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祖父的园子》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祖父的园子》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15: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祖父的园子
萧红的父亲是个自私、吝啬、又贪婪的人。受父亲的影响,萧红穷极一生都在憧憬幸福、追求自由。庆幸,她的童年还有祖父。从祖父那里,她知道了人生除掉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爱和温暖。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萧红一起,去看看她和祖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萧红
走进作者
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现代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
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
谁还记得三年级下册,我们学过一篇萧红的作品,叫什么?
《火烧云》
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圈出本课生字词。
2、找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3、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事?
我会认
蚂蚱 啃食 樱桃 蚌壳 割掉
毛嘟嘟 倭瓜 拴住 喽啰 闲逛
zhà
yīng
bàng


luo
guàng

kěn
shuān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我会认















zhà
wēnɡ
yīng

xiā
chǎn
chú

chénɡ
shuān
piáo

guànɡ

wěi
区别于“拨”字
是“产量”的“产”
三横!
词语解释
【明晃晃】状态词。光亮闪烁。
【溜平】状态词。很平。
【存心】怀着某种念头。另外这个词还有有意、故意 的意思。
【蓝悠悠】形容蓝蓝的样子。
感知大意
找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1)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2)摘吃黄瓜、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
(3)沐浴阳光,感受花、果、鸟、虫的自由;
(4)用草帽遮脸睡觉。
感知大意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通过对蜜蜂、蝴蝶、榆树等的描写,反映了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
写“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玩耍的情景。
1~3自然段
4~14自然段
第二部分
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是有灵性的、自由的。
15~19自然段
再读课文
阅读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圈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
2、你能体会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交流讨论
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
昆虫
植物
这个部分具体是怎么描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深入研读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中心句,列举了花园里都有哪些昆虫,后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这些词语本来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原本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语用在蜜蜂上,富有感彩,体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样样都有”说明园子里的昆虫种类多,而“我”也因此感到得意、满足。
深入研读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明晃晃”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印象。整个园子色彩明亮,活力四射,可见“我”对花园的喜爱之情。
“先呼叫”说明这棵榆树比较高大,风来了,枝叶猛烈摇动而发出呼呼声。“先冒烟”是说雨点首先落在榆树叶上,雨珠成线像冒烟那样。生动地写出了大榆树的生命力。
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榆树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表现了榆树旺盛的生命力。
交流讨论
园子中的昆虫种类多样,有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色彩丰富、姿态可爱;
园子中的花草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园子中的榆树高大茂盛,充满活力。
这些细致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园子的热爱。
读完第1~3 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深入研读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整天”说明祖父在园子里的时间长,也间接表明“我”在园子里的时间长,同时,还反映了“我”和祖父的关系十分紧密。
祖父做什么,“我”便做什么,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
“踢飞”一词传神地刻画出“我”的顽皮可爱,简直是个淘气包。
深入研读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一个“拔”字,表明祖父对“我”十分宠爱,尽量满足“我”的要求。
讲“我”草苗不分,帮了倒忙,真实地反映了“我”顽皮的天性。这样的举止也让我们想起自己小时候做的傻事。
深入研读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的笑里暗含着慈祥、和蔼可亲和对“我”胡闹的宽容以及对”“我”的疼爱。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故意生气的样子,十分天真可爱。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祖父对“我”铲苗留草没有丝毫责备,表明祖父非常疼爱“我”,也说明“我”的行为给祖天父带来了快乐。
深入研读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从“慢慢”可以看出祖父对“我”很有耐心,也体现出祖父对“我”的疼爱。
写出了“我”对祖父的话心不在焉,“我”的兴趣并不在这儿,因为这园子里有更多的东西在吸引着“我”的注意。
请你圈出“我”在园子里玩耍的动作。
这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我”在园子里一刻也不停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明“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体现“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和快快乐乐。
深入研读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通过“拿”“扬”“大喊”等一系列动作,细腻地描写出“我”拿水瓢洒水时高兴的样子。
通过语言描写,写“我”把用水瓢向天空扬水想象成下雨,表现了“我”想象力丰富,以及孩子的天性会给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
深入研读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凡是.....都...”说明“我”认为园子里的一切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表达了“我”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深入研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这里把花、鸟、虫想象成人,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把它们都写得活灵活现,这里简直是个童话世界,表现了“我”对祖父园子的热爱。
数一数,这段话中出现了几个“就”字。
这段话连用多个“就”字,一气呵成,表面上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实际上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深入研读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蓝悠悠”富有感一彩,表达了“我”对天空的喜爱之情。
夸张。写一大团一大团的白云也被吸引来了,表现了园子的自由、美好。
交流讨论

文中的“我”、祖父和园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祖父:勤劳、宽容、慈祥。
“我”:好奇、幼稚、天真、可爱。
园子: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自在。
交流讨论

“我”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1)园子给了“我”自由。“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即使是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
(2)园子给了“我”快乐。 这里有“我”喜欢的昆虫、花鸟、植物,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活力的,是“我”喜欢的环境。
交流讨论
让“我”难以忘怀的,除了园子,还有祖父。祖父给了“我”自由、快乐,对“我”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我”的天性,在他的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我”有了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
本文的题目叫“祖父的园子”,有什么深意?
主旨归纳
打我记事开始,爷爷就是个老头他那么老,好像从来不曾年轻过。他那么老,好像生来只为了做我的爷爷,可我从未认真想过,他有一天会死。我总以为,一个人再老,总可以再活一年吧,然而有一天他还是死了,就像土垛的院墙,风雨多了,总有一天会塌下来。他的一生我也知道得很少,他说过一些,我记不大起来,就像他爱我很多,我只是喊他声爷爷。
请珍惜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吧!多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讲讲你在学校发生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不会觉得孤单。
课后作业
1、将今日所学知识说与家人、朋友听。
2、你和爷爷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印象深刻的事情?请你写下来,与同学交流吧!
3、阅读《呼兰河传》。
3、完成相应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