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9 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9 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21:56:06

文档简介

9 木兰诗
【经典永流传】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锦书】
【微赏】这两句诗揭示了女民兵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她们不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投身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去,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和时代精神。
一课一赏·女英雄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军帖(tiě) 助记   可汗(kè)(hán)   燕山(yān)
(1)策勋(xūn)十二转(zhuǎn),赏赐(cì)百千强。
(2)脱我战时袍(páo),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ɡ)。
2.明字形
机zhù(杼)   金tuò(柝) 警示    rónɡ(戎)机
(1)东市买jùn(骏)马,西市买鞍jiān(鞯),南市买pèi(辔)头 图解,北市买长鞭。
(2)雄兔脚扑shuò(朔),cí(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biàn(辨)我是雄cí(雌)
3.晓词义
(1)唯闻女叹息 只     (2)旦辞爷娘去 早晨 
(3)万里赴戎机 战事 (4)关山度若飞 越过 
(5)对镜帖花黄 同“贴” (6)双兔傍地走 贴近、靠近 
4.默名句
(1)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2)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
(3)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5.记常识
(1)本文选自 宋 代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 孔雀东南飞 》被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是古代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府诗开创了诗歌 现实主义 的新风。多以 叙事 为主,并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助记
巧识“帖”
警示
  “朔气传金柝”中的“柝”容易误写为“析”。“金柝(tuò)”是古代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析”与“柝”这两个字的形、音、义完全不同,不可混淆。
图解
  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聚焦探本究源
【文脉梳理】
【重点探究】
1.[互文手法]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 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
答: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意思是去集市的各个地方购买用品。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购买战马和马具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军前准备充分、周密细致、紧张繁忙而井然有序的特点。她并不是真的到四个集市准备出征用品,东西南北是虚指,并非实指,起强调作用,渲染紧张繁忙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2.[景物描写]请分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在诗中的作用。
答:此句描写的景物是北方的寒气和清冷的月光,运用对偶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方战场的寒冷、环境的恶劣。而木兰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作战了“十二年”,由此可见木兰征战生活的艰辛。
3.[句段理解]简要分析诗歌结尾段的妙处和作用
答:全诗用机巧的比喻作结。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秘密加以巧妙解答,也是对木兰的赞词,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难点突破】
 [写法赏析]全诗故事情节有详有略,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得当 请简要分析
答:叙事详略安排得当。一是详处极详,如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恢复女儿装的欣喜都写得细致入微。二是简处极简,如木兰从军征战多年军旅生涯的描写,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对战争残酷的描写,都是寥寥几笔。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主题。本诗主要是对木兰代父从军、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的赞扬,所以对表现木兰美好品质的内容就不惜笔墨,战争的残酷一笔带过。这样处理,使木兰形象既有英雄气,更有女儿情。
理解【透】一点
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互文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练的一种修辞手法。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
答题【巧】一点
“凤尾”有乾坤
  答题有模板: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上文;在内容上,深化主题,卒章显志,揭示主题。
知识【深】一点
详略得当的好处
使文章点面结合,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D)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做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表示数目十二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例句:木兰当户织
A.罚不当罪    B.当面交流
C.当之无愧 D.当干部
3.下列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C)
A.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D.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5.请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 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文: 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6.默写填空。(8分)
(1)夸张地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2)用夸张的语言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3)表明成语“扑朔迷离”出处的句子是: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阅读与鉴赏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这是《木兰诗》中花木兰的性格特点。【乙】文《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16分)
【甲】《木兰诗》(略)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有删改)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万里赴戎机        战事 
(2)著我旧时裳  穿 
(3)长而益精  更加 
(4)木兰乃易男装  换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2)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译文: 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因此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9.语段【甲】写木兰一连串富有女儿情态的行为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既写出了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的喜爱,又表现出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10.语段【甲】与语段【乙】分别侧重塑造木兰哪方面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概括。(4分)
答: 语段【甲】侧重塑造木兰淡泊名利、珍惜亲情的女儿形象;语段【乙】侧重塑造木兰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  9 木兰诗
【经典永流传】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锦书】
【微赏】这两句诗揭示了女民兵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她们不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投身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去,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和时代精神。
一课一赏·女英雄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军帖( ) 助记   可汗( )( )   燕山(
(1)策勋( )十二转( ),赏赐( )百千强。
(2)脱我战时袍( ),著( )我旧时裳( )。
2.明字形
机zhù( )   金tuò( ) 警示    rónɡ( )机
(1)东市买jùn( )马,西市买鞍jiān( ),南市买pèi( )头 图解,北市买长鞭。
(2)雄兔脚扑shuò( ),cí( )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biàn )我是雄cí( )
3.晓词义
(1)唯闻女叹息     (2)旦辞爷娘去
(3)万里赴戎机 (4)关山度若飞
(5)对镜帖花黄 (6)双兔傍地走
4.默名句
(1)旦辞爷娘去, ,不闻爷娘唤女声, 。旦辞黄河去, ,不闻爷娘唤女声, 。
(2)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
(3)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
5.记常识
(1)本文选自 代郭茂倩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 》被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是古代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府诗开创了诗歌 的新风。多以 为主,并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助记
巧识“帖”
警示
  “朔气传金柝”中的“柝”容易误写为“析”。“金柝(tuò)”是古代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析”与“柝”这两个字的形、音、义完全不同,不可混淆。
图解
  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聚焦探本究源
【文脉梳理】
【重点探究】
1.[互文手法]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 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
2.[景物描写]请分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在诗中的作用。
3.[句段理解]简要分析诗歌结尾段的妙处和作用
【难点突破】
 [写法赏析]全诗故事情节有详有略,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得当 请简要分析
理解【透】一点
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互文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练的一种修辞手法。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
答题【巧】一点
“凤尾”有乾坤
  答题有模板: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上文;在内容上,深化主题,卒章显志,揭示主题。
知识【深】一点
详略得当的好处
使文章点面结合,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做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表示数目十二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例句:木兰当户织
A.罚不当罪    B.当面交流
C.当之无愧 D.当干部
3.下列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
A.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D.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5.请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文:
6.默写填空。(8分)
(1)夸张地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2)用夸张的语言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 , 。
(3)表明成语“扑朔迷离”出处的句子是: , 。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阅读与鉴赏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这是《木兰诗》中花木兰的性格特点。【乙】文《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16分)
【甲】《木兰诗》(略)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有删改)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万里赴戎机       
(2)著我旧时裳
(3)长而益精
(4)木兰乃易男装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
(2)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译文:
9.语段【甲】写木兰一连串富有女儿情态的行为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0.语段【甲】与语段【乙】分别侧重塑造木兰哪方面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概括。(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