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草船借箭》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23: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5.草船借箭
北魏
(曹操)
西蜀
(刘备)
东吴
(孙权)
攻打
攻打
联合
派 诸葛亮
东汉末年
读了课题,你们又有哪些疑问呢?
(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
(3)怎样借箭?
初读课文
阅读要求:
做到“三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
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在读懂了的地方做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
词语学习
周瑜
妒忌
都督
水寨
擂鼓
呐喊
丞相
幔子
弓弩手
翎毛
整体感知
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
3.怎样借箭?
借箭的原因是周瑜借( ),令诸葛亮( )。诸葛亮请( )帮忙,巧施妙计( )“借箭”。
军情紧急
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鲁肃
用草船向曹操
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借箭起因。
第二部分(3~9):借箭经过。
第三部分(10) :借箭结果。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如期交箭。
曹操
周瑜
诸葛亮
鲁肃
你对《三国演义》中这几个人物有什么了解?
细读课文
借箭起因是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心胸狭窄
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十天造得好吗?”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比较周瑜跟诸葛亮和鲁肃两人说的话,思考: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
阴险、狡诈、公报私仇。
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是怎么应答的。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胸有成竹。
从这里,你能体会出诸葛亮这个人物的什么特点?
从容镇定
胸有成竹
心胸开阔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诸葛亮想的什么计谋呢?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习。
周瑜
诸葛亮
指导书写
“忌”上面是自己的己,不出头。
“擂”右边上面雨的写法要注意。
5.草船借箭
周瑜
诸葛亮
品读对话描写
嫉贤妒能
顾全大局
深入探究
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古典名著阅读方法一:标上批注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古典名著阅读方法二:联系上下文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这是为了使船身受到更多的箭。
可能船无法在水面上保持平衡,很有可能翻沉。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古典名著阅读方法三:比较读文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表现在哪里?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第七自然段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因为江上大雾漫天,敌人根本看不清虚实,加上曹操这个人疑心重,他怕有埋伏,不会轻易出兵,这是“借”箭的绝好机会。
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想呢?
将计就计
神机妙算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诸葛亮在笑谁?
古典名著阅读方法四:勾画重点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他说三天后取箭,果然第三天就取回了十万支箭。
品读课文
学完课文后,同学们对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有没有进一步的了解?
人物分析
曹操
周瑜
诸葛亮
鲁肃
顾全大局
心胸开阔
神机妙算
嫉贤妒能
心胸狭窄
生性多疑
忠厚老实
作者是怎样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既鲜明又形象的呢?
作者抓住了四个人物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草船借箭
古典名著阅读方法
四、勾画重点
三、比较读文
二、联系上下文
一、标上批注
学会表达
这节课我们用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五、相关资料
课后拓展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阶、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阶、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选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阅读链接
板书设计
起因——妒人才干——借机除掉
经过
计划周密
结果——自叹不如——心服口服
鲁肃相助、等待雾天——知人识天
一起取箭、大造声势
曹操中计、借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