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6-06 14:3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阶段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27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研究证实,放射性元素12553I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以治疗肿瘤,该元素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  )
A.72     B.19     C.53     D.125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B.要加热或高温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定要有新物质生成但不一定要伴随着能量变化
D.旧的化学键断裂会释放出能量,而要生成新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3.华裔科学家高琨因“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领域中的突破性成就”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
B.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硅同素异形体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5.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浓硝酸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6.下列所述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增强 B.S2-、Cl-、K+、Ca2+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C.HCl、PH3、H2S稳定性依次减弱 D.Al(OH)3、Mg(OH)2、NaOH碱性依次减弱
7.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iO2的用途广泛,主要用途是用于做半导体材料
B.SiO2不与任何酸或碱性性氧化物反应
C.SiO2和CO2的结构不同,但它们都具有氧化性,都能与强碱反应
D.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8.在1~18号元素中,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该元素可能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以下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Al2O3→Al(OH)3 B.Al→Na[Al (OH)4] C.Fe→Fe(OH)2 D.SiO2→H2SiO3
10.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粘土和石英
????D.普通玻璃生产中所涉及的两个主要反应均有CO2生成
1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的情况中,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依次为-3、-2、-1
12.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一定能同时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 Cl-、 SO42-     B.NH4+、Na+、Cl-、HCO3-
B.NH4+、Na+、NO3-、SO42-    D.K+、Mg2+、 [Al(OH)4]-、 SO42-
13.下列变化一定有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的是( )
A.将氯化钠固体加热到熔融状态产生Na+和Cl- B.将碘单质加热升华
C.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水产生H+和Cl- D.在放电条件下氧气转化为臭氧
14.用铝制易拉罐手机满CO2后迅速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CO2+OH-═HCO3-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l+2OH-+6H2O═2[Al(OH)4] -+3H2↑
C.若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D.反应结束后,易拉罐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H)4]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B.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D.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6.将四份相同的镁铝合金粉末分别放入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并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 2mol/L H2SO4溶液? B.3mol/L HNO3溶液
C.6mol/L KOH溶液 D.18.4mol/L H2SO4溶液
17.某主族元素原子R的第五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其单质在常温下跟水的反应不如钠剧烈 B.其原子半径比钾离子半径小
C.In是第5周期ⅠB族元素 D.其氢氧化物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18.“互滴法”是一种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它依据的是试剂的滴加顺序不同对应的现象不同。下列几组无色溶液不能用互滴法鉴别的是(  )
A.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B.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C.Ba(OH)2溶液与稀硫酸 D.Na[Al (OH)4]溶液与稀盐酸
19.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n=m+1 B.n=m+11 C.n=m+25 D.n=m+10
20.将0.1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 2 mol/L 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 NaOH溶液。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O~V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当V1=160mL时,V2的体积为360mL
C.当V1=160mL时,金属混合物中镁的质量为1.44g
D.当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400mL
21.W、X、Y、Z 4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位于ⅦA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W、Y可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B.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58分)
22.(14分)按要求填空。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O2、O3 B.和 C.Fe2+、Fe3+ D.H2O、D2O、T2O
(2)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放射性的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请将以下R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补全。
(3) 下列四种物质中①Ar,②CO2,③K2S,④NaOH,只有存在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__;④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硅酸盐的组成比较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石棉Mg3Ca(SiO3)4可表示为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 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是为了防止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以NaOH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避免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
23.(14分)已知:A、C均为常见的单质, B、D为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A + B → C + D 。
(1)若A、C均为生活中常见金属,B 为红棕色固体,D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组成A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和B所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和D所具有的总能量。
(2)若A、C分别是由原子序数相差8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固体单质,B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则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若组成A单质的元素形成的带两个正电荷的阳离子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C为黑色固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存在化学键的类型为: ;D存在化学键的类型为: 。
24.(15分)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八种短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
(2)比较d、e、f常见离子的半径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
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y、z、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e、f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元素z的氢化物和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下列叙述中一定能说明h元素比g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  )
A.h氢化物的水溶液是强酸,而g氢化物水溶液是弱酸
B.h的单质与Fe反应生成物中铁是+3价的;而g单质和Fe反应生成物中铁是+2价
C.h的单质比g的单质更容易和H2化合,而且h生成的氢化物比g稳定性
D.常温时,g的单质熔点比h单质的熔点高。
E.h原子的半径g原子的半径小
25.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等杂质)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1) I和II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 ;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及SiO2外,一定还含有??????????;I中含铝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滤液X中通足量的CO2气体,则滤液Y中含碳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滤液X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常用AlCl3溶液加氨水来制取Al(OH)3,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向20 mL ,0.5mol·L-1的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1NaOH溶液时,假设溶液中有0.39 g Al(OH)3沉淀,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mL。
大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阶段考试
高一化学答题卡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27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45分)
22.(14分)
(1) ; 。 (2)
(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
(1)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
大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阶段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A
D
A
D
B
C
C
B
D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D
B
B
A
D
C
D
B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58分)
22.(14分)
(1) B(2分);A(2分)
(2) (2分);
(3)②(2分);(2分);
(4);3MgO·CaO·4SiO2 (2分)(5) SiO2+2NaOH===Na2SiO3+H2O(2分)
23.(14分)
(1)三(1分)、ⅢA(1分); 2Al+Fe2O3Al2O3+2Fe(2分) ;大于(2分)
(2)SiO2+2C Si+2CO↑ (2分) 1:2(2分)
(3)2Mg+CO22MgO+C (2分) 共价键(1分) 离子键(1分)
24.(15分)
(1)钠 (1分)
(2)O2->Na+>Al3+ (2分); HClO4>H2SO4(2分) ; H2O>NH3>CH4(2分)
(3)Al(OH)3+OH-=[Al(OH)4]- (2分) Al(OH)3+3H+=== Al3+ +3H2O(2分)
NH3+H+===NH4+(2分)
(4)BC(2分)
25.(15分)
(1)过滤(1分) Fe2O3(2分)、A12O3+2NaOH+3H2O=2Na[Al(OH)4] (2分)
(2)NaHCO3(2分) [Al(OH)4]-+CO2= Al(OH)3↓+HCO3-(2分)
(3) Al3++3NH3.H2O===Al(OH)3↓+3NH4+(2分)
(4) 7.5 mL或17.5 mL(4分)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