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16:0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素养测评B卷
素养提升与思维创新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勤于动手,观察记录
◆走进自然,观察生物活动,记录山川变化,探究日月星辰……让我们在研学活动中欣赏美景,丰富见闻,提升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沿着同学们的研学足迹,边走边记录,制作小卡片。(21分)
卡片一:在远离shì qū( )的森林中,苔藓随处可见。它通常喜欢阴湿的环境,繁植的方式多种多样。据《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书记载,世界苔藓植物共有189科,1284属,22175种左右,中国苔藓植物有125科,572属,3460余种,中国是世界 上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卡片二:松鼠是一种乘巧、驯良的小动物。它们面容青秀,身体矫健,白天躲在窝里xiē liáng ( ) ,晚上才出来活动。它们的窝通常44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窝口狭窄,勉强可以进出,还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窝遮蔽起来。
卡片三:太阳表面温度有五千多shè shì dù ( ) ,它能够影响地球动植物的生长,还能影响méi tàn ( )的形成。太阳光有shā jūn ( )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1.根据拼音,写词语。(5分)
2.用“○”圈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
(1)苔藓(xiǎn) 治疗(niáo) 驯良(xùn) _______    
(2)矫健(jiǎo) 分杈(chà) 圆锥形(shuí) _______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繁植 B. 乘巧 C. 青秀 D. 狭窄
4.下列关于“窝”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窝”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W”,再查音节“wo”。
B.“窝”是上下结构的字,部首是“宀”。
C.“窝”共十二笔,其中第九笔是“丨”。
D.“窝”和“蜗”既是形近字,也是同音字。
5.“勉强”在词典中有五种意思: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②不是心甘情愿的;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④牵强,理由不充足;⑤将就,凑合。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5分)
(1)窝口狭窄,勉强可以进出,还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窝遮蔽起来(  )
(2)这种说法很勉强,怕站不住脚。(  )
(3)在他的一再恳求下,哥哥勉强答应再帮他一次。(  )
(4)“她不愿意就算了,不要勉强她。”老师对王林说。(  )
(5)这项工作我还能勉强坚持下来。(  )
6.卡片二中的加点词语“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下列句子中,加点内容去掉之后意思基本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
B.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C.中国园林的景物一般都是模仿自然而成的。
D.这条高速公路全长约142千米,弯道有33处之多。
7.卡片一中画“_______”的内容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回顾所学,助力探究
◆研学过程中,老师提醒大家,要将课内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学得更好。
二、研学时,同学们观察了日出日落的现象,感受到了太阳的神奇以及它与万物的联系。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
8.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太阳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其中不包括(  )(2分)
A.太阳影响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B.太阳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C.太阳能够影响气候的变化。 D.人类能够利用太阳光来防治疾病。
9.同学们了解并记录了太阳的特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5分)
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的特点。除此之外,课文《太阳》还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遇见小松鼠的同学准备写观察日记,他可以模仿课文的思路来写。(4分)
10.课文《松鼠》的作者_________(谁)主要抓住松鼠_____________    
________、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_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字里行间蕴含着对松鼠的_________之情。我们写小松鼠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构思。
四、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8分)
11. 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月亮的变化。(2分)
不同时间的月亮,样子也不一样:农历初三的月亮是弯弯的,又细又暗;到农历十五时就变成________(填形状)的,又______又_______。
12.运用说明性语言改写下面的句子。(3分)
我是一只小蜜蜂,我的母亲是蜂王,她的体形最大。在我的家族中,只有我的母亲可以产卵。我的母亲能存活三到五年,可以说是我们家族中的“寿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根据资料袋中的知识,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介绍银杏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知识,拓宽视野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对飞禽走兽、风雨雷电等自然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带队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很多相关知识。
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13分)
萤火虫
【材料一】①在我们这个地区,萤火虫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人见人爱的小东西,为了表达生活的欢乐,竟然在屁股上面挂了一只小小的灯笼。
②萤火虫看上去既小又弱,可它却是个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猎手,而且捕猎时还相当狠毒。A.它的猎物通常是很小的蜗牛,个头儿还没有樱桃大,是处于变形状态的蜗牛。夏日里,这种蜗牛一大群一大群地聚集在稻子和麦子的茎秆上,或者其他植物的干枯的长茎上,要在上面一动不动地待上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季。正是这种时候,萤火虫对猎物发起攻击,对之施以灵巧的外科麻醉手术,使猎物在颤动着的茎秆上昏死过去,然后对之下口,美餐一顿。
③让萤火虫真正名扬四海的原因是它能在尾部亮起一盏灯。达到婚育年龄的雌性萤火虫,在发出亮光的过程中仍保持着幼虫状态。它的发光器位于腹部的最后三节处:前两节呈宽带状,而最后一节的发光器则是两个斑点。这亮灿灿的宽带,仿佛在庆贺自己的婚礼。然而,在刚孵化的时候,它只有尾部的发光斑点。这种从斑点到宽带的绚丽变化,展现了雌性萤火虫的身体发育过程。身体的发育使之长出翅膀,能够飞翔,从而宣告其生理演变过程的结束。这盏亮灿灿的灯点亮时,还标志着其交尾期即将来临。这之后,雌性萤火虫就没有翅膀了,不能再飞翔,一直保持着这种可怜的卑屈形态,但是它的那盏明灯却始终点亮着。
④雄性萤火虫则有所不同,它得到了充分的发育,改变了形态,拥有着鞘(qiào)翅和翅膀。与雌性一样,从刚孵化时起,它的尾部就有这盏明灯。总之,萤火虫不管是雌性还是雄性,不管是处在发育时期的什么阶段,其尾部均可发光,这就是整个萤火虫家族的一大特点。而且,这个发光点从背部或腹部都可以看见,但只有雌性萤火虫才有的那两条宽带,才在腹部下面发光。
