D【详解】A、步骤⑤接种环画线前后都要进行灼烧,至少灼烧6次,A错误;B、步骤②充分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土壤颗粒与无菌水充分混匀,B错误:C、④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以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计数,⑤是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以微生物的计数,C错误;D、每克土壤中的菌数为160÷0.1×104=1.6×107,即10克土样中的菌株数约为1.6×108个,D正确。
A【详解】B、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不是农药;C、单细胞蛋白本身就是微生物;D、酵母菌代谢物的生成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D【详解】A、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A错误;B、外植体也受内源激素调控,B错误;C、脱毒苗常选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有可能不含病毒,但不能抵抗病毒侵染(脱毒苗≠抗毒苗),D错误。
D【详解】A、步骤②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B、不可能有AB型菌株,B错误;C、高温灭活使原生质体AA仅能生存而无法繁殖,所以无法观察到AA菌落,C错误。
C【详解】A、去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错误;B、灭活病毒诱导法是动物细胞融合所特有的技术,B错误;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适中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D错误。
C【详解】C、卵裂期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细胞的总体积并不增加。
D【详解】ES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形成各种功能的细胞,在特定环境下能形成生物个体,iPS细胞是人工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动物本身不具有,能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
C【详解】A、刚排出的卵母细胞不具备受精的能力,需要培养到M II期才能完成体外受精,A错误;B、马的胚胎进入子宫时已经发育到囊胚阶段,故其在进入子宫时发育程度最高,猪胚胎发育程度最低,B错误;C、胚胎移植时,为提高移植后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应选择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移植到相应受体,C正确;D、在胚胎移植前可取滋养层的个别细胞做染色体分析,进行性别鉴定,D错误。
D【详解】D、将抗原A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从脾脏中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但不能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D错误;
D【详解】A、切割产生①片段的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为-CTGCAG-,由6个碱基对构成,A错误;B、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作用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B错误; C、两个③片段属于平末端, EcoliDNA连接酶连接具有平末端的DNA片段的效率比T4DNA连接酶低,C错误;D、图中①④具有相同的黏性未端,可被DNA连接酶连接。
D【详解】D、没有融合的细胞和同种核融合的细胞都不能在3中的培养基生长,D错误。
17:(1)土壤微生物 协调
(2)直接、间接 复合式生态浮床植物与藻类是竞争关系,且能有效遮挡阳光,使光线不足,从而抑制藻类的繁殖。
(3)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建立缓冲带、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动植物物种引进
18.(1)聚乙烯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课本P13)
(2)蜡虫肠道内的细菌为厌氧菌,通入氧气会抑制其生存
(3)待分解塑料的种类及性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的环境条件;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和程度。
(4)配置高盐、高PH的培养基 杂菌在高盐浓度、高PH条件下难以生长繁殖,但该菌株可持续生长发酵。
19(1)超数排卵处理
(2)受精作用 显微操作
(3)内细胞团
(4)XX或XY或YY
(5)遗传物质相同,可以排除由于基因不同导致的个体差异
20(1)蔗糖浓度过低不能给细胞提供足够的碳源和能源,过高会造成渗透压过高细胞失水死亡。
(2)人参
(3)①补充未知的营养物质 维持培养液的PH
②给药后肿瘤体积/给药前肿瘤体积
5-fu和Rg3均能抑制肿瘤生长;5-fu和Rg3联合用药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21(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Sph I和Kpn I Hind III和Kph I
(2)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或整合到受体DNA上;含有标记基因;对宿主细胞无害
(3)四环素 氨苄青霉素射洪中学高2023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通过大量引入外来物种防止因农业和林业品种单一化而导致的遗传多样性丧失
B.通过建立生态保护走廊将某些野生动物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接在一起,实现就地保护
C.通过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保护即将灭绝的物种,实现易地保护
D.通过规定禁渔区和休渔期控制海洋鱼类资源捕捞程度,践行“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2.科研人员探究远程办公对气候减排的影响,其研究对象每天与工作相关活动产生的碳足迹相对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碳足迹即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B.海水和其中的绿色植物均会吸收二氧化碳,全球的海洋面积属于碳足迹的一部分
C.完全远程办公的员工其碳足迹显著降低,戊、己组员工的碳足迹无显著差异
D.远程办公仅减少了办公场所的碳足迹,仅增加了非通勤相关出行的碳足迹
3.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毛霉、曲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
B.家庭制作果醋时,发酵液表面产生的菌膜由乳酸菌形成
C.家庭制作酸奶时,加入少量抗生素可以避免杂菌污染
D.制作果酒过程中,定时拧松瓶盖为酵母菌发酵提供O2
4.下列有关消毒与灭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使用酒精进行灭菌
②培养基常使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③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消毒法是煮沸消毒法
④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常使用灼烧法进行灭菌
⑤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要使用巴氏消毒法消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④⑤
5.微生物平板划线和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⑦⑧ D.①③④⑤
