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回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段质朴的军民情谊在山地间绽放。今天我们走进孙犁的《山地回忆》,让我们一同感受妞儿与“我”的故事,领略那段艰苦岁月中温暖人心的力量。
【基础堂清】
小组成员围绕文章内容展开交流,以下是交流记录。请你回顾课文内容,将记录补充完整。
1【研讨一:人物形象】
小语:阅读本文后,对妞儿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理解与认识
小文:我认为妞儿是一个① 的人。如妞儿在河边洗菜时,看到“我”在她的上水洗脸,就非常不高兴地朝“我”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 洗脸到下边洗去!”
小诗:我认为妞儿是一个② 的人。从妞儿给“我”做袜子,为此使得她的父亲没有新袜子穿这一细节可以看出。
小斐:我认为妞儿是一个③ 的人。从妞儿仅用四天的功夫就用手工缝制出了一双袜子,这双袜子“我”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可以看出。
小文:实际上,我认为妞儿是一个④ 的人。从她“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等可以看出。
小语:作者塑造妞儿这一形象,重在展现⑤ 和反映⑥ 的思想主题。
2【研讨二:情感变化】
小语:在与妞儿交往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和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文:① 。初见时妞儿认为“我”在上水洗脸会弄脏她的菜,对“我”毫不客气地指责。到随着接触增多,“我”了解到妞儿的性格就是如此,慢慢理解并接纳。
小诗:② 。开始“我”可能因为妞儿的农村身份,在内心深处存在一定的轻视。到后来妞儿很快学会纺织的全套手艺,使“我”对妞儿的看法发生了根本转变。
小斐:③ 。在日常的交往中,“我”帮着妞儿的父亲长途贩运红枣,挣的钱又由妞儿做主买回一张织布机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妞儿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素养日清】
军民鱼水情,情深意更浓。军爱民,守护一方安宁;民拥军,奉献满腔热忱。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三担水
1943年秋天,红色根据地不断扩大,独立团悄悄驻防孙庄。孙庄常年干旱,驻地群众吃水用水问题是个老大难。团部领导讨论后,在孙庄新打了一口深井,并规定营级以上干部每天要为群众担三担水。
章怀是副团长,他被分配帮助杜大爷家担水。章怀抽空正准备去帮杜大爷家担水,忽然接到团部紧急通知,安排他外出参与对敌谈判。
几天后,完成谈判任务归来,章怀想起所欠三担水的事,径直往杜大爷家,取出水桶和扁担出门。水井在村东头,章怀从井里取满两桶水,口中哼着歌曲挑水返回,半路突遇一架敌机飞过来在头顶盘旋,丢下几枚炸弹,气浪将章怀掀翻在地。章怀从地上爬起身,对着天空怒目圆睁。胳膊和腿都在流血,但他顾不得自己受伤,赶快低头去找水桶,发现两只木桶已经被炸得粉碎。
水桶是杜大爷家的传家宝,居家过日子少了水桶可不行。章怀是个多面手,木工活也会干。他找出锯子斧头,帮杜大爷家做新水桶。两只水桶做好,杜大爷十分高兴,口口声声夸奖章怀的手艺。章怀看到杜大爷高兴自己也高兴,他哼着歌曲挑着一双空桶去村头担水。杜大爷看着章怀手臂上包扎伤口的绷带,十分心疼,他就笑着劝导章怀:“咱的老寒腿这几天不断犯毛病,上次雨没落地,这次估计真要下雨,浇菜园的水,就不要再担了。”
章怀明白杜大爷的心思,正要安慰他自己只是伤了点皮毛,一点不影响担水,这时,团部方向响起了集结号声。“大爷,这三担水,替我继续挂账!”章怀急忙丢下空桶,仍不忘冲着杜大爷伸出三个指头。
“这个章同志,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独立团离开孙庄,杜大爷经常念叨。“老头子,你这是什么话 还真以为人家欠你三担水!”老伴埋怨杜大爷。“你应该懂嘛,咱是想念他们人哩。”不曾想,独立团撤出孙庄,由于执行新的作战任务,部队再也没有回来过,章怀也就成为杜大爷一家永恒的怀念。
1955年春季,槐花飘香。一天,杜大娘佝偻着腰正在门前喂鸡,农业生产合作社支书小马陪着几位上级来人走过来。“大娘,您看是谁来了!”杜大娘盯着走在前面的一个人端详,忽然开心地笑了。“章同志!”章怀擦擦眼睛,也认出了杜大娘。
“大娘,章副部长这次从北京到咱们地区检查工作,他听说杜大爷过世很难过,特意打弯过来看望您。”杜大娘听随行的地区领导介绍章怀已经当副部长,既惊喜又担心自己不知说什么是好。
寒暄了一会,临走前,章怀请随行人员先行离去,他还有私话要与杜大娘单独交流。
“大娘,我这次来孙庄,一是看望您和乡亲们,再则是前来‘还账’。”章怀掀开杜大娘家的水缸,动情地提起从前往事。章怀执意去担水,杜大娘劝解无效,她眼中噙着泪水看着章怀担水。“大娘,您可别笑话我小心眼,每当提起孙庄,我都会想起当年的号令。”章怀对杜大娘呵呵笑道,“这三担水的任务不完成,我心里不畅快哩!”
(作者:羊毛。文章有删改)
3文章围绕“三担水”写了哪几件事 请根据小说的发展脉络,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发展脉络 故事情节
分配三担 水任务 1943年秋季,① 。
未能还清 三担水 章怀外出参与对敌谈判,回来后去还欠下的三担水,但水桶被敌机炸毁,② 。
还清三担水 1955年春季,③ 。
4文中两次写到章怀“哼着歌曲”,但两次的原因是不同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1)水井在村东头,章怀从井里取满两桶水,口中哼着歌曲挑水返回。
(2)章怀看到杜大爷高兴自己也高兴,他哼着歌曲挑着一双空桶去村头担水。
5作者以“三担水”为标题有何用意 请你结合选文内容,探究标题的深刻意蕴。
参考答案
基础堂清
1.①爽快率直 ②质朴善良 ③勤劳能干 ④热情开朗 ⑤军民鱼水之情 ⑥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2.①从陌生到熟悉 ②从轻视到尊重 ③从单纯的相处到产生深厚情谊
素养日清
3.①独立团驻防孙庄,为孙庄打井,章怀被分配每天帮助杜大爷家担三担水 ②章怀为杜大爷家做新水桶,并想要补三担水,但又被团部召唤,未能完成 ③章怀回到孙庄看望杜大娘,并执意还清三担水的账,最终如愿还清
4.(1)章怀在谈判任务归来后,去帮杜大爷挑水的返程中,他为自己能还清所欠的三担水而高兴。
(2)章怀为杜大爷做好新水桶,看到杜大爷高兴,他也高兴,同时也为自己能重新帮杜大爷担水而高兴。
5.①“三担水”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围绕“三担水”这一故事展开。②“三担水”寓意着军民鱼水情深,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共同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