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调研测试试题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调研测试试题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9 22: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华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测试试题
说明:
1.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和姓名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
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
2.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 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历 史
(2025.5)
一、单项选择题 。 (17小题,每小题2分,共 34分 。 )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你选出正确选项, 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深圳大梅沙遗址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遗存和青铜时代遗存,
在这里的10座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些青铜器(如图1
所示),包括短剑、 长矛、 短矛、 钺等。 这反映出当时( )。
A.青铜制造技术高超
B.阶级分化非常明显
C.战争攻伐比较频繁
图 1
D.农业文明高度发达
2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中延续刘徽“割圆术”的极限思维,以正六边形为起点, 逐步计算到
正24576边形,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并创造性提出“密率”355/113
这一高效分数近似值。 这体现出祖冲之( )。
A. 依赖个人毅力突破计算极限
B. 重视实用技术忽略理论研究
C. 继承了前人成果并有所创新
D.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巨大
3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列诗词中描述这一节日的是( )。
A.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B.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 某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史复习时绘制了一条如下的时间轴,他正在复习的内容是( )。
隋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创立 完善 发展 僵化 废除
A. 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5 在中国、 越南、 马来西亚、 柬埔寨四国的语言中, 存在一批发音或含义“神同步” 的词
汇,如豆腐、 交通、 龙 眼、 清明等。 这表明( )。
A. 亚洲语言起源于共同原始语系
B. 中外长期往来促进了文化交融
C.现代互联网技术推动语言趋同
D. 自然地理环境会影响语言演变
6张謇在经营大生纱厂时, 因招股失败被迫接受“官商合办” , 一战后受外资挤压亏损严
重,最终因债务危机被官僚资本接管。 这些经历说明( )。
A. 实业救国潮流已经蔚然成风
B.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辛
C. 早期近代化的初步探索失败
D. 民族企业家充满了家国情怀
7. 1941 年 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 中共中央迅速指示东江抗日游击队开展国际友人营救工作,
先后救出英国、 美 国、 印度等国的111 人 。 这一行动体现出( )。
A.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反法西斯合作
B. 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日战争主要战场
C. 国际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抗战进程
D. 抗 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8 下表中列出了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部分著作。 这些著作共同探讨的是( )。
时间 毛泽东同志著作 主要内容
1928年 10月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1930年 1 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1935年 12月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框架
1938年 5月 《论持久战》 提出持久战总方针
1945年 4月 《论联合政府》 提出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A.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尝试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探索 D. 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径选择
9 在 某校艺术节展演上, 九 (1) 班 同学准备合唱一首歌曲, 下图为该歌曲的前几句乐谱 。
同学们演唱时应具有的情绪状态为( )。
111 厚 G5 3. 2 1 2 - 3 3 3 555 6. 豆13 2 -
雄纠 纠 , 气 昂 昂 , 跨 过鸭 绿 江 , 保和 平, 卫祖 国 , 就 是保 家 乡。
A.慷慨悲凉 B. 激昂豪迈
C. 轻松舒缓 D. 甜蜜喜悦
10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 雷锋 、
钱学森、 邓稼先、 焦裕禄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们身上共同的精神特质是( )。
A.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B.乐于助人,热 心公益
C.锐意改革,创新突破 D. 带病工作,坚守岗位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在土地政策方面分别采取了“打土豪, 分 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
交租交息”“耕者有其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不同举措。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根据农民需求变化来确定土地政策 B.根据生产力发展不同水平改变政策
C.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采取不同政策 D. 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调整政策
12李老师用AI搜索历史学科知识时得到了下面的内容。 她搜索的主题可能是( )。
区域文明 地理环境 政治制度 文化特色
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 城邦制→君主专制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法老集权制度 象形文字、 金字塔
中国文明 黄河、 长江流域 分封制→中央集权制 甲骨文、 丝绸、 陶瓷、 茶叶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 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 佛教、 梵文、 阿拉伯数字
