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1 单选题
一、单选题
1.(2024五下·钱塘期末)用回收的易拉罐,经过加热熔炼后再次生产出新的罐头,意义是( )。
A.保持卫生,增加收入
B.减少污染,提高质量
C.增加收入,提高质量
D.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2024五下·金东期末) 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 ) 。
A.持续上升
B.基本不变
C.先不变,后持续上升
3.(2024五下·金东期末) 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收集到如下数据。
种子总数 已发芽数 未发芽数
1号组(湿润) 12 12 0
2号组 (干燥) 12 0 12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 。
A.干燥的环境有利于绿豆种子发芽
B.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水
C.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4.(2024五下·金东期末)在测试自制铝箔船的载重量时,当加到第13个垫圈时小船刚好沉没,则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 。
A.12个垫圈的重量 B.13个垫圈的重量 C.14个垫圈的重量
5.(2024五下·钱塘期末)破碎的陶瓷花盆属于( )。
A.可回收垃圾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6.(2024五下·钱塘期末)在一个岛上只有草、羊和狼,狼一旦消失,羊的数量将会 ( )。
A.不变 B.先减少,后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 D.以上都有可能
7.(2024五下·钱塘期末)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的是( )。
A.海洋动物 B.阳光 C.海洋植物 D.海洋礁石
8.(2024五下·东阳期末)如图,在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将试管口朝向没有人的方向 B.不能用手触摸试管
C.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一容量的水 D.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二容量的水
9.(2023五下·云阳期末)家里的炒锅、高压锅等,绝大多数是用金属制成的,这是因为金属是( )。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重量轻,价格便宜
10.(2024五下·钱塘期末)如图,在独木舟的右侧装上一根木杆,是为了 ( )。
A.增加船的浮力 B.加快航行的速度
C.不容易侧翻 D.更加美观
11.(2024五下·钱塘期末)关于造船,下来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浮的物体能造船,沉的物体不能造船
B.船的载重量和船本身的重量有关
C.船的载重量和船的体积大小无关
D.船舱的分格结构与船的稳定性无关
12.(2024五下·钱塘期末)下面几种形状的船首,在水中受到阻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13.(2024五下·钱塘期末)绿豆种子放在教室里,半个月仍旧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阳光 B.没有土壤
C.没有水分 D.没有适宜的温度
14.(2024五下·钱塘期末)玉米与玉米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是为了得到( )。
A.更多的阳光 B.更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更多的空气
15.(2024五下·钱塘期末)在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所有蚯蚓一定都会在黑暗一端
B.研究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所有蚯蚓一定会在潮湿的土壤中
C.下雨天,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蚯蚓,是因为下雨时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
D.这个实验要反复多做几次,并记录下实验中获得的信息
16.(2024五下·钱塘期末)在两个玻璃皿中分别铺上一层干土壤和湿土壤,再各放3粒种子,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B.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关系
C.种子发芽与种子数量的关系 D.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
17.(2024五下·金东期末) 热水瓶能较好的保温,主要是因为 ( ) 。
A.内胆是玻璃材料
B.外层是热的不良导体
C.双层内胆中间是真空的
18.(2024五下·钱塘期末)下列垃圾不适合堆肥的是 ( )。
A.腐烂的番薯 B.鸡蛋壳 C.烟蒂 D.苹果皮
19.(2024五下·东阳期末)某小组在探索蚯蚓选择的实验中,使用了蚯蚓、干土壤、水、有盖的盒子,顺利完成了实验,他们最有可能探索的问题是( )。
A.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
B.蚯蚓喜欢干燥的土壤还是潮湿的土壤
C.蚯蚓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寒冷的环境
D.蚯蚓喜欢有植物的环境还是无植物的环境
20.(2024五下·金东期末) 生活中,人们常用铁锅炒菜,铁锅把热量传递给食材的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21.(2024五下·金东期末)将装有20℃冷水的试管放入装有60℃热水的烧杯中,用两只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冷水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试管中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
B.试管中冷水温度上升先快后慢
C.一天后,冷水温度保持在48℃
22.(2024五下·苍南期末)准备制作竹筏的材料时,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了使竹筏表面平整且捆扎更牢固,选择的竹竿粗细要均匀
B.为了避免水流进竹竿内部而减小浮力,截取的竹竿最好两端都有节
C.为了使竹筏底面不易漏水,选择的竹竿越细越好
