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语言运用: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形式,学会清楚、规范地自我介绍。
思维能力:学会自我介绍,能根据对象和目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审美创造:能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技巧,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精准确定自我介绍的内容要点,运用恰当方式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反思并优化自己的自我介绍,提升表达质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评价反馈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播放一段知名人物富有特色的自我介绍视频片段,如撒贝宁在《开讲啦》中的自我介绍。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们记住了撒贝宁的哪些信息?他的自我介绍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你们印象深刻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随后,引出本节课主题——自我介绍,并提问学生:“大家在生活中肯定也有过自我介绍的经历,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自我介绍的,当时说了些什么呢?”鼓励学生踊跃分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
1.通过PPT展示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包括姓名、年龄、身份、兴趣爱好、特长等,并进行简要讲解。以应聘学生会干部为例,详细分析在这种情境下,除了基本信息,还应着重展示领导能力、组织活动的经验、团队协作精神等内容,让学生明白要根据不同情境突出重点。
2.展示两篇自我介绍案例,一篇优秀,一篇欠佳。优秀案例如:“大家好,我叫李华,是一名热爱阅读和写作的学生。我曾担任学校文学社的编辑,组织过多次读书分享会,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还让我对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希望能加入学生会,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欠佳案例如:“我叫王强,我喜欢玩游戏,学习一般,其他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比两个案例的差异,思考优秀的自我介绍好在何处,欠佳的案例存在哪些问题。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明确好的自我介绍应具备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表达清晰等特点。
(三)情境模拟
1.在教室中设置“新班级见面会”“应聘校园广播主持人”“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三个不同的场景区域,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场景道具,如班级名牌、广播设备模型、志愿者服装等,增强情境的真实感。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想要参与的情境小组。分组完成后,各小组围绕选定的情境,讨论在该情境下自我介绍的重点内容和合适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新班级见面会”情境中,可能更注重介绍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以便快速与新同学建立联系;在“应聘校园广播主持人”情境中,要突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声音条件和对广播工作的热情;在“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情境中,则需强调自己的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相关的经验或技能。
3.小组内成员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其他成员认真倾听,并按照教师提前发放的记录表格,记录下发言同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记录表格可包含内容完整性、重点突出程度、语言表达流畅性、仪态自然度等评价维度。
4.每组推选一名表现优秀的代表,到教室前方进行班级展示。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观看和倾听,为后续评价做好准备。
(四)评价反馈
1.发放“自我介绍等级评价表”,详细讲解评价表中的各项评价维度和等级标准。评价维度包括内容、表达、仪态等方面,评价等级分为优秀(9 - 10分)、良好(7 - 8分)、合格(5 - 6分)、待改进(1 - 4分)。例如,在内容方面,优秀的标准是与情境高度适配,内容完整丰富,重点突出;良好是较适配,内容较完整,重点较明确;合格是基本适配,内容有一定完整性,能体现重点;待改进是不贴合情境,内容残缺,重点不明。
评级 维度 评价标准 优秀(9-10分) 良好(7-8分) 合格(5-6分) 待改进(1-4分)
内容 与情境匹配度 完美匹配,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较匹配,内容较完整,有重点 基本匹配,内容较简单、能体现重点 不匹配,内容匮乏、重点模糊
表达 流畅度与 逻辑性 流畅无停顿,逻辑严谨 较流畅,偶有卡顿,逻辑较清晰 基本流畅,卡顿较多,逻辑尚清晰 频繁卡顿,逻辑混乱
仪态 肢体与表情 肢体自然、表情自信,眼神交流好 肢体较自然、表情较好,有眼神交流 肢体较僵硬、表情平淡,眼神交流少 肢体不自然、表情紧张,无眼神交流
2.学生先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自我介绍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表上写下自己的得分和评价理由。自我评价完成后,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换评价表,进行小组互评。互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阅读他人的评价意见,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
3.教师对每组推选的代表进行点评,从内容的针对性、表达的流畅性、仪态的大方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同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例如,对于内容重点不突出的学生,建议其重新梳理关键信息,突出与情境相关的优势;对于表达不流畅的学生,鼓励其多进行口语练习,提前准备好自我介绍的内容。
(五)总结拓展
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PPT再次展示自我介绍的要点,如明确交际身份、对象、目的,根据不同情境突出重点内容,注意表达和仪态等。强调根据不同情境调整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它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还能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如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家庭聚会等,进行自我介绍,并录制视频分享在班级群内。要求学生在录制视频时,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