6.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某果园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⑤中,接种环至少灼烧5次
B.步骤②充分振荡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尿素分解菌的浓度
C.④⑤两种接种方法均可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计数
D.若步骤④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160个,则10克土样中的菌株数约为1.6×108个
7.发酵工程与农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具有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等特点
B.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C.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D.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酵母菌代谢物的生成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8.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厂化生产,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对培养基和外植体进行灭菌处理
B.外植体培养到植株的过程只受外源激素调控,不受内源激素调控
C.获得脱毒苗常用的外植体是成熟的根和茎,脱毒苗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
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的过程不需要表达细胞的全能性
9.研究人员利用杏鲍菇(具有双核,AA) 和秀珍菇(具有单核,B) 进行体细胞杂交,以期培养食用菌新品种,流程如图。已知异源融合子因异源基因相混合而获得新的遗传特性,表现出对亲株的拮抗作用,能够在培养基上观察到一条拮抗带。异源融合后的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一个喙状结构,而其它菌丝不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高温灭活使原生质体AA仅能生存而无法繁殖。
A.步骤②的实现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促融后形成的融合菌株可能为AAAA、AAB、BB、AB
C.在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到AA菌落、B菌落以及AAB菌落
D.若有喙状结构和无喙状结构同时出现在拮抗带,步骤③应选择有喙状结构的菌丝
10.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用纤维素酶和胶原蛋白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B.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可以用灭活的病毒对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
C.过程②可以根据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鉴别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
D.过程③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11.CRlaa和mCRlaa是两种早期胚胎培养常用的培养液,这两种培养液中除NaCl浓度不同外,其他成分及浓度均相同。为了比较这两种培养液对体外胚胎培养的差异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卵裂数 卵裂率 囊胚数 囊胚率
CRlaa 769 84.9% 189 20.6%
mCRlaa 750 83.7% 252 28.1%
注:卵裂率(%)=卵裂数/卵母细胞总数x100%。囊胚率(%)=囊胚数/卵母细胞总数x100%
A.mCRlaa培养液更有利于囊胚发育
B.囊胚期细胞逐渐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滋养层
C.卵裂期随着细胞数量增加,胚胎的总体积不断增加
D.CRlaa和mCRlaa培养液中可加入适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12.下列关于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和iPS细胞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ES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不能分化形成生物个体
B.ES细胞存在于成体组织和器官内,能分化成特定的组织
C.iPS细胞存在于成体组织和器官内,能分化成特定的组织
D.iPS细胞是人工诱导产生的,可诱导分化成为多种组织细胞
13.胚胎工程是指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进行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然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生产后代。自然条件下,不同动物的胚胎进入子宫时,其发育阶段有明显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动物种类 小鼠 绵羊 猪 马 牛
发育阶段 桑椹胚 16 细胞 4~6 细胞 囊胚 8~ 16细胞
A.将获能的精子和刚排出的卵母细胞共同培养,以促使它们完成体外受精
B.相对来说,在进入子宫时小鼠胚胎发育程度最高,猪胚胎发育程度最低
C.在进行马胚胎移植时,应选择发育到囊胚阶段的胚胎移植到相应受体
D.在胚胎移植前可取内细胞团的个别细胞做染色体分析,进行性别鉴定
14.双抗体夹心法是常用的检测抗原含量的方法,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固相抗体是由固相载体连接后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固相抗体的使用数量应多于待测抗原的数量
B.酶标抗体的作用是与待测抗原结合并催化指标底物分解
C.反应体系中光信号越强(颜色越深),则抗原A含量越高
D.将抗原A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从脾脏中获得相应单克隆抗体
15.以下是几种不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部分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切割产生①片段的限制酶识别序列由5个碱基对构成
B.限制酶只存在于原核生物,作用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C.两个③片段连接形成重组DNA时,EcoliDNA连接酶催化效率更高
D.上述能进行连接的两个黏性片段,其连接后形成的DNA分子是
16.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PD-1)结合,可以传导抑制性的信号,使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减弱,从而逃避免疫。实验人员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阻断该信号传递,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细胞是取自小鼠的骨髓瘤细胞
B.①和④都需要使用PD-L1作为抗原
C.②可采用PEG或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D.只有未融合的细胞不能在③中的培养基上生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如增加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如图1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流程图,图2为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常用的复合式生态浮床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矿区生态恢复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 (1分)的重建。修复矿区生态系统时植被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矿区的土壤、气候的条件来确定,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1分)原理。
