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0 09:2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思路要清晰
新课导入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用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 要求。我们平时说话要有重点,才能条理清楚地正确传达自己 的意思。写作文也是在和人交流,也需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 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
3
写作实践,在作文
中注意把握行文线 索,追求脉络清晰, 学会条理清楚地说 明事物和叙述事情。
学会布局谋篇,认
识到写作前拟提纲 的重要性,养成用 提纲明确作文结构 的习惯。
学会整体构思,
取舍材料,安排 详 略 。
素养目标
“言有序” “章有法”,就是指文章要有条理。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 一篇文章比
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 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 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展。
知识讲解
技法点拨
一、整体构思写作内容
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 并以此为中
心取舍材料。哪些为主,准备详写,哪些为次,准 备略写,都要心中有数。
技法点拨
1.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1)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 肉。
(2)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 现。
技法点拨
2.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精选有用的素材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
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2)精选典型的素材
选取精要典型的、最能表现中心的素材,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段来
反映事物本质,舍去一般性内容;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可 以使文章精彩充实,中心突出。
技法点拨
(3)精选新颖生动的素材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
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 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 新。
(4)精选具体、不空洞的素材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 影无形”的材料。
技法点拨
1. 好素材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多多观察,多读 书多积累,让材料贴近生活,避生就熟。
2.舍大取小,以小见大。选择生活中的小素材,行文 从小处着笔,小中见大。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更 有表现力。要善于观察,能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有 价值的闪光材料。这样的作文写出来更有感染力。
技法点拨
二、确定写作顺序
要想避免作文落入“流水账”的窠臼,必须根据
写作内容的需要理顺一定的写作顺序。
记叙的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 顺叙、倒叙、插叙。
插 叙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
同时,为了帮助展开情节 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 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 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 方法。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
某个最重要的、最突出 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 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 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 行叙述的方法。
顺序:按事件发展的先
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这是最常见的叙述顺序。 如按时间顺序记叙的
《孤独的牧羊人》。
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三、列出写作提纲
想好文章的结构后,要据此列出写作提纲。 这样既有
助于行文时保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也便于写成初稿后 修改完善。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 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
技法点拨
怎样才能列好提纲呢
①设计好文章整体结构,并简略标注。
②安排好文章整体的详与略,重点段落再细分。
③确定好写作的顺序,注意过渡段落。
④以词句简要概括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写作实践
一、如果以《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
人的文章,你会写谁 请列出作文的提纲。形式 不 限 。
写作实践
提 示 :
1.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 如何安排先后顺序。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之前考虑 的顺序写下来。如果所写的内容有详略之分,也可以在提纲 上注明 。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写完 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我的妈妈是一位很普通的家庭主妇。她的身材偏瘦,个子不高,
眼睛大大的,鼻梁高高的,嘴巴小小的,五官搭配起来十分完美。 ① 她非常勤劳,每天早晨我起来时,她早已做好了早餐。吃完早餐后她 总会骑车送我上学。
有一次,我中午放学回来,看见妈妈正躺在床上,我问:“妈,
您怎么了 ”妈妈说:“我今天不舒服,你吃完饭早点去上学。”我 吃完饭就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竟把妈妈的话抛到九霄云外 去了。忽然,听见妈妈喊:“儿子,你怎么还没去上学呀,上学的时 间早已过了!”我张皇失措地问:“妈妈,我怎么办 ”妈妈说:“我 来送你吧!”
