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日(二)
学校举行“庆祝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对联创作比赛,请你在下面词语中选择4个合适的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参加比赛。
玉兔 取样 月壤 世人敬 飞天 凯旋归
月背 采样 嫦娥 揽月
上联:
下联:鹊桥通信航天圆梦举世惊
【基础堂清】
小文同学积极参与以“强国有我,逐梦苍穹”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伴学互助”小组协助她完成学习任务。
1小文撰写了以下文字想介绍航天英雄杨利伟,里面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找出并改正。
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遨游太空之时,他曾通过轮阔判断祖国的山川湖海,俯瞰首都北京,炽热的不仅是发动机发出的火焰,还有他的航天之梦与爱国之心。无论经历什么,尽管惊心动魄、千均重负,他都屏息凝神,因为他相信中国的科学技术一定能保障自己生命无虞。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中国航天人的奉献与担当,终于爱国,始于热血,恒于信仰。
(1)语段中的四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①瞰( ) ②魄( )
③屏( ) ④虞( )
(2)请找出语段中画横线部分的错别字并修改。
① 修改为
② 修改为
(3)指出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文发现《太空一日》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瞬间。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格式,说说哪一个瞬间最让你动容。
我对……的画面感到动容,你看……,
(抓住关键词分析)……,可见杨利伟在科学探索时是多么的……。
3活动当天,主持人写了一段结束语,请你选出填入空缺处句子顺序合理的一项( )
今天,放眼神州大地,“中国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中国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 , , 。
①只要胸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能力本领
②广大学子生逢盛世,恰逢其时
③就一定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辉煌,展现新作为
④我们要让“航天精神”照亮逐梦道路,让“航天英雄”激励赶考之路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素养日清】
小文在搜集、整理“筑梦苍穹”的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下面的文章,现邀请你一起来阅读、探讨。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背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自今年5月3日发射升空,历时30天,先后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等过程,“嫦娥六号”着陆月背,要为人类采集第一抔月背之壤。
“嫦娥六号”着陆器与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将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地面控制下,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此后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实现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同时将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壤结构分析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今年3月,“鹊桥二号”中继星提前到达月球轨道,确保“嫦娥六号”在月背不会“失联”,为地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尽管“鹊桥二号”中继星解决了通信难题,但不同于大片被月海覆盖的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地形复杂多变,有很多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谷,有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如果探测器着陆在一块大石头上,就会影响钻取采样工作,很有可能得不到月球深层次的土壤样品,同时也会给起飞上升带来巨大挑战。
可供安全着陆的区域有限,如何让探测器拥有更高的着陆精度,实现“落得准”
首先,“选址”要准确。为了在“山脉中找平地”,“嫦娥六号”探测器出发前,科研人员在选址上下足了功夫。“嫦娥二号”探测器影像制成的全月7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及2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产品发挥了作用,科研人员借助它们为“嫦娥六号”寻找坡度较小的平坦区域。
其次,轨道设计有玄机。为了达到既调整轨道又不增加推进剂消耗的目的,设计师让“嫦娥六号”先后进行3次“刹车”——比“嫦娥五号”多了一次。这样可充分利用从月球捕获到下降前的20多天飞行时间,不断调整轨道参数,高精度瞄准着陆点,等待降落最佳时机的到来。
从发射升空到成功落月,38万公里,30天抵达,900多秒惊心动魄的下降,“嫦娥六号”的表现近乎完美,如同体操选手在空中完成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难度动作之后,稳稳当当落地,为下一段“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选自公众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删改)
4通读全文,概括“嫦娥六号”所负责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5“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背需要突破的难点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6文章在提到“‘鹊桥二号’中继星”时,除了文字,还插入了图片。请根据文章内容概述“‘鹊桥二号’中继星”的作用并分析以图配文的好处。
7回顾课文《太空一日》,完成表格。
篇目 《太空一日》 《“嫦娥六号”成功 着陆月背》
题材 所写题材都是关于① 方面的,介绍了较多的科学知识
文体 ② 新闻
内容 ③ 用专业的知识、准确的数据给读者客观真实地介绍嫦娥六号如何成功着陆月背
参考答案
情境创生
嫦娥飞天月背采样世人敬
基础堂清
1.(1)①kàn ②pò ③bǐng ④yú
(2)①轮阔 轮廓 ②千均重负 千钧重负
(3)语序不当,“终于爱国”应位于最后,正确的语句是:中国航天人的奉献与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
2.示例:我对杨利伟询问证据的画面感到动容,你看面对在太空能否看到地球上单体建筑的这一问题,他询问过国际上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很多”说明他询问人数之多,“确凿”说明要求准确度之高,可见杨利伟在科学探索时是多么的严谨。
3.A
素养日清
4.“嫦娥六号”着陆月背后的具体任务有:①采集月背之壤(或“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②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壤结构分析等科学探测。
5.此次“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背需要突破的难点是:如何在地形复杂的月球背面保证“嫦娥六号”安全、平稳、准确地着陆。
6.作用:为地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确保“嫦娥六号”在月背不会“失联”。
好处:①直观、形象地点出“‘鹊桥二号’中继星”的作用;②图文并茂,使文本内容呈现更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①科学探险(宇宙探秘、航空航天) ②传记 ③航天员杨利伟通过讲述自己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