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5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5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9 19: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BY YUSHEN
屠呦呦


QING HAO SU : REN LEI ZHENG FU JI BING DE YI XIAO BU











BY YUSHEN


学习在演讲中语言诚挚、在论文中措辞严谨的表达技巧
01.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历史的思想高度,提高学生辩证的看待机遇与挑战、挫折与进步的能力
02.
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了解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03.
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怀
04.



车前草
侧柏叶
葛根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神农通过尝百草帮助人们找到了多种草药,比如:
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草药——青蒿。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吧!
BY YUSHEN




Part One
WEN XUE CHANG SHI
常识
屠呦呦,药学家,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经·小雅·鹿鸣》
文学常识
WEN XUE CHANG SHI
01.
名字的由来
89年前,屠呦呦的父亲用《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给她取名,这种奇妙的联系仿佛是一种预言。许多年后,因为这株叫“青蒿”的小草,她打破了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零”的记录。
2015年
2018年
2019年
2011年
2017年
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屠呦呦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文学常识
WEN XUE CHANG SHI
01.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知识拓展
文学常识
WEN XUE CHANG SHI
01.
不同时期的青蒿
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文学常识
WEN XUE CHANG SHI
01.
BY YUSHEN
作者介绍
AUTHOR INTRODUCTION
01.
青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
青蒿素
疟疾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
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文学常识
WEN XUE CHANG SHI
01.
疟疾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在1940年代,我国每年的疟疾感染病例高达3000万,直接受疟疾威胁的人口在3.5亿左右。地处热带的云南思茅更为严重(如今普洱市市区)。
季羡林曾在《赋得永久的悔》中这样描述:1938年和1948年,这里暴发了两次恶性疟疾,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患病死亡,清末七八万人口的市镇,新中国成立时仅剩九百余人,人口损失超过85%。所以疟疾一直是一个全球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疟疾全球分布图,暗红代表的是高风险区
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本文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经作者本人审定。
写作背景
文学常识
WEN XUE CHANG SHI
01.
BY YUSHEN




Part Two
ZHENG TI GAN ZHI
感知
青蒿 疟疾 目睹
精髓 相悖 肆虐
羟基 衍生物 砒霜
浸渍 奎宁 芍药苷
hāo
nüè

suǐ
bèi
nüè
qiǎng
yǎn

kuí
gān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两个并列的名词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一小步”突出了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满含民族自豪感。
题目解说
整体感知
ZHENG TI GAN ZHI
02.
知识拓展
针对性:演讲词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问题,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演讲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鲜明性:演讲的内容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通俗性:演讲的语言,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句子不要太,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适当的感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是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一)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让读者一目了然。
(2)采用了“总-分-总“、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1)每个小标题能够体现不同的内容,让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2)每个小标题能简要概括具体语段的核心内容,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二)本文设立多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1-4):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
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
第三部分(16-20):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21-25):讲述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
整体感知
ZHENG TI GAN ZHI
02.
屠呦呦是如何回顾青蒿素从发现到疗效的整个过程的?请大家认真阅读文章,标画出重要的信息。
①从1955年开始中草药的研究。
②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团队。
③1971年10月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④1972年命名青蒿素。
⑤1973年秋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⑥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⑦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推荐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⑧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
时间顺序
BY YUSHEN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比较详细,而“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和“发展与超越”这三部分内容则相对简略,为什么
文章的主体对象是青蒿素,那么,发现青蒿素的背景,发现青蒿素的经过,以及青蒿素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是读者最为关注的,所以这一部分应该介绍的细致一些,以便人们对有关青蒿素的基本内容有一个较为充分的了解。
整体感知
ZHENG TI GAN ZHI
02.
BY YUSHEN




Part Three
TAN JIU WEN BEN
探究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
演出的原因和目的
探究文本
TAN JIU WEN BEN
03.
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
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
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
BY YUSHEN
探究文本
TAN JIU WEN BEN
03.
文章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青蒿素的价值、发现经过以及作者从传统中医文献中所获得的灵感和启示。这一部分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挚领的作用,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急于去了解、探求后面的具体内容。
引言部分有什么作用?
热爱祖国中医学
对科学研究有好奇心和热心
灵活转换研究思路
团队合作精神
谦逊有礼,心怀感恩
胸怀世界,大爱情怀
优秀品格
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
写“523 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
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
用词准确严密
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过程之艰难,体现了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及精神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屠呦呦在一篇论文中述及:“东晋葛洪的处方给了我灵感。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引用的内容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①通过引用的内容,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
②省去引用的内容,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
不好



