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一) 课时练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一) 课时练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0 10:2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一)
 人生在世,有人住轩敞华屋,有人居斗方之室。其间差距,如何自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铭》,看看刘禹锡是如何居陋室而不觉陋的。
【基础堂清】
  班级开展“走进《陋室铭》”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第一小组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作者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背景,但有一些问题不明白,请你帮忙完善。
  诗人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身居陋室,调素琴,阅金经,和鸿儒谈笑风生,并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还请人将其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词应该怎么解释 请写出正确的意思。
①素琴:    
②鸿儒:    
(2)小语想把《陋室铭》的内容写成一副对联挂在自己的书房,请你从以下句子中为他选出一副,按上下联顺序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诸葛茅庐子云亭 ②陋室书香尘世远
③陋室不陋因德馨 ④素琴曲清心境幽
上联:    
下联:    
2 第二小组搜集了材料:古代铭文的作用及价值。请你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6个字)




3第三小组搜集了《陋室铭》的经典名句,请你补充完善。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借陋室言志的句子是“    ,    ”。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    ”。
(4)《陋室铭》一文中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    ,    ”。
(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援引古人古迹的句子是“    ,    ”。
【素养日清】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4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方法提示 文言句式 解释
结构对照法 上句:有仙则名 名:出名。 下句:有龙则灵 (1)灵:    
续表
方法提示 文言句式 解释
关联成语法 成语:形影不离 无案牍之劳形 (2)形:   
课内迁移法 例句:惟手熟尔(《卖油翁》) 惟吾德馨 (3)惟: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 读到选文最后一句时,小清和小何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小清:作者在开头说“斯是陋室”,结尾说“陋室不陋”,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小何:结尾“陋室不陋”点明了主旨,不矛盾。
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陋室铭》
【乙】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叔文败,禹锡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者不悦,出为播州刺史……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禹锡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选自《旧唐书·刘禹锡传》,有删改)
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言无不从 参考成语法:言听计从 (1)   
未至 课内迁移法: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2)   
公卿大僚 多与之交 查阅词典法:①纵横交错;②接触;③互相;④并,一起;⑤交往,结交;⑥交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3)    (填序号)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9下列对两则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中“公卿大僚多与之交”佐证了【甲】文“谈笑有鸿儒”的描述。
B.【甲】文提及诸葛庐、子云亭,是为了以古代明贤自比;【乙】文提及白居易,是为了突出刘禹锡出类拔萃的文学才华。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的写法,如【甲】文引用孔子的感叹,正面烘托作者洁身自好;【乙】文中以太子的器重、江南文士的称誉侧面衬托刘禹锡的过人才华。
D.【甲】文采用了反向立意,通过“陋室不陋”歌咏自己“德馨”;【乙】文则寓情于事,将作者对刘禹锡的情感蕴含在平实的叙事之中。
10联系以下背景资料,说说【甲】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背景资料:刘禹锡写《陋室铭》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在朝廷,牛李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嫉能,任人唯亲。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无力回天,只能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往来。
参考答案
基础堂清
1.(1)①不加装饰的琴 ②大儒,指博学的人
(2)上联:② 下联: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陋室”和“素琴”相对,都是名词;“书香”对“曲清”,都是主谓短语;“尘世远”对“心境幽”,都是主谓短语,结构一致,词性相同;上联的末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字必须是平声,“远”是仄声,为上联,“幽”是平声,为下联。所以上联是“陋室书香尘世远”,下联是“素琴曲清心境幽”。
2.①警后人,颂功勋 ②记载重大事件 ③上古书法典范 ④区分文物年代
3.(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5)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素养日清
4.(1)神异 (2)形体,躯体 (3)语气词
5.(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6.示例:不矛盾。“陋”指的是房屋的简陋,侧重说房屋的真实状况;“不陋”是因为主人的品德高尚,情趣高雅,使得房屋显得不简陋,侧重说主人德操好和才能高。
7.(1)听从 (2)到 (3)⑤
8.所以武陵溪洞的夷人的歌谣,大多是刘禹锡所写的歌辞。
9.C 解析:C项有误,【甲】文“正面烘托”说法不妥,应该是“侧面烘托”;【乙】文中器重刘禹锡的是王叔文而不是太子。
10.示例: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行为的鄙弃,以及对官府公事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