写作实践
①交代了
妈妈的外
貌特征,
身子单薄、
面容秀丽。
亮点批注
我与妈妈的二三事
写作实践
路上,我看见妈妈额头上的汗流个不停,呼吸也
加快了。我对妈妈说:“妈,我自己走去吧!”妈妈
说:“没关系,马上就到了。”等到了学校,我看见妈 妈的脸色很难看,但她仍对我微笑着。 ②看着妈妈苍 白的脸,我感到很心疼与内疚。
还有一次,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做完作 业就去睡觉,夜里十分寂静,没有一点儿声音。可过 了一会儿,我听见沉重的脚步声从我的房门口经过, 接着又是一阵水流的声音。
②写出了妈妈强忍身
体不适送“我”上学,
但仍怕“我”担心的
神情 。
亮点批注
这么冷的天,您怎么还下床洗衣服 况且您还在生病
啊!快,别洗了,我扶您上床睡觉。”我扶起妈妈, 突然间感觉我的手好冷。我放开妈妈,蹲下身子,把 手伸进盆里,水好凉,好凉,在这么冷的夜,妈妈竟 用这么凉的水洗衣服。我站起来看看妈妈的手,已经 冻破了,我握住妈妈的手失声痛哭起来….③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向卫生间,看见卧病在床的
妈妈坐在小板凳上给我洗衣服,我走了进去,说:“妈,
③寂静的冬夜,妈
妈抱病为“我”洗
衣服,感人至深。
写作实践
亮点批注
妈妈,我把我想对您说的千言万语汇
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妈妈,您辛苦了,
我爱您!我长大后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 ”

④直抒胸臆,写出了
小作者对妈妈的爱与
感激之情。
写作实践
亮点批注
本文交代了“我”与妈妈之间相处的两件小事,详
写了妈妈身体不适送“我”去上学与生病时给“我”洗 衣 服 ,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字里行间流露出妈妈对
“我”无限的关爱之情与“我”对妈妈的深深感激,情 真意切,中心突出,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写作实践
名师总评
写作实践
二、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
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 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 往常是
怎样的情况 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 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 你
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 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
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 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要强调导致“回 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 “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写作实践
这天下午,阳光明媚,我背着书包, 一蹦一
跳地迈出校门, 一想到家里妈妈早已做好的可口 饭菜,我就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路过文具店,我忽然想起有文具要买,便轻 车熟路地挑好了本子和笔,可摸摸口袋,钱呢 关键时刻,钞票却和我玩起了“躲猫猫”。我把 口袋翻了个遍,也丝毫不见钱的踪影。 ①
写作实践
①找不到钱,
为下文回家晚
了做好铺垫。
亮点批注
这天,我回家晚了
写作实践
我知道,多半是我的蹦跳使得钱币如此“活跃”地掉
到了半路,可眼下,只好尴尬地把文具放回架子上,然后 狼狈地跨出店门。我还要回家呢,没有路费,这可如何是 好 (②
身无分文的我,不知所措地站在路边。或许是我的僵 直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吧。一辆公交车停在我面前,要是换 作平时,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向前上车!可现在的我口袋 空空如也。我愣了愣,对司机摇了摇头,那辆公交车的车 门便“啪”地关上了,飞也似的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之中。③
② “如何是好”的
疑问,引起读者共 鸣 ,更有探究如何
回家的兴趣。
③没有钱无法乘坐 公交车,一波三折
亮点批注
写作实践
那一刻,我觉得关闭的不只是车门,还有家
门;消失的也不只是车辆,还有那一阵阵饭菜的 香 气 。 ④
太阳像是知道了我的尴尬,一头扎进乌云中 再不出来。天空灰蒙蒙的,远处,还隐约传来阵 阵雷声。我感到不安,同时又饥肠辘辘,熟悉的 饭菜香似乎就萦绕在鼻间,可眼前却只有一片空 荡荡的街道,车轮不时地碾过,我的心似乎也被 碾压着——碾压到泪水就要泛滥出来。
④写自己内心的感受,深
化事件的叙述。
⑤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烘托“我”内心的焦急。
亮点批注
车往家的方向奔去。 ⑥
到家了,我跳下车,跟司机说明了情况后,冲回
家拉着妈妈付钱。听了我的解释后,妈妈对司机感谢 了许久,一进门便对我嗔怪道:“难怪这么晚才回家, 你也不看看桌上的菜——我都热了好几回了,这下倒 好,也不知道还好不好吃。 ”
⑥克服胆怯,才
招了一辆出租车, 这也是“我”想
出的解决问题的
办 法 。
写作实践
终于,我克服了自己的胆怯,伸手招了一辆出租
亮点批注
写作实践
此时,我头顶的乌云早散了, 一颗
颗星星在深蓝的天幕中调皮地眨着眼睛, 我压抑的心也像被擦亮了。 ⑦