(2)复合式生态浮床能净化水质,观光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有人提出,复合式生态浮床中植物如睡莲、荷花等,能够抑制水体藻类的快速繁殖,为什么? 。
(3)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时,可以将一定区域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可以保护 (3分);除上述措施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1分,写出一项)
18.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不溶于水,
被腐蚀会形成微塑料。为了减少微塑料的产生,科学家从啮噬米袋的蜡虫肠道内分离出能降解聚乙烯的芽孢杆菌YP1,实验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将蜡虫肠道液进行选择培养时,培养基应以 (1分)为唯一的碳源。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微生物时,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连续划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别培养基中加入白色聚乙烯粉末后,所倒的平板浑浊不透明,培养一段时间后,应该在培养基上具有的菌落中挑选目的菌种。将挑选到的目的菌种接种到适宜的培养液中,通入无菌O2并在适宜条件培养10天后,检测到聚乙烯的降解率几乎为0,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塑料垃圾,在确定处理塑料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答出3点)
(4)除降解塑料的微生物菌株的分离提纯应用外,开发新的塑料替代品也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菌落呈球形或椭球形、表面光滑,颜色为洁白或淡黄色)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且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嗜盐细菌中的脂肪酸酯合成酶系在偏碱性的环境中具有最佳活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该系统不需灭菌的关键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培养基中呈球形或椭球形、表面光滑、颜色洁白或淡黄色的菌落即可初步判定为嗜盐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中科院的研究团队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只有双母亲来源的孤雌小鼠和双父亲来源的孤雄小鼠,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同性繁殖,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研究人员需对母鼠进行 (1分)。
(2)图示①过程中两细胞的融合相当于 ,②中对卵母细胞去核常用的方法是 。(1分)
(3)体外构建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时,可将囊胚的 (1分)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为单个细胞后制成细胞悬液,置于CO2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培养。
(4)不考虑致死情况,得到的孤雄小鼠性染色体组成为 (3分) 。
(5)利用胚胎分割处理乙得到了多个孤雄胚胎并发育得到一批孤雄小鼠,这些孤雄小鼠作实验材料进行医学研究的优点是 。
20.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人参和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的药用植物,它们含有的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等作用。科研人员选用人参和西洋参有性杂交获得的杂种胚细胞以及人参种子胚、西洋参种子胚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细胞培养,建立其单细胞株系并对三者的部分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下图1是主要流程:
(1)过程④优化悬浮细胞培养体系,最重要的条件是蔗糖浓度的筛选,蔗糖浓度过低和过高均不利于悬浮细胞的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研究了三种愈伤组织中的人参皂苷Re、Rg3、Rb1和M-Rb1含量,结果见图2,其中Re具有治疗心肌缺血的功能,Rg3具有抗癌作用。若要获得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应优先选择___________的愈伤组织。
(3)科研人员继续研究了Rg3和常见的化疗药物5-FU对肿瘤的抑制效果:
①首先培养胃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胎牛血清的目的是 (1分)。培养条件中5%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温度为37℃。将准备好的胃癌细胞悬浊液皮下接种小鼠裸鼠,每只裸鼠接种0.1mL细胞悬浊液。接种后2周可见背部长出肿块,证明接种成功。
②将上述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5-FU组、Rg3组和5-FU+Rg3组(联合给药组)。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前测定肿瘤的体积,给药后每2日测量1次肿瘤体积。请根据图3写出计算肿瘤体积变化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有些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杀伤大量农作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培育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图1表示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培育过程中用到的Ti质粒及多种限制酶识别位点的分布情况,其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图2是抗除草剂基因上3种限制酶识别位点的分布情况,下表表示多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Sph I CGTAC G
Hind Ⅲ AAGCTT
Kpn I GGTACC
(1)基因工程中,用来完成基因剪接的工具是 ;图中含有相同黏性末端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为避免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1分)切割目的基因。
(2)图中质粒能作为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3)转基因技术通常先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再用农杆菌侵染受体细胞。导入农杆菌内后,需要借助标记基因来筛选出含有重组DNA的农杆菌,研究人员通过影印法先将导入后的农杆菌放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然后用绒布轻沾菌落转移至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使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是同一个菌落,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而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属于目标农杆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