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 今昔歌谣 欣赏《长城谣》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 今昔歌谣 欣赏《长城谣》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5-09 23: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6课 今昔歌谣
(欣赏)长城谣
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
通过视频欣赏长城四季风光。
看到这样的长城,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是风声、战鼓声,还是有人在歌唱?
如果这些砖石会说话,它们会向我们讲述哪些故事?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长城谣》。
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1、历史背景: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代续建,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尤其明长城规模最大。
2、文化意义: 象征中华民族智慧与团结,体现坚韧精神,是世界文化遗产和民族符号。
创作背景
歌曲诞生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电影编剧潘孑农作词、作曲家刘雪庵(黄自“四大弟子”之一)谱曲,最初作为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创作,后因淞沪会战爆发电影未完成,但歌曲独立流传。
初步聆听: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感受:
深切的爱国情怀
演唱形式:
二声部合唱
边听边跟着小声哼唱。
再次聆听:
中速
节奏练习
1、╳ ╳ ╳ ╳ ╳|╳ . ╳ ╳—|
2、╳ ╳ ╳ ╳ ╳ . ╳|╳— — 0|
中速
带节奏朗读歌词。
中速
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学唱第一个声部。
中速
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学唱第二个声部。
中速
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二声部合唱。
中速
完整演唱。
请同学们回家后,了解关于长城的历史故事,下节课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课后作业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