23.(2024五下·金东期末) 小科把6颗饱满的绿豆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用透明杯子盖住,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用黑色不透明的杯子盖住,保持湿润; 两组都放在窗台上(如右图) 。小科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必须要有 ( ) 。
A.阳光 B.适宜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24.(2024五下·钱塘期末)独木舟通常利用一根大型的圆木挖空内部制作而成,下列不是做成独木舟的好处是 ( )。
A.设计得更为稳定,能够提供更好的平衡,降低翻船的风险
B.载重能力增加,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携带更多的货物
C.制作简单,能自动航行
D.载重物与水隔离,不用浸泡在水中
25.(2024五下·金东期末) 冬天,教室的窗户上会出现一层白雾,这些白雾是( ) 。
A.教室内的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B.窗外的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C.窗外的小水珠受热变成的水蒸气
26.(2024五下·金东期末) 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把它做成船形后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 。
A.实心橡皮泥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B.做成船形后,橡皮泥变轻了
C.做成船形后,排开的水量变大
27.(2024五下·苍南期末)“茂林之下无丰草”,意思是繁茂的树木下长不出丰美的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草缺少阳光 B.草缺少空气 C.草缺少水分
28.(2024五下·金东期末) 下列做法不属于资源再利用的是 ( ) 。
A.厨余垃圾堆肥处理 B.废纸回收再生 C.垃圾填埋处理
29.(2024五下·金东期末) 近年来,城镇很多地区都在进行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 改造,下列关于雨污分流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利于收集污水,更好地处理污水
B.增加水的总量,提高水的利用率
C.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明显改善城市水环境
30.(2024五下·金东期末) 为了增大竹筏的载重量,小科制作竹筏时应选择的竹竿类型为( )。
A.没有竹节的竹竿
B.有一个竹节的竹竿
C.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31.(2024五下·金东期末) 在独木舟上放置多个重物(钩码) 时,最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 )。
A.均匀放置
B.均匀搁置(船舱上部)
C.随意放置
32.(2024五下·苍南期末)下列再生纸的制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压平整
②把一张废报纸或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
③用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
④把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揭下来风干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33.(2024五下·金东期末) 右图为小科自制的生态瓶,该生态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间的目的是( ) 。
A.增加动物活动空间 B.提供植物生长空间 C.留有充足的空气
34.(2024五下·金东期末) 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豆芽菜很多是用绿豆培育而成,市面上很多卖的绿豆芽粗壮、水分多,且颜色呈黄色, 这是因为 ( ) 。
A.培育绿豆芽的过程中,绿豆芽全都浸没在水中
B.培育绿豆芽的过程中,绿豆芽保持湿润且做遮光处理
C.培育绿豆芽的过程中,绿豆芽保持湿润且放在太阳底下
35.(2024五下·巨野期末)五(1)班科学小组在做种子发芽实验,他们发现放在湿润纸巾上的种子发芽了,而放在干燥纸巾上的种子没有发芽。如果实验中的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该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 )。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36.(2024五下·钱塘期末)关于水资源,下来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球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
B.地球上淡水约占水资源总量的97.5%
C.淡水湖与河流占淡水资源的0.3%
D.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37.(2024五下·钱塘期末)在设计我们的小船时,下列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船的大小与形状 B.船的材料与载重量
C.船的稳定性与动力 D.是否举办小船展览会
38.(2024五下·威县期末)下列能源使用中,污染最小的是( )。
A.太阳能灶 B.煤气灶 C.煤球炉
39.(2023五下·梁平期末)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冷,这是因为( )。
A.铁块比木块温度低 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
C.铁块表面比木块光滑 D.人体产生的错觉
40.(2023五下·梁平期末)有同学自制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 )。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
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
C.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
D.加宽小船的船身
41.(2024五下·东阳期末)下列动物中,需要通过迁徙来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
A.丹顶鹤 B.猫 C.青蛙 D.狗
42.(2024五下·东阳期末)下列哪个图标是节约用水的标志 ( )。
A. B.
C. D.
43.(2024五下·东阳期末) 某同学做水加热实验,当水温升到2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5分钟。此过程中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 ).
