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鸟语花香
1新设计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技法和富有变化的墨色、多姿的线条来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用笔、用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3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一节课。不管从毛笔的抓握、对国画工具的了解和使用、笔墨的简单运用等方面都比较陌生,也不容易掌握。所以必须提前一节课时间向学生简单介绍国画工具和准备所带画具,学习操作握毛笔姿势。
4重点难点
学习笔墨变化、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尝试大胆用笔、用墨。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探究一:国画的线条和笔墨
1、整体感受:-3ˊ
让我们先看看画家笔下的“花鸟”世界吧!课件出示-国画家们的作品
?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花、草、树、小鸟;美……生机盎然)
2、对比观察:-4ˊ
我这儿收藏了一幅精美的学生作品,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夏宇作品
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荷叶在轻风中摇曳,几只莲花从湖面钻出来,婷婷玉立,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莲花身边的莲蓬含笑点头,几只白鹅一边自由自在的游着,一边聊着天……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细致,色彩和谐。白鹅形态生动传神,整个画面透露着浓浓的花香气息。
我这还有一幅著名画 家徐悲鸿先生的作品,也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徐悲鸿作品
师引导:瞧,这幅作品的题材和夏宇同学的很相似。请大家仔细比较一下,两幅作品在画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画具和材料不一样——铅笔画与国画;线条和墨色不一样——国画富有变化。)
?什么是国画?课件出示-国画及其分类大家读一遍,再指名读一读。
3、探究发现:-14ˊ
★探究墨色变化:
a教师演示画线条。(展示线条)你觉得这些线条有变化吗?(墨色有变化)
b请大家试一试:学生用毛笔在宣纸上画线条。
师:你们发现了有什么好的方法使墨色产生变化吗?
师:对!醮水可以使墨色产生变化。醮水越多,墨色越淡;如果不醮水的话,墨色很浓。
教师板书:墨色变化:醮水-变淡
★探究线条变化:
a、教师示范画线条——演示粗细、曲直等变化。
?老师画的线条有什么变化?学生作答,教师板书:线条变化:粗细、曲直……
?想一想,有什么办法使线条产生一些变化呢?
b、学生试一试,找一找。有什么方法使线条产生一些变化。
C、学生交流:用力压低-粗;笔尖-细;
师补充:还可以侧着画-粗;画曲线、折线等等。板书:运笔技法:中锋、侧锋。
师:现在,就让我们尝试用国画技法来学习画花鸟。大家有信心画好吗?
活动2【活动】探究二:花鸟画法:
师:学习花鸟画,主要要通过对描绘对象的细心观察,研究和体会,掌握不同花的形态特点和不同鸟的形体特点,反复练习,才能画出好的作品来。
A、观察感知:课件出示齐白石和朱耷的共七幅鸟图我们知道“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画家正是用画笔表情达意的。前四幅的作者都是朱耷。朱耷是清朝人,是明朝皇室的后裔。明亡后,他为了逃避政治上的迫害和表达对清朝统治者的仇恨,出家当了和尚。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感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其特殊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决定了他绘画创作的基本倾向。你看,《鸟石》等画中的鸟总是白眼看人,显得冷峻、孤傲,不是反映了画家这种情感吗?
B、了解鸟的基本结构。(头、身子、两条腿、两翅、尾巴)
C、学习鸟的画法。师示边示范边教步骤。鸟的基本形体我们可以用两个圆表示。
a用羊毫笔调赭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
b在身子左右两侧画出飞动的“翅膀”。
c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翅”和“尾巴”。
d淡墨勾出胸腹,点出嘴、眼,最后用曙红勾出爪子。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中国画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要好好地去领悟,去练习。
课件15张PPT。 鸟语花香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类: 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 写意画中国画通常以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划分 中国画画面局势特点: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作业:
用写意画形式临摹或创作
一幅以花或鸟为主题的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