古希腊文明 多山靠海、 岛屿多 城邦民主制 (如雅典) 哲学、 戏剧、 奥林匹克
古罗马文明 意大利半岛 共和制→帝制 罗马法 、 建筑艺术
A. 古代社会的交往方式 B.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C.文明传播的主要路径 D. 人类社会的形态演进
13 17世纪末,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揭
示了自然界可以用数学规律解释的真理。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评价: “牛顿用真理的光芒
照亮了人类理性,从 此我们不再需要依赖神的意志解释世界。 ”这体现出( )。
A. 科学技术引领工业革命发展
B. 启蒙思想引发资产阶级革命
C. 牛顿为近代物理学发展奠基
D.科学理性推动人文精神发展
14《共产党宣言》 指出: “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
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 英国宪章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 日本倒幕运动 D. 中国义和团运动
15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发明合成氨技术获得诺贝尔奖,该技术大幅提高
粮食产量,解决了人口增长带来的饥荒威胁。 但这一技术也被用于制造炸药,加剧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力。 这体现出( )。
A. 科技进步引发战争 B.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C.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D. 科技使人变得野蛮
16在下面这幅漫画的左侧,站立着一位美国总统,他正在阅读一封别人写给他的信: “如
果你撤出你们在土耳其的基地,我们将撤出在古巴的基地。 ”漫画反映的时期是( )。
A.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D. 冷战时期
17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占比均超过60%, 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 第六届联合国环境
大会召开期间, 多位专家点赞中国新能源汽车,称“中国制造”将助力全球实现绿色转
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这体现出中国( )。
A. 产业升级的环保理念 B. 区域协调的均衡布局
C. 精准施策的民生情怀 D. 文化传承的民族根脉
二、非选择题 。 (2大题, 共 36分 。 )
18(18分)辣椒原产于美洲,传入中国后,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
就以“辣椒”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性学习 。
探究一 【小辣椒,来中国】
材料一:
1 月 15 日 星期二 番椒亦名秦椒, 白花,子如秃笔头,色红鲜
还有一种比胡椒更好的 红辣椒产 可观,味甚辣。 椒树最易繁衍,四月 生花,五月
量也很大,埃斯帕尼奥拉岛年产量可以 结实, 生青, 熟 红 。
装载 50艘大船,不管他们吃任何东西, — 徐光启《农政全书》 (1639年)
都要把它当佐料一样放进去,不放他们 番姜,木本,种 自荷兰,开花白瓣,绿实尖
就无法进食,他们说这种东西对身体非 长,熟时朱红夺目,中有子,辛辣,番人带壳啖
常好 。 之, 内地名番椒 。
— —《哥伦布日 记》 ——《台湾府志》 (1747年 )
(1)指出材料一中三则史料的类型,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辣椒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6分)
探究二 【小辣椒,功用多】
材料二: 辣椒由于 叶绿果红,非 常美观,所以从传入我国之日起就被当作观赏植物。 作
为一种农作物,辣椒对 日照要求不严,不论长短均能开花结果,抗旱能力也较强, 对土壤的
选择不苛。 每 100克辣椒含有蛋白质 1.6克 ,比番茄多 0.7克,含维生素C185毫克, 居多种
蔬菜维生素C含量之首。 辣椒中还有硫铵素、 核黄素、 尼克酸等营养素,都是人体所必须。
辣椒的果实和茎枝还可以作药用,可以治寒滞腹痛、 呕吐泻痢、 消化不良等症,经常食用辣
椒的人很少得冻疮。
摘编自蒋慕东、 王思明《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辣椒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6分)
探究三 【 小辣椒,大产业】
材料三: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 2000年—2021年 ,全球 30%以上的辣椒
在中国种植,2021年 中 国辣椒种植面积占全球种植面积的36.72%,较 2000年增长了 约5.59
个百分点,是世界辣椒种植的主要国家。 产量方面,全球及中国辣椒产量近年均大幅增长,
其中中国产量占 全球近一半,是全球最大的辣椒主产国 。
摘自2023年 10月 7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3) 请列举一道以辣椒为食材的菜肴,并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辣椒对中国的
影响。 (6分)
1918分 )历史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那么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 我们究竟需要掌握哪些
内容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
内容一 【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
七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上册 下册 上册
中国 中国 中国
初 历吏 历史 历史


(

教 九年级 九年级
材 上册 下册
封 中国 世界 世界
面 历史 历史 历史
(1) 从上面六张教材封面中任选一张,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与之相关的重要史事, 并说明
其被选为教材封面的理由。 (6分 )
内容二 【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
英国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 俄国
日本 第二次工业革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法国 美
启蒙运动 美国 法国大革命
18世纪 南北战争独立战争 开始 19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18世纪 60年代 中期 六七十年代 初
1755 1757 1765 1775 1783 1789 1840 1842 1856 1860 1861 1865 1868 1894 1895 1900 1901
单位:年
文字狱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胡中藻案
关闭除广州
外其他港口
(2) 根据以上时间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外部原因和
内部原因。 (4分)
内容三 【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
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制度和设施
反作用 决定
经济基础
生产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力水 劳动者
人类 总和 过程
利用
平的标志 利用 生 中形
自然 生 反作用 成的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
生 产生产工具 与改 产 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 关