【材料二】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因尾部会发光而被人熟知。全世界已知萤火虫20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萤火虫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雌雄萤火虫成虫交配之后,雌虫会在草地、水边的苔藓植物或潮湿的地面产卵。B.卵大约经过2周孵化成幼虫,幼虫一般经历5~7次的蜕皮才会化蛹,最后蜕变为翩然飞舞的成虫。萤火虫主要在夜间活动,其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
【材料三】 咏萤火
李 白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14.阅读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填空。(3分)
(1)材料一主要介绍了萤火虫_________和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2)材料二主要介绍了萤火虫的_______、分布、成长变化过程和       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
(3)材料三中的“灯”和“星”指的是_________。“若”这个字承上启下,前后勾连,由________的景转为想到的景。
15.叶圣陶爷爷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怎样才能说明白?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画“_______”的句子,谈谈看法。(3分)
1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1)萤火虫用灵巧的“外科麻醉手术”来捕获猎物。 (  )
(2)达到婚育年龄的雄性萤火虫,在发出亮光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幼虫状态。 (  )
(3)萤火虫的蛹不能发光,成虫发光是为了吸引猎物,方便捕猎。 (  )
(4)萤火虫因尾部发光被人熟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  )
(5)“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诗句中“难”和“更”写出了萤火虫发出的光十分坚韧,不会轻易熄灭,赞美了小小萤火虫顽强的生命力。 (  )
17.读读下面两句话,体会这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2分)
通过对比,我发现句子①的内容比较( 简洁 丰富 ),语言比较( 平实 活泼 );句子②的内容比较( 简洁 丰富 ),语言比较( 平实 活泼 )。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数说雷电
①雷电是大自然中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 1078 年的一次球形雷(一般指“球状闪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既包括闪电,又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②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声。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 340米/秒,而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平均速度为1.4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③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那么,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并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的声音,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环境中待1分钟左右,就会暂时性失聪。因此,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④闪电的放电过程十分短暂,一般为50~100微秒。其冲击电流的平均值高达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如此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以达到1亿~10亿伏特。电荷中和作用时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会瞬间将周围的空气加热到3万摄氏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5倍多。一次闪电所产生的能量足以让1辆普通轿车行驶 290~1450千米,供一个家用100瓦的白炽灯泡连续工作3个月左右。然而,遗憾的是,正是因为闪电往往发生在一瞬间,而且发生方向难以预测,所以现代科技还无法收集和利用闪电的电能。
18.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2分)
(1)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   )
(2)很难预先想到或预料到。 (   )
19.“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中的“掩耳”的意思是_______,“瞑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古人用这句话来形容____________。(3分)
20.“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平均速度为1.4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这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这句话中的两个“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闪电蕴含的能量非常庞大,为什么不把闪电收集起来好好利用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文主要从形状和速度两个方面介绍了雷电这一大自然中神秘而壮观的现象。
B.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只有轻微的影响。
C.短文通过列举关于雷电的一些非常有趣的数字,写出了闪电之快,雷声之大。
D.闪电的速度非常快,光速远低于闪电的速度。
研学归来,学以致用
七、习作。(30分)
24. 短短的旅程,丰富了同学们的见闻,精彩纷呈的研学之旅在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通过本次研学活动,你是不是对一些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可爱的小兔子、耐旱的仙人掌、有趣的风筝等。请从你观察和了解的事物中选择一种,介绍给同学们吧。(30分)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③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④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市区 歇凉 通常 摄氏度 煤炭 杀菌
2.(1)治疗(niáo) liáo (2)圆锥形(shuí) zhuī
3.D
4.B
5.⑤④②③①
6.D
7.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数字,直观地让人感受到我国苔藓植物的多样性
8.B
9.举例子 列数字 距离地球远 体积大 温度高
10.布封 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 高超的搭窝技巧 喜爱
11.圆形 圆 亮
12.在蜜蜂家族中,蜂王的体形最大,寿命较长,能存活三到五年。蜂王是蜜蜂家族中唯一可以产卵的成员。
13.银杏,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是一种极为独特的落叶乔木,被称作“植物界的大熊猫”。它在地球上已存留约2.7亿年,堪称“活化石”,就像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植物丰碑。其高度可达40米,如同一座巍峨的绿色塔楼耸立在大地之上。它的叶子呈扇形,恰似一把把精巧的小扇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别具一番韵味。
14.(1)猎取食物 发光 (2)种类 生活习性(3)萤火虫 看到
15.作比较 个头儿小 列数字 通常 大约 一般
16.(1)√(2)×(3)×(4)√(5)√
17.①丰富 活泼 ②简洁 平实
18.(1) 震耳欲聋 (2)难以预测
19.捂住耳朵 闭上眼睛 雷电发生并完成的速度快
20.列数字 作比较 说明闪电的速度之快
21.这两个“远”字形象地表达了闪电的速度比光速慢得多,又比雷声的速度快得多,使说明文的语言更准确。
22.因为闪电往往发生在一瞬间,而且发生方向难以预测,所以现代科技还无法收集和利用闪电的电能。
23.C
24.思路:本次习作要求介绍一种事物。学生可以选取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来写。既可以从动物、植物、物品、美食以及感兴趣的内容想开去,也可以介绍一种事物的制作或使用方法,甚至可以模拟事物的口吻来介绍。写作时恰当运用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