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2025.5
命审单位:重庆南开中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策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哪项通常不是RNA具有的功能
A.信息传递
B.物质转运
C.基因载体
D.提供能量
2.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5N代替H标记亮氨酸无法示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B.用纸层析法分离和提取新鲜菠菜绿叶中的色素
C.探究酶活性最适温度实验中,进行预实验以摸索实验条件、减少实验误差
D.希尔反应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法证明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
3.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晦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葡萄糖试纸,待反应结束时将
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可判断样本中葡萄糖的含量。检测原理如下:
①荷萄箱苗萄糖氧化感,葡萄糖酸十过氧化氢
②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感,水+原子氧(未结合成分子的氧原子,氧化性强)
③无色化合物+原子氧→有色化合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试纸可以用于血糖变化量的测定
B.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分解后不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C.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
D.葡萄糖试纸一般需要在常温、干燥的条件下保存
4,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细胞膜发出荧光。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
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题4图甲)。通过检测
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题4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高强度激光
荧F
光
时间
题4图
第1页,共8页
A.该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力地反驳了罗伯特森的模型假说
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
C.若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发现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具有抑制运动的作川
D.改变实验温度,猝灭部位荧光强度恢复到F,的时间可能会延长
5.PXo小体是果蝇肠吸收细胞中的一种具有多层膜的细胞器,其膜上的PXo蛋白可以将磷酸盐运人
其中,用于合成磷脂。当果蝇摄入磷酸盐不足时,PX。小体会裂解释放出磷脂并触发新细胞生成
的信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X0蛋白对磷酸盐的传输具有特异性
B.PXo小体增加膜层数可能需要线粒休提供能量
C.PXo小体降解产生的P可用于合成脂质、核苷酸等物质
D.PXo蛋白含量降低时肠吸收细胞数量会减少
6.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水解酶(V-ATPase)可使液泡酸化。液泡酸化消
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题6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Fe-S表示电子传递
链中的铁硫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V-ATPase
V-ATPase
Fe-S
异常线粒体
pH↑中Cy8t·
Fe
y
液泡
线粒体
注:表示抑制
功能正常时
功能异常时
题6图
A.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细胞质基质进人液泡
B.正常情况下,液泡中Cys的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
C.抑制液泡膜上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D.线粒体功能异常会加脚液泡酸化
7.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
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进行了6组实验,其中4组
如下表,A溶液只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只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①
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②
葡萄釉溶液+酵母菌
+
③
葡萄糖溶液+A溶液
④
葡萄糖溶液+B溶液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
A.乙醇发酵需拧松瓶盖定期排气,产物乙醇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B.组①和组②都是对照组
C.除表中4组外,其他2组的实验处理分别是:葡萄糖溶液+酵母汁,葡萄糖溶液+A溶液+B溶液
D.为了研究B溶液中离子M对乙醇发酵是否是必需的,可增加一组实验,该组的处理是葡萄糖溶液
+去除了离子M的B溶液
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