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专项练)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专项练)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21: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专项练)第六单元基础知识-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二、连线题
2.阅读《田忌赛马》,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连一连。
三、信息匹配
3.用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模仿(mó mú) 桅杆 (gān gǎn) 一艘 (shōu sōu)
豆蔻(guàn kòu) 及笄(kāi jī) 期颐(yí jī)
孙膑(bìn bīng) 讥讽(fěnɡ fēng) 轻蔑(miè mèi)
4.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1)吾(wú wǔ)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其人弗(fèi fú)能应也。
(3)夫(fú f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给加点字的选择正确读音,画“√”。
弗能(fú fèi) 策略(cè zé) 推荐(jiān jiàn)
桅杆(wěi wéi) 龇牙(cī zī) 瞄准(miāo miáo)
6.选字组词。
[塞 赛 腮] ( )帮 ( )外 比( )
[瞪 凳 登] ( )眼 ( )山 ( )子
[扭 纽 钮] 电( ) ( )动 ( )扣
[鸥 欧 呕] 海( ) ( )吐 ( )洲
7.选词填空。
故意 特意 愿意
(1)这个礼物是我( )给你准备的。
(2)我很( )帮助老师做事情。
(3)猴子( )逗孩子生气。
8.选词填空。
信任 信服
(1)爷爷为人忠厚,邻居们都很( )他。
(2)你的理由还不充足,不能令人( )。
严肃 严厉
(3)有人过来给( )沉默的奶牛挤奶。
(4)他受到了( )的批评。
丰富 丰盛
(5)简单是最成熟的漂亮,单纯是最( )的文雅。
(6)( )的极致是简单;绚烂的极致是平淡;情爱的极致是无声。
连续 继续
(7)工业上用的催化重整过程大致可分为半再生式和( )再生式两类。
(8)一朝开始便能够永远将事业( )下去的人是幸福的。
9.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填序号)
A.及笄 B.而立 C.花甲 D.古稀
(1)指人三十岁。( )
(2)指人七十岁。( )
(3)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
(4)指人六十岁。( )
10.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但……还…… 只要……就…… 即使……也…… 因而
(1)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 不理, 撕得更凶了。
(3)孩子 一失足,直摔倒甲板上 没命了。
(4) 能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11.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填序号)
A.自信 B.命令 C.疑问 D.生气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
(2)“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一边喊。 ( )
(3)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 )
(4)船长喊道:“向海里跳!快!不然我就开枪了! ( )
12.“失足”一词有两种解释:A.行走时不小心跌倒。B.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1)一失足成千古恨。( )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
1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摩( )擦( ) 胸有( )( ) 兴致( )( )
出( )划( ) ( )( )领先 ( )( )欲试
(1)和画“ ”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 ,和画“ ”词语⑤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 。
(2)表示做事之前有通盘的考虑的词语是 ;形容精神振奋,迫不及待地想试一下的词语是 、 。
(3)赛场上,参赛者 ,期待着一展身手。赛场边,同学们则 地为参赛者 ,期待他们取得好成绩。(选词填空)
14.交流平台。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 的楚国商人, 的孙膑, 的船长。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要了解 。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应该先 ,再 。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了解人物的 ,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田忌赛马》中孙膑发现 ,他合理安排 ,用三局两胜的赛制让田忌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赢得比赛胜利。,由此可以看出孙膑有 ;《跳水》一课中,在孩子遇到危险时,船长命令孩子 ,这不仅显示出船长的 ,还说明这种方法最有效;《自相矛盾》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前后 ,说明他缺乏思考。
四、判断题
15.《跳水》中的孩子因为被猴子抢走了帽子,又被别的水手嘲笑,所以一怒之下爬上桅杆掉入了水中,被水手救了上来。( )
16.《田忌赛马》中的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用的人,田忌是一个善于听取和接纳别人意见的人。( )
17.《自相矛盾》中“其人弗能应也”说明这个人也知道说话的漏洞,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对方,所以无话可说。( )