人与
造自 力 决定
资 加工 系 人之然的
料 间的劳动对象 能力 产品分配制度关系
(3) 根据以上示意图提炼一条入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
述。要求: 观点明确, 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8分)
龙华区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测试试题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17 小题,每题 2 分,共 34 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B B A C B A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B D B C D A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 36 分。)
18.(18 分)
(1)史料类型:文献史料或第一手史料。(2分)
历史背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或新航路开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每点 2分,
共 4分。)
(2)原因:辣椒的观赏性强;辣椒生态适应性强,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辣椒符合人们
的饮食需求;辣椒营养丰富;辣椒有药用价值。(每点 2分,任答其中 3点,6分。)
(3)著名菜肴:如辣子鸡、辣椒炒肉、剁椒鱼头、虎皮青椒等。(答出一道以辣椒为主
要食材的菜肴即可,2分)
影响:辣椒的传入与本土化,改变了中国人的餐桌,塑造了独特的味觉记忆。辣椒也在农
业经济、地域文化、社会生活层面形成深远影响。它既是地理环境与饮食适应的产物,也
是产业升级与文化创新的载体。(每点 2分,答出其中两点,4分。)
19.(18 分)
(1)任选下面其中一个作答,重要史事 2分,原因 4分。
【七年级上册】重要史事:秦朝的建立与统一。
原因:秦始皇陵铜车马展现了秦代高超的青铜制造技术,同时彰显了秦王扫六合的气势,
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早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历史魅力。
【七年级下册】重要史事:北宋繁华的都市生活。
原因:《清明上河图》生动展现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经济繁荣景象,是理解宋代经济文化的
视觉载体,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
【八年级上册】重要史事: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
原因: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
1
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在中国
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八年级下册】重要史事: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
原因: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天安门作为标志性
场景,直观体现这一开辟新纪元的历史时刻。
【九年级上册】重要史事:古埃及建造了金字塔。
原因:金字塔是古代世界文明的杰出代表,象征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技术,是世界古代文明
起源部分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早期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九年级下册】重要史事:俄国十月革命。
原因: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标志性象征。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
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① 外部原因: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后,为拓展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凭借强大武
力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关税、司
法等主权,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
② 内部原因:清朝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长期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这种状况使中国难以抵御列强侵
略,加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分)
(3)参考示例
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论证:
①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
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
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 求富国强兵。由此可见,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② 在当时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
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
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生产
关系的调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结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适当调整生产关系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只有不断深化改革,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
力和国际地位。(8分)
2
33(3)评分细则如下。
档位 分值 要求
①结构完整(观点、论证 2 个、结论齐备);
②史论结合,论证充分(2 个论据);
8 分 ③无史实错误;
④逻辑严密;
⑤拓展升华充分合理。
第一档 ①结构完整(观点、论证 2 个、结论齐备);
(观点 ②史论结合,论证充分(2 个论据);
完全切 7 分 ③无史实错误;
合题目 ④逻辑严密;
主旨) ⑤拓展升华不够充分合理。
①结构完整(观点、论证 2 个、结论齐备);
②史论结合,论证充分(2 个论据);
6 分 ③有史实错误,但不影响论证;
④逻辑较为严密;
⑤拓展升华不够充分合理。
第二档 5 分 ①结构完整(观点、论证 2 个、结论齐备);
(观点 ②史论结合,论证较为充分(2 个论据);
部分切 ③有史实错误,但不影响论证;
合题目 ④逻辑较为松散;
主旨) ⑤拓展升华不够充分合理。
4 分 ①结构比较完整(观点、论证 1 个、结论齐备);
②史论结合,仅有 1 个论据切合主题;
③有史实错误,但不影响论证;
④逻辑较为松散;
⑤拓展升华不够充分合理。
3 分 ①结构不完整;
②论述较为简单,无法完全体现主题;
③有史实错误,但不影响论证;
④逻辑较为松散;
⑤拓展升华不够充分合理。
第三档 2 分 ①结构不完整;
(观点 ②论述较为简单,无法完全体现主题;
完全偏 ③有明显史实错误,且影响论证;
离题目 ④逻辑较为松散;
主旨) ⑤拓展升华缺失。
1 分 主题完全偏离,或完全照搬材料,未加以论述,或有与历史相
关的文字表述,可根据具体表述判断赋分。
0分卷 0 分 空白卷;有非法、不当、无关言论或图案的问题卷。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