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
【经典永流传】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锦书】
【微赏】这两句既表明了自己思念关怀之情与白云同在,也用白云暗喻友人清高飘逸、潇洒独行的品格,字里行间饱含激励之情。
一课一赏·豪情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涕下(tì) 未了(liǎo) 鸡豚(tún)
衣冠(ɡuān) 助记 叩门(kòu) 吟鞭(yín)
2.明字形
chuànɡ(怆)然 dài(岱)宗 决zì(眦)
línɡ(凌)绝顶 积累 xiāo(箫)鼓 天yá(涯)
3.晓词义
(1)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
(2) 怆然 :悲伤的样子。
(3)造化: 指天地、大自然 。
(4)阴阳: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
(5)决: 裂开 。
(6)会当: 终当,终要 。
(7)凌: 登上 。
(8)缘: 因为 。
(9)落红: 落花 。
4.记常识
(1)《登幽州台歌》作者 陈子昂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初唐 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2)《望岳》作者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被世人尊为“ 诗圣 ”,其诗被称为“ 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3)《登飞来峰》作者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有《临川先生文集》。
(4)《游山西村》作者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 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等。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 龚自珍 ,字璱人,号定盦, 清 代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助记
“冠”音有律
“冠”作名词时,读ɡuān,如衣冠楚楚、凤冠霞帔。
“冠”作动词和指冠军时,读ɡuàn,如冠名、夺冠。
积累
“夌”组合大不同
凌空 高高升起在空中
瓦棱 物体上条状的突起部分
绫罗 泛指丝织品
拓展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象征意义
意象 象征意义
浮云 游子漂泊、飘零、奸邪小人
月亮 思乡盼归、思亲怀人、故国之悲
杨柳 送别、留恋、思乡伤感
鸿雁 思乡怀归、思亲、音信、理想、追求
杜鹃 悲惨、凄恻、思乡怀归
燕 惜春、温情、爱的思念、沧桑、漂泊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诗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C)
A.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下列诗句,运用了拟人修辞的一句是(3分) (B)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4.名句默写。(10分)
(1)(2024·赤峰中考)小文梳理了教材中有关“望”的古诗文,并进行了深入探究。请帮她把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俯仰古今,前代贤君已成历史,后世明君无缘相见。两句“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2)(2024·东营中考)杜甫《望岳》用“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两句展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引起后世无数有志之士的强烈共鸣。
(3)(2024·广安中考)在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体现“只有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事物假象迷惑”的哲理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4)(2024·泸州中考)人们常常喜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句诗来劝慰那些身陷困境的人不要悲观失望。
(5)《己亥杂诗(其五)》以落花为喻,自然地融入心志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阅读与鉴赏
不管遇到怎样的人生境遇,可能有短暂的失落但绝不颓废,有怨愤但绝不自暴自弃,这正是五首古诗告诉我们的。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从感悟经典开始吧。(14分)
(一)阅读《望岳》,回答问题。(7分)
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而近。
B.颔联由实到虚,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C.颈联写凝望所见,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
D.尾联抒写诗人登临的决心,表现了他乐观自信的精神。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割”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答: “钟”是聚集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是分割之意,写出了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将山南山北的天色划分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二)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7分)
7.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心理。
8.(2024·龙东中考)体会诗中结尾两句的含义。(4分)
答: 这两句诗写诗人无畏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信念,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无所畏惧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政治前景和未来人生的乐观和坚定信念。同时,它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阶段测评,请使用 “单元质量评价(五)”21 古代诗歌五首
【经典永流传】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锦书】
【微赏】这两句既表明了自己思念关怀之情与白云同在,也用白云暗喻友人清高飘逸、潇洒独行的品格,字里行间饱含激励之情。
一课一赏·豪情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涕下( ) 未了( 鸡豚( )
衣冠( ) 助记 叩门( ) 吟鞭( )
2.明字形
chuànɡ( )然 dài( )宗 决zì( )
línɡ( )绝顶 积累 xiāo( )鼓 天yá( )
3.晓词义
(1)悠悠: 。
(2) :悲伤的样子。
(3)造化: 。
(4)阴阳: 。
(5)决: 。
(6)会当: 。
(7)凌: 。
(8)缘: 。
(9)落红: 。
4.记常识
(1)《登幽州台歌》作者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2)《望岳》作者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被世人尊为“ ”,其诗被称为“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3)《登飞来峰》作者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为“ ”之一。有《临川先生文集》。
(4)《游山西村》作者 ,字务观,号放翁, 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等。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 ,字璱人,号定盦, 代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助记
“冠”音有律
“冠”作名词时,读ɡuān,如衣冠楚楚、凤冠霞帔。
“冠”作动词和指冠军时,读ɡuàn,如冠名、夺冠。
积累
“夌”组合大不同
凌空 高高升起在空中
瓦棱 物体上条状的突起部分
绫罗 泛指丝织品
拓展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象征意义
意象 象征意义
浮云 游子漂泊、飘零、奸邪小人
月亮 思乡盼归、思亲怀人、故国之悲
杨柳 送别、留恋、思乡伤感
鸿雁 思乡怀归、思亲、音信、理想、追求
杜鹃 悲惨、凄恻、思乡怀归
燕 惜春、温情、爱的思念、沧桑、漂泊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诗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下列诗句,运用了拟人修辞的一句是(3分) ( )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4.名句默写。(10分)
(1)(2024·赤峰中考)小文梳理了教材中有关“望”的古诗文,并进行了深入探究。请帮她把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俯仰古今,前代贤君已成历史,后世明君无缘相见。两句“ , ”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2)(2024·东营中考)杜甫《望岳》用“ , ”两句展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引起后世无数有志之士的强烈共鸣。
(3)(2024·广安中考)在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体现“只有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事物假象迷惑”的哲理的诗句是: , 。
(4)(2024·泸州中考)人们常常喜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诗来劝慰那些身陷困境的人不要悲观失望。
(5)《己亥杂诗(其五)》以落花为喻,自然地融入心志的诗句是: , 。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阅读与鉴赏
不管遇到怎样的人生境遇,可能有短暂的失落但绝不颓废,有怨愤但绝不自暴自弃,这正是五首古诗告诉我们的。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从感悟经典开始吧。(14分)
(一)阅读《望岳》,回答问题。(7分)
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而近。
B.颔联由实到虚,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C.颈联写凝望所见,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
D.尾联抒写诗人登临的决心,表现了他乐观自信的精神。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割”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7分)
7.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心理。
8.(2024·龙东中考)体会诗中结尾两句的含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