18.及笄是指女子年满十五岁,而立是指人三十岁。( )
19.《田忌赛马》中,田忌第二次赛马能取胜的原因是他换了几匹马。( )
五、修改病句
20.修改下面一段话。(两个错别字,两个病句,两个用错的标点符号)
我非常喜欢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炼笔挥毫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发挥。我绝不辜服他们的期望。
六、句子训练
21.这种动物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这种动物绝种了。(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22.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海里。(用加点词写句子)
23.猴子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改为“把”字句)
24.小红把墨水瓶打碎了。(改为“被”字句)
25.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他难以回转身来。(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七、排序题
26.给下面的句子排排队。
( )开始,海的远处是一片云雾。
( )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了出来,射出万道金光。
( )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海滩上等候日出。
( )接着,东方越来越亮。
( )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
( )天边的云,慢慢地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
八、语言表达
27.快乐练笔。
请你回忆下自己或他人在学习、锻炼、比赛或其他情况下通过动脑筋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事,将想到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写下来,150字左右。
《(单元专项练)第六单元基础知识-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输、赢、拳、策、荐”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田忌赛马》一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威王和大将田忌赛马,孙膑给田忌出主意,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胜比赛的胜利的故事。
3.mó gān sōu
kòu jī yí
bìn fěnɡ miè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模”读mó时,1、名词 法式;规范;标准。2、动词 模仿;效法;照着做。3、名词 模范。4、名词 指模特儿。5、名词 (Mó)姓。读mú时,1、名词 模子,把材料压制或浇灌成一定形状的工具。2、名词 形状;样子。
“杆”读gǎn时,1、名词 (~儿)器物的像棍子的细长部分(包括中空的)。2、量词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3、名词 (~儿)人体的腰部或腿部。读gān时,1、名词 (~子、~儿)较长的木棍或类似的东西。
模仿(mó fǎng):仿照某种方式或样式去做。
桅杆(wéi gān):船上用于支撑帆或旗帜的高杆。
一艘(yī sōu):用于船只的计量单位。
豆蔻(dòu kòu):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喻青春年华。
及笄(jí jī):古代女子满十五岁,表示成年。
期颐(qī yí):指人一百岁的高龄。
孙膑(sūn bìn):战国时期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讥讽(jī fěng):用尖刻的话嘲笑或指责他人。
轻蔑(qīng miè):轻视、不放在眼里。
4.(1)wǔ
(2)fèi
(3)fū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1)“吾”读wú时,1、代词 〈书〉人称代词。我;我们(多做主语或定语)。2、名词(Wú)姓。读yú时,1、见“吾吾”。疏远貌。2、通“虞”。兽名用字。3、通“魚”。参见“吾山”。山名。即鱼山。在今山东东阿县。4、通“虞”。见“吾丘”。复姓。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破它。“吾”在这里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代指卖盾与矛的楚人。“吾”读“wú”。
(2)“弗”读fú时,1、副词 〈书〉表示否定,相当于“不”。2、名词 (Fú)姓。读fèi时,1、通“沸”。2、见“弗靡”。犹奢侈。3、参见“弗鬱”。众多貌。
“其人弗能应也”意思是那个人不能回答了。“弗”是一个表示否定的副词“不”。“弗”读“fú”。
(3)“夫”读fū时,1、名词 成年男子的通称。2、名词 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维持生活的人。3、名词 丈夫,跟“妻”“妇”相对。4、名词 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读fú时,1、代词 〈书〉指示代词。这个;那个。2、代词 〈书〉人称代词。他。3、助词 〈书〉①用在一句话的开始。②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是无法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世界上。夫:句首发语词,用于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际意义。“夫”读“fú”。
5.fú cè jiàn
wéi zī miáo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
弗能:意思是不能。故选“fú”。
策略: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故选“cè”。
推荐:指介绍好的人或事物,使被任用或接受。故选“jiàn”。
桅杆:是指船上挂帆的杆子等。故选“wéi”。
