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21:3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一组是( )
A.推荐(jiàn) 撕(sī)坏 B.瞄(mióo)准 龇牙咧(liè)嘴
C.弗(fú)能应 吾(wú)之盾 D.夫(fú)不可陷之盾 扭(niǔ)动
2.下面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弗能应 有求必应 B.问其故 缘故
C.守株待兔 守候 D.溺而不返 返回
3.豆蔻年华指女子( )岁的年纪。( )
A.十三四岁 B.十一二岁 C.十五六岁 D.十七八岁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历了这次新冠疫情,使人们越发珍惜美好的生活了。
B.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5.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顺序是(  )
①还要描述它们的作用,为人类提供的服务。
②所以在描述动物时要讲述它们的产地、本能、习性、怀孕期、繁殖期、幼崽的数量、父母的照料、饲养类型、寻找食物的方式等各个方面。
③这就是布封在讲述野兽时的论述结构。
④动物历史不是单个动物的历史,而是全部动物构成的历史。
⑤这种论述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对18世纪之后的博物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A.③④①②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③①②⑤
二、填空题
6.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一帆船在大海上,惊起一群。里,大家着身子,尽情舞蹈、,地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7.辨字组词。
吾( ) 佛( )陷( )扶( )茅( )誊( )
悟( ) 拂( )舀( )夫( )矛( )誉( )
8.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兴致( )( ) ( )笑不( ) 出( )划( ) 风( )浪( )
心惊( )( ) ( )有( )竹 摩( ) ( )掌 不动( )( )
当朋友遇到难题时,我会为他 ;当弟弟把蛋糕抹到我脸上时,我 ;当听到有意思的话题时,我会 地参与讨论;当准备得充分时,我会 地参加知识竞赛。
9.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
(1)“其人弗能应也”一句出自《 》,这句话的意思是 ,“弗能应”的原因是 。
(2)《田忌赛马》一文中,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 、 、 三等,便想出了让田忌 的主意,最终田忌 赢了齐威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3)我知道,女子 可以称为豆蔻年华,男子 可以称为弱冠。我还知道,人三十岁可以称为 四十岁可以称为 ,六十岁可以称为 。
三、语言表达
10.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修改片段中的错误。(4处错误)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生动感人写得,读了这本书,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要像雷锋叔叔学习。
(2)例: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体会上面加点的句子的特点,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比赛结束,裁判即将宣布比赛结果。(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补充句子,表现时间的漫长)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文段阅读。
①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他想:齐威王果然用的上等马,输一场不要紧。
②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他想:看来最后一场我也赢定了。
③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他想:孙膑果然高明,按他的计策,我果真赢了。
④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1.请用概括事件的方法,给选文拟个小标题。
12.选文根据汉代 的著作《 》相关内容改写。我们曾学过的课文《 》,也是根据《史记》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田忌的 描写。这些描写体现了田忌对孙膑的 ,也从侧面体现了孙膑的 。
14.故事中,田忌最终能获得胜利的原因是( )
A.孙膑用计谋让田忌的马奔跑速度变得飞快。
B.孙膑教田忌以己之短,耗敌之长;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C.田忌每一等级的马都比齐威王的马强很多。
15.假如齐威王每一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很多,按孙膑的策略,田忌会取得胜利吗?为什么?
16.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我还知道: 、 。
17.《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 )
A.失败后不要一味地灰心泄气,要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
B.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坏事有时候也可能变成好事。
C.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达到预期的目的。
课内阅读。
跳 水
①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②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③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④你逃不了 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⑤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⑥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8.请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19.孩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
A.孩子受到了水手们笑声的鼓励,想要表现自己,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B.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C.孩子只是很喜欢自己的那顶帽子,想把帽子要回来。
20.“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短暂的“四十秒钟”和后面的“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为什么?
