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易错易混知识点单选 强化练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1.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和是,这两个分数可能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2.两堆花生,从第一堆中拿出全部的到第二堆,则两堆花生的质量相等,原来第二堆的花生比第一堆的( )。
A.多 B.少 C.多 D.少
3.甜甜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比第二天多读了这本书的,第三天读了这本书的,三天一共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递等式中的表示的是( )。
+(-)+
=++
=+
=
A.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B.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C.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D.第一天和第三天一共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4.如果,那么、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5.已知下面三个图形的总面积都相等,那么用阴影表示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一根铁丝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第二段长米。两部分相比较(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长度相等 D.不能确定
7.的结果,与下面( )的结果相等。
A. B. C. D.
8.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18块,小明吃了3块,小华吃了4块,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 )。
A. B. C.
9.红、黄两根彩带各长米,红彩带用去,黄彩带用去米。剩下的红彩带长度( )剩下的黄彩带长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0.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的多,今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D.
11.最小的合数的倒数比最小的质数的倒数小( )。
A. B. C. D.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以直接相加,因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②分子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③两个最简分数相加,和一定是最简分数。
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有两袋饼干,第一袋增加千克,第二袋增加千克,现在两袋饼干的质量相同,那么原来两袋饼干相比,( )。
A.第一袋重 B.第二袋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14.王刚有一杯纯果汁,按以下喝法(如下图),他喝的水和纯果汁相比,( )。
A.水多 B.纯果汁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15.下列问题中,能用算式解决的是( )。
①明明折飞机用了一张纸的,折星星用了这张纸的,折飞机比折星星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明明折飞机用了一张纸的,折星星用了这张纸的,折飞机和折星星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③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千米,第二天修了千米,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6.少年宫合唱队有31人,为庆祝元旦,临时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接到通知的队员以同样的方式通知其他队员,至少需要( )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个队员。
A.6 B.31 C.8 D.5
17.同利肉燕是福州的传统特色小吃。佳佳一家点了一份同利肉燕,妈妈吃了这份肉燕的,___________,剩下的爸爸全吃了,爸爸吃了这份肉燕的几分之几?选择条件( ),使这道题可以用“1--”解答。
A.爸爸比妈妈少吃这份肉燕的
B.佳佳比妈妈少吃这份肉燕的
C.佳佳吃了这份肉燕的
D.佳佳比爸爸多吃这份肉燕的
18.下列与a-(-)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a-- B.a-+ C.a++ D.a+-
19.小明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以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满水,最后 全部喝完。他喝的水和牛奶比( )
A.牛奶多 B.水多 C.一样
20.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经过中点后与乙相遇,那么甲比乙( )。
A.多走 B.多走全程的 C.多走 D.多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C B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A B D C B C D
1.D
【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通分后的异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分母不变,分子进行加减,最后约分。据此计算4个选项里算式的结果,找出和的结果等于的选项即可。
【详解】A.+=+=
B.+=+=
C.+=+=
D.+=+=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D
【分析】根据“从第一堆中拿出全部的到第二堆,则两堆花生的质量相等”可知,第一堆的花生质量多,两堆花生的质量共相差×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原来第二堆的花生比第一堆少×2=;
故答案为:D。
【点睛】明确两堆花生的质量相差两个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B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三天读了这本书的,利用这些信息,逐一代入到选项中验证即可。
【详解】A.-=-=
所以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不能得出;
B.+=+=
所以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读了这本书的;符合题意;
C.+=+=
所以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读了这本书的,不能得出;
D.+=+=
所以第一天和第三天一共读了这本书的,不能得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基本应用分数加减法的能力,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根据和一定,一个数加的数越大其本身越小,比较已知的加数即可。
【详解】>>,所以。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C
【分析】表示,表示,表示,三个数相加减,结果为,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
=+
=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分数的意义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B
