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6 15:0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傅雷家书两则
第一课时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设计1
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教师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师:刚才大家听得都挺投入的,从歌曲中,你听出了什么?
(友情提示:可以从形式,内容,语言,感情等方面谈。)
学生举手发言。
小结语:大家听得认真,听得动情;尤其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游子的思亲中感受到父母的思子之情。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里,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的最好桥梁。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是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的。傅雷写了许多封给儿子傅聪的家书,后来整理下来,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家书,感受一下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牵挂。
设计2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有风和日丽,也有暴风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有平坦畅达,也有曲折坎坷;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我们该如何面对?听听傅雷对他儿子的教诲,或许能找到答案。
2.作者链接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后,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种:《老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2种:《嘉尔曼》《高龙巴》。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此外还译有苏卜的《夏洛外传》,杜哈曼的《文明》,丹纳的《艺术哲学》,英国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
3.文体链接
(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2)写信的正文格式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4.背景链接
这两封家书是傅雷在1954年和1955年写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儿子傅聪的。傅聪当时在国外学习音乐。傅雷通过家书这种形式,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智慧和鼓舞,同时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关爱之心和舐犊之情。课文选取的两则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深情父爱,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5.字词疏导
(1)词语积累:
庸(yōng) 碌谀(yú)词 扶掖(yè) 枘凿(ruì záo)
廓然无累(kuò) 涕泗横流(tì sì)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廓然无累:廓,空阔。超然物外,不被世事所累。
重蹈覆辙:蹈,踏上。指重犯过去的错误。
涕泗横流:涕,眼泪。泗,鼻涕。本文指因激动而泪流满面。
谀词:奉承人的话。
凭吊:对着遗迹缅怀先人或往事。
扶掖:扶持,提携。
垂手: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发扬光大:光大,使显赫盛大。使在原来基础上更加发展壮大。
颓废:意志衰退,精神不振。
舐犊之情:像老牛舔小牛那样深情。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
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概括文章内容。
(1)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什么精神状态时?
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2)第二封信写在儿子什么精神状态时?
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①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平衡。
②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2.文本探究
研读第一封信
(1)针对消沉苦闷的情况,傅雷是怎样劝慰儿子的?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人生总有高潮、低潮,应该学会泰然处之,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2)“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用的是什么议论方法?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有何目的?
运用比喻说理,说明人和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3)除了劝告儿子要泰然面对挫折,傅雷还怎么劝慰儿子的?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理智、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4)如何理解“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曾经烈火硝烟,而今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凭吊古战场时,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在战场上厮杀的惨烈了。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往事”的心情——平静、超脱。
(教师点拨)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
(5)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教师点拨)“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①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②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第二课时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2.学会给亲人写信,婉转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2.会给亲人写信,婉转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合作探究
1.文本探究
学习第二封信
(1)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延伸体会:傅雷在此时用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试想像,在生活中别人或自己获得成功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自己的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会与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2)傅雷的喜悦表现在哪些方面
为孩子赢得了成功而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为孩子能依然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而高兴。
(3)傅雷为什么这么激动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鼓励儿子,让儿子感受家人对他的关爱。
(4)他是否就是一味的赞美呢?他对儿子提出了怎样的忠告?
a.保持坚强,才能不怕孤独。“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胜不骄、败不馁,得失泰然。
b.保持赤子之心。“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c.要胸怀博大,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d.面对各种矛盾,无需害怕,要终生追求、苦练。
(5)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教师点拨)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6)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有何目的?作者为什么要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而不举其他人的?
文章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不能栽了筋斗爬不起来”,希望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傅雷翻译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公克利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塑造的,是父子二人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傅聪从小以克利斯朵夫自勉,作者举他的例子更容易被儿子接受。
(7)怎么理解“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8)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首先找到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相关语句:“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课堂小结:这封信里,傅雷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提醒儿子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2.语言品析
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剔除私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比喻和引用故事的作用:
教育儿子要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起伏;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3.拓展延伸
(1)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第一封信:希望儿子能正确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用达观的态度处之。
第二封信:希望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总之,傅雷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保持赤子之心。
(2)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请你也试着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布置作业
学生交流分享后,教师布置作业。
大家的述说很动情,也很感人。傅雷有一位让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之骄傲的儿子——音乐家傅聪。我想:既然大家已理解了父亲并深深感受到了父爱,那么,只要同学们努力争取,长大后也一定会成为让父母因你而骄傲的人!
今天下课后,我们能否用自己的心,通过自己的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关心呢?
另外,请同学们在课外阅读《傅雷家书》、罗曼 罗兰的《约翰 克里斯朵夫》与《贝多芬传》等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