龇牙:就是咧嘴露出牙齿,多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故选“zī”。
瞄准:就是射击时为使子弹、炮弹等射中目标而调整枪口、炮口的方位和高低,也泛指对准。故选“miáo”。
6. 腮 塞 赛 瞪 登 凳 钮 扭 纽 鸥 呕 欧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7. 特意 愿意 故意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故意”:有意识地(那样做),表示存着某种想法去做某事,一般含有不良的或不友好的意图,做的事情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特意”:表示专为某件事,有目的性地去做,强调是特意、特地去做,所做的事情通常是带有积极意义或者表达一种特别的心意。
“愿意”:指希望做某事,心里想要,乐意、同意,表达一种主观上的意愿和倾向。
(1)此句表达的是为对方准备礼物是带有特别的心意,是专为对方做的这件事,所以应选“特意”。因为准备礼物一般是表达友好和心意,是积极的行为,用“特意”更能体现出对对方的重视。
故选“特意”。
(2)句子表达的是“我”内心希望、乐意去帮助老师做事,强调的是“我”主观上的意愿,所以应选“愿意”。“愿意” 在这里准确地表达了“我”对于帮助老师这件事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
故选“愿意”。
(3) 猴子的行为使得孩子生气了,猴子这种行为是有意识地去做的,且从孩子生气这个结果来看,猴子的行为带有一定不良影响,符合“故意”有意识地做某事且可能带来不好影响的意思。
故选“故意”。
8. 信任 信服 严肃 严厉 丰富 丰盛 连续 继续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和近义词。
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强调对人或事物的可靠性、真实性持有坚定的信念,侧重于托付和依赖。
信服:指相信并佩服,更加强调因对某种观点、说法或行为等的认可而产生的佩服之感。
(1)句中爷爷为人忠厚,这是邻居们对他的认知,基于此,邻居们对他产生了相信和托付的情感,故选“信任”。
(2)句中“理由不充足”导致不能让人从内心深处产生相信并佩服的感觉,“信服”更强调因理由充分而使人折服,故选“信服”。
严肃:形容神情、气氛等庄重、认真,也可指作风、态度等严格、郑重。
严厉:着重指态度严肃厉害,常用来形容对错误或不当行为的惩处、批评等,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和威慑力。
(3)句中形容奶牛沉默的状态,赋予奶牛一种庄重的气质,营造出安静、庄重的氛围。故选“严肃”。
(4)句中“受到批评”,说明是因为犯了错误而被严肃地对待,“严厉”侧重于态度的严肃厉害,用于形容“批评”很恰当。故选“严厉”。
丰富:指种类多或数量大,强调内容的充实和多样,可用于形容知识、经验、情感、资源等各种抽象或具体的事物。
丰盛:通常用来形容物质方面的丰富,尤其是食物、宴席等,给人以充足、豪华的感觉,也可用于形容某些具有物质形态且数量多、质量好的事物。
(5)句中形容文雅,“丰富”可表示这种文雅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内涵,故选“丰富”。
(6)句中“极致是简单”,这里是将某种丰富的状态与简单相对比,“丰盛”更侧重于物质的丰富,与“简单”形成更鲜明的对比,故选“丰盛”。
连续:着重指一个接着一个,不间断,强调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继续:表示接着前面的情况、动作等进行下去,不间断,更侧重于行为或状态的延续。
(7)句中“催化重整过程”的“连续再生式”,强调再生过程在时间上是不间断的,是一种持续的状态,故选“连续”。
(8)句中“将事业()下去”,是说从开始后一直持续进行,强调事业的延续,用“继续”更能体现这种从起始点一直持续的意味。故选“继续”。
9. B D A C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1)在古代文化中,“而立”出自《论语 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能够独立承担责任,并已经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所以指人三十岁的是“而立”,答案选 B。
(2)“古稀”是指人到七十岁。因为在古代,活到七十岁的人比较稀少 ,杜甫有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用“古稀”来代指七十岁。答案选 D。
(3)“及笄”指的是女子年满十五岁。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所以答案选 A。
(4)“花甲”指人六十岁。因为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子起,六十年成一周,周而复始,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答案选 C。
10. 因而 不但 还 只要 就 即使 也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首先分析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该用何种关联词。
(1)读两个半句,大家拿猴子取乐是造成猴子更加放肆起来的原因,因此使用关联词语:因而。
(2)读句子,题干两句话之间是递进关系,猴子不理,还撕得更凶了,可以用“不但……还……”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读句子,句子假设了孩子失足掉下来会引起的后果,只要孩子站不稳,摔倒甲板上就会没命,因此使用关联词语:只要……就……
(4)读两个半句,可知两个半句前面提出的某种已存在的事实,后面半句转而述说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因此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即使……也……。
11. C D A B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 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这是一个疑问句,应用疑问的语气来读。(2)“你逃不了!”这是一个感叹句,结合词语“逃不了”应用生气的语气来读。
(3)结合词语“胸有成竹、一定”感受到孙膑的自信。
(4)本句是祈使,是船长对他儿子下的命令。应读出命令的语气。
12. B A