A. B.
C. D.
44.(2024五下·苍南期末)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 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45.(2024五下·苍南期末)非洲肺鱼既有鳃又有肺,当夏季烈日使河水蒸发,造成几个月的干涸期时,肺鱼便会钻入泥中,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雨季到来。引起非洲肺鱼这种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食物 B.阳光 C.水
46.(2024五下·苍南期末)关于解决城中湖实际环境问题,下列行为中不正确的是( )。
A.要研究对策,则要先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信息
B.尽可能围湖造房,改变湖周围景观
C.为了达成可行性解决办法,需要学会协调和放弃
47.(2024五下·苍南期末)下列关于水加热的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水加热,水沸腾前只吸收热量,不释放热量,水温升高
B.给水加热,水沸腾时既吸收热量又释放热量,水温不变
C.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只释放热量不吸收热量,水温下降
48.(2024五下·苍南期末)小明在测试小船载重量时,往小船里放到第35枚硬币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是( )硬币。
A.34枚 B.35枚 C.36枚
49.(2024五下·乐清期末)烧水时,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水的蒸发速度( )。
A.保持不变 B.逐渐加快 C.逐渐减慢
50.(2024五下·乐清期末)冬天,触摸金属扶手要比触摸木质扶手冰凉许多,主要是因为( )。
A.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温度低
B.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更光滑
C.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传热快
答案解析部分
1.D
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送回工厂的空铝罐经过加热熔炼后能够再制成铝材薄片,生产出新的铝罐。这要比开采铝土矿节省许多资源和能源。
2.B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沸腾后温度会保持不变。故选B。
3.C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故选C。
4.A
测试小船载重量实验中,使得小船刚好沉没的垫圈不能计算。把制作好的铝箔船放入水中后,向铝箔船上加垫圈,当放到13个垫圈时,竹筏刚好沉没。那么这个铝箔船的载重量是12个螺母的质量,因为第13个螺母竹筏无法承载。故选A。
5.D
破碎的陶瓷花盆属于其他垃圾 。由于陶瓷材质的特殊性,不易回收或分解,也不属于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或有害垃圾的范畴,因此将其归类为其他垃圾是合适的 。
6.C
在一个岛上只有草、羊和狼的情况下,狼一旦消失,羊的数量将会先增加后减少 。这是因为狼是羊的天敌,当狼被消灭后,羊的天敌减少,羊的数量会因为食物充足和天敌减少而迅速增加。然而,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羊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草会被吃光,导致羊的食物来源减少,最终羊的数量也会减少 。
7.C
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的是海洋植物 。海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
8.D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时,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一的水,加热过程中不触摸试管,试管口朝向没人的方向。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二容量的水容易溅出来烫伤别人。
9.A
容易导电的物体属于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高压锅的锅体要用金属,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便于传热。
10.C
如图,在独木舟的右侧装上一根木杆,是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不容易侧翻。
11.B
造船的材料既可以是沉的材料也可以是浮的材料,船的载重量和船的体积大小有关,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12.B
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阻力还与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流线型的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图中三种形状的船首制作材料和重量等条件都相同,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快,尖形船首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B符合题意。
13.C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在教室里,虽然温度和空气条件可能适宜,但如果水分不足,种子仍然无法发芽 。此外,阳光和土壤并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
14.A
玉米与玉米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 。行距和株距的设置对玉米的生长有重要影响。行距指的是相邻两行玉米植株基部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玉米田的通风透光条件及田间操作的便利性;而株距则是同一行内相邻两株玉米之间的距离,它影响着植株间的竞争关系及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 。通过合理的行距和株距设置,可以确保每株玉米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从而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
15.D
在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说法正确的是这个实验要反复多做几次,并记录下实验中获得的信息。以便于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16.B
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此实验中,改变的量是土壤的干燥程度,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水分之间的关系。
17.C
热水瓶能够保温,是由热水瓶胆的构造特征所决定的。热水瓶胆由两层薄的玻璃外壳组成,两层外壳之间抽去空气,这样热的对流被切断。故选C。
18.C
不适合堆肥的垃圾是烟蒂 。烟蒂中含有塑料和其他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堆肥过程中难以分解,并且可能对微生物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污染整个堆肥系统 。
19.B
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最终那个变量与这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准备一个长方形盒子把蚯蚓放在中间,两边分别放入干的和湿的土壤,然后放在黑暗房间内,5分钟后,观察哪里的蚯蚓数量最多,两边分别放入干的和湿的土壤,干湿度是变化的条件,实验研究的是蚯蚓喜欢干燥的土壤还是潮湿的土壤,
20.A
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生活中,人们常用铁锅炒菜,铁锅把热量传递给食材的方式是热传导。故选A。
21.A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将装有20℃冷水的试管放入装有60℃热水的烧杯中,用两只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冷水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我们发现试管中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因为热水的热量传递给了冷水,最终两者温度会相同,与室温相同。故选A。
22.C
准备制作竹筏的材料时,我们需要选择粗的竹竿,这样制作出来的竹筏载重量大,稳定性好。
23.A