21.有人不同意船长的做法,认为他让孩子立刻跳水是鲁莽之举。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文中细节,也可以联系自身生活,说说你的理由。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展示。
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可以写一次你亲身经历的探险,也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第6单元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A A B C
1.B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B.瞄(mióo)准——miáo 龇牙咧(liè)嘴——liě
2.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文中一字多义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原句体会字词的意思,并选择合适的选项。
A.弗能应: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可知其中“应”的意思是:回答。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可知其中“应”的意思是“答应”。
B.“故”的意思都是:缘故,原因。
C.“守”的意思都是:守候,等待。
D.“返”的意思都是:回来,回归。
故选A。
3.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
本题中“豆蔻年华”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病句辨析,要找出有病因的句子。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辨析出病句。
A 有语病,病句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经历”或“使”。
B 没有语病。
C 有语病,病句中搭配不当,“加快”与“规模”不搭配,应删去“和规模”。
D 有语病,病句中语序不当,“优秀的大量的歌曲”应改为“大量的优秀的歌曲”。
故选:B。
5.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排列的理解能力。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文段的主要内容通过“动物历史不是单个动物的历史,而是全部动物构成的历史”可以知道,语段是告诉人们动物史的构成,故此句为第一句;
接着从多个方面细说了要怎样描述动物,故“所以在描述动物时要讲述它们的产地、本能、习性、怀孕期、繁殖期、幼崽的数量、父母的照料、饲养类型、寻找食物的方式等各个方面”为第二句;
然后补充了还要描述什么,即“还要描述它们的作用,为人类提供的服务”为第三句;
之后得出论述结构,即“这就是布封在讲述野兽时的论述结构”为第四句;
最后说明了论述的重要性,即“这种论述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对18世纪之后的博物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第五句。
故正确排序为:④②①③⑤,选C。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海鸥、船舱、扭动”容易写错,注意书写。
7. 吾辈 佛像 陷阱 扶手 茅厕 誊写 领悟 拂意 舀酒 丈夫 矛盾 名誉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吾可以组词:吾爱、吾徒、吾人等。
佛可以组词:借花献佛、佛事、佛像、拜佛、佛学、佛典、佛经、佛门等。
陷可以组词: 陷入、冲锋陷阵、陷阱、凹陷、诬陷、沉陷、陷坑、攻陷、陷于等。
扶可以组词:扶手、搀扶、匡扶、扶正、扶鸾、扶贫、扶梯、扶摇、扶持、扶疏、扶植等。
茅可以组词:茅檐、茅草、茅茹、茅舍、茅土、茅茨、茅塞、茅庐、茅厕、茅屋、茅店等。
誊可以组词:誊清、誊写、誊拓、誊录、誊画、誊抄等。
悟可以组词:领悟、悔悟、醒悟、省悟、感悟、了悟、顿悟、体悟、彻悟、觉悟等。
拂可以组词:吹拂、拂过、拂尘、拂袖、照拂、拂逆、拂拭、拂晓等。
舀可以组词:舀酒,舀子,水舀等。
夫可以组词:丈夫、农夫、夫人、船夫、脚夫、病夫、火夫、武夫等。
矛可以组词:矛头、矛盾、矛弧、戈矛、矛戟、电矛等。
誉可以组词:荣誉、名誉、信誉、沽名钓誉等。
8. 勃 勃 哭 得 谋 策 平 静 胆 战 胸 成 拳 擦 声 色 出谋划策 哭笑不得 兴致勃勃 胸有成竹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浓厚,情绪高昂。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
出谋划策:出主意,想办法。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比喻平安无事。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也说胆战心惊。
胸有成竹: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摩拳擦掌:双手相互摩擦。形容战斗或行动前情绪高昂、跃跃欲试的样子。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异常镇静沉着
结合语境,朋友遇到难题,我会替他想办法,故选“出谋划策”。
弟弟把蛋糕抹到我脸上时,我会非常尴尬,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故选“哭笑不得”。
当听到有意思的话题时,我会很感兴趣,故选“兴致勃勃”。
当准备得充分时,可以选“胸有成竹”。
9. 自相矛盾 那个人不能应答 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上 中 下 更换马的出场顺序 两胜一输 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达到预期的目的 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花甲之年
【详解】(1)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识记。
自相矛盾   韩非 (先秦)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2)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识记。
《田忌赛马》讲述的是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赞美了孙膑足智多谋,敢于打破常规,扬长避短的优秀品质。
(3)考查学生对所学文学常识的识记。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二三岁。 志学之年:十五岁。舞象之年:男子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10.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写得生动感人,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比赛结束,裁判即将宣布比赛结果。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裁判怎么还不宣布比赛结果?
