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活板(二) 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活板(二) 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0 18: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板(二)
 笔墨之间行千年,宋韵传承耀中华。请你阅读下面材料,为其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发明的。它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人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比德国人约翰内斯·谷登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了约400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字印刷效率高,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
A.科技,让世界更美好
B.活板,中国古代高科技
C.毕昇,泥活字印刷鼻祖
【基础堂清】
1小语整理了一段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文字,准备向同学们介绍。其中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帮他完善。
  在烧窑工人的帮助下,毕昇先用一种很细的nián tǔ做成小块,凉干后用刀刻上字,然后放在窑里烧硬。一个个坚硬的单字就这样制成了。他又找来一块书本大小的铁板,在上面敷上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等的混合物,再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把一个个活字排进去。排满铁框后,先放在火上烘烤,让上面的混合物稍微溶化,再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等到混合物冷却níng gù后,铁框内的活字就变得平整而坚固,成为完整的一版,这时就可以上墨印刷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nián tǔ     ②níng gù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②这些都是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③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④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⑤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着诸多先人勇于突破常规、改革创新的事迹,如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
A.①④⑤②③   B.⑤①④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⑤③④②①
3新征程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工匠精神。请根据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句子。
示例:执着专注,是工匠的本分。经过持续不断地磨炼,才最终获得卓越的成就。
【素养日清】
(一)阅读《活板》,回答问题。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5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 请简要回答。
6活版印刷跟雕版印刷相比,具有什么优点
7文章最后一段补充交代了“活板”的下落,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8结合文本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制作木版地图的步骤是什么。
【链接材料】予奉使按①边,始为木图②,写其山川道路。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镕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③故也。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①按:巡察。②木图:木版地图。
③赍:携带。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活板》
  【乙】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①。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②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③。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即有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①卓帐:安扎帐篷。②扣:扣,同“叩”,进入之意。③绡縠:生丝织成的薄纱。
9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中的“已”同“以”,与“骨已尽矣”(《狼》)中的“已”意思不同。
B.“持就火炀之”和“瞬息可就”中的“就”都是“完成”的意思,意思相同。
C.“相去数丈”中的“去”是“距离”的意思,与“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去”意思不同。
D.“盖夕虹也”中的“盖”是“大概是”的意思,与“盖以诱敌”(《狼》)中的“盖”意思相同。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2)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
11【甲】文介绍了活板的排版方式,先后有五个步骤。请你用文中原句把下面的空缺步骤补充完整。
  设一铁板——    ——    ——    ——以一平板按其面
12《梦溪笔谈》是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集古人之智于一体。【甲】【乙】两文中古人的智慧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情境创生
B
基础堂清
1.(1)①黏土 ②凝固
(2)①凉 晾 ②溶 熔
2.C
3.示例:追求卓越,是工匠的使命。正是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素养日清
4.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字模)。
5.刻字方便,不易变形,便于取用。
6.示例:以一个个活字为单位,按照书稿排字,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使用灵活,一个活字可重复使用,节省资源;排版方便,速度快,质量好。
7.示例:这一段交代了“活板”的下落,与前文“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充分证明活字印刷术由毕昇发明是确凿无疑的。“宝藏”说明所得者对字印的重视。
8.木版地图制作步骤:先实地考察,再用轻型材料做模型,最后用木料雕刻。
9.B 解析:“持就火炀之”中的“就”是“靠近”的意思,“瞬息可就”中的“就”是“完成”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
10.(1)如果只印刷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
(2)过了很久,彩虹稍稍向东移动,越过山峰离去了。
11.以一铁范置板上 密布字印 持就火炀之
12.【甲】文中古人的智慧体现在: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字模灵活多样,排版简便,还考虑到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乙】文中古人的智慧体现在:对自然现象彩虹的观察和认识,了解到彩虹出现的条件和特点。
【乙】文参考译文:
  世上传说彩虹能够进入溪涧中饮水,确实是这样。熙宁年间,我出使契丹,到了它最北的黑水地区永安山下安扎帐篷。这时刚好雨后初晴,(我)看见彩虹出现在帐篷前的溪涧中。我和同事进入涧中观赏它,(看到)彩虹的两端都垂到涧中。(于是我)派人越过山涧,隔着彩虹(与那人)相对而立,距离大概有几丈远,中间像隔着一层薄纱。从西向东看就能看见(彩虹),大概是傍晚的彩虹。站在山涧的东面向西望,就被太阳照耀,什么都看不见。过了很久,彩虹稍稍向东移动,越过山峰离去了。第二天走了一段路,又看到了彩虹。孙彦先说:“彩虹是雨中太阳的影子,太阳照射雨就会有彩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