【详解】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的理解与分析。“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恨事,这里的“失足”的意思是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孩子只要一失足”的意思是孩子一摔倒,这里的“失足”指行走时不小心跌倒。
13. 拳 掌 成 竹 勃 勃 谋 策 遥 遥 跃 跃 议论纷纷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摩拳擦掌 兴致勃勃 出谋划策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选词填空。
摩拳擦掌:双手相互摩擦。形容战斗或行动前情绪高昂、跃跃欲试的样子。
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
出谋划策:制定计谋策略。多指为人出主意。
遥遥领先:远远地走在最前面。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1)跟“兴致勃勃”类似的ABCC式词语有:议论纷纷、意气扬扬、意气洋洋、英姿勃勃、佣中佼佼。
跟“跃跃欲试”类似的语有:楚楚动人、察察而明、楚楚可爱、楚楚可怜、楚楚可人 草草了事。
(2)表示做事之前有通盘的考虑的词语是“胸有成竹”。
形容精神振奋,迫不及待地想试一下的词语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3)读句子可知赛场上,参赛者情绪高昂的期待着一展身手。选择“摩拳擦掌”;赛场边,同学们则情绪很高涨地,选择“兴致勃勃”,为参赛者出主意,选择“出谋划策”。
14. 自相矛盾 观察入微 机智果断 人物的思维过程 分析当时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思维过程 大家同等级的马脚力相差不多 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三局两胜 高超的智慧 跳水 沉着、机智 自相矛盾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本单元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自相矛盾》讲了楚国商人的故事,《田忌赛马》告诉人们,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达到预期的目的。《跳水》的船长是一个遇事冷静,临危不惧,当即立断,从容不迫的人。
阅读过程中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多课文内容的理解。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应该先观察、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办法解决。
(2)文章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阅读过程中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多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田忌赛马》时,可以了解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他先分析了当时赛马双方的具体情况:田忌同齐威王和贵族们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他想到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即“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的方法,取得三局两胜的结果,获得整体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推理,我们就能理解孙膑为什么想出了这样的妙计,可以感受到孙膑高超的智慧。《跳水》一课当时,横木上的孩子已经心惊胆战了,如果要让孩子往回走,再从桅杆上爬下来,一紧张,很可能就摔到硬邦邦的甲板上。让孩子跳进风平浪静的海里,反倒相对安全一些,毕竟水手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结合船上的各种情况。他立即决定用枪逼孩子跳水,这也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里,船长就果断地救下了孩子,真是机智过人。《自相矛盾》中,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可他说的话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15.×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跳水》写了一艘帆船返回航行,水手们在甲板上拿猴子取乐,猴子又去戏弄船长的儿子,孩子为了追回被猴子抢走的帽子,不知不觉爬上桅杆顶端的横木,情况十分危险。在紧急关头,船长急中生智,拿枪逼孩子跳水。
故此题判断为错误。
16.√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田忌赛马》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可知,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用的人,田忌是一个善于听取和接纳别人意见的人。
故此题判断为正确。
17.√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在《自相矛盾》中,卖矛和盾的人既夸自己的盾“物莫能陷也”,又夸自己的矛“于物无不陷也”。当有人问“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时,“其人弗能应也”,意思是那人答不上来。这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吹嘘前后冲突,存在逻辑漏洞,没办法反驳质问者,所以无话可说了。
故此题判断为正确。
18.√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起,插上簪子,表示已经成年,可以谈婚论嫁了,所以“及笄”代指女子年满十五岁。“而立”指人到三十岁时,能在社会上立足,有所成就,后用“而立”代指人三十岁。
故此题判断为正确。
19.×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第一次赛马,田忌由于马的实力不如齐威王而失败。 随后,在孙膑的智谋下,田忌并没有更换马匹,而是通过合理的策略安排,充分发挥了现有马匹的优势,在第二次赛马中取得了胜利。 因此可知,田忌第二次赛马能取胜的关键在于他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而非换了几匹马。