【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诊断句子的毛病,七个方面查清楚,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二看搭配当不当,不当之处改流畅,三看指代明不明,不明之处要注清,四看用词当不当,恰当词语来换上,五看意思重复否,重复词语要赶走,六看句子矛盾处,去矛除盾要摆平,七看分类当不当,异类事物另置放。(病句诊治五字诀:查、补、换、改、删)
1、《雷锋的故事》是本书用书名号,符号错误。
2、这本书生动感人写得。语序不当,把“写得”与“生动感人”调换顺序。
3、读了这本书,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缺少主语,去掉“使”。
4、我要像雷锋叔叔学习。用词不当,把“像”改成“向”。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加点字的单位是一样的都是万年,所以我们在仿写的时候也要注意单位一致。
例:比赛结束,裁判即将宣布比赛结果。我的心怦怦直跳,我焦急地等待着,一秒,两秒,三秒……十秒,像过了一个小时那么久,我才听到裁判那高昂的声音:“五(2)班获胜。”
11.田忌赛马 12. 司马迁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将相和 13. 神态 信任 才智过人 14.B 15.不一定。因为可能出现“齐威王的中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还快”或“齐威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中等马还快”的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按孙膑的策略,田忌都不能获胜。 16. 赤壁之战 巨鹿之战 17.C
【解析】11.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文段的概括能力。
根据认真阅读文段内容可知,文段讲的是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过程,故可拟题目为:田忌赛马。
12.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积累。
根据知识积累可知,《田忌赛马》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学过的课文《将相和》就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1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描写手法的辨析及人物形象特点的理解。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根据认真阅读文段内容可知,“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微微一笑”、“满意地笑了”都是神态描写,体现了田忌对孙膑的信任,完全听孙膑的意见;也从侧面描写了孙膑的聪明、机智、才智过人。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根据认真阅读文段内容,结合课文《田忌赛马》可知,田忌最终能获得胜利是因为田忌信任孙膑,完全听从孙膑的意见,以己之短,耗敌之长;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就是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故选B。
1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需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作答。
根据认真阅读文段内容可知,田忌赛马过程是:
第一场: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结果是输;
第二场: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是胜;
第三场: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是胜。
如果齐威王每一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很多,那么有可能是齐威王的中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还要强,或者齐威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中等马要强,因此,若齐威王每一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很多,按孙膑的策略,田忌不一定胜利。
16.本题考查的是常识积累。
根据知识积累可知,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有:《抛砖引玉》《隔岸观火》《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等。
17.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及文段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根据认真阅读课文《田忌赛马》及文段内容可知,《田忌赛马》讲的是在田忌的马处于劣势时,通过孙膑的计谋与齐威王赛马并取得了胜利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要在劣势中找到优势,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方能取得胜利。遇到事情可以尝试新的思路,没必要循规蹈矩去做事。故选C。
18.“!” 。 。 19.B 20.不矛盾。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21.不同意
结合第④自然段中的“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可知,如果孩子往回走,但横木太窄,孩子不能转身,并且孩子当时心理感到十分恐惧,所以立刻让孩子跳水是明智之举。
【解析】18.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
“你逃不了”是孩子喊的话,要用双引号引起来,并且“猴你逃不了”是表示感叹的语气应用感叹号,“你逃不了”与“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故“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后是句号;“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是一句话已说完,故用句号。故加入标点符号中后句子写为:“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19.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认真阅读第②自然段中的“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可知,孩子之所以会越来越生气,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是因为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20.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根据认真阅读短文内容,结合第⑥自然段可知,短暂的“四十秒钟”和后面的“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并不互相矛盾。因为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人们救人心切,救人的时候时间显得尤为宝贵,所以认为四十秒时间太长了。
2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根据认真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开放型题目,需要学生结合文段内容回答,表明态度,条例清晰,书写时字迹工整、书写无误即可。例如:我不同意这种说法。结合第⑥自然段中的“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可知,水手们都熟悉水性,下海去救人,生还的可能性较大。
22.示例:
我的一次冒险
我的第一次冒险不是深海潜水,不是丛林探路,而是捅了一个马蜂窝。
一年暑假,我回到乡下。这里对于六七岁的我都是新奇的。一天我哥哥问我想不想吃蜂蜜,我这“小吃货”两眼放光,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一听说吃蜂蜜要捅马蜂窝,我就又有些后悔了。被马蜂扎一下可就完了,感觉好草率。不过答应了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在姥姥家的屋檐下有一个马蜂窝,我小心翼翼的打开窗户,生怕惊动了那些带“针”的家伙。我哥拿起喷虫剂猛地对准马蜂窝“哧哧”就是一通乱喷,我赶快把窗户一关。“嗡嗡嗡……”只见几百只马蜂都飞出来了,黄黄的像一片无敌轰炸机。它们有的惊慌失措飞走了,有的乱飞乱撞,还有的趴在窗户上好似要复仇。我早已被吓得鸡皮疙瘩掉了一地。过了一会马蜂们渐渐飞走了,我才敢跑到外面用手来把那蜂巢弄下来。正要成功完成任务,有几只马蜂又杀了个回马枪,把我吓得又出了一身冷汗,一动不动,不知所措。好在那几只马蜂晕头昏脑的东撞西撞,晃了几圈就飞走了,我才赶紧把蜂巢给弄下来。
这就是我的一次冒险经历,虽说有惊无险,但也让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困难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只要策划并不懈的去解决它,就可以获得成功。
【详解】此次作文是话题作文。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确定文题了。
写话题作文的注意点:
1.话题作文范围宽泛,但不是无范围,在行文时如果扣话题不紧,或摒弃话题,另起话题,就是走题。也不能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子话题中,不能散漫作文。
2.只能确定一个方面的内容。如话题作文“成长”,可写成长中的喜悦,也可写成长中的烦恼,可以将一方面作为另一方面的衬托,但不能同时写两方面。若两者并重,就会造成两个中心。
写的时候要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注意条理清晰,把人物心情的变化写出来更好,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