发现青蒿素的初期,作者和她的同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
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优势
探究文本
TAN JIU WEN BEN
03.
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
②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而且,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③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
屠呦呦为什么会这么推崇中医以及传统医学呢?
青蒿素属于中医药。
作者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其中尤以中国传统文献《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帮助最大。
青蒿素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白血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生物药理学等都受益于中医药)。
探究文本
TAN JIU WEN BEN
03.
在人类征服疾病的努力中,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一小步。
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是中医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她灵感和启示。“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比如中药砒霜、千层塔等也被用于现代医疗。
这些例子只不过是中医对人类馈赠的沧海一粟。而中医药这座传统宝库拥有的丰富的宝藏则是无尽的。
如何理解“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探究文本
TAN JIU WEN BEN
03.
①中医药学是个巨大的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
②团队的力量。祖国提供了研究平台,组员齐心协力。在抗疟研究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项目”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
①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同时系统地学习过中国传统医学,这些都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②锲而不舍。在抗疟研究这一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了诸多困难,做了大量实验,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③重视古籍,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遇到困难时,她把目光投向历代中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经验,取得了创新性突破。
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
内因
外因
BY YUSHEN
①从演讲主题的角度来看,演讲稿的开头部分首先表达了感谢之意,并概括了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演讲稿的主体分别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四个方面,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发现、提取以及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与经历。演讲稿的结尾以“中国药学的贡献”为题总结全文,突出了中医药学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而做出的新贡献,主题鲜明突出。
②从听众的角度来看,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C15H22O5”“羟基”“衍生物”“芍药苷”等。但是在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等等,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组织语言的
BY YUSHEN




Part Four
ARTISTIC SYMBOL
总结
BY YUSHEN
崇尚英雄精神是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
铭记英雄精神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精神力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
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
屠呦呦精神的时代意义
BY YUSHEN
本文讲述屠呦呦进行抗疟药物研究的过程及其成果影响,还重点介绍了在发现青蒿素背后中医药学的突出贡献。文章借用数据表现科研工作的艰辛以及屠呦呦们的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我们感受到了屠呦呦对中草药的热爱,对科学的牺牲,对人民的关心,对名利的淡薄。也看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更看到了中医药学的伟大贡献。我们要学习屠呦呦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
文章主旨
BY YUSHEN
人物精神
敬畏好奇、热忱医学的浓厚兴趣。屠呦呦有着对医学研究的热忱,并将好奇转化为热衷,积极投身于医学工作中。
治病教人、造福人类的责任意识。屠呦呦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和实验,终于研究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查阅大量医药典籍,不辍研究,勇于成为试验新药疗效的志愿者。
BY YUSHEN




Part Five
ARTISTIC SYMBOL
检测
1. 下列不属于“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中“查找文献”工作的一项是( )
A. 青蒿提取物有一定程度的抗疟性,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这是屠呦呦及团队查找文献的初衷。
B. 屠呦呦及其带领的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查找的文献包括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C. 由原来的加热提取方式改为低温提取方式,以保存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这是屠呦呦及其团队查找文献寻求到的答案。
D. 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就是为了查找大量的文献,尽快从中草药中找到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解析:D.“就是为了查找大量的文献”说的是目的,不是“查找文献”工作;而且“就是为了……”错误,由文中可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抗击疟疾,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故选D。
D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速度相当快。
B. 复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用药形式,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罕见。
C. 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应力。
D.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学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会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更多新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逻辑表达混乱,根据文本阐述的意思,应是在“保健运动提高血流剪应力”的前提下,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才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故选C。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医药防疫的独特优势,在于中医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治疗疫病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吴又可的《温疫论》等经典著作中,就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系统阐述。中医治疗疫病,以扶正祛邪为法则,注重整体思维,辨证施治,从而增强体内的抗病能力。
一位新冠疫情防控专家形象地解释:“一个屋里有点垃圾,招虫子了。中医不研究杀虫剂,也不研究虫子,②_____________。把垃圾清理了,屋里干净了,不就不招虫子了吗?”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中医药成功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案例比比皆是。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预防疾病流行、提高救治水平、减少轻症向重症转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关于疫病防治的有效方剂
而是研究垃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
4. 简述第2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答案:中医注重整体思维,扶正祛邪,成功救治了许多新冠肺炎患者,所以在治疗疫病方面有显著优势。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第2段开头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先给出一个现象,“一个屋里有点垃圾,招虫子了”,再说明中医研究的是“垃圾”,“把垃圾清理了,屋里干净了,不就不招虫子了吗?”表明中医能够找到病根,从整体上解决问题。可以用第1段末尾句子“中医治疗疫病,以扶正祛邪为法则,注重整体思维,辨证施治,从而增强体内的抗病能力”来概括。第2段后半部分是介绍中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的作用,“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预防疾病流行、提高救治水平、减少轻症向重症转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何中医能够在抗击疫情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原因就在于中医“治疗疫病,以扶正祛邪为法则,注重整体思维,辨证施治,从而增强体内的抗病能力”。据此分析,用因果句表达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BY YUSHEN
青蒿素:




QING HAO SU : REN LEI ZHENG FU JI BING DE YI XIAO BU
QING HAO SU : REN LEI ZHENG FU JI BING DE YI XIAO 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