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09 14:15:01

文档简介

射洪中学高2024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生物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C C A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C A B C B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D A C
26.(15分)
(1) ①③⑤ CD
(2)次级精母细胞 极体 1∶2∶2
(3) 着丝粒分裂 有丝 中
(4) FG
(5)②③ (2分) AaB 、b、b (2分) 5或10(2分)
(6)①③
27.(9分)
(1) 常 显 X 隐
(2) AaXbY Ⅰ1
(3) aaXBXb AAXbY AaXbY
28.(16分)
(1) 2 绿茎和马铃薯叶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DDHh DdHh
(3)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2分) 1/6
(4) 4/9(2分)
(5) 红色:黄色=3:13 (2分) 红色:黄色=0:4 (2分)
红色:黄色=1:3(2分)射洪中学高2024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60分,1-15每小题2分,16-25每小题3分)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和黄粒 B.狗的长毛和卷毛
C.山羊的黑毛和棕毛 D.番茄的黄果和樱桃的红果
2.将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组织培养成植株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下列关于全能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精卵发育成个体体现了全能性
B.种子发育成植物个体体现了全能性
C.将干细胞培养成大量干细胞不体现全能性
D.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中有全套遗传物质
3.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预测:F1(Dd)测交后产生两种比例为l:l的子代,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C.孟德尔所作假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D.“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B.女患者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C.母亲患病,儿子不一定患病 D.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
5.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②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X染色体上。③对 F 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上面三个过程中( )
A.①为假说解释,②为演绎推理,③为实验验证
B.①为观察现象,②为假说解释,③为演绎推理
C.①为提出问题,②为假说解释,③为实验验证
D.①为演绎推理,②为假说解释,③为实验验证
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质(体)数目加倍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7.部分生物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存在于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
B.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雌性中起作用
C.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都是雄性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决定性别
8.下列不属于萨顿假说中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9.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分裂、分化成部分组织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化形成的多种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有差异
B.BMMSC是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C.BMMSC、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不完全相同
D.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的DNA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0.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会进行相互识别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1.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可通过泛素介导最终被降解,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吞噬泡由内质网等结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泛素标记的线粒体通过自噬受体刺激内质网等结构形成吞噬泡
B.图中降解过程主要依赖于溶酶体合成的蛋白酶、核酸酶等水解酶
C.线粒体被降解后产生的物质可被细胞再利用
D.若图示过程过于激烈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12.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全是杂合子
B.杂合子中含有显性和隐性基因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
D.杂合子的双亲一定也是杂合子
13.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的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现出来
C.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D.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4.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 D.④
15.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型,羽毛上的性状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决定。让芦花鸡与非芦花鸡交配,其后代是芦花雄鸡:非芦花雄鸡:芦花雌鸡:非芦花雌鸡1:1:1:1,亲代芦花鸡的基因型是(  )
A.ZBZb B.ZBZB C.ZBW D.ZbW
16.如图表示某种动物(2N)进行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可以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②中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
C.③所处的时期着丝粒可能刚刚断裂
D.a代表染色体,b代表染色单体,c代表核DNA分子
17.以下甲~丁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些细胞分裂图,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的顺序依次为:乙→丁→丙→甲
B.乙是卵原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甲最可能为卵细胞
C.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0、2、4、0
D.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E)对卷毛(e)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Ee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EeCc B.eeCc C.Eecc D.eecc
19.下列关于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后代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可能是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2∶3∶1,可能是含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4∶4∶1,可能是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
20.人类的正常肤色(A)对白化病(a)为显性,多指(B)对正常指(b)为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有一个家庭,父亲多指,母亲表型正常,他们婚后生有一个手指正常却患白化病的孩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B.这对夫妇的后代可能出现4种表型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完全正常的概率是3/8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8
21.辣椒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品种众多,果实颜色丰富多彩。科研人员用多株红色(显性基因A控制)辣椒作母本,与黄色(隐性基因a控制)辣椒作父本进行杂交,子代辣椒红色和黄色的比例为3∶1,若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和不同颜色的小球模拟上述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放两种颜色的小球,比例为1∶1
B.每次抓取小球记录好后,应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重复实验
C.从甲乙桶内各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即为杂交中的受精过程
D.从乙容器中抓取小球的过程,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22.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
C.该细胞在分裂的下一时期会发生1与3或1与4的自由组合
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2条即1对染色体
2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粒的分裂和DNA数目的加倍
B.DNA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染色单体的消失和细胞板的出现
D.纺锤体出现和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
24.某昆虫的翅色由复等位基因VA、VB、v决定。显隐性关系为VA对VB和v为完全显性,VB对v为完全显性,VA控制紫色,VB控制绿色,v控制白色。一只紫色翅昆虫与一只绿色翅昆虫杂交,后代昆虫的翅色和比例不可能是( )
A.紫色:绿色:白色=1:1:1
B.紫色:绿色:白色=1:0:0
C.紫色:绿色:白色=1:1:0
D.紫色:绿色:白色=2:1:1
25.茄子果皮的颜色有紫色、白色和青色,控制紫色和青色的基因分别是E和G。研究人员在育种过程中进行了两组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F1 F2
一:紫色×青色 紫色 紫色∶青色=3∶1
二:白色×紫色 紫色 紫色∶青色∶白色=12∶3∶1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E对基因G的效应起到抑制作用
C.实验一中亲本紫色和实验二亲本中紫色基因型不同
D.实验中杂合紫色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3题)
26.(15分)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2n=4)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③细胞对应在图2中的_______段(填字母)。
(2)②细胞的名称可能为______________。④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
(3)图2中BC段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①细胞处于_____分裂_____期。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中的段_____(填字母)。
(5)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图1所示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是 (填序号)。该生物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产生的其中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B(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其他三个精子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若该精子与正常卵细胞能正常进行受精作用,所得个体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可能为 。
(6)如图3为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他对该图作了如下标注:①ad段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②bc段发生的变化会使核DNA数加倍,受精作用也可使核DNA数加倍,但二者的原因不同;③de段的发生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多。以上标注中,错误的有 。
27.(9分)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已知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染色体_____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染色体_____性遗传。
(2)Ⅱ5基因型为_____,其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_____(填“Ⅰ1”或“Ⅰ2”)。
(3)Ⅱ4的基因型是_____。Ⅲ13的基因型可能为是_____或_____。
28.(16分)番茄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其紫茎和绿茎(由D、d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由H、h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亲本表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实验二 紫茎缺刻叶③×绿茎缺刻叶②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1)仅根据实验一的杂交的结果,能判断出 (填“0”或“1”或“2”)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隐性性状是 。根据实验一、二的结果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2)亲本的紫茎缺刻叶①、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是 、 。
(3)紫茎缺刻叶①与紫茎缺刻叶③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值为 ,后代的紫茎缺刻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4)用实验二子代中紫茎缺刻叶和绿茎缺刻叶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绿茎缺刻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2分)
(5)若番茄的果实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且基因的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如图1所示(B基因存在时抑制A基因表达),为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让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上番茄果实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番茄果实的颜色及比例为 ,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番茄果实的颜色及比例为 ,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番茄果实的颜色及比例为 ,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
答案第12页,共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