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9 18:28:05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素质检测卷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鞣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5.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0一16C1一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顺德是家居制造城,下列家具制造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材切割
B.油漆喷涂
C,金风气焊
D.沙发组装
2.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我国水安全”。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
源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和衣药促进农作物生长
B.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
C.农业灌祗采用大水漫滋的方式
D,用含磷洗涤剂洗涤衣物
3.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险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60-
2个斯拖挨
50月
浓硝酸
扣四
0
极子
pH试纸
0
于一水

A.量取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液体
D.测定溶液的pH
4.小明收集了一份午餐食谱:馒头、清蒸鲈鱼,炸鸡柳、大米粥。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还
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红烧肉
B.牛奶
C.米饭
D.蒜蓉尚芯
5.人工造雪是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储存于冷库,当需要雪花时,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
形成了晶莹剔透的雪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能制成细小的冰片,说明水分子很小
B.水制成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C.冰雪融化时,水分子间的间瓶变小
D.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雪花时,水分子分解成原子
6.6G通信芯片由氮化惊(GaN),种化惊(GA5)等材料制成,已知鲸原子的结构示总图和踪元茶
在元裁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B.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C.镓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显一3价
31
D.家元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69.72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一8小题
中国科学家用“搭积木”方式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让高波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
氢能、化学怅化剂作用下,经多步反应生成淀粉,突破天然合成时空效率瓶蓟。若成本能与农业种
植看齐,该技术可节约超90%耕地与波水资源,避免哀药化肥污柒,助力可持续生新基社会建泛,
九年毁下学期第二次阶段素质检测卷化学
第1页〔共4页】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素质检测卷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
题意。)】
1.C
【解析】A、木材切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
合题意;B、油漆喷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金属
气焊过程中,涉及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沙发组装过
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解析】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
意:B、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题
意:C、农业灌溉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不符合题意;D、用含磷洗
涤剂洗涤衣物,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不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
【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B、稀释浓
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人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散
发,操作正确;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防止污
染胶头滴管,操作正确;D,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
以免污染待测液,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H试纸上,再与标准
比色卡对比读数,操作错误。故选D。
4.D
【解析】馒头中富含糖类,清蒸鲈鱼、炸鸡柳中富含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等,大米粥中富含
水和糖类,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含维生素的食物;蒜蓉茼蒿富含维
生素,故选D。
5.C
【解析】A、水能制成细小的冰片,冰片是宏观物质,不能说明水分子很小,A项错误;B、分
子总在不断运动,水制成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只是运动变慢了,
B项错误:C、分子间有间隔,冰雪融化时,体积减小,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项正
确:D、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雪花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
改变,没有分解成原子,D项错误。
6.C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素质检测卷·化学第1页(共4页)】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内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所
以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故A正确;B、根据原子电子层数与元素周期数一致,所以
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故B正确:C、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所以镓元素在化
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显十3价,故C错误;D、根据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可,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D正确。故选C。
7.D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0,十3H,点尴CH,OH+H,0。A,所有的化
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项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结合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B项错误;C、结合方程式可知,参加反
应的
和P的质量比为(12+16×2):(3×1×2)=22:3,C项错误;D、氢气
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而生成物中氢元素化合价为十1价,化合价发生改变,D项
正确。
8.A
【解析】A、花生油、菜籽油中含有大量油脂,不是淀粉,符合题意;故选A。
9.B
【解析】A、碱溶液中均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故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氧
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
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中含氧元素,但是硫酸由H、S、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
氧化物,符合题意: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
部分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
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
粒,故加油站、面粉厂等要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B
【解析】A、石油:“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不足,导致石油不完全燃烧所
产生的,A项正确;B、煅烧石灰石,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CO),煅烧后生
成生石灰,B项错误;C、合金的硬度比组分金属大,铜锡合金的硬度比铜、锡大,C
项正确;D、涉及的操作是蒸馏。这里描述的是通过加热让酒精蒸发,然后冷凝收
集,这是蒸馏的过程,D项正确。
11.C
【解析】A、用干冷烧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因氧气只含氧元素,根据元素守恒可
证明蜡烛含氢元素,A可行;B、0.1g碘和0.1g高锰酸钾分别加5mL水,高锰酸
钾溶解多,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B可行;C、加二氧化锰的试管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素质检测卷·化学第2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