【分析】把整根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段铁丝占全长的,那么第二段铁丝占全长的(1-),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
【详解】第一段铁丝占全长的分率:
第二段铁丝占全长的分率:1-=
因为>,所以第二段铁丝长。
故答案为:B
【点睛】求出第二段铁丝占全长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B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和去括号的方法,括号前边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进行分析。
【详解】=
故答案为:B
【点睛】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
8.C
【分析】根据题意,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18块,即每块占西瓜总量的,其中小明吃了3块,小华吃了4块,即一共吃了7块,所以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据此解答。
【详解】3+4=7(块)
所以,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
故答案为:C
9.A
【分析】先求出红彩带用去的米数,再与米相比较,用去的多,剩下则少;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红彩用去:=(米)
因为<,所以剩下的红彩带长度大于剩下的黄彩带长度。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红彩带用去的米数。
10.C
【分析】观察发现去年的粮食产量为单位“1”, 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的多,那么今年的粮食产量为(1+);求今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去年的几分之几,用今年的粮食产量除以去年的粮食产量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1
=÷1
=
所以今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故答案为:C
11.B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求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的倒数,用1除以这个数即可,用最小质数的倒数减最小合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最小合数的倒数是,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
最小的合数的倒数比最小的质数的倒数小。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明确: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2.C
【分析】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②分数单位相同,即分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
③举例说明即可;
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
【详解】①+可以直接相加,因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说法正确。
②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原说法错误。
③两个最简分数相加,和一定是最简分数,说法错误,如。
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是①④。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用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对分数进行简便计算。
13.A
【分析】现在两袋饼干的质量相同,现在的质量减去增加的质量,等于饼干增加前的质量,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增加的质量越重,则原来饼干的质量越轻,利用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把增加的两个质量进行通分比较大小,即可得解。
【详解】千克=千克
千克<千克,
第一袋增加的质量轻,所以原来第一袋的饼干重。
故答案为:A
【点睛】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出哪一袋增加的重,哪一袋就比较轻是解题的关键。
14.A
【分析】把整杯的容量看作“1”,中间无论加了几次水,最后全部都喝完了,说明喝的就是一杯纯果汁;第一次加了整杯的,第二次加了整杯的,第三次加了整杯的,++即表示总共加水的量,最后全部喝完,那么喝的水即是++,再与1比较,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分析得,王刚喝了1杯纯果汁;
++
=++
=
>1
说明他喝的水比纯果汁多。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此题的难点是求王刚喝水的杯数,纯果汁的杯数就是1杯。
15.B
【分析】①求折飞机比折星星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即用折飞机用的纸减去折星星用的纸;②求折飞机和折星星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即用折飞机用的纸加折星星用的纸;③求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即用第一天修的长度加上第二天修的长度。代入数据,列式即可。
【详解】①-=
②+=
③+=(千米)
能用算式解决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分数加减法算式选择可以解决的问题。
16.D
【分析】老师首先用一分钟通知第一个人,第二分钟由老师和一个队员两个人来分别通知1个队员,现在通知了共1+2=3个队员,据此可以推出,第三分钟可以通知3+4=7个队员,第四分钟可以通知7+8=15个队员,第五分钟可以通知15+16=31个队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分钟通知1个队员;
第二分钟最多可以通知1+2=3个队员;
第三分钟最多可以通知3+4=7个队员;
第四分钟最多可以通知7+8=15个队员;
第五分钟最多可以通知15+16=31个队员,所以至少需要5分钟可以通知到所有队员。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已通知的队员的人数加上老师是下一次要通知的队员人数。
17.C
【分析】将这份同利肉燕看作单位“1”,1-妈妈吃了这份肉燕的几分之几-佳佳吃了这份肉燕的几分之几=爸爸吃了这份肉燕的几分之几,据此添上条件即可。
【详解】佳佳一家点了一份同利肉燕,妈妈吃了这份肉燕的,佳佳吃了这份肉燕的,剩下的爸爸全吃了,爸爸吃了这份肉燕的几分之几?
列式:1--
=1--
=
答:爸爸吃了这份肉燕的。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从问题入手,明确求“爸爸吃了这份肉燕的几分之几”需要的条件。
18.B
【分析】括号前边是减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减号要变成加号,据此分析。
【详解】a-(-)= a-+→与选项B相同。
故答案为:B
【点睛】整数的减法计算法则同样适用于分数。
19.C
【详解】这一过程中,一直没有加牛奶,最后全部喝完,所以共喝了一杯牛奶,又前后共加两半杯水, +=1,则共喝了一杯水,所以喝的牛奶与水一样多。
故答案:C
20.D
【分析】甲经过中点后与乙相遇,也就是说乙再走才能到达中点,所以说两人所走路程的差是2个,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人所走路程的差是2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