故此题理解有误。
20.我非常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练笔挥毫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我绝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病因一:语意的重复。句中“喜欢”与“酷爱”的意思重复了,故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病因二: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句子“我非常喜欢书法”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把逗号改为句号;“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可知,此处的语意表达不完整,应把“小楷”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
病因三:错别字。句中“炼笔”中的“炼”有误,应改为“练”;“辜服”中“服”改为“负”;
病因四:前后搭配不当。句中“我在这方面”与“有所发挥”不恰当,应把“发挥”改为“成就”。
示例:我非常喜欢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练笔挥毫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我绝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21.因为这种动物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所以绝种了。
【详解】本题考查合并句子。
分析“这种动物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和“这种动物绝种了”可知,两个句子存在因果关系。因此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合并即可。
故句子合并为:因为这种动物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所以绝种了。
22.天上飘动的白云,像一群奔腾的骏马。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结合例句可知,用加点词“像”写一个比喻句。仿写时必须使用“像”作为比喻词,需构建“本体+像+喻体”的明喻结构,喻体需与本体有相似性。
如:雪花像羽毛一样轻轻飘落。
23.猴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戴在自己的头上。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陈述句改把字句方法:1、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2、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本句中的执行者是“猴子”,被执行者是“他的帽子”。
故句子改为:猴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戴在自己的头上。
24.墨水瓶被小红打碎了。
【详解】本题考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改“被”字句方法如下:将“把”字句中“把”前后的对象位置进行调换,即把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互换位置。把“把”换成“被”。
本题中“主动者”是“小红”,“被动者”是“墨水瓶”。改“被”字句时,把“墨水瓶”提前做主语,“小红”放“被”字后,“把”换成“被”。
故改为“被”字句的句子为:墨水瓶被小红打碎了。
25.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详解】本题考查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和“他难以回转身来”这两句话之间存在转折关系,前一句表明“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这个情况,后一句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他难以回转身来”,情况出现了转折。“即使……也……”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能够准确地体现出前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
故合并为: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26. 2 5 1 3 6 4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排列,首先写看日出"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海滩上守候日出。”再写开始的时候“开始,海的远处是一片云雾。”接着“接着东方越来越亮。”然后“天边的云慢慢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了出来,射出万道金光。”最后写同学们的表现“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故填:251364
27.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有一项比赛是比谁骑的自行车最慢。比赛中,大家为了保持自己是最慢的,便几乎不去骑车,比赛陷入了胶着的状态。突然,一位老师说,大家换一下车来骑,最终谁的车在后面就算是赢。参赛者互换之后,为了使自己的车落在后面,便都奋力向前,比赛更热闹好看了。
【详解】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
结合题干来看需要写从生活中通过动脑筋获得成功的事。
练笔时,首先要先结合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件梳理清晰,写清晰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人物,然后在过程中重点展开怎样通过动脑让事件得以解决,表达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