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 小科把6颗饱满的绿豆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用透明杯子盖住,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用黑色不透明的杯子盖住,保持湿润; 两组都放在窗台上(如图) 。小科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必须要有阳光。故选A。
24.C
独木舟通常利用一根大型的圆木挖空内部制作而成,设计得更为稳定,能够提供更好的平衡,降低翻船的风险,载重能力增加,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携带更多的货物,载重物与水隔离,不用浸泡在水中。
25.A
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冬天,教室的窗户上会出现一层白雾,这些白雾是教室内的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故选A。
26.C
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钢铁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而上。钢铁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把它做成船形后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做成船形后,排开的水量变大。故选C。
27.A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茂林之下无丰草”,这是因为树木把草地需要的阳光给遮挡住了。
28.C
资源再生是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作为资源加以回收和利用。厨余垃圾堆肥处理、废纸回收再生属于资源再利用,垃圾填埋处理不属于资源再利用。故选C。
29.B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这些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我们要保护环境。近年来,城镇很多地区都在进行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 改造,利于收集污水,更好地处理污水;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明显改善城市水环境。故选B。
30.C
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更多。为了增大竹筏的载重量,小科制作竹筏时应选择的竹竿类型为有两个竹节的竹竿。可以增大竹筏的浮力,从而增加载重量。故选C。
31.A
独木舟装载量小和稳定性差。独木舟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装载一个物体的时候,需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使独木舟受力均匀,不易侧翻。为了保持独木舟稳定而不侧翻,可以将物体固定在独木舟的重心位置或是均匀放置在船舱里。故选A。
32.A
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33.C
生态瓶里的生物与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能平衡和谐地生存下去。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放入生物的数量,不能太多;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放入的水草应为小鱼等动物爱食用的种类。自制生态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间的目的是留有充足的空气。故选C。
34.B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豆芽菜很多是用绿豆培育而成,市面上很多卖的绿豆芽粗壮、水分多,且颜色呈黄色, 这是因为培育绿豆芽的过程中,绿豆芽保持湿润且做遮光处理。故选B。
35.A
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发现放在湿润纸巾上的种子发芽了,而放在干燥纸巾上的种子没有发芽。如果实验中的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该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故选A。
36.B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 。
37.D
在设计小船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船的颜色和设计者 。这是因为船的颜色和设计者对小船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影响不大,而船的大小、形状、材料等则是影响小船性能的关键因素 。
38.A
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质,清洁环保,属于清洁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和氢能都属于清洁能源;天然气属于传统能源。煤气灶、煤球炉使用的能源都是传统能源,污染大;太阳能灶使用的能源是清洁能源,污染最小。
39.B
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手上的热量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摸金属制品比木头冷是因为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故选项B正确。
40.C
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A错误;
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对控制方向影响不大,故B错误;
C、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符合要求;
D、加宽小船的船身能够提高稳定性,但不能控制方向,故D错误。
41.A
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丹顶鹤通过迁徙来适应季节变化。麻雀是留鸟,不会迁徙。青蛙通过冬眠、狗通过换毛来过冬。
42.A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演变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是拼音字母J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
43.B
“水开了"在科学上叫沸腾。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其原因是水变成水蒸气跑掉的过程中要吸热。当水温升到2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在沸腾之间,水温会不断上升,直到发生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继续上升,因为水蒸气的散发要吸热,符合水的温度变化的是选项B,沸腾前温度随时间上升,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44.C
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管技术,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推广节水器具等,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造成地面塌陷,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地。
45.C
非洲肺鱼是最有名的夏眠生物,当雨水充沛的时候,它可以用鳃痛快地呼吸。等到了干旱季节,沼泽地带干涸了,非洲肺鱼便钻进烂泥堆里睡眠。
46.B
解决城中湖实际环境问题,我们需要保护城中湖的水质,要研究对策,则要先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信息,要学会协调和放弃;围湖建房会造成水质污染。
47.A
水在加热过程中,会不断吸收热量,升高水温,吸收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界释放热量,只是吸收热量的速度大于释放热量的速度。
48.A
测量船的载重量时,如果放到第35枚硬币,小船刚好沉没,则说明小船不能承受35枚硬币,小船载重量是34枚硬币。
49.B
水的蒸发速率首先与水本身的温度相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蒸发相对越快。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加速蒸发过程。
50.C
冬天触摸金属扶手要比触摸木质扶手冰凉许多,主要是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比木质扶手传热快。