好饭不怕晚,晚归后,迎接我们的
是更香的味道,更近的距离,还有那更 浓的情感。⑧
亮点批注
⑦环境变得亮丽,渲染
心 情 。
⑧由事件感悟到情感,
升华主题。
名师总评
“关键时刻,钞票却和我玩起了‘躲猫猫’” “太阳像是知
道了我的尴尬, 一头扎进乌云中再不出来”等语句俏皮清新,写 尽了小作者内心的尴尬。更可贵的是,小作者最后生发出的感悟: “好饭不怕晚,因为晚归迎接我们的是更香的味道,更近的距离, 还有那更浓的情感”,对主题进行了升华,读后令人回味。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
三、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
的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 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 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记得提前做点儿
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问完成后,以《对xxx 的一次
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提 示 :
1.鼓起勇气去访问一位你不认识的人,不仅是对勇气 和自信心的锻炼,同时也是拓宽语文学习领域的很好尝试。
2.访问时,留意被访者的表情、动作,尤其是眼神、 手 势,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3.不要只是做一个谈话的记录,要写清楚时间、地点、 经过,并融入你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是访问之前的 心理期待或心理准备,也可以是访问过程中的体验,还可 以是访问之后对被访者的认识和采访的感想。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
对杨老师的一次访问
上个星期,我第一次参加学校文学社的活动,
社团指导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姓杨。在活 动中,她侃侃而谈,分享了很多新奇的想法,这 使我对她充满了好奇。社团活动结束之后,经过 反复纠结,我终于打败自己的假想敌,鼓起勇气, 向她预约了一次访问。①
①交代访问杨老师
的原因。“反复纠 结”“打败自己的
假想敌”“鼓起勇
气”说明这是一次
勇敢的尝试。
亮点批注
写作实践
第二天午后,我匆匆忙忙来到操场,杨老师已
经到了。远远望去,她穿着一件粉色连衣裙,披着 一件米色短款开衫,站在秋日清亮的阳光下,显得 清新而又安静。②看到我走近,她招着手向我走来, 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脚步也变得沉重。她很随意 地和我聊了几句,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③ , 然 而即使这样也没法消除我内心的紧张。
②外貌描写,表现 杨老师清新而安静 的特点 。
③动作、神态描写,
写出了杨老师的平
易近人 。
亮点批注
我们在操场上的围棋台旁相对而坐,我打开笔记本,按
照提前拟好的问题开始提问:“杨老师,请问您是不是很喜 欢读书 您还有什么其他的业余爱好吗 ”杨老师微微点头, 说道:“嗯,我确实非常喜欢读书。语文老师不看书不行, 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至于其他业余爱好, 我一般就看看电影、旅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没 想到紧接着杨老师又冒出一句:“当然,我还喜欢睡觉。” ④我们不约而同地笑起来,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而我也 慢慢进入状态,不再像之前那样拘束了。
④语言描写,表
现杨老师的幽默,
营造轻松的采访
氛 围 。
写作实践
亮点批注
我们交流起各自喜欢的书籍和作家,谈起读书,杨老师眉
飞色舞,脸上焕发着耀眼的神采。我不禁问道:“您平常工作 应该很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 ”杨老师沉思了几秒, 说道:“当你真正爱上阅读时,不管多忙多累你都会挤出时间 读书,我哪天不读书就会觉得缺了点儿什么。”听了杨老师的 这番话,我不禁心生惭愧,自己在读书方面还是太懒了。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
最后,我又向她询问了文学社下学期的活动安
排情况。她说:“每学期都不一样,都很有意思。 如果你想知道,那就下学期继续加入文学社吧,我 们文学社特别欢迎像你这样的学生,这里跟你先打 个广告——”听了她诙谐的话语,我的心里美滋滋 的。⑤
访问结束时,阳光还是一样温暖,周围弥漫着
桂花的馨香。 ⑥原来只要勇敢尝试,很多事情并没有 想象中那么恐怖,甚至会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⑦
亮点批注
⑤语言描写,再次表现了杨 老师的幽默诙谐。
⑥环境描写,暗示这次访问 杨老师的经历如这馨香的环
境一样美好,令人回味。
⑦卒章显志,抒写这次访问
后的人生体会。
名师总评
文章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我”的采访过程,表
现了杨老师爱读书、求进取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体现了“我”
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一开始的“纠结”,到见到老师的“紧
张”,再到访问中的“放松”,直到最后的“心里美滋滋
的”。文章思路清晰,值得借鉴。
写作实践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